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此案真要彻查起来,牵涉人众,恐怕牵扯极为广泛,就连各位王公自己都脱不了嫌疑。”张邦立没将话说透。
但定武何许人也,闻音知意,却还是摇头“现场众目睽睽,若非明王出手,他们就真死了。”
庸王等人不是没有做戏,故意自己“杀”自己,嫁祸明王的可能。
他们是有这个动机,但不可能敢真拿自己性命来嫁祸明王。
除非他们知道明王在场,还能肯定明王一定会救他们,并且还要保证明王真有这个能力救下他们。
如此冒险的事,如太子一样,他们没这份谋略和胆魄,做不出来。
说到这里,这个案子就僵住了。
不是没有其他嫌疑人了,而是嫌疑人太多了!
此次事件起于东宫宴,诸位亲王尽涉其中,可以说整个朝堂都被牵涉进去。
很难说是不是朝堂中某些人出的手,也很难说,是哪一方的人?
方才只是推测,并不能肯定他们就真没嫌疑了。
不论是太子,还是庸王、泰王,以及他们手下支持他们的朝臣,甚至宗室,都是有理由去做这件事的。
现在不是如何去查,而是怎么查的问题,稍有不慎,将人人自危,国朝大乱。
所以,他们才事先推演方向,不会直接波及太广,找一条最可能的线,先查。
“如今看来,反而嫌疑最小的是明王府!”张邦立皱着眉,似无意般说了这么一句。
定武帝微微皱眉,却又展开,他不得不承认,明王的确没有涉足朝堂,若当真是朝堂中人动的手,那庸王、泰王和太子都脱不了干系,却偏偏明王最干净。
“也不能掉以轻心,这逆子平素胆子最大,现在虽然看似找不到动机,却也未必就没有搅浑水的可能,他与太子结怨,为防止后患,将所有人一起拉下泥潭,这不是没有可能。”定武依然忌惮明王。
“陛下英明,如此来看,明王府的封禁还不能撤!”张邦立点头。
定武却是又一顿,封了明王府,其他府邸不封,明王恐怕又要借机生事,想了想还是道“封禁先撤了,派一队禁卫驻扎府内,凡进出人等,皆需呈报,直接告诉那逆子,但敢抗旨,朕绝不轻饶!”
“是!”张邦立心底松了一口气,他可不认为明王先前是和他是开玩笑的,若真一直封着,以明王的性子,还不知道惹出怎样的麻烦。
心底也不禁感叹“一个明王已经足够让国朝烦心,现在暗中还藏了这么一个如此胆大包天,更甚明王的阴毒存在,实在是多事之秋!”
“你先去查查抓到的那些内卫,从他们身上应该能够查出一些东西,有结果了,不要声张,先来禀报朕!”定武道。
张邦立心中有数,这一桩暗自扑所迷离,到处都是陷阱,一不注意极有可能便是栽赃陷害,引发国朝不稳。
“是,臣下这便去安排,陛下也无需心忧,此事说大可大,然庸王与泰王二位殿下终究没有出事,不管幕后是谁,阴谋总是没能成功,目前来说,他们反而露了踪迹,该着急的不是我们!”张邦立离开前,劝慰道。
定武想想也是,没再多说,点点头让他出去。
他静静坐在椅子上,沉思良久。
忽然自言自语道“如果是冲着朕来的,那便不止三个,三个亲王落难,独留太子必成众矢之的,人心所疑,这一招若成,便毁了朕膝下四个儿子……难道是他?”
定武忽然眸光一厉,旁边的真人见状,轻声问道“陛下可是有了想法?”
“真人,朕若倒了,你说这天下谁人得利?”定武转头看向真人。
真人不语。
定武却冷笑起来“谁野心最大,谁就得利!”
他不得不想,如果明王没有救下老大与老九,那不但老大与老九没了,老六也必然要承担弑杀亲王的责任,这一举就等于将他的三个儿子,国朝仅有的三个亲王,全部一网打尽了。
再加上东宫刚刚被老六给打击的毫无威信,又会因为成为最后的得利人,而被疑心所向。
如此一来,三个亲王加一个太子全毁了,这根本就不是冲着皇子,而是直接冲着他来的。
这一招实在是狠毒,令他都不得不心生胆寒。
定武并非庸才,他对明王心怀忌惮,却并不代表,他就没有格局。
正是因为心有疑虑,才让他在第一时间得知老大和老九没出事之后,便只是坐在这里,静观其变,没有立马冲明王府下手的原因。
“林氏!”几乎一瞬间,定武帝便直接下意识的想到了林华耀身上去。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下意识的想法,他平生之恨,以林华耀为最!
在他心中最不耻的下作之人,也乃林华耀为首,定武与他乃是不共戴天之仇,这种冲他子嗣下手,招数如此狠毒,要断他后继的人,他几乎根本不管什么道理,直接就想到林华耀。
只不过,却没有半分证据,即便怀疑,也只是怀疑。
再次沉默下去,半晌后,他又摇头。
各王公府邸去闹事都是他亲眼关注的,一众嫌疑人,也都是各府人员,要说林氏有这个心,他相信,但要在这么短时间见缝插针,布置如此周密,不留半点痕迹,可能性不大,或许真是朕多想了。
……………………
……
“已经确认了,没出变故,都死了!”楚若才面上带着几分阴郁,来到林华耀身边,低语道。
“嗯!”林华耀倒似乎并不受什么影响,躺在躺椅上,望着天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必介怀。”
“是属下疏忽了,不料明王竟如此警觉,提前暗中赶回府邸。”楚若才手指掐进肉里,有些生疼,他一直盯着墨白的马车,没想到还是没盯住。
“凭他的修为,要躲过眼线,并不困难,这不怪你。反正我们并无什么损失,而且二位殿下不死,也未必是坏事,凶手一日不抓到,怕是他们不会罢休,等着吧,国朝会更加热闹。”林华耀微微闭眼,轻声道。
“老爷说的是,我会去安排,毕竟太子才是最可能的凶手!”楚若才低头领命。
林华耀嘴角泛起一抹笑容,没再说话。
楚若才转身退去,却听到林华耀忽然又道“不过,这一次,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这一次也总算是证明了,明王能够活到今天,并非偶然。没有半点端倪的情况下,他便立刻怀疑会出变故,并且能够如此迅速反应,更丝毫不怕出事,按兵不动等着凶手自己跳出来,然后一网打尽。这一次是咱们足够小心,没有大意,否则怕是要吃亏。今后再面对他,可不能存半点轻视之心,没有把握,绝不能出手,一旦出手,便必须一击必中!”
楚若才深吸一口气,躬身,抬头却还是问了出来“明王会不会已经怀疑到我们头上?”
林华耀闭着眼睛“就算不是我们做的,他也会首先怀疑我们,只要没有证据……嗯!”
说到这里,他忽然睁眼,随即站起身来,看向楚若才“你说的对,是得谨慎一点,这里终归不是我们的地方,不能久留了。”
。
第495章 线索()
里里外外,包围的水泄不通的禁军,竟然在事发当天晚上就悄无声息的撤了,这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陆寻义眼看着大批人马撤离,只留下一队二十人的兵马驻扎在了明王府中,守住了明王府的门口。
张邦立又来了,正是他带来的旨意,让禁军撤离。
安排好这一切,又当着陆寻义的面,对着兵士交代了一番“严加看守”,任何人出入“详加查验”“随时禀报”的诸多条例后,张邦立对着陆寻义一拱手“本官还要见一见明王殿下!”
陆寻义没有拒绝,带着他前往后院。
路上,张邦立主动开口问道“陆宗师,这件案子,不知你怎么看?”
陆寻义偏头看向他,眉头微微皱了皱,沉声道“张大人,你应该很清楚,这件事虽然是发生在我明王府,但我了解的情况,肯定不会比你更多,又何须来套我的话?”
张邦立闻言,脚步一顿,随即看着同样停下脚步的陆寻义笑道“陆宗师说笑了,本官没其他意思,如果真的对明王府心存怀疑,那今日禁军就不会撤了。”
陆寻义凝视张邦立,也嘴角浮笑“哦,这么说,张大人是相信明王府是清白的?”
“本官自然是相信的,事实明摆着的,明王府若真要杀二位殿下,明王又何必出手相救,张某虽然不才,眼睛却没瞎,明显是有人心怀不轨,企图栽赃陷害,张某自然看得出来。”张邦立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满是真诚。
陆寻义呵呵了两声,不置可否,禁军是撤了,但门口守着的那些兵丁却也不是假的。
张邦立见他转身便走,又抬脚跟上道“只不过本官一人相信没用,空口白牙说服不了别人,要还明王府清白,就必须早日破案,揪出幕后之人。陆宗师,在这一点上,咱们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如果有什么想法,还请如实相告。”
陆寻义不管张邦立心里究竟相不相信明王府,但他这话却是道理不错,沉默了一会,才缓缓沉声道“陆某没有隐瞒大人的必要,不管大人信不信,这件事确实突然的很,不怕大人笑话,当时如果不是殿下现身,这一次陆某恐怕就当真着了道,从始至终,陆某实在没料到,居然有人竟敢在我明王府内图谋如此之大。”
张邦立观他神色,不似作假,却心中微微沉吟,眼中微闪道“陆宗师,本官相信你的话,但事发时,有一件事颇为诡异,若是阁下说的不假,那这件事便有些解释不通了……”
没等他说完,陆寻义便回头看了他一眼,微微抬了抬手,直接道“是黑衣卫被一击而溃的事吧!”
张邦立没想到陆寻义居然如此直接,眼神微亮“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