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别的时候到了,刘恪也不敢继续拖延时间,尽管依旧觉得有些细节问题没有交代清楚,但是也只能交给沮授等人自己去做了。

    等到正午吃过午饭,宣旨太监就从驿馆来到州牧府请刘恪上路,刘恪也没有拖延,带着赵云和赵雨,出州牧府,就准备离开冀州前往洛阳。

    只不过在走出州牧府的时候,忽然,有一个粉扑扑的小萝莉将他拦住,刘恪还没有询问这是谁家孩子,就听这玲珑般的小女孩说道:“恪哥哥,我是甄宓,我父亲带我来送你啦”

    甄宓?

    顺着甄宓看去,刘恪果真看到甄逸带着甄俨、甄像等中山甄氏子弟前来送行,不仅仅是甄家,还有永苍令任策、考工令王营、王府中尉武周等故人,当然,送行的人群中还有些他不太熟悉的身影。

    刘恪看着密密麻麻的送行人群,满是阳光的笑道:“今别冀州,明赴洛阳,我辈男儿,持剑远行,上报社稷,下安黎民,宁为百夫长,升做闲生……”

    宽阔的官道上,刘恪的身影被初冬的阳光拉的斜长,当他坚定的走出冀州的时候,在他眼前的绚丽舞台已经悄然为他打开

    :

117。第117章 过陈留巧遇典韦() 
从冀州通往京都洛阳的官道分为两条,一条是由司隶校尉部直接进入冀州,一条是由司隶校尉部东行至衮州,然后由衮州北折进入冀州。

    刘恪随宣旨太监高湛离开高邑城,以为高湛会带着他走直通司隶校尉部的官道进入洛阳,却未料到高湛赶路到魏郡的时候突然提出要折转到衮州省亲。

    对此,刘恪没有提出异议,相反,路途上和高湛聊过几次的他觉得此太监是值得结交的,而高湛能够利用宣旨的机会回衮州省亲,则更让刘恪看到了高湛重情重义的一面。

    转道衮州,于刘恪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但对于高瞻来讲,却无比重要。

    高湛幼时净身入宫为奴,十几年未曾见过父母,所以在见到刘恪同意转道衮州的时候,高湛立刻跪地感谢道:“世子此番恩德,奴才此生难忘,他日定当厚报”

    刘恪扶起高湛,故作轻松道:“恪也想看看衮州风土人情,这次倒是借高公公的光咯”

    言毕,刘恪就带着赵云和赵雨转道向衮州走去,而高湛则默默的将这份情谊记在心中,不过这次事件,却也极大的拉近了刘恪和高湛的关系,以至于在后面的闲谈之中,刘恪终于知道了些关于自己被召入洛阳缘由。

    按照高湛的话,皇帝本来没对中山王府有什么疑虑,而中山王刘稚更是皇帝钦定的冀州牧,但是皇帝的提议却否决了群臣关于提请韩馥担任冀州牧的建议,也就是说,刘稚出任冀州牧碍到了韩馥的晋升。

    而韩馥乃是南阳世族出身,韩馥出任冀州牧的提议,也是南阳世族的集体意愿,所以,当皇帝钦定刘稚担任冀州牧的时候,中山王府再次站到了南阳世族的对立面。

    因为这层缘由,后面南阳世族派捏着鼻子通过了关于刘稚出任冀州牧的提议,但是这些人却以藩王出任州牧风险重大为由,奏请皇帝召中山王世子刘恪入洛阳为质。

    当清楚自己进京乃是南阳世族在其中捣鬼之后,刘恪不仅黯然苦笑,他没有想到,自己为刘稚争取冀州牧的位置,却不经意间损害了南阳世族的利益,再想到南阳世族乃是当今学术中心以及贤才聚集地的时候,刘恪心中顿时倍感苦涩。

    南阳世家……

    刘恪后面的路程中没了心思观赏路途景色,他不断想着得罪南阳世族的利害,无疑,这次争夺冀州牧的位置他胜出了,但是南阳世族如果以此斩断南阳俊杰投效中山王府,那就真的是遗憾了。

    刘恪前世的时候看到过一份研究报告,说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建国之后,南阳世族就开始掌握国家权力,尤其是随着累世公卿制度的发展,南阳世族更是掌握了向国家输送政治人才的任务,通过察举制,南阳世族不仅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官僚体系,同时也建立起了全国瞩目的学术中心。

    正是因为南阳世族掌握着通往官场的权力以及学术上的话语权,所以他们才会在天下贤才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先且不说本身出自南阳且有着“满门贵盛”之称的荀氏家族,只说南阳陈氏、韩氏等世族,就足以让刘恪仰望。

    何况南阳还有诸葛亮、郭嘉等汉末决定谋士

    想到这些,刘恪就隐隐觉得担心,但是到后面他也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占据所有绝顶谋士,而这些绝顶谋士也不一定会为家族恩怨决定自己的未来,经过一番心理慰藉之后,刘恪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些。

    而此时,高湛已经带着他们来到了衮州陈留郡。

    到了陈留之后,高湛就对刘恪说道:“还要请世子在陈留暂歇,奴才独自回家省亲就行了。”

    刘恪也没想过跑到高湛家里,他让赵云给高湛几锭金子,然后道了句“快去快回,注意安全”就任由高湛离开。

    送走高湛,刘恪和赵云、赵雨以及其他的太监就住进了驿馆,驿馆的人知道来人是中山王世子刘恪的时候,更是一嘴一个“小王爷”的将刘恪迎进驿馆歇息。

    连番赶路,刘恪也有些劳累,和赵云、赵雨用过午饭之后,他就回房间午睡。

    就在刘恪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听到驿馆外面似乎有人打闹,而且喧闹声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恪也没办法继续睡觉,只好拉着赵云到外面看个究竟。

    赵雨得知有热闹可以看,顿时就像是牛皮糖似的紧紧粘着刘恪和赵云,生怕两人丢下她。

    等到刘恪走到驿馆外面的时候,便看到人群中有一员身材壮硕威武的猛汉正在提着一对短戟和衙役拼杀,这猛汉虽然被数十衙役围困,但是越战越勇,丝毫不落下乘。

    耐不住心中好奇,刘恪向附近看热闹的百姓询问道:“此人是谁,缘何敢在城中和衙役厮杀?”

    被问的百姓看到刘恪一身锦袍,身后又有员小将提枪护卫,便丝毫不敢造次,恭恭敬敬行完礼然后答道:“此人乃是典韦,年前他为同乡故友杀了富春长李永还有李永之妻,便被官府张榜缉捕,此番典韦闯进陈留城,被衙役认出……”

    这人后面说了些什么,刘恪在没有仔细去听,其实当他听到典韦二字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无比惊讶,刘恪怎么也没料到,跟着高湛转道衮州,竟然会在陈留城碰到典韦。

    古之恶来

    想到这员和虎痴许褚齐名的猛将,刘恪心中怎能平静,遇到危急之中的典韦,刘恪觉得自己必须做些什么,“赵云,你换身衣服,将这位猛汉救下并带来见我”

    赵云得令,立刻回到驿馆换了身黑衣,然后从另外的方向加入战斗,典韦尽管不知道黑衣人是谁,但是在看到黑衣人出手帮助之后,只低声说了句“谢谢”然后就和赵云左右开弓,大开杀戒,直到拼出条血路,二人才结伴离去。

    刘恪看到赵云和典韦顺利离开,就折身回到驿馆,按照他和赵云的约定,等到天黑之后,赵云会带着典韦到驿馆来见他,届时,刘恪准备想办法将典韦招揽到麾下效力。

    :

118。第118章 收典韦再添虎将() 
等待总是漫长的。

    刘恪在驿馆里面走出走进,焦急的盼望着天黑。

    尽管对汉末武将见过太多,但是想到即将要接触的是“古之恶来”典韦的时候,刘恪心中不免还是有些患得患失的感觉。

    刘恪既担心典韦不会随赵云来驿馆见自己,同时也担心典韦到来之后自己不能说服他投效自己。

    刘恪这般焦虑模样,落在细心的赵雨眼中,只将赵雨看的暗暗发笑,同时,赵雨也对典韦开始好奇,因为在赵雨的记忆中,自己的恪哥哥还是很少会这般担心别人的。

    “恪哥哥,你就进来安心歇歇吧,既然我兄长还没返回,那就说明他正和那位壮士等待天黑来见你,如此这般,你又何必这样焦虑难安啊?”实在受不了刘恪在自己眼前晃悠,赵雨有些气恼的提醒道。

    “对啊,云兄不曾提前返回,那就说明他和典韦还在躲藏等待天黑,哈,小雨儿,你可真聪明”被赵雨点醒的刘恪,十分高兴的拉着赵雨欢笑,不过等他看到赵雨脸上的羞涩时,这才意识到自己动作的唐突。

    “咳咳,刚才是……”

    刘恪正要辩解,赵雨却突然说道:“刚才是误会,误会”

    说到误会二字的时候,赵雨读的格外重,不过落在刘恪眼中,却分明是欲盖弥彰。

    只不过当刘恪和赵雨从刚才的“误会”中走出时,两人心中却都有了些难以遏止的失落,或许,赵雨想让刘恪多牵一会儿,刘恪,何尝又不想捅破隔在两人中间的薄纸。

    只是刘恪清楚,赵雨性格刚强,不像宋三娘那样的软弱,如果她自己不准备说破这段感情,那么就算他主动点破,只怕赵雨也会极力否认。

    待在屋里,刘恪觉得气氛有些压抑,于是对赵雨说了句“我出去走走”,然后就逃也似的走掉。

    看着刘恪“落荒而逃”的背影,赵雨既觉得失落又暗自埋怨自己不争气,她能主动找刘稚让刘恪带他到洛阳,却始终难以向刘恪表明心迹,她怕自己说出来之后,这份美好将不复存在。

    走出驿馆,刘恪独自上街游逛。

    他也没有什么目的地,只是漫无目的的闲逛着,即思考着接下来到洛阳之后的部署,又思考着晚上应该怎样说服典韦投效。

    走着走着,刘恪突然在间首饰铺子前停了下来,站在铺子外,刘恪打量着铺子里面玲琅满目的金银首饰,忽地意识到,自己还没有送过宋三娘礼物,也没有给赵雨正式地送过。

    而过完年赵雨就十四了,再有一年,就是她的开笈之礼,不确定自己到时候还会不会记住,所以刘恪索性就进到首饰店挑选了两只雕花镂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