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也知道,况和邹子学术看法虽有不同,但不妨碍我们是挚友是同仁。五行之说,况也认同,更认为邹子的“大小九州说”也是对的。
前些时日,况在兰陵授徒,有一人过来拜访,那人展示了几样况从来没见过的稀罕之物,令况稀奇至极,得知那人本是叶邑楚人,叶氏名羽,他要继承祖志,编一卷囊括天下山川河海的巨著,叶子游历颇丰,向况讲述了种种奇异见闻。
邹子有言,“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邹子虽未行走天下直至四极八荒之地,但此言一点不虚,据叶子经历,他西出函谷关,一直向西一日行进了一年又一百八十余日,才到了大陆尽头。路途所见各色人等,物种风貌,那非坐井观天的我们所能想象!
然而令他更为惊奇的是,他坐船继续西行,顺风漂泊,赫然发现了一块更为广阔的土地,这块大陆上的人非金发碧眼的胡人,而是如你我等相似的华夏之人。
叶羽历经种种磨难,横穿了整个大陆,又见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大海,他抱着必死,只为看看这个辽阔的天下到底有多大,老天护佑,他在大海之上漂泊数月之余,再次踏上陆地,诧异之至,竟有回到了我们华夏之地!
他听见熟悉的乡音,激动难掩,喜极而泣!同去一百多人,路上病的病伤的伤,生还者不足五人矣!令人遗憾的是,五人上岸,暴饮暴食一顿后,竟也一命呜呼了,叶羽此行真可谓九死一生!
况将此事说与邹子听,他也惊喜莫名的感叹道,没想到中国之地相比寰宇实在过于渺小,九州之外还有州,四海之外还有海。”
荀子口才极好,一口气将这个传奇历险讲了下来,堂上堂下喧闹一片,在座无不叹为观止,不敢思议,不少人摇头不信,互相讨论着!
秦梦听荀况提及叶羽,不禁想到崔邑着火所用的石漆,想起春申君舍人朱英提及叶公好龙的子孙叶羽。没想到他拜访了荀子!大概从此以后,叶羽的名声也会在天下间传扬起来,然而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再无旁证,不知有多少人会信呢?
也许只有秦梦会深信不已,其他之人包括叶羽本人,他也不敢置信,至少他是想不明白地球是圆的这个常识的,更不用说万有引力了。世人一直认为天圆地方,人从来是不动的,日头东升西落,也只是太阳在动,这一点无论多么有智慧的人,也不可能会那么坚定的想到,列子的孔子与小儿辩日就是例证!
秦梦心中很是激动,没想到我华夏先民早已环游了世界,横穿亚欧大陆,发现了美洲,还漂流太平洋,又回到了中土!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可以想象叶羽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见到熟悉的乡音,是如何激动,五人都因此而亡,不可谓不奇!秦梦很想会他一会,听他将那九死一生的探险故事!
邹子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这是老夫夜夜所观天象所得感悟,没想到叶羽此行,印证了老夫的学说,老夫死而无憾也!
老夫虽然深信阴阳之道,然而也知孔夫子所言,敬鬼神而远之!天下祥瑞久不出,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荀子说得好,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礼以定伦,法定分!
星辰茫茫一片,虽然纷乱复杂,但细观寰宇星云皆有轨迹,天下之事也一样,有礼有法,才能琴瑟和谐,有为之君,尊礼敬法才会万民共存,才能行王霸之业!”
秦梦听闻邹子此言,很是为两人的双簧好笑,两人也是被后世称作一代宗师大家,没想到脸皮还真厚,彼此互捧,一点没有不好意,这是毫不掩饰的在推崇荀子的学说以及主张的!
荀子向邹衍轻轻拱手表示谢过道:“老夫老矣,致学一生颇感身心疲乏!今年弟子从开始的百十弟子,不知不觉收了八百多弟子,不说老夫不能一一教授,加上我的大弟子浮丘伯也难以胜任,为师之道最忌误人子弟,老夫只能请求邹子向稷下学宫暂借数十名宿儒和我一同将这些弟子培养出师!学之道在精不在多,老夫也已决定了日后不再招收弟子了!”
荀子此言一出,堂上堂下顿时再一次喧闹了起来,他这话就是说即日起不再收徒!日后天下还是稷下学宫一家独大,再没有能以相抗衡的学问大家了!似乎这就是荀子和邹衍一唱一和配合如此默契的原因之所在吧!
李斯和众多崇拜荀子的士子一样,声嘶力竭的呼喊,恳请荀子收下他们,士人们哭泣,愤怒,拜地恳求,场面一时混乱不堪!
秦梦不禁诧然若荀子真关上收徒的大门,岂不说李斯就不可能和韩非成为师兄弟了!那岂不是和历史记载就有了出入?秦梦又担心起历史会不会改变的问题了。
邹衍起身平复众人的喧闹道:“荀子历任学宫三届宫长,名望天下第一,士子颇为敬仰,若是闭上拜师之门,恐有天下重负!我建议荀子最后一次收授学子,不过数量不多,也就二十人而已,但需比较所缴纳的财赀,高者录取!荀子表示收入全归学宫,希望盛宴之后,想拜荀子为师的学生找老夫弟子乘丘子报名!
见过不要脸的,却没有见过这么高层次之人不要脸的!他们这是明目张胆的敛财!
第232章 人性善恶()
敛财无可厚非,这个时代的教育是一种昂贵的,象征身份地位的奢侈品,是世代为农为奴的百姓根本接触不到的。
在座都是王侯公卿,或是破落世家之后,最不济也是李斯这样的小吏!秦梦环视四周,莞尔一笑,其实场中身份最低下者是自己,李斯怎么也是个小吏,而自己只是一个穷苦出身的庶民之子,一无爵位二无显赫身世,不是机缘巧合,自己这种身份之人是无论如何来不到这里来的。
二十人的名额,以财赀高下录取,这令李斯甚是绝望,随便拿出一个封君,他家子侄都有上百,更别提诸侯公子,恐怕入学的价钱要炒到天上去了!
秦梦心中甚是佩服,邹衍和荀子一招玩的真高!谁说读书人都是书呆子,两位大儒那简直可以和吕不韦这样的商贾精英相匹敌!
邹衍没有让秦梦很失望,老人家还是有些人文关怀的,“家财不丰者而又有卓异之才者,请拿出所书文章递到老夫门下,真是文采斐然,见识独到,老夫可择先录取!”李斯听完,脸上绝望之色倒有几分缓和。
邹衍再次清了清嗓子道:“荀子都已疲惫不堪了,老夫较他还大着几岁,更是力不从心了,此次稷下论战,滕更,季孙氏,盆成括,浩生不害,咸丘蒙,彭更,徐辟,充虞,孟仲子,高子,屋庐连,陈代、陈臻,万章,公孙丑,乐正克,你们这些大儒名宿看在老夫这张老脸上能来,这令老夫甚是欣慰,看到满堂白发银髯的师兄师弟,衍心中感慨良多!来人,上酒,饮胜!让我们一起把酒言欢,今日不醉不归!”
秦梦很是佩服邹衍的记忆力,这么大岁数眼不花耳不聋,还能将在座之人一一辨认清楚,真是难得。邹衍介绍这些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儒,里面多有亚圣孟子的弟子,真可谓阵容豪华!
“老伙计,你什么时候不学阴阳,改学儒家经典了,你我都争了半辈子了,难道还记仇,怎么就不介绍愚兄以及那些非显学同辈呢?”前排一位花白头发老者,捋着胡子,似笑非笑的看着邹衍抗议道。
邹衍哈哈一笑道:“子秉兄,你莫要着急,容在下缓上一口气,再介绍天下诸子!”
秦梦认识他,这就是以白马非马闻名天下的公孙龙。
邹衍接着说道:“公孙龙子,还是这般牙尖嘴利,一辈子都不改一改,白马都让他说成了不是马!天下辩才第一的称谓,非你莫属!”
这次来得的人,真不少,可谓精英荟萃。
研究易学者有蔡公,韩公,丁公等,喜好稽古以及诗书者有杜文公,南公等,研究礼仪制度者有王史氏等,好琴瑟之声者有师旷后人师氏等,精通儒学的孔门弟子更是数不胜数,研究书法籀体者,研究药理医者,纵横天下游说者,兵法战阵者,清虚守静的黄老之术者,皆有,真可谓群贤毕至,天下英才一网打尽!
邹衍介绍完毕来宾,崔广道:“稷下学宫,最精彩的诸子百家大辩论开始了!”
每想到太子丹第一个站起来道:“请问荀子先生你适才说那人西出函谷关,一直向西,怎么可能到最后又回到我华夏之地了?”太子丹这次是满脸真诚,眼神不移的盯着荀子问道。
这个问题,也是再坐想不明白的,荀子只是摇头,颇为叹息道:“我也曾问叶羽,路上莫不是迷路转向了?他却坚定的告诉老夫,他每日都是看着太阳东升西落行进的!方向绝不会错。匪夷所思,老夫也无法解释,所以就想在此提出,希望集众人之力,解决这个疑问。”
再坐所有人都在凝神思索这个问题,有人提出,叶羽本人来了没有。好让他给大家亲自讲述一下惊险奇遇。
荀子道:“叶羽没有来,他忙着编著,老夫邀请他也没来,他想着完成著作后,再进行一次游历,确定一下路上确实没有转向!”
“心虚了,不敢来,可能他这是诓骗世人!”
“走到天的尽头,就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是仙人在俯视人间,再以我们这些蝼蚁取乐?”
“天圆地方,只能越走越远怎么可能走回来?这就是无稽之谈!”
这一话题对他们思维是种巨大的挑战,秦梦只是笑而不语,不想点破这层窗户纸,要是对他们说,人类所处在一个球体上,他们肯定无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