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学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临终之时刘瑁却没有传位给两个儿子,而是不远千里请来三弟刘学吾。不为别的,之时刘瑁看得比较远。他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虽然有些才能,但是如今天下大势借以三弟刘学吾为首。大哥暗弱,若是有一天刘家统一天下恢复大汉皇朝那么这天下之主就非刘学吾莫属。他不愿看到自己死后,两个儿子因为权力而相互征伐,也不想看到将来自己的兄弟和自己的儿子们发生冲突。

    所以刘瑁做出了一个很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当他死后把冀州交给他三弟刘学吾,让自己的三弟看在自小的兄弟之情,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儿。

第一百二十三章 梦落一方,纷纷而然() 
“听说益州三王爷要招兵,小子我马不停蹄前来投效。可惜排队参军的人群人山人海,报名比武竞技的各路豪杰更是数不胜数。好啦,别挡着路,我还得赶紧去排队报名了。”一个胖嘟嘟的少年推开旁边的记者就冲上了排队大军之中。

    好的,您没听错也没看错,就是记者。随着刘学吾的学吾教观对于所治管辖的改革推广,诞生了记者这一行业。一开始推行着日报,后来现效果不佳,只因汉末时期兵荒马乱的,百姓流离失所。一天都只为一日三餐劳碌着,百分之九十多乃是文盲。而且如今是汉末古代,有没有电视电脑进行新闻联播,不过刘学吾想啊,新闻不外乎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最新的资信嘛!他这一念叨却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最原始的信息沟通除了动作那就是语言。在我们伟大的中华五千年文化里面就有这么一门传承,说书啊。咱们老百姓最喜欢的娱乐活动,看热闹,哪里人多往哪里凑。这不刘学吾特地找来了益州当地有名的名嘴,通过他的一番解释,这些名嘴不愧是靠嘴巴吃饭的,可谓是张嘴就来,把一段段新闻时事说的滋滋有味。

    或许您会问,到底啥名嘴啊。原来汉末事情还没真正的形成独立的说书行业,读书写字都是人家世家豪族官府子弟人家。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世外隐士之类的门人弟子,但要说道自古相传的名嘴,那还得数大街小巷的媒人们。他们才是这一行的行家当担,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包办,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人啊一生一世的幸福就完全靠这些大媒人了,是好是怠,媒人们都可以给你说出一朵花出来。

    而且走街串巷,媒人们的消息也是特别灵通,基本认识的人也多。所以刘学吾就召集这这些名嘴媒人,在每个县城里卖弄设立新闻社,把外面每天的最新消息,通过着这些名嘴媒人传播。进来听的人,每人一每铜钱。这些钱扣去名嘴和记者的钱,再集中展。就这样一个个新闻社在刘家的管辖之地遍地开花。

    而这位记者就是来采访今年的军营招兵情况,场面激烈,一字一句都被记录在了本子上。再加上画师把个情景运用现代漫画的画法夸张抽象的呈现在报纸上,供说新闻的名嘴充当道具。

    益州刘氏现在可是如日中天,几乎是全天下百姓公认的正宗汉室皇族。而百姓们口中的三王爷,也就是最有机会问鼎天下的刘学吾。

    因为上次南蛮地域兵败而归之后,刘学吾就加强了益州所在的周边区域的军事建设。招募新兵,选贤举能。

    而现在他本人可不在益州,而是留下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刘阳和刘安去治理,一文一武相互协调。早在刘学吾出征南蛮的时候,刘学吾他老爹刘焉就把整个益州的基业交给刘学吾去管理。自己呢,则是隐居在后府颐养天年。那么刘学吾他去哪里呢不用乱猜,当然是去接收冀州,顺便整顿自己所有的势力范围。因为刘学吾害怕手底下的大将拥兵自重反水,或许是年纪一天天的大了,很多事都力不由心。或许是自顾君王的通病,疑心太重,一直以来刘学吾都是以天下未定为由,没什么时间去打理个个州郡的治理。毕竟每个州郡的官员都是由他学吾教观出来的,他有着无比的信心。可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前不久张辽病危,幽州群龙无,只有诸葛瑾一人苦苦支撑。那些学吾教观出身的官员竟然在幽州混迹了十来年,与当地世家氏族相互勾结,竟然想要举兵夺权。还好诸葛瑾和张辽之子张虎在赵云妻子的娘家吴家的协助下,这才稳定局势。

    这消息传来,刘学吾这才反应过来。联想到更多地方,不由得自己内心暗自大惊。连忙密信段飞联络自己之前就埋下的后手,针对各地官员与世家之间的勾当进行挖掘。看着这一个个一封封消息的传来,刘学吾终于下定决心重新整顿一番。

    该罚的罚,该杀的杀。刘学吾这次是以铁血的手段打击贪官污吏,让赵云前往幽州镇定局势,替换张辽父子来回并州颐养天年。调段飞过来冀州处理交接事宜,大量的重要职位更换新鲜血液,等整顿完地方,再进一步整编军队。

    刘学吾害怕有生之年都未能统一天下,所以他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分三步走,先打实自己的大后方,让后在统一整编出一支直属作战的精锐部队。再等一个时机挥师南下,一势不可挡之势,一统天下,按照计划是三个五年就是十五年,到时候六十岁的时候刘学吾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这大汉天下之主。让历史上东晋之后的五胡乱华彻底的隐患消失,扬我大汉雄威。

    北面的刘学吾大刀阔斧的改革,南蛮江东的局势却是生了重大变故。长沙孙权在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磨难之后,在刘琦大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宣布回归江东吴国。而孙策却也大方得可以,不仅没有追究孙权任何罪名,而是封其为长沙王。还派遣周瑜率领五万大军前去支援。而刘琦却是得到了奇遇,使得其无论是军备啊还是粮草都十分充足,随随便便的就拉起了三十万大军。

    这真的是运气使然,原来袁氏里面袁术一脉原本就是扬州兵出身。由于袁术抛弃扬州带领着数十万大军投奔自己的家族而去,却是在到达豫州之后就做起了甩手掌柜。根本就没有去理会这数十万大军的死活,由于并非豫州本地军籍,在其军营时,屡屡受其当地将领刁难。

    好不容易熬了十来年,当年的数十万大军被强制性的圈养在了豫州过着异样的生活。这此袁术不知道了什么疯,竟然让自己的儿子拿着自己的令牌去军营把这数十万人马中调兵,虽说只是调动了五万人马,但却是给了这些扬州军队一些希望。这不袁军攻打益州失败,数位扬州籍贯的将领私下密谋,偷偷的和豫州军营的人马联络,反叛出豫州。数十万人马趁着豫州还没反应过来,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纷纷逃亡扬州。

第一百二十四章 门若立碑,选拔武将() 
今天不同往日,整个益州城内各路豪杰云集于此,有那身披毛皮从凉州而来的西北大汉,有那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也有那平时在家种田的耕夫。而今天他们不约而同的聚集于此,就是为了这一次的龙门大会,这是由益州数位王爷联合发起的一个鲤鱼跃龙门的大会。只要你有真本事,那么你就有机会博个好前程。

    这消息从益州通过刘学吾成立的新闻社向各大州郡传播,使得很多怀才不遇的人们纷纷而来。先是在各州郡进行初试,挑选出文武各十人,由当地州府的衙门派人一路护送到益州参加总决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门大会。为了防止各方的舞弊,安插在各州郡刘学吾的探子也会监视着这一过程的进行。你们猜刘学吾这是要干嘛呢?唉,这还不是被手下的人才缺乏惹的祸,手上的大将病的病,死的死。很多原先很有希望的年轻将领都战死在了南蛮地域,为了短时间组织起来补充这个大空缺,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刘学吾就搞出了这一个龙门大会。

    当然了,这些内幕的消息也不知道是刘学吾有意还是无意的放出去,结果不仅各州军世家豪族派出自己这边的杰出子弟,甚至连周边诸侯也纷纷派出间谍前来。还好,之前刘学吾在其所管辖的地方实行了身份登记,有些功夫没有做足的间谍才一露面就被刘学吾手下的人发现随后控制住。当然也有的做得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的替换掉了前来参赛的人员。直到他们抵达驿站的时候,潜伏在随从护送的队伍里面的接头人和刘学吾手下的暗语对不上,那么这以批人也直接被关押控制。为了不怕万一就怕一万的决定,刘学吾这次可是雷厉风行,他的内心是真的希望能选出真才实学的人才,而不是滥竽充数的庸才。

    这龙门大会开启的头一天,刘学吾亲自作为裁判,也是出题之人。益州最大的校场里面,文人部分,以国为题,写出“何为国,何立国,何治国?”三步方针,内容不限,但要有理有据,为时三个时辰。题目一出,犹如后世科举般各州郡文人名士们奋笔疾书,也有摇头晃耳,也有凝思苦想者,形态不一。

    而武比就比较简单了,刘学吾设下十六个擂台,只要再擂台上坚持打上三场连胜者直接晋级,每人有三次挑战机会。这些从各大州郡挑选出来的汉子武夫个个有自己的一手绝活,刀枪剑戟十八般武器各式各样的都有。若说如今天下大乱,读书人或许比较少,但是武夫却是数不胜数,谁家不学点防身的武艺。在这乱世之中过活,一不留神,就可能就直接没有可能了。

    而且这些武夫汉子都个个算是百里挑一,千里难寻的人才。这一拿兵器一上擂台,虽说比武点到为止,但却招招要命。一不留神自己就被对方给打翻在地,当然了危险和机遇并存,这不十三号擂台这边才一开始一名青州的大汉一根熟铜棒把对方的,满嘴牙齿打了个稀巴烂。一个身强体健的益州本土的汉子就这样失去了战斗力直接被一个扫堂腿踢下了擂台。这场景就连久经沙场的刘学吾看了看之后,下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嘴巴,尴尬的假装喝茶。

    随着场上一位位的脱颖而出,晋级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