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恒点头哈腰道:“好好,孩子这就回去,让人把那贱人打发走。”
庄子曾经说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可是赵恒偏偏是爱江山也爱美人,天生情种一个,也不知道是犯了那根筋了,与自己的父皇帝玩起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在对待刘娥的问题上,赵恒来了个永不言弃,他相信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可以与父皇耗时光,我年轻,一定会能耗过自己的父皇,说什么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那都是扯王八犊子,我等还不行吗,等父皇驾崩那天,我登基上位,哈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光有想法是不行的,必须还得付之于行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恒想到了自己身边的一位亲信之人张耆。
当赵恒决定将刘娥藏到张耆的家里时,张耆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一想到自己的主人将来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是自己以后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大靠山,于是就横下一条心将刘娥藏在了自己的家中。
好在宋太宗不久就龙驭西游了,赵恒即位成了大宋朝第三任掌舵人,刘娥的苦日子也熬到了头,被接回宫中,要不人家怎么说家花没有野花香呢,再说了人家真宗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很前卫的,与刘娥两人那叫自由恋爱。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两者同兼顾,世间情恨少。
她的那位前夫龚美,改姓刘叫刘美,从形式上成了刘娥的哥哥,一个走江湖卖手艺的匠人,摇身一变成了国舅爷,牛吧!当然,你要想牛b,就得要做出先付出的准备,有付出才能有回报!虽然这种付出上不得台面,是让人很糗的事,但是,可但是,一旦得以上位了,谁还敢说三道四的,就是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也不怕,人不要脸了鬼都害怕,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位昔日的龚美,如今的刘美做得值!值在那里,这就是人们的价值取向问题了!
什么叫咸鱼翻身,从龚美到刘美那才叫咸鱼大翻身,不服不行,服也不行,因为你没有给自己在头上戴顶绿帽子的肚量,你更没有刘娥那般即漂亮又富有心机的女人。
想要出人头地,不一定非要拼死拼活,但一定要记住:曲径通幽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二章 皇帝的家事(一)()
刘娥看到真宗皇帝强词夺理,便道:“不管怎么说公主是你亲生的女儿,你自己看着办吧!”
真宗挠了挠头皮道:“这事还真让人挺为难的,不如这样,等有时间朕与大臣们商量商量在说。”
刘娥笑道:“官家,你快打住吧,这是咱们自己家里的事情,你也好意思与大臣们说。”
真宗摇了摇头叹气道:“唉,你说的也对,这事容朕仔细思量思量再说吧!”
真宗皇帝嘴上虽然是这么说,可是有些事情是藏不住的。
人所众知,过去的皇帝不只是在宣德殿召见文武百官的,有时候要召开个小型会议的。
一天,真宗皇帝在养心殿召见了寇准、王钦若、张耆、丁谓、李迪等五位大臣商议了几件军国大家后,真宗皇帝无精打采摆摆手道:“天色已经不早了,诸位都回府歇息去吧!”
五位大臣道了声:“谢主隆恩。”转身向外走出,走了两步,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王钦若回头看了看,发现真宗皇帝仍然闷闷不乐的坐在龙椅上,便转回来跪拜在地道:“陛下,不知何事你满面忧愁。”
寇准等人一看,王钦若如此,也只好都止住了脚步。
真宗皇帝苦笑了一下摇摇头道:“爱卿,没什么事情的,朕只不过有些心烦罢了!”
王钦若道:“不知陛下为何事心烦,微臣愿为陛下分担。”
真宗摆摆手道:“算了吧,这都是朕自己家里的事情,不说也罢!”
这时寇准上前道:“陛下,此言差矣,皇家事情虽小,那也是关系着国运的。”
真宗皇帝正为公主的事情苦恼,也想找人吐一下心中的苦水,便道:“那好吧,不过朕要是说了出来,你们几位爱卿千万不要见笑。”
丁谓上前道:“陛下,我们都是你的下臣,怎么能见笑呢!”
真宗皇帝长叹了一声道:“唉,那朕就厚着脸皮与你们几位说说,看看你们能有什么好主意!”接着就将升国大长公主的事情说了一遍。
五位大臣听了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出声。
真宗皇帝看到大家都沉默不语,便道:“诸位爱卿,别都站在那里不说话呀,看看你们那位能帮朕想个万全之策。大家都是自己人说错了也没什么关系!”
王钦若道:“陛下,既然如此,臣倒有一个釜底抽薪之计。”
真宗一听来了兴趣道:“王爱卿,你快说说,何为釜底抽薪。”
王钦若咳嗽了一声道:“陛下,这大长公主爱恋那个什么丁犍,无怪乎是儿女情长之事,公主年纪已然不小了,喜爱上个青年也是正常的,只是她接触人少,所以让那个丁犍有了可趁之机,只要咱们给公主选择个好的驸马,我想公主就会忘掉那个姓丁的小子。”
真宗一听高兴的道:“此计甚好!只不知爱卿心里有没有驸马合适的人选呢!”
王钦若连连点头道:“有!当然有了,满朝文武大臣之家那么多年轻的才俊,难道还没有几个驸马人选吗。”
真宗皇帝道:“那好,你说出几位,让朕听听,那个能配得上公主。”
王钦若沉思了片刻道:“陛下,微臣看那前任宰相毕沅的公子毕达很不错的。”
真宗皇帝看了看其他几位大臣道:“朕也听说过毕沅有这么一个儿子,只是没有见过,不知你们几位认为如何?”
丁谓、李边、张耆等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说话,只有寇准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道:“陛下,你要是不想将公主往火坑里推,干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真宗皇帝看了寇准一眼道:“寇爱卿,你这话说得太没道理,又有那个当父亲的将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呢,此话何来。”
寇准挺了挺腰道:“陛下,你常在宫中,有所不知,那毕达虽然是毕沅的公子,可是他爹的好处这小子是一点没继承,每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这样的人岂能配得上公主。”
真宗皇帝听了道:“既然这样那就罢了。”接着又问道:“那么还有那家公子可做朕的乘龙快婿呢!”
王钦若想了想又道:“陛下,李沆家的公子李正长得玉树临风,颇有才学,可得配公主。”
真宗皇帝还没有说话,寇准马上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这李沆在寇准的前面担任过三年宰相,当年寇准还是参证时曾经向李沆推荐过丁谓,可是却被李沆毫不客气的给挡了回来,并道:“丁谓其人心术不正,不可重用!”寇准因此闹了个大红脸,从此就在心中对李沆有了成见,现在一听王钦若又向皇帝进言,让李沆的儿子李正当驸马,这怎么可以呢,便站出来横了一杠子。真宗皇帝诧异的问道:“寇爱卿,这又是为什么呢!”
寇准也是老奸巨猾之人,总不能说因为自己对李沆有成见,才阻挠这件事的,于是便道:“陛下,不知道你听不听说过京城四大公子之称。”
真宗皇帝每天深居于皇宫大内,那里能听到这些街头巷尾的事情,便道:“何为京城四大公子!”
于是寇准就掰着手指头道:“陛下,这京城四大公子是指开封府尹陈长州的公子陈琅、前朝宰相吕蒙正的姑爷邱玉成、毕沅的公子毕达,还有一位就是李沆的公子李正。”
真宗皇帝听了不以为然的道:“这有什么,几个年轻人往一起凑凑,不过是图着人多热闹,有尝不可呢!”
寇准连连摆手道:“非也,非也,这几个人岂只是凑在一起热闹热闹而已,他们那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在一起是寻花问柳,横行霸道,惹是生非,不干好事,京城百姓畏惧他们老子之威敢怒不敢言,所以才送给这四个人四大公子非褒却贬的称号。”
真宗皇帝听了气愤的道:“真是岂有此理,子不教,父之过,明天朕即命这四个畜生的家长,对他们要严加管教。”接着“啪”一拍桌子冲着王钦若吼道:“王钦若,你是怎么想的,竟然敢拿这些个东西来做驸马的人选!”
王钦若急忙跪拜在地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臣也不知道四大公子的所为呀!”
张耆在旁边道:“陛下,不知者不怪,王大人也是出于一片好心的。”
这张耆当年曾经帮忙还是太子的真宗收留过刘娥的,十分得真宗皇帝的信任,既然他说了话,这点面子还是得给的,真宗便道:“那好,朕就不知者不怪了,王爱卿,你站起来吧!”
王钦若这才站起身来,狠狠的瞪眼了寇准一眼退到一旁,寇准也不理王钦若,得意洋洋的抬着头看着屋脊。
寇准这下可得罪了不少的人,不旦得罪了王钦若,还得罪了毕沆、陈长州、吕蒙正、李沅。
这时集贤殿大学士李迪站出来道:“陛下,微臣倒有个主意!”
真宗皇帝挪动了一下久坐有些麻木的屁股道:“说来听听!”
李迪道:“陛下,臣想自古以来婚姻之事都遵守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我们可以找那丁犍的长辈们来,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商量这件事怎么处理才好。”
真宗皇帝道:“这怎么可以呢,那丁犍只是个小小的建材商,与朕门不当户不对的。怎么着驸马也要出身于大臣之家吧!”
李迪笑道:“陛下,据微臣所知那丁犍的父亲虽然是个开建材铺起家的生意人,可是丁犍却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叔叔!”
真宗皇帝听了感兴趣的问道:“朕怎么没听谁说过呢。李爱卿你快告诉朕,这丁犍的叔叔是那个了不起的人物。”
李迪不怀好意的看了丁谓一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