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幕府将军本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说到这里,只见氏宗又向真田昌幸看去,随后说道:“至于是否越权一事,根本不用担心,在实行之前,我会向主公汇报此事的,我相信以主公的心胸是绝对不会因为此事而猜忌本家的。”

    正如氏宗所想,当织田信长接到氏宗的汇报,并没有多说什么,可以说在这天下之中,每个势力的制度都不近相同,这完全是高山家内部的事,只要其不反叛,氏宗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信长根本就懒的去管。

    当氏宗说完之后,本多正信与真田昌幸基本认同了氏宗的想法,不过同样又有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只听本多正信开口说道:“主公的想法固然不错,但属下想知道,武士得到爵位的难度,如果太难,那么这根本岂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而如果太简单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家中武士尽有公爵爵位在身,这样一来,似乎就体现不出爵位的用处了。

    还有,就算这一辈人无法获得一等公爵爵位,但只要经过数辈人的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的,到时大家皆爵位相同,这和没有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一点在之前氏宗的确没有想到,不过却不代表可以难倒他,氏宗想起了中国的清朝,清朝为了不像明朝那样,王爷一抓一大把,所以都是降着封的。

    第一代人封你为亲王,那么到了第二代嫡子就会降为郡王,没有功劳就一代一代往下降,亲王降到镇国公,郡王降到辅国公就不往下降了,毕竟国公可要比王爷的身份差的多了。

    而自己完全可以照搬过来,一辈一辈往下降,直到三等男爵就不再降了,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本多正信刚才所提出的问题,而且还可让后辈们不至懈怠,这完全是一举两得。

    当氏宗将心中的想法说出之后,本多正信与真田昌幸再没什么话好说。

    既然二位军师皆以认同,那么接下来就要说封地的事了,氏宗认为,在目前战过之中,如果直接用爵位代替土地是完全不现实的,所以只得猜取一个折中的办法。

    只听他开口说道:“至于封地一事,我也有新的打算,那便是领地可照常封赏,土地的收益也归武士所有,但支配权却要归主家所有,这样一来,便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内乱的发生,并且军势不会分散,给敌人各个击破的可能,不知二位军师以为如何。”

    “主公如果这样作的话,那么属下认为,绝对会受到前所为有的阻力。”

    “这是肯定,现在本家家臣不多,且有知行的,更是只有大宫景连,渡边守纲,内内岛氏理三人,但如果等本家发展起来之后,再想实行,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但有人为此事而选择背叛,那么本家受到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所以若要实行,就只能趁现在,只要让本家现有的家臣先接受这一新的制度,那么才能让之后加入本家的武士接受,以此来达到平稳过渡的目的。”

    “可主公有没有想过,如何面对日后加入到本家的豪族势力,豪族势力不管大小,但大多却视土地为生命,如果主公剥夺了他们对治下土地的控制权,那么在主公征战时,恐怕有八成以上的豪族都不会选择归顺,这将给本家作战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话虽不错,但凡是要从两个方面去看,虽然豪族势力在归顺本家后,将会失去对土地的控制权,但同样,在日后本家作战之时,也不用他们出军了。

    我相信他们作为豪族应该清楚,由于他们一惯的作风,所以很难得到主家的信任,而绝大部分的大名都会让他们与他们麾下的军势作为冲在最前,每每作战,伤亡最大的往往就是这些豪族,而如果效忠本家的话,那么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只要本家长存,那么他们可以踏踏实实的去做富家翁。”(。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九五章 改革已定() 
当氏宗说道这里,见两位家臣似乎有话要说,但还没等他们说出口,便听氏宗继续说道:“那些豪族手中如果没有了兵权,也就不用整日担惊受怕,怕我要对付他们了,只要从这个方面去说,如果是那些想要安想太平的豪族,我相信他们会选择归顺的。 防 盗 章 节

    至于那些野心家,和那些顽固之人,本家并不需要,我想要的是长治久安,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要从根源处将其掐断。”

    本多正信与真田昌幸心里都清楚,对那些反复无常的豪族,主公一向都看不上眼,恐怕日后本家领地之中,豪族的数量会非常稀少。

    但刚才主公说的话他们却并不十分认同,那些豪族又不是傻子,一但把手中的权力交出去的话,那么就等于将自己与全族的性命也交了出去,这样的事有谁会去干,如果主公这么与豪族沟通的话,也同样不会收到什么效果。

    他二人待氏宗说完之后本想劝说,但正是因为氏宗在最后家上了一句为保本家长治久安,这句话一出,才让他们放弃了。

    若问领内的最不稳定因素是什么,那无疑是豪族势力还有寺院势力,主公与寺院已经势同水火,这个不用多说,而如果像主公这样对待豪族的话,虽然在攻城掠地时,会遇到不少阻力,但从长远上来看,领内豪族越少,的确可以大幅减少内乱的爆发,从长远上来讲。全文字首发还是利大于弊的,所以他二人算是认同了主公的说法。

    转眼间,氏宗与二位军师已经商议了近两个时辰的时间,得到他们的认同到是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不过在细节上,却耗费了一个多时辰,比如。氏宗不打算让麾下家臣再招募私兵,而这就牵扯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其领地由谁来防御。氏宗是打算全权交给新撰组。

    但是本多正信与真田昌幸认为,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新撰组的权力就太大了。现在本家领地还小,到也看不出什么,可一但拥有数十甚至上百万石的领地之后,那么新撰组无疑将会成为本家领地内最强大的军势力量。

    而且其又分散在各处,一但反叛,那么高山家恐怕就离灭亡不远了,这一点氏宗早就考虑到了,解决的办法到是很简单,那便是分权,日后不管自己拥有几国。每一国设新撰组统领两人,副统领四人,守备奉行一人,七人共领军势,守备奉行有监督之权。却没有调兵的权力,而统领相反,并归家主直属。

    这还不算,氏宗还打算让家中所有的新撰组统领每四年轮换一次,这样可以将他们的小圈子彻底打破。

    两位军师在听到这样的办法后,这才同意了氏宗的想法。不过现在本家只有一国之地,到也不用着急实施,而现在毕竟是战国时代,如果麾下家臣人人是光杆一个,一是不好看,二是他们的安全就成问题了,每每出门的时候,只一人独行,万一遇到危险,甚至连应变的能力都没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商议一番之后,氏宗绝对可按爵位的高低招募护卫,男爵可招募十名足轻充当护卫,子爵定为五十人,伯爵一百人,侯爵二百人,公爵五百人,至于这些护卫是招募武士还是足轻,氏宗就不管了,就算公爵想要叛乱,但只是五百人,又能掀起多大的浪来。

    在将细节全部决定之后,只听氏宗开口说道:“二位军师,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本家内的一次变革,所以还希望你二人多多出力,将我的心意原原本本的传达下去,让家臣能够充分理解,本家家臣跟我征战四方多年,我不希望看到有一人因为此事而离我而去,更不希望有家臣叛乱,一切就拜托二位了。”

    “主公言重了,属下等二人必不辜负主公重托,属下等相信家臣们是会理解主公的。”

    “好了,你二人退下吧。”待二人离开之后,氏宗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所以又将高山氏长召来,将改革一事详细的与他说明,高山氏长作为高山家之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本家灭亡,所以当他听完后,对氏宗的做法十分认同,并保证让家臣们像之前一样忠诚。

    转过天来,本多正信,真田昌幸与高山氏长便开始动了起来,而这一天,氏宗完全是在紧张中度过的,虽然现在军权完全抓在自己手中,他到不会担心有家臣叛乱,但是有人离开,也不是他更够接受的,毕竟自己麾下家臣皆是能力出众之人,别说离开几人,就算是有一人出走,都是氏宗不能够接受的。

    值得庆幸的是,在本多正信与真田昌幸的努力下,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就算有几名家臣有些怨言,但只要高山氏长一出马,那些家臣不但很快平复下来,而且还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

    至于渡边守纲,大宫景连还有内内岛氏理三人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主动来到天守阁,向氏宗表明心意。他们三人的土地乃是之前就获得的,尤其是大宫景连,至下那两千石之地更非自己所赐,若是真将他三人领地收回,就太不讲道理,也太让人心寒了,所以并没有收回,还是由他三人直辖,等改革开始后,所赐下的土地,再按照新制度去实行。

    和高山家的家臣不同,那些足轻与忍军听到本家改革的内容后,无不欢心鼓舞,以足轻的身份和武士平起平座,放在之前,他们连想都不敢去想,可现在这一皆有可能了。

    虽然想要获得七及以上的爵位十分困难,但至少是有了希望,而且一但获得勋爵的爵位,不管是几级,那么自己每年所得的奉禄将会多上很多,家人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富足。

    而且最重要的是,战功是可以累积的,可能这一次作战,自己没有砍下十颗敌人的人头,但是只要自己不死,不残,那么总有一天会凑够的,只要能达到四级勋爵的高度,那么自己每年的奉禄就会翻上一翻还要多,已经不比下级武士赚的少了,以足轻的身份一年能赚到这么多前,绝对是难以想像的。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