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见景阳一声招呼都没打,就从他面前走过,顿时心中一怒。
暗道:这景阳虽然爵位比他高,但是在这战场,他庄身为左军副将,只比景阳这右军主将低一级。而且,二人同是楚国公族,景阳竟然无视与他,如此无礼。
只是一想起景阳不仅是景氏一脉的后起之秀,而且极得柱国景翠喜爱,不惜破格提拔为右军主将,想到这,便忍耐下来。
此时,景阳走到公孙海之前,看着俯首下拜的公孙海,露出一阵冷笑。
看周围的情况,越王周围虽然死伤百余人,但是伤口全在脖颈之间,分明就是自杀。
也就是说,这越王也是自杀而亡。
再加上刚刚这越将自称公孙,肯定就是越王的族人。
这见无路可逃,就用自杀的越王换取楚国的功劳,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想着,景阳便厉声询问道:“阁下自称公孙,敢问与越王是何关系。”
公孙海一怔,不知景阳为何询问这个,只是此时已降,不得不应道:“回将军的话,家祖乃是越王亲弟。”
景阳冷冷一笑,又问道:“越王可曾杀戮兄弟,苛待于你?”
公孙海立即脸色一变。
如果刚刚景阳问他与越王的关系,还算正常的话,那么这第二个问题,则是很不正常。
尤其是越王跟先王以及公子玉不同,乃是正常即位,哪里用得着杀戮兄弟。
景阳如此问,分明是别有所图。
只是,此时此刻,公孙海不愿招惹景阳的不快,只能极力表现出他的谦卑柔弱,趴在地上应道:“回将军话,不曾。”
景阳一听,眼中凶光一闪,然后大怒道:“越王并未苛刻于你,而你谋害越王,这便是不忠。越王乃是你祖父兄长,那么你对越王就要对你祖父还要尊敬,结果那你却向越王动手,这便是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之徒,留你何用?”
说着,便拔出剑来,对着伏在地上公孙海用力一劈。
“铛”的一声大响。
景阳的剑落到一半,就被另一柄拦住。
景阳脸色一冷,向另一柄剑的主人看去,却是庄。
原来,庄在景阳语气不对的时候,就有所迟疑,担心景阳想要杀公孙海泄愤。
果然,景阳毫不迟疑地动手了。
将景阳的剑拦住后,见景阳冷眼看了过来,庄淡淡的的笑道:“景阳将军,你这是何意?”
景阳大怒道:“庄,本将如何行事,你敢过问?”
庄对景阳的愤怒毫不在意,冷笑道:“景阳将军,公孙将军杀越王来降,可是对我楚国有大功的,就算公孙将军此举有违常理,按理也应该交由大王处置,将军私自动刑,可曾将大王放在眼里!”
“你”景阳顿时一僵。
若是刚刚趁机将公孙海斩杀,自然就无所谓对错,但是现在没杀成,自然就是他的不是。
现在庄将话挑明,再动手,就是对楚王的不敬。
想着,景阳冷哼一声,将剑收回,然后冷笑道:“本将方才动手,不过是不想让这等不忠不孝之徒污了大王的眼,就算到了大王之前,本将也会请大王诛杀这等不肖之人。”
说着,景阳便冷冷的返回右军。
庄对着景阳的背影,心中不屑的冷笑道:“莽夫!”
顿了顿,脸上重新变得柔和,然后将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公孙海扶起,露出亲切的笑容,安慰道:“公孙将军请放心,大王一向仁慈,昔日以魏美人的缘故,而在楚国废除肉刑,此事天下皆知,如此仁义之君,岂会听信这等谗言。”
公孙海心惊胆战的站了起来,脸上全是汗水,不少汗水侵入眼眶,刺激的眼睛隐隐作痛,但公孙海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而是立即用颤抖的双手聚拢在一起,而后颤粟的弯下腰,向庄行礼道:“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方才景阳拔剑的声音,吓得他魂飞魄散,那一刻,他还以为,很快就会随越王而去。
还好庄出手,这才让他逃过一劫。
就在庄准备安抚公孙海之时,邓陵光率领一队楚军快速跑来,然后在公孙海之前大声:“大王闻将军斩杀越王来降,心中欢喜,故请将军前往一见。”
公孙海闻言一怔,而后再度拜道:“臣领命。”
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
此时,熊槐已经离开景翠的战车,而是站在专属於楚王的雄伟的王车上,激动难耐的等待着投诚的越将的到来。
随着越王率领的这只越国主力全军覆没,接下来攻略越国各地行动,将再无阻碍。
失去了越王的号令,再加上公子玉暂时无力控制整个越国,各地互不统属,将陷入各自为战。如此,诺大的一个越国,将会成为一盘散沙。
只等楚国大军一到,就可轻而易举的将越国各地置于楚国的统治之下。
想到这,熊槐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久久不能平复。
当然,进攻越国各地的事情,是以后的事情。
而现在
熊槐看着不断从身边经过,被楚军押解回楚营的越人,看着他们恐惧的面庞,暗道: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安抚眼前这些投降的越国将士。安抚这些将士并不是目的所在,真正的目的,而是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这些将士,安抚整个越国。
之前的正面决战中大败越军,进而绞杀越军大部,就是用威,是为了恐吓越人,让越人不敢轻举妄动。
那么现在,如何善待越人,就是用仁。
只用威,只会让越人仇视楚人,不服统治。只用仁,则会让越人无所顾忌,不会把楚国的号令放在心上。
恩威并用,这才是快速吞并他国的方法。
正想着,邓陵光已经带着一个越将走了过来,然后在十步之外停下,禀报道:“大王,臣奉命已将向我楚国投诚的越将带来。”
“好。”熊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着一身血迹的公孙海问道:“不知将军是何人?”
公孙海一路走来,脑海中始终回响着景阳的话,心中一直担忧楚王会如何处置他。
究竟是如景阳所说,会被楚王处死呢?还是如庄所说,会受到楚王的礼遇!
这两种主要的思绪意外,越王的话同样也不时在脑海中冒出来。
楚王会不会像昔日楚国安置吴国投诚的公子一样,让他率领残余的越军镇守一地呢!
只是,当公孙海走到楚王之侧,见到高居于战车之上楚王时,顿时紧张的脑袋一片空白,直到楚王开口相询,心中打了一个激灵,立即深伏于地,急道:
“臣仰慕大王仁义久矣,越王无疆,残暴失德,越国之中,不满无疆者多矣,亲子不附,大臣离心,无疆可谓众叛亲离。故,臣一听大王讨伐无疆,便心向大王,伺机投靠楚国,直到今日,才抓住机会,一举斩杀无疆,率不满无疆的越国将士,前来投靠大王,万望大王收留。”
说完,便一动不动的伏在地上。
熊槐顿时一愣,本来只是问了一声他是何人。
结果越将答非所问,趁机表忠心。
对于越王之死,早就有人来禀报过了,越王乃是自杀而亡,并非他杀。对于越将的关于越王残暴,心慕楚国的话,熊槐一点也没有相信。
但是,熊槐见越将背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侵湿,心中肯定,这个时候,越将心中肯定害怕极了。
不仅是越将。
熊槐把目光投向不远处被押解回营的越军将士,见他们脸上同样暗淡无光。
不由暗道:想必,这些人心中一定也在害怕,对未来充满着担忧吧。
想着,熊槐便哈哈大笑,故意高声道:“将军快快请起。将军临阵倒戈,不惜于万军之中斩杀越王来投,寡人自然是相信将军心中仰慕楚国的,同样也万分乐意接纳将军。”
说着,熊槐又看着不远处的越军将士道:“不仅是将军,其他越国将士,寡人同样也愿意接纳。不仅如此,而且寡人在此许诺,这一战向楚国投诚的越人,寡人会寻地安置,而不会将投降的越人贬为奴隶。”
熊槐的声音很大,瞬间便传到了周围的越人的耳中。
这些人一听楚王在众目睽睽之下许诺,顿时全都松了一口气,不再担心被楚人送去挖矿筑墙。
见周围的越人脸色一松,熊槐点了点头,目的已经达到。
于是,又将目光投向公孙海,见其此时已经起身,正低头站在原地,便笑道:“将军,此战之前,寡人曾向诸将士许诺,只要谁能为寡人带来越王,无论死活,寡人都将裂土封君。虽然将军不是楚将,但是,寡人的承诺对将军依然有效。待寡人班师回朝,便兑现之前的承诺,封将军为楚国封君。”
公孙海刚刚听到的楚王的宽慰,心中已经稍稍安定。
此刻,一听楚王郑重的许诺,顿时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的长拜道:“大王仁义无双,臣愿鞍前马后,以报大王之恩。”
说着,脑海中又冒出越王临时之前的话,暗道:被大王说中了,楚国果然打算寻地安置越人,以牵制公子玉。
熊槐见公孙海脸色露出大喜之色,然后再度下拜,点了点头,同样露出一股喜色,笑道:“将军快快请起。”
公孙海立即应道:“是,大王!”
待公孙海起身,熊槐立即指着身边的一辆战车道:“将军来投,寡人心中欢喜,故愿与将军一同回归大营。”
公孙海拱手应道:“愿尊大王之命。”
公孙海登上战车之后,熊槐一面命人驱使战车返回楚营,一面向另一辆车上公孙海问道:“不知将军怎么称呼”
战后,楚营。
诸将先后回到王帐复命,景翠将各部的战果大略统计之后,才最后进入王帐禀报道:
“大王,此战我军大胜而归,斩获越王及越公子蹄,另斩杀包括越淮北守王行在内,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