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彼此的信任,依我之见,楚魏之间需要先约为婚姻,再结同盟。”
公孙衍奇怪道:“敢问相国,如今魏美人不就在楚国侍奉楚王吗?难道相国以为现在楚魏两国不算结为婚姻吗?”
田需摇头道:“犀首误解了,我的意思是让楚魏两国亲上加亲,两国关系更进一步。”
公孙衍若有所思道:“请相国细说。”
田需道:“我听说如今楚太子即将行冠礼,却还没有婚约在身,而我魏王有女,也即将到达及笄之年,同样也没有婚约在身,若是楚国太子迎娶我魏国王女,定然可以亲上加亲的。”
“为了能表达楚国的绝齐之意,请先约为婚姻,再行结盟。”
公孙衍闻言看着魏王问道:“大王也有此意吗?”
魏襄王点点头,道:“相国的意思就是寡人的意思。”
公孙衍一听就知道田需打的什么注意,这是魏国要拖延结盟的时间。
楚太子明年才会行冠礼,魏国要先联姻在结盟,那么时间肯定会拖到明年。
对于未来,也有谁能说得准呢,公孙衍自己自问,三个时辰后的事情,还能推测个大概,三天后的事情就有些模糊,三个月后事情,就只能想当然,更何况是明年。
不过,楚国联盟魏国的事情,也并不是楚国的目的,而只是逼迫秦国的手段,既然魏国要先联姻,那么自然也能达到逼迫秦国的目的。
而且正如田需自己所说,如果楚太子能迎娶魏公主,那么楚魏两国必然亲上加亲。
公孙衍相通后,向魏王道:“承蒙大王不弃,愿以王女嫁敝国太子,楚国愿意娶魏国公主为太子妇。”
楚魏两国达成一致意见后,公孙衍从楚宫出来,立即派人回报楚王。
第二天,公孙衍大张旗鼓的派门客钟午出使赵国,自己则继续留在魏国,继续勾搭魏国,准备将楚魏联姻一事落实。
楚国郢都。
熊槐得到公孙衍的回报后,还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便宜儿子,太子即将要成年,可以娶媳妇了···
大殿之中,熊槐召集群臣商议。
“犀首从魏国传回消息,魏国答应和我们楚国结盟,但是有一个条件,要求我们楚国和魏国联姻,要太子迎娶魏国公主。”熊槐笑着道。
景鲤喜道:“大王,可喜可贺,如今魏国答应和我们楚国结盟,那么我们的计划就成功了。而魏国要求和我们楚国联姻的消息,更是意外之喜。既然魏王愿意嫁女,我们楚国自然愿意迎妇,请大王派出使者向魏国求亲。”
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
熊槐颔首问道:“令尹所言极是,不知令尹一位,可以派何人出使魏国,正式向魏国求亲。”
景鲤想了想,看了一眼最近一段时间彻底沉静下来的屈原,回答道:“大王,三闾大夫频繁出使他国,擅长外交辞令,可以为使。”
自从景鲤自己坐上令尹位置后,屈原每次参加朝议,全都一言不发,下朝后,也时常闭门不出。
对于屈原这种状况,景鲤在高兴的同时,还有一些隐忧。
总感觉屈原在策划着什么!
熊槐听到景鲤推荐屈原,思考了一下,向屈原问道:“不知贤卿以为如何。”
昭雎见楚王有有同意景鲤的意思,不待屈原回答,抢先出言道:“大王,微臣以为三闾大夫虽然能胜任求亲使者的任务,但是如果我楚国仅仅派大夫前往魏国求亲,不仅不能表达我们楚国的诚意,而且还不能给秦国压力。”
“依微臣之见,为了表示楚国和魏国的友谊,为了让秦国形成错觉,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重臣前去魏国求亲。”
熊槐一怔,点头道:“贤卿所言不无道理,贤卿以为那一位重臣可以显示我们楚国的诚意。”
昭雎闻言向楚王行礼道:“大王,微臣以为令尹可以。”
熊槐哑然。
景鲤愕然。
上官大夫闻言立即出声道:“大王,工尹此言万万不可,令尹乃是我楚国百官之首,朝之重臣,岂可轻易离开国都,派往他国。”
昭雎反驳道:“令尹如何就不能离开国都?昔日管仲位居齐相,身为齐王仲父,不依旧离开临淄前往洛阳了吗?令尹怎么就不可以离开郢都?”
接着再次向楚王道:“大王,如今正是楚国和魏国结盟的根据时刻,也是楚国所面临危机关头,我们楚国需要魏国这一个盟友。”
“只要令尹亲自前往魏国,必能表面我们楚国的诚意,加快楚魏合流的速度。而秦国一旦见楚国令尹亲自向魏国求亲,必然会更加感到急迫。”
熊槐沉默了一会儿。
昭雎虽然说的有一些道理,但是楚国的令尹亲自去求亲,这事情还是有一点不妥,搞得好像楚国急着向魏国求和似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令尹景鲤是一个保守党,如今刚刚走马上任,羽翼未丰,如果此时将景鲤调走,到时可以极大的降低景鲤对变法的威胁。
熊槐想到这里,将目光放在景鲤身上,问道:“不知令尹以为如何。”
景鲤面有愠色,听到楚王询问,连忙低下头,道:“微臣愿往。”
“好,既然令尹不辞辛劳,愿意亲自走一趟魏国,那么必然能马到成功。”熊槐赞了一句。
第一件事情说完,熊槐说起第二件事。
“近日,齐国有使者携带重礼来楚国求见寡人,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景鲤脸色稍稍平复,道:“大王,当此之际,不可接见齐国使者,理应将其礼送出境”
如今楚国的战略目标已经确认,对于齐国使者,也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了。
其他人全都附议道:“大王,令尹之言极是,臣等附议。”
“好,传寡人之令,即刻将齐国使者礼送出境。”
熊槐接着继续道:“我们从秦国哪里得到一条消息,关于我们楚国和齐国绝交一事,秦国认为我们楚国做的还不够,需要我们楚国将军队调往东方,才会将巴国让给我们,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陈轸向楚王行礼道:“大王,秦国之言来的正是时候,我们楚国如今正想将军队调往魏国,却没有合适的借口,秦国正当其时。”
景鲤道:“大王,正是如此,如今正可将兵力调往魏国,以向赵魏韩三晋显示我们楚国攻齐的诚意,如此可以乘机争取三晋。”
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后,熊槐下令道:“传寡人令,柱国景翠所部,立即启程前往陈地驻守待令。”
另一边,楚魏两国再次联姻的消息传到秦国,秦惠文王立即召集群臣再来议事。
“诸卿,不久前魏国公孙衍刺杀张寿后,逃亡楚国,受到楚国的重礼接待,而后已楚国使者的身份,回到魏国,请求楚魏结盟。”
“另外刚刚从魏国传来的消息,,魏国因为楚王为了魏美人修改肉刑的缘故,已经答应楚国结盟的意向,只等两国联姻成功后,就正式结盟。而且魏国派出大臣翟强出使,再次向我们秦国求援,请求我们秦国出兵齐国。”
“此外,从韩国那边得到的消息,楚国使者入韩,意图拉拢韩国···”
秦惠文王将楚国最近一系列的东西说了一遍,向身边的重臣问道:“诸卿,不知你们以为楚国这些举动是何意,我们秦国应该如何应对。”
张仪脸色极为难看道:“大王,公孙衍入楚后,楚国就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微臣担心楚王受公孙衍影响,恐怕会再生事端。”
秦惠文王点点头,这也是所担心的。
对于公孙衍此人,昔日秦惠文王看在他替秦国夺回河西之地的份上,对于他收取魏国贿赂的事情,仅仅将他贬斥了事。
不想公孙衍离开秦国后,立马变成了最坚定的抗秦分子,无论走到哪个国家,都会劝说哪个国家抗秦。
要说秦王现在最恨的人是谁,那么非公孙衍莫属了。
“相国所言正是寡人所担心的,公孙衍此人对秦国来说就是一个祸害。”秦惠文王脸色僵硬。
甘茂与秦王和张仪不同,现在和公孙衍并无瓜葛,对于公孙衍出使楚国一事,并不十分担心。
“大王,臣有一言,望大王明察。”甘茂行礼道。
“客卿尽管之言。”秦惠文王对甘茂道。
甘茂道:“大王,公孙衍虽然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大祸害,无论在魏还是在韩掌握大权,都会对秦国不利,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果公孙衍在楚,臣以为大王倒是不必担心。其中缘由很简单,楚国虽然是强国,但是楚国的大权一直都在王室公族手中,哪怕吴子亲往,结果都是事败身死,更何况是区区公孙衍。”
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
甘茂见秦王脸色平缓下来,继续道:“大王,如果公孙衍和楚国要对秦国不利,那么公孙衍就会在和魏国达成结盟意向后返回楚国,要知道楚国可是亲自在楚宫之外迎接他的。公孙衍不回楚国,那就说明他在楚国并没有受到重用。公孙衍在楚国最好的情况,就是吴子昔日所遇到的情况,虽然得到了楚王的信任,但是没有功劳,依旧不能被楚王重用。”
“所以在公孙衍不能得到楚王重用的情况下,楚国的直接准备攻击秦国的可能性极小,倒是现在楚国因为公孙衍的缘故,让楚国攻齐和观望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如今的局势是,公孙衍明目张胆的在魏国吸引秦国的目光,楚国另外有两路使者同样大张旗鼓的分别前往赵韩两国,这就说明目前楚国所使用的是阳谋。”
“楚国和秦国已经讲和,而且楚国已经有了极大的可能性与魏国结盟,然后楚国再取得赵国或者韩国的支持,如果燕国的公子职或者燕国的其他公子,又或者楚国直接伪造一份燕国的求援书,请求楚国出兵齐国救援燕国。”
“那么楚国就有了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