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先一将,浑身银白,手中紧握素缨錾金枪。
“哇!杨将军!”
杨延昭,是雁门英雄,是百姓的偶像。
“杨六郎!杨六郎!杨六郎……”
万众齐声高呼着,这是对英雄最崇高的礼赞。
杨延昭的队伍,在广场上站定。紧接着入场的,是满桂和斛律光的骑兵队伍。
“骑兵欸!”
骑兵气势更盛,更吸引眼球,但民众对满桂和斛律光不熟悉,自然不会像崇拜杨延昭一样。
“哎!这次一定是六郎挂帅吧?”
“那还用说,六郎第一个进场,不是六郎挂帅还能有谁?”
“那也未必哦,据说刘太守手下好多猛将呢。”
“别嚷嚷了,快看,这个将军好威风!”
中军大队,浩浩荡荡,当前一将,白盔白甲白袍,手中剑刃长刀。
“这谁啊?”
“苏定方将军啊!救援阴馆,救了咱的命,你都不知道?”
“不许嚷了,快看!”
苏烈的坐骑在阅兵台前站定。
“嘚嘚嘚……”
杨延昭缓缓提马向前,在苏烈马前停下。
“啊?不是六郎挂帅啊?”
“闭嘴!再敢嚷嚷,用泥巴封了你的嘴!”
杨延昭横担素缨錾金枪,叉手行礼,一字一句,声音朗朗:“大汉,雁门北驱匈奴部,正印先锋杨景,率本部三千将士,列队完毕,等待检阅。”
“归队,待阅。”
“诺!”
杨延昭缓缓拨马,回归本队。
“啥?真的不是六郎挂帅啊?”
杨延昭的粉丝们受不了了,替六郎大抱委屈。
“你懂啥?刘太守手下猛将如云,没听到吗,六郎是正印先锋,已经很厉害了!”
场上,满桂、斛律光催马上前。
“大汉,雁门北驱匈奴部,左路统领满桂,率本部一千骑兵,列队完毕,等待检阅!”
“大汉,雁门北驱匈奴部,右路统领斛律光,率本部一千骑兵,列队完毕,等待检阅!”
“归队,待阅。”
“诺!”
满桂、斛律光拨马回队。
“哇!咱雁门有这么多队伍啊!”
“那是,看到没,苏大帅的中军至少还有五千精兵呢!万人大军北伐匈奴,解气啊!”
雁门北伐部队,只有五千人,当然没有万人之多。
展示军威,震慑匈奴,震慑太原王柔,虚报些数量又有何妨。
五千也好,万人也罢,阵列在广场,一样的无边无沿,各地诸侯派来的暗探,哪能查的清楚。
“呜……呜……呜……”
号角声再次响彻雁门关外,万众肃穆。
苏定方下马,大步走到高台前,单膝跪地:“汉,雁门北驱匈奴部,统帅苏烈,率马步军共万人,列队完毕,请我主检阅!”
高台上,少主刘芒微微点点头,缓步向台下走去。
程咬金高擎火红大纛,高宠杨延嗣威风凛凛,紧随少主刘芒。
“礼!”
“唰!”
雁门精兵,全部将紧握的兵刃抬高一尺,以示敬意!数万民众,鸦雀无声。
少主刘芒,检阅大军已毕,回到台前。
“授旗!”
少主刘芒,从程咬金手中接过大纛旗。
苏烈上前,叩拜军旗,起身,接过大纛,高高举起。
“人在,大纛旗在!”
“人在,旗在!”雁门精兵喊声震天。
苏烈将纛旗交予旗手,排在自己的帅旗之前。
刘芒重返高台。“自古以来,师出皆有名。今亦有《北讨匈奴檄》。”
宿卫奉上檄文,刘芒朗声宣读:“圣人云‘以德报怨’。匈奴胡儿久乱北地,昔高祖以兵击之,后历惠、文、景至今,天子不绝,然贼作恶成性,不服教化,犯我边关,毁我良田,掳我百姓,屠我同胞,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芒忝雁门,不敢懈怠,奉天下义,以征不臣,今令雁门勇士万人北驱匈奴。青天于上,顺昌逆亡,今日兵发,必将胡虏驱逐于阴山之外,俯愿蚩尤大帝成芒之事,则将立碑于漠北,万世供奉,四季不绝,伏维尚飨。”
这篇檄文,较长孙无忌草拟文稿已简化通俗了许多。
少主刘芒宣读檄文完毕,振臂高呼:“犯我天威,虽远必诛!”
“犯我天威,虽远必诛!”
雁门将士,群情激昂,感染了数万围观的民众。
“犯我天威,虽远必诛!犯我天威,虽远必诛……”
甚至连外来暗探也不禁被感染,跟着振臂高呼起来。
“呜……呜……呜……”
庄严的号角,再次响起。
广场上,激情的民众渐渐平息下来。
“雁门父老兄弟姊妹们。我大汉乃文明礼仪之邦,此次用兵,实非得已。然,刀兵起,百姓伤。雁门父老,连遭刀兵之苦,刘芒于心不忍。”
刘芒停顿了一下,扫视着雁门关外的人海。
“为表达对我雁门父老抵御匈奴的敬意,雁门全境,免赋税三年!”
“啥?”
“刘太守说啥?”
“啥?免赋税?”
“啥?三年?!”
很多人离得太远,根本听不清楚。但免赋税的消息,如春风般迅速在人群中传播,瞬间,雁门关外沸腾了!
“免赋税喽!”
“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数万民众,跪伏于地,万岁欢呼,响彻云霄……
(不得不打断一下,“万岁”,在宋代前,并非帝王专用称呼,秦汉之时,是很常用的欢呼之词。特此说明,以免误会。)
万众欢呼稍歇,号角军鼓声再起。
“呜……呜……呜……”
“咚……咚……咚……咚咚咚……”
“大军出征!”
第0167章 冀州有个高富帅()
免赋税是什么概念?简单说,雁门百姓每年收入至少多了一倍!
雁门阅兵,提振士气。免三年赋税,大大收获民心。
但是,自大军出征之日起,刘芒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刘芒不怀疑雁门将士的英勇,更不怀疑苏定方杨延昭等人的能力。
但是,毕竟这是大军第一次远征,而且,这仅仅是南下太原的前奏,前面还有更多的艰难、更多的阴谋和危险。
袭人喜欢看到那个嘴角挂着坏笑的少主。坏笑的少主,虽然让她有一点点恐惧,但总能突然带来莫名的惊喜。
眉头紧锁的少主,更显成熟,更阳刚,更男人,但也让袭人更有距离感。
她真的很想轻轻抱住少主,用自己的柔情去安慰他,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但是她不敢,她怕打扰到沉思中的少主。
昏暗的房间,少主刘芒俯身几案,一动不动地,看着面前的地图,他的双眼,始终盯在同一个地方——太原。
房间里的寂静,让袭人感到一丝丝恐惧。
“呼……”
少主终于长吐一口气,袭人高悬的心,终于稍稍平复了一点。
“少主,喝点水吧。”袭人小心翼翼地道。
刘芒缓缓摇摇头。
“袭儿,你靠近些坐。”
“哎。”袭人赶紧答应,轻轻挪坐到少主刘芒身边。
“我累了,在你腿上躺会儿。”
刘芒头枕在袭人的腿上,袭人轻轻调整着坐姿,不管自己是否坐得舒服,只求让少主躺得更舒服些。
刘芒闭着眼睛,眉头依旧紧锁。
“少主,”袭人小心翼翼地说道,“袭儿陪你说说话,好吗?”
刘芒轻轻摇摇头。自苏烈大军出发,他就没好好睡过觉,他太累了。
“袭儿,给我唱个歌吧。”
“……”袭人哪会唱歌啊!她原是大户人家的卑微奴隶,唱歌跳舞是等级稍微高些的奴婢才能学的。
袭人倒是会哼乡间小调,可是,那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少主虽是至亲之人,可也是官职高高的太守啊,怎么能给他唱那种小曲呢?
“袭儿,给我唱个吧。”
“呃、呃……”袭人应着,突然眼睛一亮,樱唇轻启,哼唱起来。
“并州有个刘少主
义救雁门驱匈奴
快快开门迎少主
少主来了民不苦……”
“咦?”刘芒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眼睛也睁开了,这是李岩写的童谣,红娘子等人在太原教孩童传唱。“袭儿咋会唱这童谣?”
“雁门有人在唱啊。”
“哦?”刘芒眉间愁色稍稍褪去。
少主终于开口说话了,袭人的心情也跟着开朗了。“袭儿出去买东西时,听太原来雁门的商人说,晋阳那边,都在传唱呢。”
袭人边说,边用手为刘芒按揉着头部。
轻柔的按摩,让刘芒舒坦了许多。
“吁……”
……
雁门刘芒心事重重,各地诸侯也各怀心事。
雁门誓师阅兵的消息,很快传至京城长安。董卓看罢奏报,“哼”了一声,将奏报扔到一边。
“文优,雁门的事,你怎么看?给咱家说说。”
李儒沉吟一下,应道:“学生看来,那雁门刘绛天即便真有保境安民之心,然匈奴大部已然北退,刘绛天北伐之举,也难免沽名钓誉之嫌。”
“就是!咱家也觉得刘绛天这小子不地道!文优说说,咱家该咋回应。”
“太师,此事必须谨慎。刘绛天北伐匈奴,顺应民心,占据大义。太师必须有所表示,以免落口实于人。”
董卓挠挠肚子。“咱家咋表示吗?这小子不识抬举,难不成咱家还要笑脸给他?”
“太师,小不忍则乱大谋。刘绛天虽然不识时务,但据线报,雁门的队伍战斗力实非寻常。即便不能将其收为己用,也不能将其推到袁本初那边。”
董卓很烦。“你的意思呢?”
“这刘绛天毕竟年少,锋芒毕露,不加掩饰。既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