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对了!晚上,和我们一起吃鱼。”
“晚饭,少主要和属下商议事情,婉儿不便同席吧?”上官婉儿出身高贵,懂得规矩。
刘芒没有那么多规矩,不过他也想到一个问题。婉儿虽然有才学,有能力,但毕竟是个女人。刘芒前世的经历,多多少少有些大男子主义。而现在,更是男尊女卑的时代。刘芒和刘伯温等人接触时间久了,也听过不少妇人参政的事,大多是负面的例子。他不想重蹈前人覆辙。
“婉儿,你很聪明,私下里帮我整理军政方面的事情可以,但在正式场合,不可以参言。”
“婉儿懂得。”
刘芒觉得自己也许说得太绝了,婉儿毕竟是真有才学的人,而非寻常女子,便又补充一句。“如果你真发现有什么问题,私下和我说,好吗?”
“婉儿记住了。”
……
吃鱼,并非主题。刘芒招宋应星满桂赶来平陶,是为商量这边的农耕和放牧之事。
边吃边聊正事,已经逐渐成为刘芒和手下议事的形式。
宋应星是博物大家,涉猎广泛。虽然不是专业的农学家,但对农耕也有很深研究。此番考察昭余泽,他已经做了初步的规划,主要想法是,更加合理地利用昭余泽附近的水源,扩大耕种面积。
寇准在本地为官,更清楚这一带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咱们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劳力不足么。纵然开垦大量土地,没人耕种么。”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宋应星解答道,“劳力不足,暂时无法解决,但可以从改进农具入手。两个月后,葰人铁矿就要试炼。试练出的生铁,打造军械未必合适,却可以用来更换农具,替换木制、青铜农具,则农耕事半功倍。”
“那可好了么!”
满桂此行主要是考察草场,他已经选好了地点,就在大陵、平陶一带。由西面吕梁山、北面文水、南面原公水和东面昭余泽围拢的地域。
西面的吕梁山,挡住西北方向的寒风,气候相对温和,牧草生长时间长。三面环水,保证了草场充沛的水源。是马匹过冬的理想场所。
三水一山,四面合围,形成天然的阻隔,可以防止马匹走失。
寇准又提出自己的担心:“吕梁山么,山上豺狼多得很,会伤马的么。”
满桂道:“我想过了,带兵驻扎在山脚下,豺狼来了,宰了就是。”
李鸿章摇摇头。“驻军山下,花销太大。现在正是缺钱之际,恐难以承受。”
一提到钱,气氛立刻变得沉重了。
“又是该死的钱!”刘芒咒骂一句,“来来来,先吃鱼,办法总能想出来的。”
刘芒召唤大家吃鱼,还特地招呼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张张嘴,似有话要说,还是忍住了,学着刘芒的样子,很努力地吃起鱼头来……
第0273章 换个思路解难题()
“喔!好鲜!”
鱼肉还在嘴里,刘芒就赞出声来。
“平仲,你这渔政管得不错!鱼肥美,做得也好,有私房菜的味。”
“私房菜是什么啊?”婉儿好奇心强。
“私房菜嘛,就是专门的厨师,做的拿手菜肴。”
“哦,同福驿就是专门的厨师啊,可是,那的菜……”婉儿吐吐舌头,她真的吃腻了。
刘芒笑了。“还有一点,私房菜通常指在家里做的,同福驿是路过或住宿客人吃饭的地儿,算不得私房菜。”
婉儿盯着刘芒,轻轻“哦”了一声。
刘芒继续解释道:“私房菜,用料也是极为讲究的,只有像昭余泽的鱼,才能做出地道的味。”说到这,刘芒随口问道:“平仲,昭余泽的鱼,除了应时捕捞、定尺捕捞,还有什么诀窍吗?”
“诀窍倒没么。就是遵循天道,按大汉律例办么。起初,乡亲们也不满么,因为定时检查,收取罚金,我名字又叫‘准’,才给我起了‘准时罚’的诨号。”
“平仲受委屈了。”
寇准很喜庆地笑笑:“也没什么,乡亲们嘴里常念叨着‘准时罚’,下水捕鱼时,也就不容易犯禁么。我也习惯了么,才做了块牌牌,提醒大家。”
众人哄笑过后,寇准继续道:“时间长了,乡亲们就习惯了么。他们习惯了,事就好做了么。”
李鸿章点点头。“是啊。定时定尺,是长远之计,时间久了,百姓慢慢得到实惠,生活稳定,就不会再有异议。”
寇准冲李鸿章点点头。“是么,以前是我管着乡亲们下水捕鱼,乡亲们恨‘准时罚’;现在得到了好处,不用我管了么,在水里,互相就提醒着小心被‘准时罚’么。”
“哈哈,不错不错,百姓有了积极性,官就好当了。”刘芒端起酒樽,刚要敬寇准一口酒,突然眼睛一亮。“咦?咱们养马,能不能参考昭余渔政的方式呢?”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
婉儿眉毛一挑,“呃”了一声,想起刘芒说过不喜欢女人参与军政事务,便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寇准反应也是够快,站起身来,喜道:“效仿文景,官马民养!让百姓去放养军马,百姓自然愿意去山下安家,放牧马匹,提防豺狼!”
刘芒成熟了,也谨慎了。“官马民养,合朝廷规矩吗?”
李鸿章点点头,答道:“官马民养,自文景帝始。‘复马令’规定,民养一匹战马,可免除三人徭役,由此开启大汉马政繁荣,才有武帝动辄十万马匹征讨匈奴,前后动用一百二十万匹战马。”
“一百二十万?额滴神呀!”
刘芒不自觉套用了佟湘玉的台词,婉儿忍俊不住。
刘芒从心里羡慕啊!不要说一百二十万匹马,如果现在有一千二百匹良马,他都会乐得睡不着。
“有文景帝先例,咱也这么干!”
李鸿章心思缜密,说道:“奈何并州农户,并不善养马。”
这确是个大问题,马养不好,容易生病。即便没有大的疫情,普通农户饲养的马匹,也未必能达到军马的要求。
刘芒问满桂道:“老满,你手下那些兄弟能养马吧?”
满桂遗憾地摇摇头。“骑马和养马并不相同,他们只擅骑马,而非养马。”
刚刚还很兴奋的寇准也坐了下来。“是么,大规模养马,除了要防豺狼猛兽,还要防止疫情么。”
房里的气氛刚刚活跃起来,又冷了下去。
“吃鱼!”刘芒夹了一大块鱼塞进嘴里,嚼得很香。
“官马民养,思路极好,我们已经收获巨大了,其它问题总会有办法的。我们现在只是研究,还没有战马可养,大家不必闷闷不乐,只要认真想,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吃鱼吃鱼!”
……
刘芒鼓励着大伙,但他自己心里,却始终惦记着养马的问题。
宴席散了,回到驿馆。刘芒和满桂约定,明天去看看选定的马场后,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坐在几案前,托腮沉思。
婉儿端了碗热水,轻轻走了过来,奉给刘芒。
“真想给少主做私房菜,可是,我觉得自己好笨啊,做的一定很难吃。”
“婉儿要是笨,天下就没有聪明人了。”刘芒轻轻拍拍婉儿的手,“方才在席上,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恩,但少主提醒过,女人当众不能议论军政。”
“不错。”刘芒赞许地点点头,“现在没有外人,说说吧。”
上官婉儿很严肃地点点头,规规矩矩跪坐到刘芒的对面。“少主说起民养官马一事,婉儿有个想法。在漠北,官马一直是民养,并没有想象那么复杂那么难。”
“胡人和汉人不同啊,他们游走放牧,养马对他们而言,就如同汉人耕种一样简单。”
婉儿勾着嘴角,笑了。“是啊。汉人善于耕种,不善养马,那少主为何不找胡人来饲养军马呢?”
“咦?咦……”刘芒拧眉惊异两声,突然眼睛一亮。“是啊!可以招募胡人来养马啊!”
众属下的民族观念比较强,不容易想到这一层,但刘芒没有这种偏见。
上官婉儿,在匈奴地域生活过,更没有偏见,且熟悉匈奴的生活,才会产生吸引胡人来汉民居住之地养马的思路。
刘芒立刻有了精神,探身追问:“快说说,在哪能招募到善养马匹的胡人?”
“南匈奴啊!”
婉儿所说的南匈奴,是相对于北匈奴而言。
匈奴久居漠北,在西汉时,汉朝廷数次征伐匈奴,汉匈争斗,一直不断。至西汉末年,匈奴内乱,分裂为南北匈奴。
南北匈奴打打和和,至东汉初年,再次分裂。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中原刚刚平息战火,无力征伐匈奴,便联合南匈奴,共同打击北匈奴。
北匈奴遭到驱逐,南匈奴得到大汉朝廷资助,并被允许在大汉疆域的黄河河套一带游牧。
南匈奴和汉朝廷虽也偶有冲突,但总体上,南匈奴还是亲近大汉。
南匈奴接受了很多中原文化,游牧地点更加稳定,汉匈之间的商业贸易一直都很繁荣。
“对啊!婉儿太聪明了!”
第0274章 导师考核很严格()
婉儿的建议,让刘芒兴奋不已。
第二天一早,在赶赴选定牧场的路上,刘芒征求了满桂的意见。
满桂听说招募胡人来汉地养马,一拍脑袋,叫道:“对啊!我咋没想到?!”
满桂就是胡人,但他生活在塞外东部地区,也就是幽州北部一带。属于东胡(也称通古斯)的南部分支。
满桂的部族,居住在汉胡交界之地,受汉化影响很深,除了外貌上稍有差异和习惯骑马,其它生活习惯,和汉人非常相近。
“去幽州招募些胡人兄弟吧!”满桂建议道。
满桂的部族,定居在幽州汉胡疆界一带,过着半农耕半定居放牧的生活。远来并州,要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