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梦自己圆。
既然已经做的事,后悔没有用,努力解决才是正道。
……
上党攻略在即,河东问题必须和上党攻略统筹考虑。
刘芒临行前,已密令时迁,再赴上党,依计行事。
而刘伯温暂留晋阳,及时了解周边诸侯的消息,待时机成熟,即令徐达部沿太行山,向南谋取上党。
刘芒离开晋阳,动静很小。
让高宠带一小队宿卫轻骑随行。其余兵马,由斛律光统领,以换防为名,随后赶往昭余地区。
经过华佗妙手医治,斛律光恢复很快。虽然尚未痊愈,但已可行走、骑马。
斛律光重伤休养数月,早就憋不住了。听说刘芒要南下昭余,强烈要求随行。刘芒无奈,而且,配合上党攻略,河东方面也需要统兵之将,斛律光确是合适人选。
赶到祁县,刘芒秘密见了歃血为盟的兄弟乔致庸,让婉儿探望了病重的乔夫人。
随后,刘芒和傅友德秘密商议了上党攻略的细节。上党攻略,傅友德部将佯攻上党北部的涅县,吸引张杨的注意。
诸事安排完毕,刘芒命斛律光带兵马,从昭余泽北部绕路赶往太原最南部的县城——界休,以免引起太多注意。
而刘芒依旧带着婉儿,由高宠护卫,从南面大路前往界休。
界休城,七郎延嗣驻守于此。
秦琼和燕青,收到了刘芒的信,也已在此等候。
秦琼详细汇报了河东情况,而在来的路上,刘芒反复考虑过,必须直接和晁盖单雄信建立联系,才能尽快将他们招募到手下。
刘芒写了两封亲笔信,命秦琼赶往盐池,交给二人。
信中的意思,既有简单的国之大义,也有久仰的江湖客套,并言明招募二人之意。
刘芒清楚,晁盖单雄信这种江湖大佬,一封信是无法完全打动他们的。但不论二人做出何种反应,刘芒都已打定主意,必须尽全力,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春暖花开,刘芒忙着解决河东问题,同时图谋上党。东边的各路诸侯,也各有动作。
东郡曹操、平原刘备的行动,已经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0333章 曹操收大礼()
兖州,东郡,濮阳。
这个年,曹操过得有点烦。
这段时间,袁绍三天两头来信催促,让曹操提供粮草并且出兵,帮助他进攻占据渤海的公孙瓒。
双方是同盟,袁绍势力大,提出要求,曹操不能不考虑。只是,袁绍和公孙瓒之争,是军阀间内斗,毫无大义可言,掺合这种事,会被其他诸侯戳后脊梁。
况且,曹操清楚得很,即便在渤海击破公孙瓒,渤海郡还是要归袁绍,他曹操啥好处也得不到。
这种绝对亏本的买卖,曹操是不想干的。
曹操正为如何应付袁绍而发愁,荀彧满脸喜气地走了进来。“明公,袁公的信使到了。”
曹操抓抓胡子。“本初来信,还不是催我出兵,文若何故如此开心?”
“明公啊,袁公这次是给咱送礼来了!”
曹操不屑地撇撇嘴。“本初就爱玩虚的,应景之礼罢了。”
“嘿嘿,明公,此番却不一样,明公快出门收礼吧!”
“哦?”曹操见荀彧不像是开玩笑,疑惑地站了起来,同荀彧一起迎了出去。
大门外,两个人迎面而来。
其中之一,乃是刚刚投奔曹操,颍川荀氏出类拔萃的俊才荀攸荀公达,荀攸乃荀彧之侄,却比荀彧年长六岁。获罪被囚于长安,经曹操打通关节,刚刚获释出狱,投奔了曹操。
而和荀攸并肩而行者,不过弱冠之年,瘦高身材,略显羸弱。
两人身后,连个车架都没有,哪来的什么礼物?
曹操疑惑地瞧瞧荀彧,突然像明白了什么,伸手指着那瘦高年轻人,问道:“此人莫非是……”
“不错,正是郭嘉郭奉孝。”
“啊呀!”曹操惊呼一人。大步迎上前去。
郭嘉见曹操迎来,赶紧深躬一礼,双手奉上袁绍的书信。“郭嘉见过曹公,奉命送来袁公亲笔书信。请曹公过目。”
“哎呀呀。”曹操抓过袁绍的信,拆都不拆,直接丢给荀彧,着急忙慌还了一礼,一把抓过郭嘉的手。
“本初啊本初。竟然让奉孝跑腿学舌,啧啧……”曹操连连摇头,替郭嘉抱着委屈。
郭嘉微微一笑。“郭嘉不才,传书递信,分内之责。”
曹操一瞪眼,一撅嘴,下巴上的胡子夸张地翘了翘。“我老曹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和客套,奉孝,你再和我客气,我可不高兴了。”
“曹公。您这是要?”
“要!是要!我要奉孝你!”曹操使劲攥着郭嘉的手,“奉孝大名,老曹可是早就耳闻了。”
荀彧在旁笑道:“是啊奉孝,自从我和曹公提起奉孝,曹公便常常念叨你的名字。”
曹操生怕郭嘉跑了似的,双手抓住郭嘉的手。“奉孝,你来到我老曹这儿,就不许走了!”
“曹公,这……”郭嘉一脸为难,“郭嘉奉命而来。尚需回去复命啊。”
曹操很是不屑。“送信复命,这点屁事,一斥候足矣,何劳奉孝?本初此番派你来送信。不就是催兵催粮吗,兵嘛,我得考虑考虑,粮嘛,我这就派人装车,给本初送去。至于奉孝嘛。回复本初,就说他病在这里好了。”
“哈哈哈……”荀攸笑道,“昔有秦穆公五张羊皮换来百里奚,今有孟德公几车粮草换来郭奉孝,这买卖,划算啊!”
“哈哈哈……”
众皆大笑。
郭嘉,在袁绍属下,不得重用。早闻曹操知人善用,更兼和荀彧荀攸叔侄关系密切,早就有转投曹操之意。今朝一见,曹操的率直真诚彻底打动了郭嘉。
郭嘉深深一躬:“明公在上,郭嘉有礼了!”
明公,是属下对曹操的尊称。郭嘉如此一拜,不世鬼才终得明主!
……
曹操得到郭嘉,美得嘴都合不拢了,自然要张罗着安排酒宴,给郭嘉接风。
“明公,酒不着急,袁公那边,却需赶紧想出应对之策。”
曹操抓抓胡子。
袁绍连续败给并州刘芒和北平公孙瓒,大失颜面。现在正厉兵秣马,准备再战公孙瓒,挽回面子。
曹操现在依附于袁绍,袁绍几番来信催促,要求曹操提供兵马粮草,助其击破公孙瓒。
曹操抓着胡子,一脸为难。“给本初些粮草,不发兵,行了吧?”
“怕是难合袁公心意。”郭嘉道,“袁公不缺粮草兵马,催促明公出兵,无非是要明公一个态度。明公可以发兵。”
“发兵?”曹操实在为难。
“没错,发兵,不北上,而是南下。”
“南下?”
南下,是兖州。
取兖州,能得实惠,曹操早有意取兖州刺史刘岱而代之。只是,兴兵动武,总要有个理由才行。
曹操不是磨叽人,取兖州,曹操他可以不考虑其他诸侯怎么想,但他总要给目前自己的老大袁绍一个说法,说明自己为啥攻取兖州。
荀攸道:“明公,现在正是攻取兖州济阴郡之时。至于理由嘛,袁公早已帮咱们安排妥当。”
“哦?”曹操的眼睛亮了。
“兖州刘岱刘公山,懦弱无能。为求保全兖州,四面结交,和袁本初公孙伯珪均有联姻。日前,公孙伯珪派人威胁刘公山,让其驱逐袁氏家人。刘公山想两面买好,正犹豫不决。”
曹操聪明,眼珠一转,已明白了荀攸的意思。瞪大眼睛,很有正义感地吼道:“本初是吾兄弟,驱逐本初家人,便是欺负我曹操,坚决不行!出兵!攻取济阴郡!”
曹操做事,雷厉风行。征讨刘岱,攻占济阴,这种既能应了袁绍的景,又能大占便宜的事,曹操更不会耽搁。
先拟檄文,声明兖州刘岱,不修政务,致使治下济阴郡黄巾肆虐。又历数刘岱不仁,趁人之威,驱逐袁氏家人。
又修书一封,随援助粮草一同送给袁绍。说明自己出兵济阴,声讨不仁刘岱,乃是为袁氏报仇出气,也是从侧面帮了袁绍大忙。
至于袁绍买不买这个人情,曹操并不太在意,只要袁绍不深追究就好。毕竟袁绍被公孙瓒所缠,难以分身管曹操。袁绍要的,只是曹操的态度,既然曹操以帮袁氏为名,那么占点地盘、捞点便宜,袁绍也只能挣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天下大乱,想趁机捞便宜的,并非只有曹操。平原刘备,也已经行动了……(未完待续。)
第0334章 刘备趁乱取济南()
平原,漯阴县。
夜幕中,刘备的兵马整装待发,目标,平原东面的济南国。
和曹操一样,这一段时间,刘备也是三天两头接到公孙瓒的信,令其出兵渤海,抵御袁绍。
刘备,实力虽不强,政治头脑却足够。他当然不愿搀和到渤海之争,但他也和曹操一样,需要一个不出兵的理由。
而正当刘备为此发愁之际,消息传来——济南王刘康,薨!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刘备头一次因为某人死了,而兴奋不已。
……
济南国(今济南市一带),汉分封诸侯国之一。
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建立东汉王朝,效仿西汉,分封刘姓诸侯王。济南国于公元39年立国,至公元153年,因无继承人而除国。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灵帝封河间安王刘利之子刘康,为济南国主。
此时的诸侯国,影响力大不如前,军政大权,全部归割据的地方豪强。
济南国,地域狭小,实力虚弱。又值青州一带黄巾余党肆虐,济南王刘康心力交瘁,死了……
……
刘康之死,天赐良机!
徐庶立刻献上一策,以保护诸侯国、清剿黄巾余党为名,进军济南国。并以此作为借口,避开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