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刘芒和刘伯温,详细研究了说服简雍的办法。趁长孙无忌在长子接待简雍之机,刘芒在陭氏,检查一下新兵操训的成果。
陭氏。徐晃、檀道济、杨延嗣、裴元庆等均驻防于此。这里,驻扎着三千精兵,和一千在训新兵。
徐晃和檀道济,不仅能统兵。且都擅长操训。三千精锐,随时可投入河东。而一千新兵,也渐渐成型。上阵拼杀,战斗力稍显薄弱,但留驻坚守,绝无问题。
“公明、道济果然带兵有方。”
徐晃归降后。得重用。又见上党在刘芒治下,生机勃勃,已经从前期低落的情绪阴霾中走了出来。
得刘芒表扬,徐晃赶紧道:“徐晃不敢贪功,操训兵卒,皆道济之功。”
有系统的介绍,刘芒当然知道檀道济的本事。
徐晃又道:“道济不仅精于操训,更善于总结。”
“哦?道济有何心得,可要教教我啊。”刘芒现在最喜欢和懂兵的属下探讨兵法。
“主公如此说,折杀属下也。”
“欸。”刘芒很严肃地道,“你们跟我时间尚短,时间长了就知道了。咱并州军中,很多将领,都曾做过我的老师,给我讲习兵书战册,或是教习武艺。”
徐晃檀道济当然有所耳闻。主公谦虚好学,在他们看来,并非丢人事,反倒更能拉近之间的关系。
檀道济道:“心得谈不上,属下只是在闲暇时,整理了一些常用计谋,附以相关战例,加以解读,只为更好地领悟先贤用兵之道。”
“太好了!道济,你给我讲讲。我真心请教,你可不许藏着掖着。”
“属下岂敢为主公之师,请主公帮忙审阅却是求之不得。”
……
趁着在陭氏等简雍的机会,檀道济向刘芒展示了自己整理的心得。
大多数计谋,都源自前辈兵家。
檀道济将这些计谋,有名称无战例的,附以相应战例。
有战例、有解读的计谋,对战例进行完善,深入剖析。
对一些未被归纳的经典战例,冠以形象贴切、好记上口的名称,使之更加直观。
很多战例解读,还附上攻守双方调运兵马给养的图例,使之更形象,更容易理解。
所有谋略,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成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类。
其中,在解释暗度陈仓之计时,便将攻取上党的战略战术作为战例,加以解释。
空城计,选取了徐达守阳曲退张郃为战例之一。
这些计谋,刘芒大多听说过。
背下来,记住容易,但消化理解,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身技能却非易事。
可是,经檀道济整理,加上大量战例剖析,这些计谋变得生动,更容易理解。
尤其像夺取上党、阳曲防御等战例,是刘芒参与策划,甚至是亲身经历的。这些战例,事关自身生死存亡,深入脑海,刘芒终生不会忘记。
有了这些战例,再有檀道济的整理,短短几天时间,刘芒明显感觉到,自己对战略战术的谋划理解,更上一个层次!
“道济,整理得好!出本兵书吧!”
得到主公刘芒的表扬和支持,檀道济很欣慰。叉手施礼,请道:“属下亦有此意,请主公赐名。”
“六类共三十六计,就叫‘三十六计’吧。”
“谢主公!”
檀道济,《三十六计》,成书!(未完待续。)
第0406章 简宪和参观上党()
嗡……
恭喜完成兵书战册学习任务!
任务类型:统御任务
任务编号:统2004
任务触发人:檀道济
触发人奖励:操训能力提升
任务介绍:《三十六计》成书
任务奖励:统御+2
随之……
统御提升至68,五围总和提升至326
曾经那个,五围各项都是50,总和250的学渣,正在不断进步。
……
长子信报。
长孙无忌热情款待了刘备派来的使节简雍。
按照刘芒的意思,长孙无忌李岩和徐达,给简雍安排了内容丰富的行程。
带简雍参观了刘芒治下,正从战乱中恢复生机的长子、襄垣两城。
李岩带简雍观看了红娘子乔吉等人的演出。
新颖的形式,贴合实际的剧情,简雍闻所未闻。
更让简雍惊讶的,是这种演出的宣传效果。
攻城掠地之后,获胜一方,都会想方设法,稳定征服之地民心。如此,才能巩固战果。
在青州,刘备的队伍攻破黄巾军,占领济南国后,也是如此。简雍就曾负责维护济南国的稳定。
但,受思维限制,简雍能想到的方法,无非是惯用的加强巡逻戒备,发布安民告示。再有,也不过是官长走访民间,派出兵卒,敲着锣鼓,喊些“某某公体贴万民”之类的空洞枯燥的宣传口号。
而李岩是何许人?
即便在其前世的明末,李岩的思想也超越了那个时代。李岩的思想里,已经有了现代理想主义的种子。只是,受时代限制,拥有李岩这种思想的人,不受重视,不受待见,甚至受到排挤。
而在这个时代,李岩有幸遇到真命之主刘芒。理想主义的种子,终于萌芽!
虽然,大的时代环境,不允许这种萌芽大面积扩散传播。但是,李岩脑子里飞溅出的一点点思想火花,已足以产生震撼的效果。
专业的乔吉、专业的红娘子,将李岩的思想火花艺术化、生活化,编排成新颖、通俗。易于口耳相传的戏曲、小调。
这些戏曲小调,迅速传播,将主公刘芒的仁政爱民举措,从枯燥乏味的口号,变成街头巷陌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变成街头孩童口中的童谣!
简雍在长子只停留短短几天,便被这种宣传方式所折服。
他也许没意识到,如果多待上一段,他也会被“洗脑”,即便不会背叛自己的主公刘备。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的刘芒的拥趸,宣扬刘芒的好。
除了政绩观摩,驻守长子的徐达,还向简雍开放了并州军营,让他观摩了长子驻军的操训。
徐达统领的,驻守长子的部队,班底是刘芒起家的队伍。
其中的部曲队率,多是在幽州上谷郡时,苏定方傅友德的手下。也有一些,来自刘虞划给刘芒的队伍,也就是李秀成率领的队伍。
苏、傅、李三将,都是集操训作战能力于一身的帅才。强将手下无弱兵。
这支起家班底,在苏定方李秀成率领下,经历过上谷河谷之战,击败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还经历过幽州代郡清剿黄巾,驰援雁门退匈奴,夺太原坚守井陉等硬仗、恶仗。
如今。交由徐达统领,是夺取上党的主力。
当初的队伍,只有几百人。几场恶战之后,原有班底老兵,所剩已不足百人。
但是,所谓百战成精,说的就是这种队伍,说的就是这些数历生死之战,而存活下来的精兵。
百战余生者,都会磨练出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而且,还有笑对生死的豁达。
这些人在军中,虽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是队伍里的主力和精英。
他们,是酵母,几个人就能影响成百上千人。
他们是队伍的灵魂,将优良的训练、战斗作风,传递给周围的兄弟。
精兵,就是这样练成的!
这支队伍,每一个操训动作,都一丝不苟。
每一个声呐喊,都震人心魄。
刚刚经历了思想洗涤的简雍,又经历了一次灵魂震撼。
难怪刘绛天敢叫板袁本初!
冀州军两次败在井陉,不冤!
简雍原认为刘芒夺取张杨的上党,太过蛮横霸道,在道义说不过去。
可是,参观完长子的军政,简雍被刘芒所折服。刘绛天取代张稚叔,再正常不过,甚至,好像很合道义。
简雍在佩服刘芒的同时,也不禁为自己主公刘备的前途而担忧。
虽然,刘备和刘芒,都是大汉的臣子。但是,乱世之秋,哪个诸侯能不惦记天下?
刘芒如此,刘备亦然。
简雍不得不承认,刘芒的实力已远超刘备。
而刘芒发展势头之迅猛。不仅是刘备望尘莫及,便是当今天下风头正盛的袁绍袁术这二袁、刘焉刘表这二刘,也难望刘芒之项背。
刘芒,虽只是不及弱冠的少年,只是一个新兴的诸侯,但终将会成为争霸天下的诸侯,笑到最后的几个人中的一员!
刘芒,早晚会成为刘备争霸天下的最强劲对手。当然,前提是,刘备能有幸坚持到那个时候……
简雍绝对忠诚于刘备,他并非对刘备没有信心。只是,刘芒的表现,让简雍认识的,自己主公刘备的前途,会更加艰难。而作为辅佐刘备的幕僚,也是任重而道远。
简雍现在的想法是,尽快赶回青州,把在上党的所见所闻禀告主公刘备。而在此之前,他迫切地要见一见这个神奇的并州之主——少年诸侯刘芒。
长子之行,简雍在脑海中,给刘芒勾勒出一个形象。虽然很虚幻,但那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少年形象!
……
在李岩陪同下,简雍来到陭氏,见到了刘芒。
这少年,和想象中的英雄少年,差距太大了!
清秀的眉眼间,少了该有的坚毅果敢。
只是,刘芒列侯和一州刺史的身份,让人不得不敬畏。
薄薄的嘴唇,微微勾起,略带笑意的嘴角,还挂着几分狡黠。
不像是统领千军万民的大英雄,倒更像开朗可亲的邻家英俊少年。
“宪和先生,一路辛苦了,欢迎欢迎!我们并州,和中原比不了。宪和先生若是吃住不满意,直接和我说,可不许回去向玄德公抱怨啊!哈哈哈……”
简单,随意,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