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火速赶往猗氏,命单雄信王伯当,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诺!”
命寇准、林冲、史进,留守平阳。
“诺!”林冲史进感到一股莫名的兴奋。
林史二人,从军晚,在军中地位较低,军情机密。他们无从得知。
但是,主公刘芒的表情,凝重且带着紧张,说明大战将至!林冲和史进早就盼着这一天。他们要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懋公,婉儿随我去陭氏。”
见刘芒要走,燕青连忙收拾东西,准备随行。“小乙,你留下!”
“……”燕青十分不情愿。却不得不“诺”了一声。
“你在平阳,等我回来,然后带信返回长安。”
“诺!”
刘芒凑到燕青耳边,低声道:“也趁这机会,好好陪陪湘玉。”
燕青的脸,像大红布,蚊子一样“诺”了一声……
……
陭氏。
长安和盐池的情况,与会之人都十分清楚。
必须全面控制盐池和河东,这是既定战略,也是南向中原的关键。
而长安危局,天子有难。勤王救驾,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的大义。这一点,与会的长孙无忌、徐达及徐世绩毫无异议。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搅到一处的两件事全部处理稳妥。
解决河东问题,难免要和白波军、蒲坂军动手。
勤王救驾,也比如会和西凉军交锋。
这两件事,都牵扯到一个问题——军队。
之前,为河东攻略准备的队伍,只有陭氏徐晃檀道济部精兵三千,加上秦琼的宿卫部约一千五百人。
仅靠这些兵马,应付河东、长安两方面,实在是捉襟见肘。
徐达道:“此时,正值匈奴频繁南侵之时,雁门方面压力巨大,无法抽调兵马南下。太原方面,秀成将军的两千步卒驻守井陉,已属最低限度。可抽调的队伍,唯有驻晋阳的苏帅部两千人,及驻祁县的满桂花荣部一千五百人。”
刘芒道:“定方的所部,是支援井陉和雁门的机动部队,不能动。祁县满桂部,骑兵尚未操训成型,且战马配备尚不完整。骑兵部是我们的宝贝,不能拿来做步卒来用。也不能抽调。”
徐达点点头。“那只有适当调整上党各地驻防。”
刘芒问道:“可有所考虑?”
“考虑过了。属下率本部从长子移防至潞县,接替友德将军部。友德将军率部,换防至上党南部,和裴元绍部同驻高都。河东战事一起,友德将军部可立刻出箕关,从东路,沿中条山、河水一线,进取白波军盘踞的大阳一带。”
并州军队总共不足两万人,这样调整后,加上傅友德部一千人,参与河东攻略的队伍增加到五千五百人,已经尽了最大可能。
身为并州之主,刘芒有义务鼓励自己的手下。
这次河东攻略的军事组织,由徐世绩负责,刘芒笑着对徐世绩道:“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有米,只是少了点。能否做出够吃的饭,就看懋公的手艺了。懋公,说说你的想法吧。”
徐世绩笑了,但他也清楚自己肩头的担子有多么沉重。
沉吟了片刻,徐世绩将自己筹划在脑子里又过一遍,确认没有大的纰漏,才缓缓说道:“某以为,与其将两件事混杂在一处,不如将长安之事看作河东战略的延续。要勤王救驾,必须先取蒲坂、河北。”
众人点头。
徐世绩继续道:“而早日夺取蒲坂、河北的关键,在于白波军和蒲坂军何时动兵,争夺盐池。”
刘芒犯愁的就是这事儿。“若是白波军和蒲坂军迟迟不肯抢占盐池,我们该如何应对?”
徐世绩胸有成竹地笑了。“那,我们就让他们早点动手!”(未完待续。)
第0425章 雁门紧急军情()
蒲坂、河北、猗氏,呈三足鼎立之势。
侯选占蒲坂,韩暹占河北,单雄信占最靠近盐池的猗氏。
侯选和韩暹要控制盐池,必须抢占猗氏。但是,他们都心有忌惮。
并州军,不好惹。
觊觎盐池,又害怕另外一家与并州军联合,侯选和韩暹想动手,又不敢先动手,都在纠结地观望。
只要有一方按捺不住,先对猗氏用兵,另一方一定不甘落后。
可是,蒲坂和河北,会做出头鸟吗?
不会。
但,可以诱使他们其中一个先出头!
徐世绩已经有所谋划。
蒲坂和河北,任何一方欲取猗氏,必须经过猗氏西南的小城臼城。而臼城,也因此成为两方关注之地,蒲坂和河北都派出斥候游弋在臼城一带,观察另一方的动静。
只需秘密派遣一支旗号不明的队伍,从孤峰山北面,悄悄潜行至臼城西南,再突然折转向东北,做出进攻猗氏的姿态,一定会引起蒲坂和河北的注意。
而蒲坂和河北,定会认为另一方抢先动手,从而会紧随其后,发兵猗氏。
此时,借助王猛的关系,让邓羌向韩暹献上一计,分兵两路,一路袭猗氏,一路断敌后路,直取蒲坂,则两方定会在盐池一带爆发冲突,并州军便可收获渔翁之利!
“好!”
刘芒大喜。
若此计成功,不仅可快速解决河东问题,还可借助邓羌的力量,夺取蒲坂!
立刻传令,命陭氏徐晃带精兵两千,进河东,由史进做向导,执行诱敌任务。
命高都傅友德部,随时待命。河东战事一起,迅速出箕关。沿中条山北麓,直插盐池东部的虞城,控制住白波军从东路进攻盐池的路线。
命秦琼林冲,率宿卫部待命。随时准备越过汾水。
派密使联络王猛邓羌,将作战意图传达过去,希望两人全力配合,力争一战而定河东。
河东大战在即,必须保证并州三郡安定。
命长孙无忌、徐达严守长子、潞县。防御冀州袁绍,确保上党安全。
传信晋阳,命苏定方加强井陉、雁门一线防御,谨防袁绍及北部匈奴。
信鸽直飞晋阳,信报迅速送达并州将军苏定方手中。
与此同时,苏定方还接到另一封机密情报——雁门紧急军情!
……
去年夏天,刘芒率部义救雁门,大败南侵匈奴。
一年来,匈奴未敢犯境。而雁门矿业红火、畜牧兴旺、胡市活跃,重现几十年来。少有的安定繁荣景象。
刘芒整合并州三郡,更加重视雁门边防。雁门将军杨延嗣、阴馆将军斛律光、平城校尉牵招,统步卒两千、马军一千,分驻阴馆、马邑、平城三处要地,严防匈奴南侵犯境。
可是,半个月前,杨延昭接到北部云中、定襄两郡情报,匈奴土默特部,在首领孛儿只斤…格根率领下,再次侵入云中郡。
……
汉末。边武荒废,已无力扼守并州北部朔方、五原、云中三郡。
百姓不胜匈奴袭扰,纷纷南迁。原本是大汉疆域的三郡,已渐渐沦为匈奴的牧场。
尤其是云中郡。因黄河支流荒干水(大黑河)、白渠水(什拉乌素河)穿行而过,云中郡的水草,最为肥美,成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最理想的转场放牧之所。
匈奴南侵并州北部三郡,已成汉匈双方认可的惯例。
然而这一次,格根的土默特部不仅再次进入云中郡。甚至继续向南,进入定襄郡浑河流域。
匈奴进入定襄,便到了长城脚下。
向西南,从黄河沿岸可南下西河郡。向东南,穿过长城便可进入雁门郡!
这次匈奴南侵,虽没像去年那样大肆掠夺牲畜人口,但气势却比去年更盛!
土默特部可汗孛儿只斤…格根,甚至把可汗大帐扎到了长城脚下,公开叫嚣,要雁门驻军开放定襄胡市,否则,便要越过长城,铁蹄直踏雁门!
并州大局初定后,刘芒在三郡的管理上,实行军政分离。
三郡驻军,归各郡将军统领。三郡太守,主管郡内政务。
但是,雁门地处边关,远离并州治所。为了对匈奴侵扰做出反应,刘芒特地将给雁门用兵权交雁门太守李鸿章。
杨延昭得到匈奴异动情报,立刻呈送李鸿章。
李鸿章接报,大惊!
杨延昭叉手请令:“太守,杨某请令,带兵北出长城,誓将鞑虏驱逐大漠之北!”
去年,杨延昭率八百勇士,勇守雁门一月有余。损失虽惨重,但终于等来刘芒的援兵,大破匈奴。
如今,雁门兵力倍增,更有新操训的轻骑助阵,杨延昭破敌信心徒增百倍。
可是,李鸿章手握情报,迟迟没有表态……
“太守,军情紧急,宜速做决断,赶快禀告主公,并立刻发兵!”杨延昭久守边关,最知匈奴特性。
匈奴南下游牧,各小部落之间联系松散。尤其是南下之初,各部落忙于寻觅合适的放牧地点,兵力分散。此时出击,最易破敌。
见李鸿章眉头紧锁,却始终拿不定主意,杨延昭愈发着急,不停催促。
“延昭将军,此事,必须慎重……”
“匈奴已深入我大汉疆域,还要慎重?”杨延昭虽沉稳,但毕竟是带兵的武将,怎受得了李鸿章的“慎重”。
“延昭将军,匈奴犯境,必须要严惩,以树我大汉军威。但是,现在属非常时期,吾等万事必须从全局考虑,方能不辜负主公厚望重托。”
杨延昭虽是雁门将军,但只有统兵之权。必须得到李鸿章的首肯,方能调动各地军队。
虽然焦急,杨延昭还是不得不坐下来,听听李鸿章的意见。
“延昭将军,若匈奴犯境雁门,我们无需犹豫。然,越过长城,主动出击,按我并州军制,必须呈报主公方可。”
“军制我懂,所以才催促李太守,赶快急报主公,请令出兵。”
李鸿章眉头依然紧锁,半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