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嗡……
人才激活提醒!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南北朝北齐开国功臣。
擅长骑射,随姨夫高欢征战四方。外统军旅,将帅之才。内参朝政,宰相之风。功高位尊,名望极高。历任武卫将军,加太傅、太师。晋爵平原王。世人对其评价极高,唯吝啬,且好色。
代入身份:凉州武威郡姑臧城段氏子弟。
嗡……
人才激活提醒!
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自称汉室宗亲。早年落魄,不修品行。成年后,雄杰大度,不拘小节,以孝闻名。
从军反晋。北伐西征,终成霸业,开创刘宋基业。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代入身份:益州牧刘焉庶出之子。
刘裕!
这个猛!
刘芒对古代帝王了解得不多。但像刘裕这样,草根出身而终成大业者,刘芒最是佩服。
前世的刘裕,以统武闻名于世,没想到,他来到这个时代。竟然成为刘焉之子。
在婉儿整理的诸侯资料中,刘芒曾见过刘裕的名字。但他一直以为,不过是重名。没想到,彼刘裕竟然真的是此刘裕!
争霸路上,多了一个劲敌!
又等了半天,系统再没发出人才激活提醒,刘芒有些小小得意。既然系统没提醒,此人尚未激活,那么,大有招募可能。
……
入冬之日,刘芒率部返回安邑。
陪都安邑,倾城出迎!
虽然只是剿匪,但对东汉朝廷而言,意义重大。
东西两汉,前后四百年,时至今日,已近朽木。这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统治者不愿承认,他们不会将汉室的衰败归于自身的没落,而总是在寻找外部原因。
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成为社会动荡的最佳借口。
黑山军打着黄巾残部的旗号,刘芒剿灭大号山黑山军,算是给大汉朝廷打了一针强心剂。
从小皇帝刘协到朝中众臣,无不将此事作为大汉中兴的转折点。
朝臣为刘芒歌功颂德的同时,再次将朝廷东归一事提到议事日程。
现在,洛阳周边已渐渐安稳。
刘芒作为九卿之一的卫将军,兼领司隶校尉,洛阳周边的门户——洛阳八关尽在掌握,朝廷东归,可以提高朝廷的影响力,也可以提高刘芒的影响力。
有利而无害,刘芒当然支持。
洛阳重建,在宇文恺这个大师级将作大匠的主持下,已接近尾声。
朝廷东归,不会像驿马传书那般迅捷,也远比普通人家搬迁麻烦的多。
太常寺选好了黄道吉日,各部府衙,陆续搬迁。
而天子銮驾及三公等朝廷重臣,将于一个月后启程。
预计行程一个半月,年底前,朝廷将抵达洛阳,而那时,洛阳禁宫完工,城内重建也接近尾声。
……
朝廷东归,是天下大事。为了东归顺利,朝中众臣,少见地团结协作,无需宣传动员,各部府衙的办事效率,较以前提高了不止一倍。
而就在难得的万众一心之时,不和谐的消息传来。
首先,益州方面传来消息。
益州牧刘焉,布告天下,称朝廷设置三公同领尚书事,不符合祖制。同时,指责刘芒挟持天子及百官,效仿董卓,祸乱天下。
这些,不过是刘焉的借口,布告天下的重点在于,刘焉改益州为蜀,自立为蜀王!
还提出“兴汉室清君侧”的口号。
以原益州蜀郡治所成都为王城。
立刘璋为世子。
刘焉有嫡子四人,长子刘范、此子刘诞曾在长安朝廷为官,后被西凉军所杀。三子刘瑁早逝,仅存四子刘璋。
另外几个庶出儿子,分封各地。其中,庶子刘裕,少年雄才,刘焉封其为广汉侯,驻益州北部广汉属国。
为笼络张鲁,刘焉加封其为汉中侯。
而刘焉自立为王的消息刚刚传出,南阳袁术,也同时发难。
而袁术的动作,较刘焉更大!(未完待续。)
第0597章 袁术另立伪皇帝()
袁术另立新君了!
吴用派出的密探,从南阳带回一篇骈文。
对仗工整的骈文,传遍天下,这是袁术声讨安邑朝廷的檄文,也是他另立新君的通告。
开篇几句“癸酉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洛阳瓦解”,直指现在的天子和朝廷,非刘汉帝国正统;更诽谤刘芒,是窃国之盗。
而后面,洋洋洒洒几百言,均是反复强调,安邑的小皇帝刘协,非帝室正统传承,不配为天子。
骈文最后,推出袁术一手打造的,刘汉正宗继承人,汉光武帝刘秀第七世孙,汉和帝刘肇之孙刘礽!
为了证明刘礽比刘协更正统,骈文最后,还提到,刘礽潜龙于民,在整修淯水沟渠时,拾得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初见于秦,相传是用价值连城的和氏璧雕刻打磨而成,上刻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均以此玺为符应。有此玺之帝王,方是“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失去玉玺,气数已尽,而没有玉玺的帝王,便是白版皇帝。
安邑刘协,手中无玺,白版皇帝,所居不正。
南阳有帝乡之称,南阳刘礽,位居中正,有玺在手,受命于天。
……
袁术不臣之心,由来已久。
可是,谁都没料到,他来了这么一手。
稍微有些政治头脑的人,都很清楚,南阳刘礽,不过是袁术立的傀儡,袁术此举,几乎等同于自立为帝。
袁术的阴谋,骗不了天下诸侯和众朝臣,但是,愚弄天下万民,却是绰绰有余。
而袁术指责在安邑的小皇帝刘协。“血统不纯”、“居位不正”、“手中无玺”,无不切中安邑朝廷和小皇帝刘协的要害。
袁术此举,在争取天下民心上,已占得先机。
刘芒和安邑众人。不能不佩服,袁术立傀儡皇帝,比自立为帝,甚至比益州刘焉自立为王更高明。
刘虞朱儁先后故去,朝廷权利更迭。袁术先鼓动刘焉自立为王,而后推出自己扶持的傀儡皇帝。
如此看来,袁术必是谋划已久。
……
袁术立了傀儡皇帝,仍以“汉”为国号,设立朝廷,公卿百官,一应俱全。
以李助为太尉,杨弘为司徒,袁胤为司空,是为三公。
以桥蕤为骠骑将军。纪灵为车骑将军,侯君集为卫将军,统领军务。
张勋、刘勋、陈纪、雷薄、陈兰、乐就、韩浩、李丰、梁刚、袁涣、厉天闰等,或任命为刺史、太守,或擢升为将军。
以李林甫为侍中,侍读伪皇帝刘礽。
设置禁军,以中郎将高俅为禁军统领。
而袁术自己,自命为大将军,加太师衔,领尚书事。晋封淮南王。子袁耀为世子。
为了拉拢益州为盟,封刘焉为蜀王,加太傅。
同时,遣使赴江东。封孙策为吴国公,加太保。
……
袁术立傀儡皇帝,设立伪朝廷,勾结刘焉,拉拢孙策,其行为。已属谋逆。
谋逆者,当举国讨之!
然后,袁术手中有玉玺,有比刘协更正统的帝脉传承人刘礽,这让他更容易收拢天下人心。
据探报,袁术在宣布另立新君的同时,其治下各地,以及周边各地,安民告示铺天盖地,告示上,赫然盖着玉玺印记。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虽只是简单的八个字,却是万民心中,正统皇权的象征。
有了玉玺这道护身符,兴兵征讨,很难获得民众支持。
而且,袁术拥有天下最多的近千万人口,和人数最多的三十万军队!
他之所以敢行此大逆之举,一定早有准备。
此时出兵征讨,并不明智。
当务之急,要立刻研究反制措施,尽量争取更多民心。
……
袁术此举,事发突然。
安邑朝臣闻听消息,无不大惊。
汉室衰微,是不争的事实。朝中众臣,虽食朝廷俸禄,但他们心里都清楚得很,刘汉气数将尽。
众臣代表的,是背后世家门阀的利益。对他们而言,此时的首要之事,不是是否该征讨袁术刘焉,而是该如何选边站队。
国运已衰,无能为力,保证世家门阀兴旺持久,才是大多数朝臣的要务。
太尉府,大门紧闭。
杨彪杨修父子,屏退所有下人,正在屋中低声密议。
“父亲,我杨家该作何表态?”
杨彪不语,良久,缓缓吐出一个字:“等!”
“父亲要等何事?”
“等朝中其他人的意见,等刘绛天的意见。”
“那么,父亲之前所说,与刘绛天联姻一事,如何处置?”
杨彪在屋里缓缓转着圈,终于叹了口气。“非常时期,不可贸然行事。刘绛天和袁公路,谁能赢得这一局,为父现在也看不清,只能暂缓此事……”
杨修尾随着杨彪,道:“父亲的意思是,联姻之事先放一放?”
“对,等!”
“可是,上次父亲说,正值刘绛天将兴未起之时,此时与之联姻,可占先机主动。若是等得时间过长,一旦刘绛天兴起,我杨家岂不被动?”
杨彪转过身,凝视杨修,语重心长地道:“修儿,我弘农杨氏立于世,唯慎重二字。切记,不可在局势未明朗时,仓促决定。”
“孩儿懂了。只是,孩儿听闻,那刘绛天与长孙姑娘情意甚浓。如不早些确定联姻,若刘绛天先娶了长孙姑娘,我杨氏女儿,嫁过去也只能作其妾室,如何使得?”
杨彪道:“修儿谨记,谨慎,权衡之外,凡事必留后路。联姻一事,为父留有后路。”
“那孩儿就放心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南阳事出,群臣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