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县(既苏州),在吴郡中部,靠近震泽(既太湖),水陆便利,人口更多,较曲阿更为繁荣。
同时,张昭还献策,积极联络江东世家。
而江东世家中,以虞陆朱魏顾等家族,名声最大。
孙策积极联络各大家族,很快招募到大批世家贤能,其中,以陆氏陆康、顾氏顾雍、朱氏朱桓、魏氏魏腾最有能力和名望。
陆康,字季宁,陆氏家长,年事虽高,名望极大。
陆氏子弟,人才辈出,陆氏归心孙氏,引得其它家族,纷纷效仿。
顾雍,字元叹,曾师从名士蔡邕,甚有才学。
顾雍本在吴地为县令,颇有政绩。孙策掌控江东,立刻拜顾雍为军中司马,参与吴地军政事务。
朱桓,字休穆。年纪虽只有十七八岁,却轻财重义,不仅勇猛,且善于带兵。被孙策招至军中为将。
魏腾,字周林。魏氏子弟,刚直不阿,直言不讳。
得到世家支持,孙策在吴地站稳脚跟,并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发展。
……
孙策召集张昭、张纮、陆康、顾雍,以及吴景周瑜程普张弘范等人,商讨扩张发展大事。
孙策目前占据的,是扬州吴郡和丹阳郡大部分地区。地处大汉疆域东南一隅。发展扩张的方向,无非是北、西、南三个方向。
长江天堑之北,是徐州广陵郡,被刘备所占据。
长江之西北,是扬州九江、庐江二郡,现被袁术占据。
长江以南,西面,是扬州豫章郡。现在没有大军阀盘踞。
南面,是扬州会稽郡,现由会稽太守王朗和地方豪强严白虎所割据。
……
按照通常的观念,应当朝着政治经济最为发达的方向发展。
大汉中心,在中原,东吴发展的方向,理应向北。
但是,张昭认为,北面有刘备和袁术,都是实力豪强。向北发展,势必和他们发生冲突。
而长江阻隔,即便占据北部之地,也难以固守。
东吴的发展方向,应着力于西、南两个方向。
南面的会稽,地处更加偏僻,且多崇山峻岭。
相比较而言,西面的豫章,地域广阔,更适合人居和发展。
张纮陆康等人,也觉得夺取豫章,更为合适。
大将程普,也支持这个想法。
因为夺取豫章,便可以接壤荆州。
孙策的父亲孙坚,死在与荆州刘表之战。夺取豫章,便可继续向西,进攻荆州,为孙坚报仇。
可是,顾雍并不同意。
顾雍的观点是,豫章虽较会稽富庶,但夺取豫章,将同时与北面袁术和西面刘表接壤。
西面刘表,是孙氏仇敌。
北面袁术,虽然和孙氏关系尚好,但袁术也有南扩之意。
东吴若夺取豫章,相当于切断袁术南扩之路,势必惹怒袁术。
而当前,袁术实力强悍,惹怒袁术,引火上身,实在不明智。
而会稽虽然地处偏僻,但夺取会稽后,可以全面控制扬州东南部,使得吴地没有后顾之忧。
经过反复争论,孙策终于决定,把南部会稽,作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而孙策的策略是:拥护洛阳朝廷,同时北和袁术、刘备,西向暂不招惹刘表。全力以赴,夺取会稽。安心发展壮大后,再夺取豫章,兵发荆州,报杀父之仇。
……
孙策刚刚确定发展战略,便收到报告,太尉刘芒的特使刘伯温,已渡过长江,到达曲阿。
刘芒和孙策,没有交情,没有同盟关系。所控制地域,相距千里,没有交集。
但是,刘芒却是孙策唯一能仰仗的,重要战略伙伴。
从地域上看,孙策目前最大的威胁,就是只有一江之隔的袁术和刘备。
刘备的实力,并不比孙策强多少,威胁还在其次。
而袁术,实力强悍,且南拓意图明显。
孙策想凭一己之力,阻止袁术南下豫章,几乎没有可能。
只有和刘芒建立友好关系,期望刘芒在北面牵制住袁术,才能延缓袁术南拓势头。
而同样,从战略角度上,刘芒也需要孙策从南面牵制袁术。双方具备合作条件。
刘伯温堪称刘芒的谋主,他亲自赶来东吴,一定是为寻求同盟,共同对抗袁术。
孙策有自己的想法:刘芒,要好好相处;袁术,不能主动招惹。
孙策立刻命舅舅吴景,赶去曲阿迎接刘伯温一行,以示尊重。
……
刘伯温一行,一路舟车,到了曲阿,住进驿馆,等待孙策派人来接。
刘伯温一行人,都来自北方。
见惯了粗狂奔放的风霜雨雪和大山大河,来到江南,满眼翠绿鲜艳,秀山美水,无处不透着软糯甜美,不仅好奇。
七郎延嗣和宇文成都年纪都不大,难免好玩心性。
两人待在驿馆,甚是无聊。尤其是七郎,像是屁股上长了疖子,一刻都坐不住。
七郎偷偷捅捅宇文成都。“我说,成都小兄弟,你和老刘先生央求央求,放咱们出去转转呗。”
宇文成都为难地道:“七哥,你咋不去说?”
七郎撇撇嘴。“老刘先生,嘴太损,我去,怕他损我。”
宇文成都瞪着七郎。“七哥,你怕被损,却让我去说?”
七郎被拆穿,却不尴尬。“成都兄弟,你年纪小,他不会损你。”
宇文成都连连摇头。“那我也不去!主公嘱咐过,一定要保证刘先生安全。咱们出去玩,若是先生出了意外,没法向主公交代。”
七郎说不动宇文成都,又找蒋平商量。
蒋平可是做过水贼的,心思甚多。
他也憋坏了,惦记着出去看看热闹。便低声对七郎道:“七兄弟,这事好办。你去那展熊飞面前吐吐苦水,那展昭一准会对刘先生说。”
果然,展昭听了七郎的话,便对刘伯温说了。
曲阿是孙策治下重镇,外驻重兵,甚是安全。而城里繁华热闹,治安甚好。而他们所住的驿馆,是官家开办,住在这里,安全没有问题。
“你们出去逛逛吧,只是,千万别招惹事端。”
七郎等人大喜。
展昭沉稳,受命保护刘伯温,不肯离开半步。
七郎延嗣和宇文成都蒋平三人,换了便装,兴高采烈出门玩耍……(未完待续。)
第0711章 曲阿城西有热闹()
江东多水。
曲阿位于扬州东北部,北面临长江入海口,南面由西向东,依次是长荡湖、滆湖和太湖。
风景优美,水产丰富。
中华民族,历来以北方中原为中心,江东一带,以前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
但是,汉末战乱,大批中原百姓南迁,江东渐渐成为中原百姓躲避战乱之所。
江东道路虽不发达,但水系纵横,百姓驾乘小船往来,也甚是便利。
自刘繇将扬州治所迁至曲阿后,曲阿日渐繁荣。
而孙策入主江东后,联络世家,政通人和,曲阿发展,渐至顶峰。
外来人口带来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融合了吴地精致小巧之风。曲阿城,各种式样的建筑,鳞次栉比,令七郎延嗣等人目不暇接。
城外密布水道,数不清的小船,穿梭往来,多是贩卖水果蔬菜的小贩。
这些水果蔬菜,北方哪里得见,七郎三人租了条小船,随性而走,四处“逛吃”,玩得叫一个开心。
为了防止贼寇侵犯,曲阿原本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如今江东安定,为了方便百姓外出和贸易,新开了西城门。
刚刚开通的西城门外,十分热闹。
三人弃船上岸,专往热闹地儿跑。
却见一颗香樟树下,聚集的人最多。
里三层外三层,三人费了好大劲,才寻了个缝隙,瞧瞧热闹。
只见人群里,香樟树下,摆着几个竹筐,其中两竹筐里,装满果子。
旁边,一个壮大汉子,斗笠遮住头脸,倚树而坐,像是睡着了。
另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身姿挺拔,却很瘦弱。端坐在树下,竟然在喧闹的人群中读书。
而人群中,另有一个人,和读书青年差不多的年纪,个子不高。
令人称奇的是,这矮个少年,手中竟握着一支长弓。
这支弓,弓背黝黑,弓弦紧绷。
七郎和宇文成都都是习武之人,一眼就看出,这是铁胎弓。
这种弓,莫说是拉开,便是拿着都甚压手。
铁胎弓近一人长,握在矮个青年手中,感觉都不成比例。
连七郎延嗣都没把握拉开这种铁胎弓,这矮个青年难道能拉开?
有此疑问者,不仅是七郎三人,围观百姓,有好事者,发问道:“卖艺嘛,别光说不练,拉开弓来瞧瞧嘛。”
矮个青年抱歉一笑。“在下可没这个能耐,此弓非在下所用,乃是这位好汉的长弓。”
说罢,矮个青年指指在树下睡觉的壮汉。
“人家的,你拿着作甚?”
“就是,唤那大汉起来,耍得好,我们就给钱。”
“对!对!把大汉叫起来耍耍。”
围观者嚷嚷不停,矮个青年道:“诸位稍安勿躁。吾等在此,并非卖艺,而是和诸位玩耍玩耍。”
七郎看着热闹,叹道:“这江南就是不一样啊,连卖艺的,说话都文绉绉的。”
蒋平曾讨过偏门,见识较七郎多,唧唧笑道:“七兄弟,你啥眼神么,这矮子,本就是个读书人。估摸着,落魄了,才出来讨生活。”
圈里,矮个青年轻轻嗓子,大声道:“这弓不是卖的,吾和诸位以此弓玩耍一番。”
“如何玩耍?”
矮个青年一指铁胎弓,道:“诸位可以进来试拉此弓,不管能否拉开,都赠果子三枚。”
“还有这好事?!”
“嘿嘿……”矮个青年笑道,“还有更好的!哪位英雄,若能张满此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