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禾比石头轻很多,不需要笨重坚固的投石车,简单的投掷架即可解决问题。
而且,也不需要准度。只管把捆扎的柴草,往靠近城墙的地方用力抛投就是。
洛阳再派长弓手,远远抛射点燃的火箭,引燃柴草。
杜如晦,不是要把城里守军烧死、烤死,而是要把敌人熏懵!
城内缺水,弥漫不散的浓烟,刺激着气管。
而城外久烧不熄的烈焰,远远地烘烤着身躯。
城里豫州将士的神经,以及坚守城池的决心,在浓烟和烈焰中,渐渐崩溃……
两天!
大火和浓烟,足足肆虐了两天!
守城豫州军,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虽然没有刀枪外伤,但很多人,咳得气管都要裂了。两军尚未接触,豫州军的战斗力,已经折损大半。
而城外,洛阳军占据了有利位置。凭借数量优势,交替换防。被替换下去的洛阳将士,全避到远离负黍聚的营寨,美美地睡觉休息。
而更让豫州守军惊恐的是,五座城门中,三座已经起火!
城里的水,已全部浇在城门上。而换来的,也不过水浇在灼热的门板上,发出的滋滋声,以及迅速蒸发的水汽……
固守下去,所有人都得死!
梁刚终于崩溃了,弃城!突围!
南面,是逃回颍川腹地的通道。而且,也是火势最弱的一面。甚至城门口都没有燃烧的柴薪。
城外,有高宠带领的数百洛阳精兵,还有横亘的颖水。
但是,梁刚和他部下没有选择。
用仅剩的水,浸湿手巾,裹住口鼻。梁刚率领手下残部,打开城门,向城外冲去。
对生的渴望,使豫州将士早已被熏得通红的眼睛,瞪得冒血。扯着干涩的嗓子,发出撕裂的惨叫,扑向颍水河畔的洛阳兵。
阵列整齐的洛阳兵,像是被豫州兵嘶吼所震慑,竟然纷纷向两侧退避,让出一条通道!
突围竟如此简单?!
豫州残兵始料未及。生路就在眼前,豫州兵瞬间从发疯般冲锋,变成发疯般的逃命!
两千多残兵,争先恐后奔入颍水河里。
河水,不过腰深。只要趟过去,就可逃出生天!
就在此时,河岸边,避退的洛阳兵,重新集结到岸边。数百只长弓,发出夺命利箭,射向涉水的颍川残兵!
豫州兵身陷河中淤泥,行动迟缓,一群群地中箭,扑死在颍水河中……
此时,只要洛阳兵下水追击,或者,对面埋伏一支奇兵,豫州兵难逃被全歼的命运!
可是,仿佛上天眷顾,洛阳兵并没有下水追击,只是站在岸边,冲着仓皇奔逃的豫州残兵,大声喊叫。
并非上天眷顾,亦非刘芒的垂怜。
不斩尽杀绝负黍聚残敌,只是刘芒的攻心之法。
负黍聚,只是这场战役的开篇序曲。真正的战役大幕,尚未拉开。而决定这场战役成败的,包括一项重要因素——士气!
负黍聚守敌,经历数天烟火“洗礼”,士气早已丧尽。
负黍聚的大火和浓烟,将成为这些残兵余生的梦魇。
全歼这些守敌容易,但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逃回豫州腹地,却有更好的效果。
他们会充当义务宣传员!
在豫州军中,大肆传播在负黍聚噩梦般的经历。从而,将噩梦传给更多的豫州军,大大折损豫州军的士气。
……
豫州残兵逃了。
刘芒率领洛阳主力,顺利占领负黍聚。
小小的城池,到处是烟熏火燎的痕迹。
这座小城,并非战略要地。刘芒不会凭此固守,也不会急于进军颍川腹地。
刘芒的策略是,以此城为中心,构筑一个东西宽二十里,南北纵深超过三十里的防御体系。
命东面常遇春、西面张须陀两部,向负黍聚方向靠拢。在东西两侧河水对岸,构筑营寨。
而刘芒坐镇御寒山营寨。
待大风刮散残烟,三寨一城,配合四山三水,以及轘辕关方面的支援。洛阳军主力,完全有能力,抗横侯君集的豫州军颍北主力。
如果一切顺利,择机而取轮氏、阳城。
如果敌重兵来攻,洛阳军便凭险据守,设法拖住和调动更多敌军。
……
轘辕关、御寒山营寨、负黍聚,三地一线。加上东西两座军营,刘芒的洛阳军主力,其形如箭簇,牢牢插在敌颍北防线之中。
夺取负黍聚,是在敌人颍北防线上,撕开一个小小的裂缝。
虽然,这个小小的裂缝,还不足以影响颍北整体攻防态势,但毕竟会影响到侯君集的整体部署。
刘芒传令常遇春、张须陀,让他们稳固防御的同时,做好随时进攻的准备。
如果侯君集大举来攻,那么,就在这里,和敌人周旋,设法拖住侯君集的主力,为新郑王忠嗣部创造进攻良机。
而如果侯君集不发起大规模反扑,那么,就可凭借局部的兵力优势,逐渐蚕食颍北,设法夺取轮氏、阳城,彻底摧毁豫州军颍北防线。
梁刚的残部,仓皇逃回阳翟。
侯君集得报负黍聚失守的消息,并没有任何紧张不安,他甚至没有责罚,反而好言安抚梁刚。
负黍聚,有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和李助一样,侯君集甚至希望刘芒以负黍聚为据点,继续向南推进。如此,便可奇兵突发,将刘芒和他的洛阳军,截成数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进而大破之!
可是,侯君集也有不舍。
他舍不得刘芒!
负黍聚一线,豫州军并无人数优势。但是,放眼整个颍北局部,侯君集手中握有的兵力,超过洛阳兵不止一倍。
侯君集虽然不幻想着擒住刘芒,彻底终结洛阳与寿春之争。但是,他不能不反复思考一种可能——利用兵力优势,大举进攻,击溃刘芒的主力,毕其功于一役!
第0745章 敌军企图难判断()
击败甚至俘获刘芒的诱惑,太大了!
侯君集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他也十分清楚,想击溃洛阳军,不容易。想抓住刘芒,更是难于上青天!
但是,在巨大的诱惑面前,纵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倾尽全力!
破敌之计,已想了好多方案,但都不尽满意。
正在此时,宿卫通报:李助返回阳翟。
李助匆匆返回,一定和颍北前线战事有关!
和侯君集一样,李助也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刘芒。
侯君集和刘芒,可谓“擦肩而过”;李助不同于侯君集,他和刘芒,是不共戴天之仇。
刘芒插手盐池,害得李助宏大的计划成为泡影。侄子虎王李懹,命丧王屋山,而李助也不得不把至宝玉玺,奉送给袁术。
虽然被袁术委以伪汉朝廷太尉,但并无实权。
李助急需要证明自己,也需要逐步培养自己的亲信和势力。两个朝廷间的战争,正是李助大机会。
他想好了攻破洛阳军之法,才匆匆赶回阳翟,劝侯君集出兵。
“侯将军,机不可失!”
侯君集正为破敌乏策而发愁,赶紧拱手道:“苦无良策矣!”
李助有备而来,却为了显示自己高明,故作深沉,问道:“侯将军不妨说说,意欲何为,又有何难解之题。”
侯君集素知李助善谋,也不隐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洛阳兵以负黍聚为中心,在东面东下河、西面砂锅河两岸,各布一座军营。固守三处,相互支援。
侯君集深通兵法。他知道,若对负黍聚发起强攻,东西两座洛阳军营,一定会渡河支援。
攻破洛阳军的最好选择,是集中兵力,攻击东西两座军营中的一座。
而东下河一侧的军营,距离负黍聚更远,且距离阳城近,攻取更为容易。
但是,这个战术,有一个难题:负黍聚的洛阳军,一定会赶来支援。如何应对?
负黍聚和东下河之间,没有易守难攻的地点,没法设伏阻击负黍聚援兵。
如果不能切断东侧洛阳军营后援之路,则进攻难有收效。
李助道:“东下河,天然屏障尔!”
李助说得轻松,侯君集却紧锁眉头,摇摇头。“东下河,河道窄且水浅,如何挡得住负黍聚之援兵?”
李助阴险一笑:“谋事在人。只需略施小计,东下河必可成为洛阳贼军难以逾越的鸿沟!”
“哦?”侯君集见李助自信满满,赶紧抱拳施礼。“愿闻其详!”
李助在侯君集耳边低语几句,侯君集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轻轻点了点头……
……
“报!”
斥候飞奔进刘芒的中军大帐。
“我军东北方向,发现敌军小股部队活动!”
“东北方向?”刘芒和杜如晦快步走到地图前面。
东北方向,乃嵩山深处。那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并无通道,敌军为何会出现在那里?
按常理推断,敌军出现在侧后方,或是为了袭扰粮道,或是迂回包抄。
而东北方向,无路通往我军粮道,且小股部队,无论是袭扰粮道或是迂回包抄,均难有作为。
敌军目的何在?
“报!”又有斥候飞奔来报,称西向轮氏城敌军,也派出小股部队活动。
“报!”斥候接连来报,阳翟敌军,正在向西面轮氏一带运动。
刘芒和杜如晦更感疑惑。
阳翟敌军来援,正合我军心意。
但是,侯君集为何支援轮氏,而不是阳城?
轮氏城,地处山区,大部队难以展开推进,易守难攻。而阳城,处于交通要地。面临的威胁更大。
按理,侯君集应首先考虑支援阳城,而不是轮氏。
况且,阳翟与轮氏间的距离,数倍与阳翟与阳城。侯君集避重就轻,舍近求远,却为哪般?
侯君集李助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