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长安所在京兆尹,和北面左冯翊、西面右扶风,常被合称“三辅”,也称“三秦”。
这三地以前曾属于雍州,现在属司隶校尉部。
雍州已经撤销,但人们仍习惯将三辅和凉州东部称为雍州。
吴用接受刘芒密令,再赴雍州,第一站到了京兆尹郑县。
董卓被吕布刺成重伤后,部下西凉四校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凭借麾下兵马,各自盘踞一方,时而互相攻击,时而互相联手。
京兆尹的长安周边地区,被徐荣胡轸占据。而其余大部分地区,均被张济所控制。张济的大本营,就设在郑县。
天子受困长安时,吴用曾长驻长安,与西凉军大小军阀多有交情。
在西凉四校尉中,吴用和张济以及张济的侄子张绣关系甚好。
此番受命再赴雍州,了解董卓的情况,吴用首先来找张绣。并通过张绣,见到了张济。
从张氏叔侄这里,吴用了解了一些董卓的情况。
董卓遇刺后,西凉军人心惶惶。曾一度有传言说,董卓已死。
郿坞方面,常有董卓指令传来。李傕等人将信将疑。没有董卓确切死讯,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指令可以假作,不见到董卓本人,谁都怀疑,指令是李儒牛辅等人假借之作。
一年多前,郿坞还传来指令,命四校尉前往郿坞进见。
李傕等人,怀疑这是李儒牛辅的阴谋。他们断定,进见是假,李儒牛辅要借机除掉自己,吞并自己的军队才是真。
这次事件,让李傕等人更加确信,董卓即便没死,也一定是活不长了。
李傕等人,越来越无视郿坞的指令,暗地找寻出路的同时,也借机扩充自己的实力。
李傕郭汜是四校尉中,实力最强的两个。且二人关系极好,多次联手,欲吞并张济樊稠。
“吴某想去郿坞,可有办法?”
了解董卓的最好办法,就是到郿坞。
但是,张绣坚决反对。“加亮先生万不可以身涉险。郿坞就是鬼魔之窟,进去容易出来难。暗探曾报,郿坞每个月都要运出成车的尸体。”
吴用坚持要去,但张绣执意不肯。“某所言皆为加亮先生安全计,若加亮先生执意要去,休怪张绣无礼,可要将先生软禁起来了!”
不去郿坞,就难以得到确切情报。
但张绣也是为了自己好,吴用再坚持就辜负了张绣的一片好心。
张绣又劝道:“我们比先生更想得知郿坞方面的准确消息。加亮先生放心,一有那边的消息,绣一定详细告知。”
张济张绣叔侄也在暗自铺垫今后的退路。
吴用是刘芒的亲信幕僚,和他拉好关系,就能和刘芒建立联系。而目前,刘芒掌控着朝廷,雄踞天下之中,投奔刘芒,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只是,张氏叔侄二人也有担心。
他们也曾多方了解刘芒和洛阳的情况。他们担心,一旦主动归附刘芒,势必要交出兵权。
而如果没有兵权,就只能任由刘芒宰割。
吴用没法去郿坞,待在郑县,借机做张济张绣叔侄的工作。
张氏叔侄,待吴用如上宾。
但只要涉及到归附洛阳朝廷的话题,二人就变得极为谨慎。
他们话里话外向吴用传递一个信息:归附洛阳可以,但绝不会交出兵权。
而且,张氏叔侄以及属下部曲兵卒,多是北地人。
他们除了想保留兵权,还有要求——不进入中原腹地。
他们归附的条件,简单说就是两条:保留兵权,驻守弘农。
弘农,西通潼关,东连函谷关,是京畿洛阳西部的门户,又是控制河东及并州的要地。
这么苛刻的条件,吴用怎敢轻易答应。
吴用明白张氏叔侄的意图。目前态势下,张氏叔侄并没有下定决心。提出苛刻条件,只是不想断了与洛阳的联系。
而最终决定张氏叔侄态度的,还是董卓的生与死。
吴用滞留在郑县,已近十天。
突然,郿坞方面,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0794章 西凉众将人心惶惶()
牛辅死了!
准确地说,是牛辅被杀了!
牛辅,董卓的女婿,虽然能力平庸,但深受董卓信任和重用,在西凉军中,地位极高。
李傕郭汜等四校尉,都是牛辅的手下!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杀牛辅之人,竟然是董卓!确切地说,是董卓亲手杀了牛辅!
消息来源,绝对可靠。
但是,谁敢相信?!
张济慌了,张绣慌了,吴用也有些慌。
牛辅平庸,死不足惜。董卓康复,才令人震惊!
董卓不仅残暴,还很有手腕和头脑,更何况,郿坞还有董卓的亲信幕僚,奸诈多谋的李儒!
如果一切属实,那么,董卓一定会重新整合西凉军。
而西凉军如果再度崛起,将彻底改变天下格局!而刘芒的战略规划,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虽然有智多星之名,此时,吴用也感到不知所措。
他首先想到的,是向主公刘芒汇报。
此事关系太过重大,可能影响颍川战役的走向和成败,影响拟定的整体战略。
虽然张绣亲口保证,消息来源绝无问题。但是,吴用还是不敢妄作决定。必须亲自证实之后,才能向主公刘芒汇报。
……
不仅吴用谨慎,西凉诸军阀,对此消息,同样十分谨慎。
牛辅的死讯,李傕郭汜等西凉军高级将领,谁都不敢轻易传播这个消息。
所有人,都在观望,在等待。
董卓既然亲手杀了牛辅,并将消息传了出来。那么,董卓现身的时间,不远了!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内心忐忑不安。
董卓对最信任的牛辅下了手,那么,会怎么对待自己呢?
董卓养伤这几年,西凉四校尉所作所为,有很多是建立在董卓已死或不死也是废人的前提下。
一些行为,基本等同于彻底背叛。而且,很多行为,近乎明目张胆,郿坞方面,不可能不知晓。
西凉四校尉,虽不知其余人的想法,但谁的内心,都免不了惶恐,在惴惴不安中,盘算着……
张济寝食难安……
西凉众将里,他和樊稠与牛辅关系更好。而李傕郭汜,和李儒走得更近。而徐荣胡轸,一直是董卓的心腹。
而今,牛辅死了,李儒还在。每每想到此事,张济便是一身冷汗。
董卓遇刺后,西凉众将都在找寻退路。而张济是和洛阳朝廷走得最近的!全力控制住京兆尹东部,就是为了随时夺取潼关,向东投奔洛阳。
如今董卓诈尸般康复,张济如何不慌?
……
门窗紧闭,亲卫奴仆都被撵了出去。
昏暗的房间里,张济焦躁不安地在地上转着圈。
侄子张绣点燃了油灯。
灯光,将张济略显棕红的虬髯映得像着了火一般。
“叔父,侄儿倒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便老家伙活过来了,又能咋样?咱手下有数万精兵,老家伙若是厚待咱,就都好说。否则,刀兵相见,打便是!”
“唉……”张济叹口气,“绣儿啊,你不知道他的手段啊!打,咱们一定惨败!”
“那咱们就先抢了潼关!打不过,就退向弘农!”
张济摇摇头。“刘绛天,一样难缠。”
“咱可以通过吴加亮,疏通关系啊!”
“唉,绣儿,你还年轻啊。现在,咱在雍州,刘绛天才对咱客客气气。若是出了潼关,到了人家的地盘,就由不得咱爷们儿了!刘芒吴用现在说话仗义、敞亮,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翻脸不认人。”
张绣也没了主意。“那怎么办?”
张济终于停了下来。“这世道,谁都靠不住啊,要靠,只能靠自己!”
“叔父,您就吩咐吧!”
“咱们得先修好退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这就带兵,去抢了潼关!那样,是进是退,就由不得别人了!”
“不行!潼关魏文通有勇有谋,十分难缠。李傕就在左冯翊,随时可支援潼关。咱们不能抢潼关,要抢,只能抢武关!抢下武关,咱就留了后门。不得已之时,可退入南阳!”
“好!那叔父呢?”
“郑县是要地,暂时不能放弃。我坐镇郑县,你去夺武关。我叔侄二人,遥相呼应,视情况再定进退。”
“这样最好!”
“等等!”张济眼睛眯了眯。“老头心狠,李儒阴险。吴用在咱这儿,早晚被他们知晓。那就遭了!”
从不知害怕为何的张绣不禁有些慌乱。“叔父,您不是要杀吴加亮吧?!”
“现在……还不能杀啊!你把他带去武关。如果咱和老头谈得拢,那就杀了他,做份功劳。如果和老头谈不拢,留着他,也好作为和洛阳谈判的筹码。”
……
张绣派几个兵卒,贴身照顾吴用。
吴用当然知道,这不是照料,而是看管。自己,被软禁了。
张绣带兵悄悄出发。
吴用随张绣的队伍同行,见队伍直奔西南,已判断出张绣此行目的。
“少将军,恕我直言。这样奔袭,也许可取武关,但郑县危矣!”
“呃……”张绣无言以对,只能辩解道:“吾并无取武关之意。”
吴用笑笑,指指身边看管自己的几个兵卒。“少将军也不必如此提防吴某,我又不会跑。”
尴尬,莫过于被人揭穿。
“加亮先生哪的话,在下是担心加亮先生安全嘛。”
“呵呵,少将军,我当你叔侄是朋友,才会直言不讳,少将军却不坦诚相待,吴某好伤心啊。”
张绣是直率之人,被吴用如此一说,更加尴尬。“加亮先生勿怪,我们也是无奈之举。”
“我怎会怪你叔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