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军河东部,便可以蜂拥之势,一起渡过黄河!
……
河东军各部,早已在相应渡口集结待命。
各部各队,业已准备充分。却有两件事,连各部曲统领都不清楚。
其一,渡河时间。
其二,渡河后,集结的地点。
这两件事,河东军统帅徐世绩当然早有准备。
为了防止泄密,渡河后的集结地点,暂时还未通知各部。
但是,在每个渡口,都有徐世绩派来的近卫亲随。每个亲随,都带着徐世绩密封的锦囊。
只等渡河命令下达,这些锦囊,才会交到各部曲统领手里。
渡过黄河后,每个部曲,将按照锦囊上的命令,前往不同的集结地点。
至于何时开始渡河,只等烽火讯号。
百余个渡口旁,都布置了烽火台。
直等主帅徐世绩军令下达,狼烟传递军令,各部便同时渡河!
黄河沿岸,各部曲哨位,不敢有丝毫马虎。
一双双瞪得溜圆的眼睛,全部紧盯着前方烽火台的方向。
将士们,无不期盼着升腾而起的狼烟!
河东军主帅徐世绩,心里也着急。
但是,此番雍凉作战,并非河东军一部单独行动,而需南阳、弘农等部,协同配合。
徐世绩,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友军方面的消息。
……
为了及时了解前线战况,刘芒将自己的驻地,前移到更靠近潼关的湖县。
而邓羌和郭侃的弘农军,则前移至潼关和湖县之间的阌乡。(阌,音文)
此番进军雍凉,不求一战而溃西凉军,但是,必须通过此战,在雍凉开辟立足之地。
徐世绩的河东部,承担开辟立足之地的重任。但是,河东部,必须得到弘农、南阳两方面的配合。
河东徐世绩部,要等弘农邓羌部发起进攻,才能展开行动。
而邓羌部,要等南阳常遇春部打响战斗,才能对潼关发起攻击。
如此,才能将西凉军东线防御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上雒、潼关一线,从而减轻河东徐世绩部的压力。
湖县。
刘芒和众幕僚驻扎于此。
每一次信报,每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都会令众人引颈翘望。
所有人,都等待着常遇春从武关、上雒方向传来的讯息……
……
“快!”
京兆尹东南部,上雒与武关之间,有城曰商县,因地处商山而得名。
常遇春部,从武关进入京兆尹,暂驻于此。
深知任务之艰巨,常遇春不敢停留太久。
在商县稍作休整,便率部西进,向上雒进发。
从商县至上雒,未必是天下最难行走之路,但一定是最累人的一段路!
别的山路,多是一段上坡、一段下坡相交替,而这一段路,几乎只有上坡,没有下坡!
上雒,就处在这段长达几十里的坡路顶部。
上雒位置独特,是武关之内,长安的又一道天然屏障。
考虑上雒一带的地势,常遇春部全部配备步卒,没有配备骑兵。而且,步卒也是以洛阳军中、熟悉山地作战的精锐为主。
饶是如此,在这种山路上急行,将士们也是叫苦不迭。
莫说普通兵卒,便是悍匪出身的裴元绍,都有些吃不住了。
裴元绍军职虽然不高,但在洛阳军中,也算是老资格的将领了。
以前的裴元绍,匪性十足。
但跟着程咬金混了一段,“小绍子”大有长进。说话处事,也渐有将领的模样。
凑到常遇春身边,裴元绍谨慎地道:“常帅,兄弟们都有些撑不住了,是不是歇会儿?”
常遇春斜了裴元绍一眼,寻思片刻,点点头。
“好吧。让兄弟们歇会,我也正有些话,要对兄弟们说说。”(未完待续。)
第0945章 常遇春进兵上雒()
听到停止前进的命令,兵卒们全都停下脚步,却都在原地站定。
常帅没下令,没人敢坐下休息。
常遇春,在手下将士眼中,一个字便可形容——狠!
对敌人狠,对属下狠,对自己,也狠!
“坐吧。”
常遇春开了口,众将士才敢坐下,揉揉酸疼的腿脚。
常遇春对裴元绍道:“老裴啊,我和你说话,从不拐弯抹角,知道为啥不?”
“当然。咱们都是……呵呵……”
“说话含含糊糊,是爷们儿不?”常遇春冲身边的将士们喊道。“我常遇春和裴将军,是什么出身,兄弟们知道不?”
众将士当然知道,但谁也不敢说。
常遇春却毫不掩饰,大声道:“以前,我们都是吃山路饭的,都做过山贼,匪寇!不仅我们两个,还有鲁校尉,以及很多兄弟,都做过这路买卖,是不是?”
“是!”将士们齐声答道。
“弟兄们是不是觉得,做贼寇很丢人?”
众将士默不作声。
常遇春继续道:“要我说,当山贼,做草寇,没啥丢人的!没吃没穿,我们要活下去,没办法才去干这刀头舔血、枪尖咬肉的活计。”
这几句话,说到将士们心里了。
“我方才说了,当山贼、做草寇不丢人,因为我们拎着头吃肉,拿性命换酒,有什么丢人的?而今,我们有吃有穿,百姓见了咱们,也要挑挑大拇指。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大汉官军!”
“对!我们归附了主公,成了大汉官军。为大汉朝廷杀敌,保天下平安,百姓才敬重我们。我们要改掉做山贼草寇时的恶习,但是,我们的血性不能丢!我们野性不能丢!”
“这次进军雍凉,主公分配给我部的任务,最为艰巨。主公和几路友军,都在等着我们的消息。兄弟们,咱们要做猛虎,还是做狗熊?”
众将士全部跳了起来,振臂高呼:“做猛虎!不做狗熊!”
“好!出发!”
……
前面山岗上,上雒城已隐约可见。
林冲率部扎营,常遇春带领鲁达、裴元绍,向前侦察敌情。
上雒城,扼守住商山要道。
城北面是陡坡,难以通行。
城南面,半里左右,就是高耸的山崖。
山崖与上雒城之间,虽有可通行的山路,但距离上雒城太近,从此经过,必然遭到城内猛烈的攻击。
换言之,南阳军只有从东面进攻,强行攻破上雒城,才能打开通往长安之路。
但是,从东面进攻,难度也是极大。
这一带地势,西高东低。而上雒城,正建在山路中间。不仅扼守险要,且占据了至高点。
不仅如此,西凉军还做了大量准备。
上雒城地处山区,没有河流等水源,因此城外未修建护城河。
但是,西凉军仍在城东两侧,挖了近丈深的壕沟。
只留下中间一条大路,通向城东门。
这条大路虽然笔直平坦,但有天然的坡度。
西凉军在城外,放置了大量滚木。并建有窝堡,驻有兵卒。
一旦南阳军从东面发起攻击,西凉军只需释放滚木,便会给南阳军造成重大伤亡。
“娘地,不好办啊!”裴元绍啧啧嘴。
“不好办,也得打。”常遇春目光坚毅。“主公有令。我部不仅要快速抵达上雒,还要尽快发起进攻。把更多的敌人,吸引到西南一线,才能减轻潼关、河东方向的压力。”
裴元绍经过程咬金的“培训”,也是懂道理的将领。“行!常帅就下令吧!像常帅说的,咱当了官军,但血性没丢!”
鲁达直接请令:“末将先去会会敌人!”
常遇春眉头紧皱,没出声,带领众人回到营地。才转头对鲁达道:“智深兄弟可以去摸摸敌人虚实。切记不可与敌人纠缠,试试那胡轸的深浅即可。”
“诺!”
常遇春唤来信鸽兵,下令放飞信鸽,通知弘农,本部已按时抵达上雒,并将立刻展开战斗。
几只白鸽冲天而起,盘旋两圈,径向东北飞去。
鲁智深已经整束妥当。
敌军布防严密,若多带兵马,敌人以滚木攻击,徒损并将。只带两百刀盾手,奔至上雒城下搦战。
……
上雒守将,乃胡轸胡文才。
在《三国演义》里,胡轸是不折不扣的“一面龙套”。
演义里,胡轸是华雄的副将,随华雄迎战孙坚,只露一面,斗不数合,便被孙坚手下大将程普一矛刺死。
而实际上,胡轸却是凉州赫赫有名的大将!
胡轸也不是华雄的副将,而华雄,却是胡轸手下之将!
不仅是华雄,连吕布吕奉先,都曾是胡轸的手下!
当年,吕布杀义父丁原投奔董卓后,起初就在胡轸手下任骑都。
在西凉军中,胡轸的地位,也远比李傕郭汜等四校尉高。
只是,胡轸性情暴躁,除了董卓,少有人待见他。
胡轸感念董卓之恩,在吕布刺杀董卓后,胡轸和徐荣没和李傕等人串联,而是一直固守长安,坚决效忠董卓。
从这件事看,胡轸乃有功之人。
李儒以杨广顶替了董卓。杨广本就脾气暴躁,却十分瞧不起脾气暴躁之人。
在杨广看来,胡轸不仅脾气不好,还是个有勇无谋之徒,杨广十分嫌弃。
若非胡轸忠心不贰,且有保护长安之功,怕早就落得牛辅、张济一样的下场。
杨广整合西凉军,功臣胡轸并未得重用。
杨广只命其为徐荣副将,和徐荣一道,镇守蓝田、上雒一线。
徐荣率主力镇守在蓝田谷,胡轸驻扎在上雒。
未得重用,还被派遣到上雒这偏僻的鬼地方,胡轸气啊!
胡轸有气,绝不会憋在心里。
胡轸没甚心计,对杨广冒名董卓一事,也不大清楚。他觉得,自己不得重用,定是李儒搞的鬼。
终日以酒为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