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医匠傻了!
是啊!
若非裴元绍搅局,鲁达的胳膊,现在已经没了!
众医匠惊恐万分,纷纷跪下请罪。
“哎,我说,那娃儿啊。”孙思邈对常遇春道,“不怪这几个娃儿。若是早几十年,老夫也会这般处置。”
虽有孙思邈求情,常遇春还是怒气难消。
孙思邈一板脸。“这几个娃儿并未做错,汝若治他们的罪过,可别怪老夫不管这营里几百伤号了!”
药王要帮忙诊治伤号,常遇春喜出望外,冲医匠们说声“好好和老神仙学着”,也就不再追究了。
孙思邈出手,南阳军伤号天赐之福。
李元芳带来的情报,让常遇春坚定了信心。
强攻,未必就能攻克上雒,但,一定能吸引西凉军主力,这就足够了。
南阳军在巩固前沿防御的同时,开始向上雒城发起强攻!
……
上雒军情,一天数封,飞传长安。
杨广虽然信心满满,却也难免着急。
上雒吃紧,潼关、左冯翊一带,洛阳军大军压境,随时可能发起进攻。
而最让杨广不满的,是西南战况。
杨林、鱼俱罗部,迎击马腾韩遂联军,屡战屡败,至今未尝胜绩。
杨广开始怀疑,李儒所谓的离间之计,到底有没有用!
唤来李儒,杨广埋怨道:“西南之战,究竟何时能见分晓?刘芒虎视眈眈,欲犯我境,东部兵力不足。速速解决西南之战,我才能全力对付刘芒!”
“主公,急不得啊。”
李儒称呼杨广,已经不再沿用对董卓的称呼。
杨广不喜欢做董卓的替身,重新整合西凉军后,已经牢牢控制了军权,愈发肆无忌惮。
若非李儒苦苦相劝,杨广早就公开自己的身份了。
“迟迟不能解决马韩联军,刘芒大军压境,叫我如何不急?!”
“主公啊,马韩联军不足为虑。一举败之容易,但难免两败俱伤。属下精心谋划,只为减少伤亡。主公再给属下一些时间,西南之战,定让主公满意。”
“让我满意?!你就会打包票!”杨广埋怨着,快步走到地图前。“东面压力太大,我准备把杜陵的三万人马,调至郑县。”
“不可!万万不可!”李儒连连摆手,“近几日,敌常遇春部,攻势甚猛,上雒连连告急。杜陵三万兵马移防郑县,一旦上雒有失,长安危矣!”
“西南拖沓,东南告急。”杨广拿起一沓信报,“左冯翊李傕、潼关段韶的告急文书也是一封接一封,怎么办?”
李儒劝道:“主公,潼关、左冯翊兵力虽不如西南、东南两线,但凭险固守,足以一战。身为将者,夸大喜忧,常态也。唯有夸大敌军威胁,才能引起主公重视。李、段二将,急报频传,虽非刻意渲染,却难免争宠之嫌。”
“唉……”
杨广少见地叹口气,挥挥手。“算了。他们要争宠,我宠着他们,赏赐钱物,给他们加官进爵便是。不过,文优你也得抓紧些,快点把马腾韩遂解决掉!”
“诺……”
杨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邓羌的弘农部、徐世绩的河东部,已经开始行动!
左冯翊、潼关之战,就要打响!(未完待续。)
第0952章 发兵三路攻潼关()
飞鸽传书。
从上雒,传至弘农。再由快马,飞传至湖县。
刘芒收到信报,立即下令,弘农邓羌部出兵!
弘农部的目标——潼关!
……
潼关,畿内首险,四镇咽喉,更有百二重关之称。
当然,这些词,多是形容唐朝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潼关之险要。
但潼关所处的,是天然险峻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关隘,只是规模较小,关墙也未达到高不可攀的程度。
现在的潼关,是董卓所建。
董卓焚毁洛阳,退入关中,为防中原诸侯,下令扩建潼关。
此时,潼关才刚刚建成。其规模和坚固程度,自然无法和后世相比。
但是,天然的地理条件,使得潼关仍可称为天下第一险关!
潼关之北,渭水、洛水在此汇聚,并入黄河。
潼关之南,是禁沟,也称禁谷、禁坑。
名带“禁”字,自是形容此地无法通行。
禁沟,是一道天然峡谷。谷势壁立,谷中灌木丛藤,茂密如织。后人诗中“细路险与猿猴争”,形容的就是禁沟之险。
禁沟南北走向,长达三十余里,北连潼关,南接秦岭。天造地设一般,填补了险关与秦岭之间的空隙,造就潼关天险!
“百二重关”,难攻!
但是,世上没有无法攻克的险关!
……
邓羌、郭侃,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
西凉军虽握有险关,洛阳军也有优势。
洛阳军的最大的优势,有两点。
一个优势,兵力。
被马腾韩遂联军、常遇春部牵制,西凉军部署在潼关一线的兵力,仅有不足两万人。
魏文通率五千精兵,驻潼关城。段韶率兵一万余,驻郑县,可随时支援潼关。
杨广李儒在潼关一带派驻的兵力最少,不仅因为潼关是天险,还因为,太多兵马,不便驻扎。
潼关城,毕竟只是一个关隘。和平原地带的城池相比,各方面条件都差得多。驻扎太多兵马,用处不大,徒费给养。
而洛阳军邓羌、郭侃的弘农部,共集结精锐骑兵一万五千,步卒三万余。兵力超过潼关西凉军一倍。
另一个优势,主动。
作为进攻一方,掌握着进攻时机,进攻方向,以及进攻方式的主动权。
王猛、邓羌、郭侃等制定的潼关攻略,充分利用了主动权。
进攻潼关,总的策略是:多路出击,分散敌之兵力和注意力,削弱敌人在潼关关隘的防御力量,争取逼迫敌人出关决战。
和上雒攻略相仿,潼关攻略的目的,是在东南战场吸引敌军主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敌人东部兵力,尽可能多地吸引到潼关一带。
从而,为徐世绩的河东部进攻左冯翊,创造有利条件。
当然,如果有机会夺取潼关,洛阳军当然不会放弃这一机会。
围绕潼关攻略,邓羌和郭侃,决定三路出击。
第一路,邓羌率主力,直奔潼关城。
第二路,郭侃率部走水路,做出先进入左冯翊,再渡过渭水,绕到潼关以西的姿态。
王濬的水军,主要配合河东部西进左冯翊,但也留出一部分渡船,由王濬亲自统领,配合郭侃行动。
第三路,尉迟恭率精锐步卒,走禁沟!
欲攻潼关,必取禁沟。这是兵家的共识。
从军事角度讲,禁沟之禁,并非是不能通行,而是指,不适合作为军事通道。
禁沟,有人可行走之路。但是,车马辎重绝对无法通行。
军队可以徒步进入禁沟,但给养只能随身携带。
按通常行军之法,步卒每人只能随身携带三日给养。
极限情况,步卒卸去各种防护装具,仅携带必要的武器,最多也只能携带六日给养。
以禁沟的地势,穿行三十里长的禁沟,最快也要两天时间,才能抵达潼关城城南。
在给养配备至极限的情况下,军队必须在四日内,攻破潼关。
否则,给养中断,进攻队伍便会陷入恐慌和混乱。无需敌人发起攻击,队伍想撤出禁沟,都没有可能。
兵者,出奇制胜!
敌人基于类似的考虑,不会重兵布防禁沟。
洛阳军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从禁沟方向,发起攻击。
尉迟恭部,承担从禁沟方向进攻的重任。
至于最难解决的给养问题,王猛等人筹划之时,自然已有解决办法。
……
弘农各部,分头出发。
邓羌率步卒在前,周德威哥舒翰率骑兵主力在后,未受到任何干扰,直抵潼关。
正如预料的那样,潼关城,吊桥高悬,关门紧闭。
任由洛阳军如何挑衅、谩骂,潼关守将魏文通毫不理会。
洛阳军远远扎下营盘,每日例行公事般,派人去关前搦战。
邓羌也不心急,耐心等待郭侃、尉迟恭部抵达预定位置,才会对潼关城发起攻击。
……
郭侃部三千步卒,在王濬的水军渡船配合下,从黄河风陵渡登船,向西进发。
潼关与黄河、渭水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一个不甚恰当,但很形象描述。
如果,您有一个会劈一字马的女朋友,那一定是很值得炫耀的事。
(如果您的女朋友不会劈一字马,那很遗憾。如果,您连女朋友都没有,那就当我没说o(╯□╰)o)
女朋友,劈着一字马,骑在您的脸上!这就是潼关黄河渭水三者之间的关系!
您的脸,就是潼关。
女朋友的两条腿,就是黄河和渭水。
(如果觉得无法理解,可以和女朋友尝试一下。没有女朋友,基友亦可。连基友都没有的话……就只能找度娘了,自己去查地图吧……)
言归正传。
郭侃王濬的船队,从黄河转入渭水。
黄河渭水交汇处南岸,就是潼关城。
洛阳军船队,大摇大摆地,在潼关城上,西凉军的眼皮底下,缓缓而行。
城上西凉军并不紧张。洛阳军船队再庞大,也没有攻破城池的可能。
相反,西凉军对洛阳军船队很感兴趣,在城上值守的西凉军,纷纷跑来看热闹。
毕竟,黄河上,从未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的船队。
西凉军也没有攻击洛阳军船队的打算,因为西凉军根本就没有战船。
潼关的西凉军,也不怕洛阳军在渭水南岸登陆。
南岸可靠岸登陆的渡口很少,且多以被西凉军破坏。(反正西凉军也没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