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44章 王景略巧说邓羌()
“景略先生,来来来!”
邓羌和王猛是老相识,王猛是邓羌归附刘芒的引荐人,邓羌对王猛,比对其他人客气得多。
邓羌一脸喜色,王猛料定,邓羌一定见过了小皇帝的特使。
“今儿是专门请你哦?”邓羌拉着王猛,来到席间。
“好鲜!有蟹螯!”王猛最喜欢吃的,就是蟹螯。闻到蟹螯之鲜,不禁食指大动。
“哈哈哈,景略先生鼻子好灵!这可是邓某派人高价买来的哦!”
“知我者……哈哈哈……”王猛指点着邓羌,哈哈大笑起来。
王猛说笑着,心里却有了底。
前几日,邓羌刚刚给自己送了蟹螯过去。今天又弄了蟹螯来请自己吃酒,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邓羌见了小皇帝的特使,但还没拿定主意!请自己吃酒品蟹螯,只是幌子,听自己的意见,才是目的!
如此,便好办了!
王猛了解邓羌,邓羌也了解王猛。
王猛,是个吃货!
席间菜肴,无一不是王猛最爱之美食!
“呜呀!”
“啧啧!”
“咝……”
王猛掀开一个个食盒,脸上一付饕餮相,嘴里不停地发出各种惊叹之声。
正中那只簋中,装着蟹螯,蟹螯下面,还铺着冰块。
冰块的凉气,将蟹螯的鲜香,聚拢得更加浓郁。王猛使劲咽了几口口水,才免得流出来。
邓羌笑吟吟地看着王猛,直到王猛逐一欣赏完菜肴,才做了个请的手势。“景略,上座。”
“等等!”
王猛挥挥手,很郑重地问道:“猛还有一事要办!”
邓羌诧异。“何事?”
“蟹螯,从何而来?”
邓羌纳闷。但见王猛一脸认真状,只得答道:“自然自海边贩运而来。”
“如此说来,捕捞者,不在这里?”
邓羌更加疑惑了。“捕捞者,乃海边渔夫,怎会来此?”
“甚憾矣!”王猛遗憾地摇摇头,仔细地整理衣衫,庄重地朝着东向跪倒,行以大礼。
“景略这是为何?”
王猛恭恭敬敬行罢了礼,才道:“得此美食,自当礼谢。”
“哈哈哈,我说景略啊,今儿是邓某请你吃酒,你要谢,也该谢邓某吧?如何拜谢渔夫?”
王猛一脸严肃地答道:“无有渔夫,便不得此美味。追根溯源,自要感谢捕捞蟹螯之人。若无捕蟹之人,何来蟹螯?或者,捕蟹者,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何来如此美味?”
说罢,王猛意味深长地看了邓羌一眼,使劲搓搓手。“该行的礼,行过了。该谢的人,谢过了。王某可要大快朵颐了!”
邓羌盯着一脸饕餮之相的王猛,略有所思。
“呃,我可不客气了啊!”王猛嘴上请示,手上却已经拿起了蟹螯。
“请。”邓羌还在回味王猛的言行。
邓羌精明。
王猛没有直说,邓羌已明白其用意。
王猛不谢请客的自己,而是拜谢捕捞蟹螯的渔夫,自是在提醒自己!
自己今天所得到的一切,有如美味蟹螯。
这一切从何而来?是从主公刘芒处得来!主公刘芒,便是那捕捉蟹螯之人。
而小皇帝,充其量不过如同此间的自己,是请客之人。
王猛是在提醒自己,吃水不忘挖井人!
邓羌心有所思,王猛却吃得痛快,吃得那叫一个香!
王猛聪明异常。
他知道,说服邓羌,要讲究技巧。
邓羌虽非绝顶聪明之人,却很有主见。
直来直去,大说主公刘芒之好,贬低小皇帝,反倒会引起邓羌的抵触。
迂回表达,让邓羌自己想通其中关节,才是上策。
果然,邓羌坐在席间,全无吃喝之心。
王猛大吃特吃暂告一段落,邓羌道:“邓某还有一事不明,请景略指点。”
“你我之间,无需客套。只要和吃喝有关,猛必知无不言。哈哈哈……”
“景略拜谢捕蟹之人,邓某理解。但邓某好歹也是请客之人,景略也该有所表示吧?”
王猛连连摆手,笑道:“你只能去买美味,而不能下海捕捉美味,谢你何用?某谢捕蟹之人,感动其心,以后,某想吃何美味,便请其捕捉,岂不方便?谢你,仅能吃此一顿,不划算,不划算,哈哈哈……”
王猛所言,是否合情合理,邓羌并不在意。但是,邓羌已经明白了王猛所言之意。
小皇帝赐爵,说白了,就是一锤子买卖。
因为现在自己手握兵权,小皇帝才会主动示好、拉拢自己。
而主公刘芒,才是真正提供美食之人。跟着主公刘芒,才能吃到想吃的,才能一直吃到美味。
“哈哈哈……”邓羌爽朗地笑了起来。“一顿酒席,未得一句感谢,邓某这客请得……”邓羌狡黠地盯着王猛,缓缓而富含深意地道,“……太值了!哈哈哈……”
“哈哈哈……”王猛也朗声笑了起来。
“来,干!”
“干!”
……
王猛迂回说服了邓羌,裴矩在赶往河东的路上,寻思着说服徐世绩的方法。
徐世绩聪明绝顶,长于谋略。这种人,非三言两语、如簧巧舌轻易可以说服。
但裴矩最擅长的,就是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别人不知如何游说徐世绩,裴矩却自有办法。
天花乱坠的游说,对徐世绩无效。
以例示之,让他自己参透、看透,才是解决之道。
裴矩进入河东,并没急于赶往蒲坂去见徐世绩,而是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在襄陵、平阳、绛邑、临汾等地,转了一大圈,拜访了多个河东世家。又回到闻喜县家中,安排一番,然后才赶往河东治所,陪都安邑。
到达安邑,裴矩去见代理安邑政务的贾逵贾梁道。
闻喜裴氏,是河东几大望族之一。
裴矩又是刘芒身边幕僚,贾逵自要热情款待。
贾逵问起裴矩返回河东的目的,裴矩早有准备,并不直言,而是假称告假回乡,修坟祭祖。
裴氏是望族大户,近些年,家道渐衰。裴矩得主公刘芒重用,出仕为官,乃家门大喜之事。修缮祖坟,告慰先祖,常情也。
贾逵出身于河东襄陵贾氏,贾氏也是河东大族之一。
地方望族之间,多有联姻等关系。一个家族有大事,其它家族,多会捧场。
修缮祖坟,是家门大事。
闻喜裴氏,又是河东重要望族。贾逵当然要有所表示,询问裴矩,有何需要效力之事。
裴矩也不客气,道:“确有一事,要请梁道兄帮忙。”(未完待续。)
第1045章 裴矩力捧徐世绩()
“弘大先生但讲无妨,逵必全力以赴。”
“修坟祭祖,乃场面之事。裴某想请几位河东头面人物出席,以壮声势。”
世家大族,最讲究面子排场。修坟祭祖这样的大事,自然要办得体面隆重。
“该当如此。”贾逵点头道,“弘大先生要请哪些人,列下名单,贾某一定帮弘大先生请到。届时,贾某也要到场。”
“裴矩先行谢过。”裴矩行礼致谢后,道:“河东各家,裴某已逐一请过。只有一人,矩自忖面子太薄,不知该如何开口。”
“何人?”
“领北司州军务,徐懋公将军。”
“哦……”
刘芒治下,各州郡军政大权分属。
河东政务,由贾逵署理。而河东的军务,归徐世绩统领。
雍凉之战,并未结束,只是暂时休兵,因此,河东仍属于前线地带,军务优先于其它。
贾逵虽非徐世绩的下属,但在战争结束之前,贾逵必须全力协助徐世绩,只要与军务相关之事,甚至要听从徐世绩的指挥。
现在,徐世绩是河东权力最高之人。闻喜裴氏修坟祭祖,如果他能到场,自然有面子。
只是,徐世绩军务繁忙,未必有空。
贾逵话已出口,自然竭力想办法。
“前几日,徐将军传来公文,后日,徐将军要来安邑,检查粮草筹备及挑运诸事。只是,徐将军军务繁忙,时间恐仓促。”
裴矩急忙道:“无妨。裴某焉敢耽搁徐将军军务,其它诸事,早已安排妥当,不求徐将军到场。后日,裴某在寒舍设宴,款待宾朋,只求徐将军能到场稍坐。”
只要在裴氏的答谢宴上露个面,耽误不了时间,贾逵当即应承下来。“如此,逵一定办到。”
……
裴氏设宴,整个闻喜县城,都为之轰动。
闻喜裴氏,面子极大。河东郡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全部到场。
年纪小者,有世家子弟、新晋官贵。
年龄大者,有年逾古稀,甚至是耄耋长者,被人搀扶着,出席捧场。
裴家各进院落的屋子里,摆满了酒席,河东头脸人物,坐得满满当当。
裴家影响有多大?
只要能被邀请出席的人,都觉得甚有面子。
知宾恭候在大门口,每当有头面人物到达,知宾都要大声喊出爵位、官职。即表达敬意,也是一种炫耀。
那些地位稍低的受邀请者,每当听到一个响亮的名头,都不禁交头接耳一番。
某某公都来捧场啊!
啊!某公几年没出家门了,今天都到场了!
啧啧!闻喜裴氏,了不得啊!
咦?河东的头面人物到得差不多了吧?怎么还不开席?
许是还有要人未到。
然也!主人去了门口,定是恭候大人物。
片刻,大门处,知宾喊声嘹亮:“北司州将军,驾到!”
“呜呀!”
“难怪啊!原来在等北司州将军!”
“裴氏果真了不得,连徐将军都请来了!”
说实话,到场的来宾,未必人人瞧得起徐世绩。
徐世绩不过是盐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