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单雄信的密报,刘芒曾想过,刘裕是否准备大动刀兵,才要购买大量生铁?
但是,刘芒很快否定了这个猜想。
地势决定,无论是外部要攻入益州,还是益州要打出来,都非易事。
刘裕在益州根基尚未扎稳,其战略一定是先内后外。
如果刘裕要动兵,定会首先解决南部蛮族。
而益州,尤其是益州南部,多山多雨。在这种条件下作战,穿着铁甲、铜甲,是自找受罪。
铁甲、铜甲厚重,穿着后,行动不便。
莫说是翻越崇山峻岭,就是走平道,都够受。
况且,益州气候潮湿。养护稍差,铁甲铜甲就会生锈。
因此,综合分析,张献忠要购买生铁,不会是受刘裕之托。
杜如晦也是这样分析。
事关重大,单雄信密报写得很详细。杜如晦从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张献忠是益州最大的驵侩(掮客),他背后的买主,都有大来头,多是霸居一方的大小军阀。
而这次需要的生铁数量之大,背后买主的来头,一定更大。
给这种大来头的买主牵线搭桥,最重要一点,就是保密。
而生铁,是市面上最紧俏、最敏感的战略物资。购买如此大量生铁,一定是军事用途。
牵扯军事秘密,张献忠常年做这类生意,不可能不知轻重。
而他,故意向单雄信透露,说买主来自成都,这不是此地“有”银三百两吗?!
他故意透露消息,恰恰说明,买主不是来自成都!
汉中附近,除了益州刘裕,还有谁会有如此大的手笔?
“杨广!”
刘芒、杜如晦同时做出判断!
一定是杨广!
虽然,李元芳的密报中,并未提及此事。但是,密报中其它信息,多多少少显示,杨广不甘心!
西凉军兵败郑县,杨广不会甘心。
集结兵马,找机会与洛阳军再决雌雄,符合杨广的性格。
杨广的西凉军,以骑兵为主。生铁正是打造精锐骑兵的重要物质!
西凉军是洛阳军的死敌,通过西凉军自己的渠道,想从刘芒手中弄到生铁,几乎没有可能。
让张献忠出面,再故意透露些假消息,让刘芒误以为是背后的买主是益州刘裕。
益州和洛阳暂时不会有战略冲突,刘芒不会太过提防刘裕。
如此,西凉军便可获得急需的生铁,装备兵马,寻机再次决战!
对!一定是这样!
刘芒和杜如晦不约而同看看几案上的邸报,同时大笑起来。
杨广和李儒,一定看到了邸报上赞誉洛阳铁林军的消息!
他们把郑县失败,归结到装备、兵马等客观因素,准备效仿铁林军,打造西凉重装铁骑!
对!
这是杨广的风格!
刘芒和刘伯温挖了个“军备竞赛”的坑,没想到,第一个落入陷阱的,竟是杨广!
在刘芒要铲除的对手名单中,杨广仅列在袁术之后。
他要入坑,一定要成全他!
参与“军备竞赛”,等于申请破产,那就帮他走向深渊!
刘芒和杜如晦欣喜的同时,也不禁咋舌。
杨广的脑袋,是不是人脑啊?
张嘴就要这么多生铁,是要打造多少重装铁骑啊?难不成,他想把西凉军,全部改造成重装铁骑吧?
如此巨量,即便不是全部,恐怕也能装备半数了!
“主公,属下以为,可以答应。只是,不能全给,或者,分期分批,慢慢地给。”
“嗯,我也是这个主意。慢慢给,张献忠心急,老单就能套到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对!慢慢供给,还有一个好处。杨广花下血本,其想法,定是想毕其功于一役。慢慢供给,在西凉重装铁骑完全装备好之前,杨广便不会制造麻烦。我们便可安下心来,解决袁术。”
“对!就这么办。”
杜如晦拿起纸笔,准备给单雄信回信。
刘芒又想起一件事……(未完待续。)
第1065章 死机原因不好查()
“益州方面,我们以前不够重视,现在需要加强了。汉中是枢纽,老单身在敌营,人单势孤,应该再派几个帮手过去。”
“主公所虑极是。可从洛阳,选派得力之人,赶去汉中,暗中协助单雄信。也可将主公的想法,准确传递过去。”
刘芒点点头。“李元芳在雍州,让他兼顾雍州和汉中。展熊飞办事稳妥,可派去汉中。”
“可以。”杜如晦又道:“还有一事,也要提防。这笔生意,数额巨大。不仅要考虑战略需要,还要确保不出意外。”
“考虑得对,克明有何具体想法?”
“可否让商县驻军,暗中协助保护,确保货物安全。”
“可以。给常遇春去信,命裴元绍、鲁达,常驻商县。必要时,给予支援。”
裴元绍和鲁达,都是山贼出身,熟悉黑道事务,也有山地作战的经验。
……
回复单雄信,准许其与张献忠达成交易。
但是,不能轻易答应,也不要让张献忠绝望。尽量拖延,争取从张献忠那里,套出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刘芒又找来展昭,详细分配了任务。
展昭刚离开,蔡文姬派婢女来,请刘芒过去一下。
经过这段时间调理,蔡文姬的气色好了很多。
有刘芒的怜爱呵护,蔡文姬的情绪,也较之前,开朗了不少。虽然依旧高冷,但偶尔也能露露笑容。
“夫君请看。”蔡文姬指着几案上一幅书法。
“哦?文姬的新作吗?”
蔡文姬一蹙眉,佯嗔道:“在夫君眼里,文姬的字,如此不堪吗?”
刘芒定睛看,才发现,是一幅拓片。
“屋里光线太暗,我看走眼了,嘿嘿……”刘芒陪上笑脸。
蔡文姬微微一笑。“不过,此中文字,实在高深,文姬竟不识得。”
刘芒留意再看,才发现,这拓片上的文字,果然奇怪。貌似汉字,却没有一个是自己认识的字。
“哦……”刘芒轻轻拍拍脑袋,“我想起来了,元常先生在嵩山,也拓过类似拓本。”
“夫君好记性。只是,这幅拓片,来自华山。”
“华山?”
“是。乃卫姑娘在华山所拓。”
刘芒想起来了。
汉军夺取潼关后,卫铄专门来找过自己,请求准许她去华山观摩摩崖石刻。
蔡文姬又道:“元常先生在嵩山、卫姑娘在恒山、华山,共得三幅拓本。三幅拓本之文字,高深莫测。各不相同,又似同源。元常先生钻研文字数十载,亦难解其中奥妙。送妾参详,妾亦茫然。”
两汉时期,研究汉字的学者,首推《说文解字》的著者,“字圣”许慎。
许慎之后,近几十年,文字的大家,当属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伯喈。
蔡文姬家学渊源,和钟繇钟元常,可称蔡邕之后的文字大家。
拓片上的文字,连蔡文姬和钟繇都不解其意,可见非同一般。
“妾想去趟华山。”
“不行!”刘芒立刻否决。
他知道,蔡文姬想亲临实地,考察摩崖石刻。
可是,蔡文姬身体羸弱。默写藏书,大耗心血。刚刚开春,乍暖还寒,长途跋涉,她怎么吃得消。
“夫君担心妾身体吃不消,但夫君不许,妾心吃不消。”
蔡文姬身体瘦弱,但她的意志力,较许多男子,更加坚强。
刘芒知道,难以说服她。
轻轻捧着蔡文姬的脸,刘芒还是不舍。
“卫姑娘和妾一道去,夫君放心吧。”
刘芒只能点头。“多带几个婢女。我再写封信,给王景略和郭子仪,让他们从军中挑几个机灵的小伙子,跟着文姬。登高攀爬的活,让他们做,文姬切不可逞能。”
蔡文姬笑了。“夫君太高看我了,便是文姬有心攀爬,也是无力。”
“准备何时动身?”
“明日就走。”
“好吧……”刘芒将蔡文姬拥在怀里。“今晚,我陪你说说话。”
蔡文姬猫在刘芒怀里,在他耳畔柔声道:“文姬只怕,舍不得走了……”
……
蔡文姬和卫铄走了,李岩从颍川赶了回来。
李岩说服岳飞后,又在岳飞和王忠嗣军中,盘桓了几日。详细了解了两部备战情况,汇报给刘芒。
岳飞和王忠嗣,都是极富统御之能。
他们带的队伍,刘芒最是放心。
李岩还带回一个不十分确定的消息,秦端应该早已通过关卡,向南去了寿春。
秦端夫妇,从裴元庆眼皮底下,混出关卡。
此事,怨不得守关卡的将士。
秦端既然南下,一定有所准备。守关卡的将士,之前没得到洛阳方面的命令,不可能对每个通过关卡的人,都严加搜查盘问。
一提起秦端,刘芒立刻想到了铜镜。
这个家伙的出现,竟然卡住了系统!
李岩走后,刘芒立刻拿出铜镜。
还好!
铜镜上,那个执着转个不停的小圈圈,消失了。
试着划动铜镜……
万幸,铜镜亮了!
粗略看了一下,貌似一切正常,刘芒松了一口气。
呼叫系统。
“对不起啊对不起,这种情况,我也是头一次遇到。”系统一上来,就连连道歉。
刘芒早已不是那个爱和系统较劲的孩子了。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死机嘛!
刘芒语气平和,甚至还好言安慰。
几年磨砺,刘芒已是位极人臣。即便是和声细语地说话,不自觉之间,也能流露出王者气势。
刘芒和系统之间,主导与被主导的地位,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转换。
系统说,这次意外,他也是措手不及。
虽然解决了死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