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年早逝,逝世时年仅四十六岁。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唐代设庙享奠古代六十四员名将、宋代庙享七十二名将,谢玄均位列其中。
代入身份:陈郡谢氏子弟。
“谢玄……北府兵……”
刘芒又是一阵感慨……
等了一阵,系统终于再无消息。一次召唤,现身七人,全部来自陈郡谢氏!
在刘芒的召唤史上,无有前例……
家族式召唤!
空前的召唤!
刘芒感慨,兴奋……
突然,刘芒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1076章 无人不想分杯羹()
这次召唤,很有趣,也很奇怪。
竟然是陈郡谢氏家族专场,有趣。
奇怪的是,除了召唤人物外,附带和额外附带的人才,竟然全部直接激活现身。
附带人才现身,可以看到人才简介,一目了然。
尤其是谢安、谢玄两人的简介,很详细,看着就很过瘾。
可是,刘芒却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以往召唤,附带或额外附带的人才,总会有几个不立刻现身。
根据经验,那些没有立刻现身的人,通常身份比较特殊。而附带和额外附带的人才中,最终能归附自己的,也通常出现在未立刻现身的人才中。
而这一次,附带人才全部马上现身,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人才都有了归属?!
别人倒没什么,谢安、谢玄要是都归心其他诸侯,损失就太大了!
刘芒想找系统询问,但是他克制住了冲动。
不是几年前的懵懂少年了,遇到问题,刘芒更习惯自己思考、自己解决。
冷静下来,回头仔细研究人才信息,刘芒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附带人才的代入身份,全部是陈郡谢氏子弟,而不是某州某地官员将领。这就是说,这些人才,虽然激活并现身,但他们并未归附于任何人。
还未投靠任何诸侯,那么,每一个诸侯,都有征辟他们的机会!
这不止是几个人才的问题。
袁术治下之地,是中原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袁术已至穷途末路,刘芒已决意要将其剿灭。
周围的诸侯,一定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也一定会在剿灭袁术的过程中,力争分一杯羹。或是地盘、或是人口、或是声誉。
陈郡谢氏,虽然还未达到后世顶峰,但在中原一带,尤其在陈国的影响力极大。
如何能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笼络中原世家,尤其是陈国的贵族世家,都大有益处。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绝对不能落后。要抢先出手,与谢氏建立良好关系。
只是,陈国现在袁术控制之下,来往不便。必须派合适之人,赶去陈国,与谢氏沟通关系。
刘芒沉思片刻,命人连夜找来陈矫。
陈矫陈季弼,虽相貌平平,但气度不俗,善于辞令。陈矫在扬州豫州徐州一带,颇有名气。
而且,陈矫和豫州世家,素有往来,正是合适人选。
第二天清晨,陈矫便启程赶往豫州陈国。
陈矫刚走,刘伯温的传书飞至,称已初步拟定对寿春作战的方略,希望能当面向刘芒汇报。
刘芒决定,在嵩山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对寿春作战的方略。
朝廷事定,刘芒与世家集团、卿大夫集团的关系,达到空前高度,已完全掌控朝权。
暂时离开洛阳,也可借机观察小皇帝和那些尚未暴露的异己,是否会有反弹。
参与嵩山会议的,除刘芒杜如晦外,以颍川、南阳军政大员为主。
包括刘伯温、王守仁、岳飞、王忠嗣、高熲、常遇春。
另外还包括驻防司隶的徐达、傅友德。
司隶东部一带防务,暂由檀道济、王彦章负责。
朝廷事务,自有司徒赵温、司空钟繇主持。
少府卿李鸿章、尚书台左右仆射房玄龄、张居正、御史中丞寇准等各司其职。
京都洛阳的防务,也必须加强。
洛阳周边的军务,由卫将军长孙无忌统领,虎贲中郎将高长恭、洛阳将军程咬金协理。
安排好诸事,刘芒出发赶往嵩山。
……
刘芒预料得没错。
随着袁术覆灭进入倒计时,周围诸侯的目光,纷纷投向这块肥肉。
袁术治下,最受关注的,不是人口超过两百万的汝南,也非伪汉朝廷所处的扬州九江郡,
而是陈、梁这两个诸侯国。
和袁术接壤的诸侯包括兖州曹操、徐州刘备、江东孙策,以及陈留张邈和荆州刘表。
张邈实力太弱,只求自保,而不敢有其它奢望。
荆州刘表,经历豫章惨败,萎靡不振。
而曹操、刘备、孙策,均不是安分守己之辈。
不过,曹操刘备,都极富战略眼光。孙策在政治和战略上,虽稍显粗糙,但江东人才济济,麾下能臣谋士众多,足以弥补小霸王之短。
曹刘孙三家,虽对袁术的地盘垂涎欲滴,但他们对当前的形势,都有清晰的认识。
刘芒化解朝廷危机于无形,接下来,一定会对袁术动手。
刘芒的胃口大,首要目标,一定是与其治地关联最紧,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豫州汝南郡。
而寿春所在的九江郡,已被刘备攻陷大半。
汝南,刘芒势在必得。
九江,刘备已经叼在嘴上。
其他人想打这两地的主意,势必要得罪刘芒和刘备。
想要在诸侯林立、形势错综复杂的中原立足,基本原则就是多交盟友,少树强敌。
孙策的大本营,在长江以南。
小霸王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发展,巩固战果和现有地盘,并无立刻进军长江北岸企图。
但是,江北事务,孙策也不会视而不见。
即便不能直接涉足,也要适当插手,为自己谋求更多利益。
而曹操和刘备,想得更多。
他们既想获得更多地盘,又不想轻易得罪周边诸侯。
因此,他们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陈国和梁国两地。
……
陈、梁两个大诸侯国,立国近四百年。地处中原富庶之地,疆域广大,绝非那些以一地甚至一座城池为国的小诸侯国可比。
因陈国梁国在大汉帝国中的地位特殊、存续时间长,两国国民的归属感,比其他小诸侯国强烈得多。
正因如此,袁术虽然能以强大的军队占领两国,却始终不能彻底征服陈梁两国,两国臣民始终不承认寿春伪汉朝廷。
袁术气恼,但因两国地处战略要地,袁术不敢用强。无奈,只能任由两国在其治下自治。
占领,不等于拥有。
这就是陈梁两国最特殊之处。
曹操、刘备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袁术曾经强大,占领而无法拥有两地。
刘芒现在强大,占领也未必就能拥有两地。
谁能拥有这两地,不取决于占领者,而取决于两国臣民的选择。
能影响两国臣民选择的,无疑是久居两地、影响力巨大的世家大族。
陈郡谢氏,便是这样的家族。
刘芒惦记着与谢氏建立良好关系,曹操刘备,甚至远在冀州的袁绍、远在江东的孙策,也无不有此想法……(未完待续。)
第1077章 白绫三尺挂诤臣()
刘表惨败给孙策,大病不起。
袁绍败给曹操后,气闷心塞,但他比刘表身体好,还没至于病倒。
只是,处心积虑谋划的朝廷争斗,被刘芒消化于无形,袁绍又遭重击,终于病倒了。
这几天,袁绍稍有好转,却依然闷闷不乐。
袁绍不是无谋之辈。
袁绍不乏谋略,欠缺的是决断能力。
接连惨败,袁绍需要反思。
自己筹划的战略,是不是真的错了?
田丰所谏之言,虽然不中听,但如果自己能采纳一二,是不是就能少受些损失?
想到这些,袁绍不禁有些怀念田丰。
“来人啊,田元皓还好吧?”
“回袁公,还好。”
袁绍站起身,准备去看看身陷囹圄的田丰。可是,一想到田丰那张时刻准备和人吵架的臭脸,想想他吐的那些尖酸刻薄的臭话,袁绍就打怵。
“来人啊,传话给公与先生,让他去看看田元皓,关了这么久,可有幡然悔悟。”
“诺。”
……
袁绍让沮授去看田丰的消息,立刻传到袁绍的小儿子袁尚和逢纪那里。
沮授和田丰关系要好,袁绍让沮授去探望田丰,一定有赦免田丰之心,而沮授定会替田丰大说好话。
逢纪和田丰是死对头。
田丰如被赦免,再获重用,必然影响逢纪在冀州的地位。
如果田丰逃过此劫,不仅逢纪会受影响,袁尚也会受到影响。
田丰虽然和袁谭、袁熙、袁尚三人都不亲近,但他坚决反对废长立幼。从这个角度看,田丰也是袁尚的敌人。
不能赦免田丰!
仗着倍受袁绍宠爱,袁尚自信地道:“吾去向父亲进言,不消三言两语,定能说服父亲宰了他!”
“不可!此等落井下石之事,损毁声誉。田元皓虽可恶,但毕竟曾是袁公近腹。如若日后,袁公追悔,必将迁怒于显甫公子。”
“总不能眼睁睁等着他出来与吾等作对?!”
“此事,易尔。”逢纪阴险一笑,对袁尚低语一番,袁尚大喜……
……
第二天,郭图来见袁绍,呈上一封洛阳方面的密报。
袁绍看罢,脸上大变。
只是,袁绍实在不敢相信。“此事属实?!”
“属下收到信报,也不敢相信。”郭图作悲哀状,“原以为,那田元皓只是刁蛮专横,诽谤主上。如何能想到,他竟暗结刘绛天,买主投敌!”
袁绍还是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