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刘辟惊得长大嘴巴。他没想到,这秃贼竟然敢打朝廷贡物的主意!
刘备手下,兵精将猛。连袁术的老巢都被刘备端了,没事招惹他干啥?!
龚都却是另一种反应。
龚都的活动区域偏南,和寿春来往较多,消息更加灵通。
“就这也算大买卖?”龚都十分不屑。
刘辟赶紧问道:“到底咋回事?”
“俺在寿春的朋友早就捎过信,刘大耳进献的贡品,都是些破烂货!”
龚都消息十分灵通,连刘备进献朝廷的贡品,装了多少车、多少箱,都装了些什么,甚至连多少匹粗麻布,都说得一清二楚。
“啥?就这?!”刘辟何仪听完就不干了。
刘备是好惹的主吗?
给朝廷进贡,一定有猛将重兵押运。
就为了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招惹刘备,不值啊!
刘辟龚都立刻撂下脸子,反悔不干了!
众人嚷个不停,邓元觉却坐得稳稳当当。指着酒碗,道:“江湖上,讲的是‘信义’二字,哥儿几个刚刚可是盟了誓的,这就不干了,太不讲究了吧。”
刘辟冷哼一声:“哼!俺哥们儿一口唾沫一颗钉,喝酒盟誓,俺们承认。但是,俺们盟誓,是为了做正儿八经的买卖,不是开玩笑!”
龚都也道:“对!俺手下兄弟拼死拼活,脑袋掖在裤腰上,为的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玩女人寻快活。拼命俺们不怕,但得看值不值!兄弟你说的这事儿,不值!不是俺们不讲究,是俺们没空陪兄弟你玩!”
邓元觉依旧稳坐,端起酒碗,喝了一口,斜乜着刘辟龚都,冷笑不停,一脸嘲讽。“在江南听说,中原英雄如何了得、仗义,今日算是长了见识,哈哈哈……”
邓元觉如此无礼,刘辟龚都气得脸红脖子粗。当家大哥被人嘲讽奚落,何等难堪?龚都手下一个大头目急了!
“秃驴!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
吼罢,抡拳就打!
邓元觉身形不动,出手却是飞快!“嘭”地一把,攥住大头目的手腕。
“啊、啊……啊……!”
大头目被邓元觉拧得肩歪腰斜、呲牙咧嘴。
“住手!”龚都吼道。
刘辟何仪也握紧刀柄,随时准备出手。
“好没规矩!”邓元觉手一用劲,大头目惨叫不止,大汗淋漓。
“滚开!”邓元觉喝了一声,手腕一抖,将大头目摔在地上。“当家的说话,也敢插嘴?!饶你一命,是给你当家的面子!”
那大头目虽被松开,仍痛叫不止。手腕处,被捏得乌青一片!
邓元觉武功之高,众贼骇然。
邓元觉道:“龚当家说,没空陪我玩。我也把话说明了,我们兄弟,也没空玩。若非这买卖值当,我们兄弟何必大老远从江南跑来?又何必劳动几位当家的?”
刘辟等人面面相觑。
邓元觉如此有把握,难道,这真的是件大买卖?
邓元觉示意,刘辟龚都让手下都退了出去。屋内只剩刘辟何仪龚都及邓元觉三人。
邓元觉这才压低声音道:“龚当家说的那些东西,的确都在刘大耳进献朝廷的贡品当中。只是,各位想过没有,为了区区几匹粗布,一些不值钱的破烂玩意儿,刘大耳何必兴师动众?”
“难道,真有值钱的东西?”
何仪急道:“你就别绕圈子了,没有外人了,直说嘛!”
邓元觉故意停顿了片刻,吊足众人胃口,才一个字一个字地道:“传国玉玺!”
“啊?!”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传国玉玺有何意义,这些土包子贼匪并不了解。但他们知道,传国玉玺,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邓元觉又道:“不仅有传国玉玺,还有更值钱的宝贝!这个买卖,值不值?”
众人眼中,贼光四射!
“值!值!”何仪龚都连声道。
刘辟眉头紧皱,不敢相信。“不是我不信兄弟你,只是,这消息,兄弟从何得知?”
“嘿嘿,邓某乃佛门中人,不打诳语。我教中人,遍及天下。公卿王侯中,亦有我教信众。这个消息,便来源他们!”
“真的?”
众贼动心了……
……
长江之上。
一艘崭新的楼船,披红挂彩,快速又平稳地驶在江面上。
这是江东建造的第一艘巨型战舰。
孙策在周瑜的陪同下,视察着楼船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孙策几乎摸遍了船的每一处,仍是爱不释手。
一艘飞舸小艇,急速驶来,带来紧急密信。
孙策扫了一眼,狡黠地笑了。“公瑾妙计成矣!那邓元觉,果然去了!”
周瑜微微一笑。哄骗邓元觉这种货色上当,没有成就感……
第1164章 不能让贼匪得逞()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何况,孙策怀里揣的不仅是玉璧,还是传国玉玺,不臣之罪,实实在在。
虽然百般谨慎,但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走漏了风声,必将成为天下公敌。目前形势,孙策不敢,江东也没这份实力。
设法转移诸侯的注意力,方为上策。
周瑜献计,散布传言,称徐州军攻入寿春,传国玉玺已被刘备所得,准备随进献朝廷贡物,送往洛阳。
此计有多重妙处。
让刘备背黑锅,使之成为众矢之的。
刘备当然不会认账,他想撇清自己,一定会说传国玉玺被袁术带走,不在寿春。如此,则将黑锅甩给刘芒。
私匿玉玺,不是小事。刘芒、刘备若因此反目,孙策之所愿也。二刘反目,刘备为抗衡刘芒,定会主动向江东示好。
传国玉玺,奉天承运的象征。天下诸侯,无不心向往之。
不只是诸侯,江湖中,对传国玉玺垂涎欲滴者,也大有人在。
传国玉玺和大量珍宝运往洛阳的传言一出,各种势力,必蜂拥而至,中原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乱局之中,势力交错。无法预知,谁与谁会因此结仇。
对孙策而言,其根基在江东,中原越乱,中原诸侯之间仇恨越深,对江东越为有利。
巨大平稳的楼船,就是孙策的钓鱼台。
孙策周瑜稳坐其上,笑看中原乱局……
……
传言四起,矛头齐指刘备。
各种不利传言横飞,刘备却比看热闹的孙策坐得还稳当!
“主公,子仲先生来信了。”徐庶带来糜竺从江东送回的书信。
糜竺赴江东,是为联姻一事。孙策既没拒绝,也没点头。只说妹妹孙尚香的婚事,需由娘亲吴夫人做主。
糜竺在信中说,已找人打听过了,孙坚之妻吴夫人对这桩亲事,并无异议,却是孙策不肯吐口。
王导笑道:“小霸王欲以此为筹码啊。”
刘备憨厚笑笑,并不介意。
徐庶又道:“近来风传四起,我们当如何应对?”
“没做亏心事,管它作甚?”
“可是,传言日盛,于主公不利。”
“元直放心。黑的白不了,白的亦抹不黑。”
徐庶无语。主公刘备,一向稳重。可是,面对谣言,不理不睬,任由人诋毁,稳重得太过了吧?
刘备自有稳当的理由。
传言再盛,亦是传言。别人不知真相,刘备却清清楚楚。他手中,攥着关键之人——胡太后!
胡太后之事,只有王导等个别人知晓。甚至连徐庶都不知情,因此才有所担忧。
任由孙策扰乱视听,只要将胡太后这张底牌打出,孙策何以应对?
刘备不急于亮出杀招,是为谋取更大的利益。
此时亮出底牌,只能坑了孙策,自己并不能获利。
这张底牌,一定要等到最佳时机,才能亮出。
况且,并非只有刘备一人在背黑锅,刘备也放出传言,说袁术西逃时,随身携带了玉玺。袁术亡于洛阳军之手,刘芒一样难脱干系。
坑孙策,不利己。
坑刘芒,有利可图,何乐不为?
刘备不仅不急于拆穿孙策,反而帮着孙策,给刘芒暗设陷阱。
俘获的伪汉朝廷官员,刘备全部亲自审问一遍。
有几个人,知道袁术并未携带玉玺西逃。这几个人,全被秘密看押起来,不许任何人与之接触。
而那些确信玉玺被袁术带走的伪汉官员,则被装入囚车,准备解往洛阳。
到了洛阳,廷尉诏狱、河南尹诏狱审问时,必然会询问玉玺下落。
那时,嘿嘿,看刘芒怎么解释。
……
听刘辟转述邓元觉所言,石崇眼睛也亮了!
刘辟表态,如果得手,原将玉玺呈送袁大将军,以为觐见之礼。
石崇知道玉玺的价值!
劫持进献朝廷贡品,虽是不赦之罪,但出面的是刘辟等贼寇,此事并无风险!
石崇暗自盘算,嘴上却说,此事干系重大,冀州人等,不便参与。
不过,石崇也提醒刘辟。刘备一定会派重兵押解,硬抢未必有好果子吃。若想成事,当谨慎谋之。
刘辟也是这个主意。和龚都邓元觉等密议之后,已有计较。
……
众贼商量完毕,散去各自准备。
十字坡小店,终于消停了。
屋里屋外,杯盘狼藉、酒气熏天。两个小伙计鬼豆和贼精在屋里收拾残局,没一会就忍不住跑了出来,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不停抱怨。
“呼……呼……太恶心了,差点把我熏吐了!”鬼豆用手在脸前扇着风。
“娘地!真能吃,肉沫都没剩下!”贼精拿着一根鸡骨头,使劲嚼着。
“又偷懒,干活去!”孙二娘倒是不介意。
贼匪大聚会,没死人,没见血,没出事,真是万幸!
平平安安赚了大把的钱,孙二娘很满足了。
张青不做声,里外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