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明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湖滩上,一群人正往这边奔来。
“公子快走!”僮儿跑过来,拉上孔明就要走。
“不幸被你言中。”
“快跑吧!”僮儿惊慌,抱怨道:“提醒过公子了,这一带多土匪水贼,公子偏是不听。”
孔明面色凝重,却没有跑。“若是冲我们而来,跑也枉然。”
“落在土匪手里,就惨了!”
“非是土匪。”
那群人,衣着破烂,气势嚣张,僮儿自是不信。
“彼等肤色黑红,赤脚不着鞋履,奔跑时两腿外叉,必久行舟船之人。”
“哦……不是土匪啊。”
孔明点头,补充道:“非是土匪,乃水贼也。”
“……啊!”僮儿刚刚松了口气,听孔明一解释,僮儿又傻了,欲哭无泪地道:“有什么不同吗?”
“遇土匪必死,遇水贼可活。”
小小僮儿能有什么办法,唯有相信孔明。
……
那群人奔近,领头的汉子,黑红面庞,刀削斧砍棱角分明,朗声问道:“前面可是诸葛公子?”
人家目标明确,否认亦枉然。“鄙人便是。”
那汉子一抱拳。“某,洞庭湖杨幺,奉命来请诸葛公子湖上一叙。”
杨幺不说奉何人之命而来,诸葛亮也不问。心中明镜,何须开口,一切皆宿命,孔明只有无奈地叹息……
……
洞庭湖上,芦苇荡中。
小小篷船,刘琦孔明,相对而坐。
刘琦彬彬有礼,孔明一脸无奈。
“诸葛公子不必多虑,此番相会,不会有人知晓。”
刘琦考虑得很周到,特意选了风大浪高的天气,半请半绑,将诸葛亮邀至舟中。
芦苇荡中,十分隐秘,杨幺的手下,驾船在周围警戒,没人能靠近。
刘琦道歉,真诚而简洁,诸葛亮也无心听歉意之词,他现在心中,反复回旋的,只有两个字——宿命。
刘琦直言道:“琦自幼多病,早已心灰意懒,无意于天下之事、荆州之事。然,得仲景先生妙手神药,顽疾根除,遭大难而不死,琦终于有所感悟。”
诸葛亮不语。
刘琦也不计较,似对诸葛亮述说,又似自言自语。
“天不亡琦,必欲降任于琦。琦若不担此任,有违天意。刘琦愚钝,敢逆于人,敢逆于世,却不敢逆于天。此乃琦之宿命也!”
诸葛亮不语,但“宿命”一词,引起他的共鸣,诸葛亮终于缓缓抬起头。
“琦仰慕公子之名久已,鲁莽相邀,无礼之至。琦无有厚礼,只有满满诚意。以功名利禄相邀,有损公子之名。琦相邀之礼,只有两句话。”
诸葛亮不语,但刘琦注意到,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这是登船后,诸葛亮唯一的主动的反应。
刘琦一字一句道:“一句话,给琦自己,便是‘人不死,志不移’。”
诸葛亮依旧不语,但他已被刘琦打动,直视着刘琦的双眼。
“琦给诸葛公子,也只有一句话——深信不疑!”
诸葛亮低下头,他的眼睛湿润了……
良久,诸葛亮缓缓而坚定地抬起头。“得遇子玉公子,亮之宿命也……”
……
蓬船之上,刘琦孔明彻夜长谈。
“欲成大事,首在荆楚,子玉公子如何看待荆州之事?”
“荆州之位,琦无力争夺。然荆州之地,琦必须争!”
“然也!荆州之位不可争,荆州之地不可不争。”孔明赞同道,“无有荆北世家支持,子玉公子便得荆州之位,亦不稳。子美公子(刘琮)有人和,必得荆州之位,然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诸侯觊觎。刘绛天霸业初成,挥军南下之势,不可挡也。荆北之地,难久守也。”
刘琦连连点头。“琦想以荆南为根基,暂与荆北划江而治,徐徐图谋,可否?”
“可。荆南之地,地贫民悍,陷于群山。非成就霸业之沃土,却是休政整兵,卧薪藏胆,蛰伏待起之地也。然,仅据荆南,以图后事,尚且不足。需审时度势,借助各方之力。”
“孔明教吾。”
诸葛亮侃侃而谈:“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刘芒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能败西凉、克冀州,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地利,抑亦人谋也。今刘芒已拥数十万之众,跨数州而拥司隶,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寿春袁逆覆灭,刘芒兵锋直指雍凉。休兵袁曹、欲会盟嵩山,皆为雍凉之故尔。雍凉事毕,必图冀州,后则荆北。
“曹操假刘芒之势,据青兖,亦因天时之利也;刘备得徐州,人望之故尔;孙策据有江东,刘裕据巴蜀,坐拥地利。此四者,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公子应著信义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广交天下诸侯,西和蛮族,南占交州。据荆南交州之地,联合曹操、刘备、孙策、刘裕,抗衡刘芒,共分天下,而取其一。
“汉室衰微,刘芒早晚生取代之想,成天下公敌。其时,群雄并起,讨而伐之。灭秦者楚,代秦者汉。公子顺天行事,霸业可成矣!”
“善!”
刘琦以拳击掌,双眼放光,脸上哪还见一丝病容!
第1192章 政通人和百业兴()
袁术覆灭,刘曹袁休兵,中原硝烟,终于散去。
和平,是暂时的,也是宝贵的。各方诸侯,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休养生息。
秋季来临,中原迎来久违的丰收之年。
尤其是刘芒的治下,经贾思勰改良后的种子,大面积推广,粮食产量,普遍大幅度提升。少则增产两三成,河东等最先推广改良种子的地区,粮食产量已经翻番!
棉花丰收,黄道婆喻皓改进了纺织机,棉布产量已翻了几番。
洛阳军各部,逐步用柔软且保暖的棉布替换麻布,磨伤冻伤等非战斗性损伤大幅度降低,军队战斗力得以提升。
农业兴旺,畜牧业发展更快。
刘芒与格根单于结为安达,汉匈合作。胡人负责放牧,汉人提供过冬牧场,及生活物资。
游牧于塞外和并州的牲畜,以百万头计。
胡人放牧更加便利、安全,汉人获得更多肉食、更多耕牛。农牧两旺,汉匈双赢。
在养马专家喻仁喻杰的指导下,并州几个牧场,战马存栏数,已超过十万匹!
铁矿、煤矿生产,稳中有升。
刘芒亲自批示,大力开发矿业。雁门太原等地,几处新矿已经投产。
有了葰人铁矿成功的先例,各地望族世家,纷纷主动申请出资,与官府合作开发矿产。
以刘芒目前的实力,根本无需世家资本介入。属下幕僚,也纷纷进言,建议矿业官营。
刘芒坚持与世家合作经营。
如此决断,既是为履行之前的承诺,也是为了处理好与世家的关系。
几年来,与世家争、与世家斗,刘芒渐渐掌握了与世家相处的技巧。
门阀世家的存在,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处理世家问题,如同治水,一味封堵,只能引起世家强烈的抵触,甚至有可能将其推向敌对一面。
大禹治水成功,在于因势利导。
对待世家,也要如此。
门阀世家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家业兴旺,家运长久。这一目标虽然狭隘,但其本质并无问题。只要不出现能左右国运的超级门阀,允许世家平稳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门阀世家,能提供人才和家兵,这些都是刘芒急需的资源。
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将世家的命运与自己捆在一起,才是积极的做法。
在冀州,袁绍与世家的关系也很紧密。
但是,刘芒与袁绍的做法,却有本质不同。
虽然都与世家有着紧密联系,但主从关系,却正相反。
袁绍,为了钱粮兵源,受制冀州世家。在冀州,世家是主,袁绍是从。
刘芒,为世家提供发展的机会,可以控制世家。刘芒是主,世家是从。
……
目前,刘芒控制的地区包括并州全境、幽州代郡大部分地区、狭义的司隶校尉部全境(除去雍州部分)、豫州除梁国、沛国外的全部地区、荆州南阳郡北部、扬州庐江郡北部,以及雍州京兆尹长安与潼关之间地区。
治下人口,超过千万。
总兵力超过三十万。其中,骑兵约六万,包括重装骑兵铁林军五千。
洛阳大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唯一薄弱的,是水军。
俞大猷、王濬统领近三万水军,刻苦训练,水军将士凫水、弓射及驾船技巧,进步神速。
但是,因刘芒治下没有大江大湖,域内主要水域黄河、淮河,均不适合行驶大型战船,洛阳水军缺乏大型战船,更缺乏水上实战经验。
俞大猷、王濬多次请求,参与陆地作战,以培养水军将士的战斗意识。
水军的训练难度,远甚于步卒、骑兵。这支水军,是刘芒的宝贝,是日后南下征战的资本。小小的伤亡损失,都难以承受。
不过,战斗意识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刘芒同意水军分批参与地面作战,但只能以训练为主,承担后勤保障任务,不得冲锋陷阵。
……
兵马精壮,各部统兵将领,也略做调整。
徐达、苏定方仍分别统领司隶、并州军务。
王忠嗣擢升北豫州将军,岳飞擢升南豫州将军,分统颍川、汝南军务。
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西凉军集团。为了避免刺激荆州,常遇春仍以洛阳八关校尉身份,统领南阳军务。
变动较大的,是西线军团。
邓羌擢升凉州副都督,郭侃转任南雍州将军兼弘农将军,徐世绩转任北雍州将军兼河东将军。
擢升转任邓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