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要考虑诸侯们的爵位、实力、影响力,还要考虑与己方的关系、对战略大局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因素。
冀州袁绍,无疑是除刘芒之外,最重要的实力诸侯。会见冀州使团,本应排在首位。
但是,袁绍没有亲自来,只派了三子袁尚前来,会见的顺序只能向后排。
相反,曹操、刘备、孙策,都亲自来到嵩山,带着规模庞大的使团,且与洛阳关系良好,会见顺序,全部排在前面。
至于那些刘姓诸侯王,虽贵为王爵,但大多空有名头,没有实力。与他们的会见,便穿插在与实力诸侯会见的间隙。招待的礼仪规格很高,但会见的时间,却相对较短。
杜如晦、杨修安排得十分妥当,将刘芒与各位诸侯会见的时间,一一告知对方。
得到太尉府的会见日程安排,其他诸侯据此,安排其他的外交活动。
……
刘芒第一个会见的,是曹操和兖州使团。
刘芒和曹操,既是近邻,又是盟友。
几个月前,双方刚在白马见过面,这次要商谈的事情,并不多。
双方的会面,形式大于实质。
刘芒方面,来到嵩山下属和幕僚,都参与了此次会见,包括李鸿章、刘伯温、杜如晦、李岩、裴矩、陈矫等。
参与人数众多,酒宴丰盛。刘芒如此重视,让曹操倍觉有面子。
而曹操对此也足够重视。
因为距离近、关系好,这次,曹操的使团,规模最大。
除曹操外,还有荀彧、程昱、华歆、陈群、满宠、谢石等一干幕僚,以及护卫统领曹洪、曹昂、文鸯等武将。
除了文武随员,还有两位小客人——曹操的三子曹植、荀彧的二子荀俣。
曹植和荀俣,分别与刘芒的两个女儿,婉儿之女薄荷、袭人之女香儿定亲。这次,婉儿袭人带着两个女儿,随刘芒一同来到嵩山。
刘芒的两个女儿,分别继承了母亲的优点。
薄荷一如婉儿,乖巧灵动;香儿便是袭人的翻版,温柔贤淑。
曹植、荀俣出身望族世家,也是人中龙凤。
曹植机灵多才,虽不到七岁,却是问答如流、出口成章。而荀俣彬彬有礼,名门风范。
丈人看女婿,公公看儿媳。
曹操荀彧,很满意,两个小女婿,也甚讨刘芒欢心。
刘芒给薄荷定亲时,并未征得婉儿同意。婉儿还曾责怪刘芒,怪他为了政治目的,牺牲女儿的幸福。
如今,见到未来女婿小曹植博学可爱,早就忘记了当初的抱怨。拿了好多礼物,送给曹植。
有了儿女亲情,此番会面,更加和谐融洽。
曹操,是天下诸侯中,最精明的一个。
只要有机会谋求利益,曹操绝不会错过。
在融洽的气氛中,曹操再次求助。要购买粮食良种,和优质生铁。
良种和生铁,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直被严格控制。
说实话,刘芒不想答应。但是,以曹操的性格,既然开口,就要办成。
况且,这一次,曹操还不算过分,是要购买,而非讨要。
为了维护双方的关系,索性卖个人情。
刘芒爽快地答应,双方的关系,更近了一层。
酒宴从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方才结束。
临别前,曹操亲热地拉着刘芒的手。
“绛天啊,坊间传言,称绛天铲除袁公路之时,得到传国玉玺。”
曹操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见刘芒未做任何反应,曹操继续道:“还有传言,称绛天私匿了传国玉玺。”
“孟德公如何看?”
刘芒淡定如斯,曹操有些失望,也不禁佩服刘芒之沉稳成熟。
曹操只想借机挑拨刘芒与其他人之间的矛盾,绝不想惹祸上身,赶紧表态道:“绛天乃我大汉柱石之臣,岂能行此不臣之事。操自然不信这些无稽之谈。只是,恐怕他人借机生事,不利于绛天啊。”
“清者自清。芒被人泼污水,早已习惯了。”
“绛天果大人也!”曹操一挑大拇指。“绛天放心,若有人借题发挥,老曹一定站在绛天一边!”
……
刘芒会见曹操的同时,孙策拜会了刘备。
刘备和孙策,隔江相邻。徐州步骑,日渐强大;江东水军,笑傲长江。
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双方而言,都至关重要。
日益强盛的刘芒,使孙刘双方结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刘备和孙策,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并达成共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防止刘芒涉足长江流域。
以刘备为挡箭牌,抗衡刘芒,这是孙策的算盘。
想要利用刘备,光靠嘴皮子,是不够的。
孙策早有准备,话里话外,向刘备传递了信息——外界盛传,刘备攻取寿春后,私匿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到底在谁手中,传言的版本,各有不同。矛头或指向刘备,或指向刘芒。
孙策周瑜故意散布谣言,扰乱视听,他们却不知道,刘备却是手握底牌,洞察真相。
刘备故作惊慌,请孙策切莫相信传言。又再三恳求孙策,如再听到有人传播谣言,一定要替自己解释。
刘备戏演得逼真,神情紧张,语无伦次。絮絮叨叨之间,故意流露出几个名字——刘瑾、秦桧、胡太后……
孙策的脸色,瞬间变了……
第1205章 忠厚长者刘玄德()
刘备、孙策,都有雄心大志,也都有苦衷。
刘备占据徐州、九江,东临大海,南阻长江,西北两向,有刘芒、曹操两大强豪,莫说开疆拓土之余地,便是生存空间,都严重受限。
孙策霸居江东,长江既是固守的天险,也是北进中原的障碍。
小霸王很想一统江南,但要吞下西面死敌荆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刚刚夺得庐江数地,作为进军中原之跳板,但以江东羸弱的步卒,想要固守,也非易事。
联合刘备,互为支援,稳住现有局面,徐图荆楚,是孙策的算盘。
故意散播,使刘备身陷私匿传国玉玺传言之中,再出面替刘备说话,是孙策周瑜拉拢刘备的手段。
本以为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哪想到,刘瑾、秦桧、胡太后等人的名字,令孙策如遭霹雳!
刘备说出几人名字,貌似不经意,但能割据一方者,哪个是省油的灯?
自己的算计,早已被人识破!
原本是用来拉拢、威胁人家的手段,反而成为自己的把柄,攥于他人手中!
孙策变色,周瑜脸色更加难看。
好在,刘备并未继续往下说,打住话题,开始大扯家常。
絮絮叨叨,无外乎盛赞孙策之父孙坚,说乌程侯如何英勇,自己如何仰慕。孙坚英年早逝,自己如何感伤。如果乌程侯能活到现在,一定和自己投缘,能成为好兄弟、好朋友云云。
说者貌似无意,听者贯注有心。
周瑜七窍玲珑之心,刘备点到即止,并不说破,说明有意利用此事,要挟孙策,与其站在同一立场,将私匿玉玺之事,嫁祸他人,为自己谋求利益。
本欲要挟他人,反成被要挟之对象。
这滋味,实在难受。
不过,只要能把玉玺之事嫁祸出去,引得中原诸侯互相争斗不休,总是对江东有利。
孙策周瑜,一面暗骂刘备阴险,一面揣摩刘备的心思。
传国玉玺失踪,嫌疑最大者,自然是进攻袁术的刘备和刘芒。
既然不能嫁祸给刘备,刘芒便是理想的背锅人选。
孙策周瑜,谨慎地试探,刘备却不正面表态。
东扯西拉一番,孙策周瑜只能告辞。
刘备亲自相送,并命人奉上礼物。
漆盘托盛,绢布覆盖,掀开来,里面竟然是两双麻布编织的鞋子!
刘备憨厚地笑着,亲手奉与二人。“此乃备亲手所编,伯符公瑾,莫要嫌弃。”
当然嫌弃!
孙策周瑜,在江东被称为孙郎、周郎,都是玉树临风的偶像级帅哥。两人都出身于富贵之家,啥时候穿过这种低档的鞋履。
谁都知道,刘备发迹之前,以织席贩履为生。可是,现在已贵为一方诸侯,以此为礼,实在不合适。
不过,嫌弃归嫌弃,孙策周瑜心里清楚,刘备以亲手编织之物相赠,只为说明其相交心意之诚。
离开刘备的驻地,孙策的脸色阴沉下来。狠狠骂了一句:“匹夫可恼!”
“吴侯不必动气。”周瑜劝道。“大局为重,若想在江北立足,必须与徐州联手。至于那一事,再多人证,又有何用?”
周瑜的意思很清楚,即便日后与刘备反目,只要死不承认,能奈我何?
况且,刘备所谓的把柄,最多也只能证明,玉玺被刘瑾秦桧窃取。并不能说明,刘瑾等人窃取了玉玺,送给了孙策啊。刘瑾私自藏匿,也未可知。
周瑜一番劝说,孙策脸色稍缓。
“刘玄德不明确表态,用意为何?”
“刘玄德外表忠厚,内则狡诈。只想等待合适时机,再做表态,我们受制于他,唯有附和。由此,日后联合,其便能处于主导地位。”
“小人!”
把柄被人攥在手中,孙策只能恨骂一声泄愤,别无办法。
……
会见曹操的第二天上午,刘芒会见了几位刘姓诸侯王。
下午,刘备如约前来拜见。
刘芒降阶相迎,刘备紧走几步,口称“下官刘备,拜见太尉”,就要大礼相拜。
刘芒和刘备爵位相同,官职也不差很多,都是一方诸侯,但论年龄,刘芒小刘备整整一辈,岂能受此大礼。
赶紧快走一步,一把将其扶住。
“玄德公欲折煞芒乎?”
“太尉乃我大汉朝廷柱石,铲奸除逆,盖世功勋,当受此礼。”
刘备还要再拜,刘芒只是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