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俱罗麾下,虽然有强悍的重装铁骑。但与对面的汉军相比,西凉军并没有兵力优势。
准备尚不充分,贸然进攻汉军大营,不会有好结果。
鱼俱罗强忍怒气,命部分兵马回营休息,部分兵马驻留看守,各部轮流休息,轮流值守,死看死守,防止汉军再来捣乱。
这么折腾下去,不是办法。
鱼俱罗回到营中,命幕僚写下战书,派人送往郭侃大营。幕僚写的战书中,尽是挖苦讥讽之词,嘲笑郭侃胆小如鼠,怯懦有如妇人。
鱼俱罗还嫌不够,让幕僚再添些侮辱谩骂之词,甚至是污言秽语,只为激怒郭侃,诱其出兵决战。
送信骂敌人主帅,斥候小校辰亦自然不敢去。这倒霉差事,自然又落到傻了吧唧的、脑袋下面全是腿的斥候狗腿子身上。
没想到,狗腿子竟然活着回来了!乐颠颠地、香喷喷地、活着回来了!
这家伙命咋这大呢?!
“狗腿子,你身上啥味?咋这香呢?”辰亦围着狗腿子转着,不停地吸着鼻子?
“嘿嘿……嘿嘿……肘子!”狗腿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大肘子,已经啃得差不多的大肘子!
汉军主将郭侃,收了辱骂自己的战书,没难为狗腿子,还赏了他一个大肘子!
狗腿子满是油腻的衣服,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辰亦忍不住大流口水。劈手夺过骨头棒,吼道:“狗命真好!敌人的肘子有毒,你也敢吃?哥替你扔了,你快去回禀大帅!”
狗腿子跑了,辰亦从骨头缝里,抠出一条肉丝,仔细地嚼着……
“娘地,真香!”
辰亦找了背人地儿,抠肉丝、吸骨髓解馋,大帐里,鱼俱罗看了郭侃回批的战书,气得快要疯了!
第1259章 引经据典耍无赖()
“无耻!无赖!”
鱼俱罗将郭侃回批的战报,使劲甩了出去。
常雕捡起战报。
郭侃的回批很长,甚至可以说是长篇大论。常雕耐着性子看了一半,竟气得直乐:“呵呵,着实无耻!着实无赖!”
郭侃的回批表明,鱼俱罗在战报中添加的侮辱谩骂之词,并未起到任何作用。
郭侃不气不恼,回复言词,彬彬有礼,很有风度,只是有点啰嗦。
针对鱼俱罗提出的,双方大将出阵单打独斗,郭侃回应,“阵前酣斗,乃无智孩童胡闹之举,天朝大将,不屑为之”。
郭侃无胆出营单挑,却嘲讽鱼俱罗和西凉众将,是弱智儿童!
常雕气道:“懦弱无胆,竟说得如此冠冕堂皇,无耻至极!”
针对鱼俱罗决战邀约,郭侃回应,“大军鏖战,应循序渐进,待准备就绪,自然一战”。
摆明了要“猥琐发育”,回避决战。
郭侃不敢决一死战,反而引经据典,给自己的懦弱畏战,找了一大堆理由和论据。
郭侃称,己方本想规规矩矩地修建防御工事,西凉军却趁“防未既济、阵列未成”发动攻击,是“不仁之举、不义之行”。
称鱼俱罗应学习先贤宋襄公在“宋楚泓水之战”的做法,应耐心等待自己修好防御工事、一切准备妥当,双方排好阵列,才好一板一眼地对阵开战。
郭侃指责鱼俱罗,称西凉军阻止自己挖沟掘坑,不仁不义。
“匹夫无耻!”常雕气得苦笑,“彼竟将不战之责推于我方。”
郭侃为了证明自己有道理,竟然还引用了周武王的典故和《诗经》中的诗歌,说周武王行军,每行进十来步,就要停下来整顿队型,自己是效仿先贤。
郭侃称,自己的做法,才是行军打仗的正道。鱼俱罗和西凉军的做法,是“无赖斗殴,不通兵法”!
郭侃埋怨鱼俱罗,说鱼俱罗不讲打仗的道义。阻止汉军挖沟掘坎,是“凌余阵兮躐余行”,侵犯了我军阵地、践踏我军阵型,西凉军纵然打赢,也是胜之不武。
郭侃还说,如果西凉军懂得打仗的规矩,允许己方准备充分,到决战之时,即使自己输了,也是“首身离兮心不惩”,落得首身分离都不算什么,甘心认输,不会有半句怨言。
总之,郭侃的回复,充满了道德仁义,满篇兵法典故,给鱼俱罗和西凉众将,上一堂生动的仁义战争之课。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鱼俱罗和西凉军,郭侃把自己描绘得仁至义尽,且满腹委屈……
王双不识字,听常雕说完,气得大骂。“怂蛋!姓郭的就是怂蛋!他咋不说,让咱排好队,伸长脖子,等着他一个个砍呢?!”
常雕指着战书上,郭侃回批的“莫做无谓挣扎,引颈受戮”一句,苦笑着道:“他还真有此意。”
“哇呀呀!”王双气得直跺脚,牙齿咬得嘎嘣嘣响,大骂不止:“姓郭的怂蛋!婆娘儿不如的怂蛋!待老子抓了你,定要溺你一脸……”
“够了!军营之中,肃杀之地,不得污言秽语。”鱼俱罗是大将,城府更深,阴沉着脸,制止住王双。
常雕凑近一些,道:“大帅,郭侃尽显无赖之能,除了怯懦畏战,只怕还有深意。”
郭侃回避决战,鱼俱罗早有预料。“是啊,彼有意拖延,时日越久,越于我不利。”
郭侃尽显无耻无赖之能,甘当猥琐鼠辈。问题在于,西凉军以重装铁骑为主,并不是擅长捕捉老鼠的灵猫。
刘芒善于识人用人,选拔大将,自然不会用胆小如鼠之人。郭侃怯战是假,其真实用意,是拖垮累垮西凉军啊。
“大帅,铁骑值守,防敌捣乱,只是权宜之策,却非长久之计。”常雕进言道,“前移大营,逼迫敌人,使之退无可退,逼敌决战,方为上策。”
“嗯……”鱼俱罗点点头。
他也早有此意。
只是,以他现有兵力,前移大营,与后方脱节,风险太大。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禀报主公杨广,调遣西凉全部主力增援,寻求与敌决战。
“这便上书,禀明吾王……”
……
接得鱼俱罗的信报,李儒一如既往地小心谨慎。
但是,杨广直接拍板。
“准!”
杨广并非一时冲动,拍板出兵,是有理由和原因的。
理由之一,久拖不利。论兵马实力,西凉军丝毫不输洛阳军。但论后勤给养,西凉军和洛阳军相差太大,拖得越久,越是不利。
理由之二,杨广信任鱼俱罗,也相信他的判断。老将鱼俱罗,有勇有谋,忠心无贰,杨广不信任他,还能信任谁?
理由之三,决战时机已然成熟。汉凉双方,在左冯翊、蓝田、冢领山等周边战场,较量已有一段时间。所有情报都表明,汉军没占到一点便宜。尤其是最让杨广放心不下的左冯翊,战况出乎杨广意外,李傕已经对汉军徐世绩部发起了反击!
理由之四,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杨广早就等不及了!
优柔寡断,不是杨广的性格。这一次,周边战场,西凉军各部将士没丢脸,没让杨广失望,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对刘芒和洛阳军发起摧毁姓的一击。
这决定性的一击,必须亲自完成才过瘾。婆娘样地拖拖拉拉,丧失了战机,杨广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出兵!干了!”
西凉军主力,终于全部出动了!
除了驻防郿坞、长安的少许队伍,西凉军主力各部,全部增援东部前线。
史思明统领的西域各部游骑,也从长安北面的安陵、长陵、阳陵一带,东移至郑县一带。
杨广李儒,亲统近卫铁骑及余下的重装铁骑,支援东部前线。
战马嘶鸣,人声鼎沸。
铁骑之声,震彻关中大地。霸陵至郑县的大道小路上,遍地是行进的队伍,漫天是暴起的扬尘。
自高祖创基以来,关中大地,从未出现如此大的阵仗;关中百姓,几百年未见如此规模的大军。
西凉铁骑,旌旗招展,铠甲鲜亮,矛利槊长,极其引人注目。
连那些被战火殃及、无家可归的百姓,也暂时忘记了恐惧,忍不住停下流浪的脚步,瞠目结舌地偷偷看上几眼。
西凉铁骑威猛异常,途径之地,弥漫着强大的无形威压。
胆小的百姓,被威慑得腿脚发软,大气都不敢出。
胆大些的、有头脑的百姓,则在心中咒骂不已。那些鲜亮的铠甲、锋利的矛槊,每一件都是取自百姓的血汗、口粮、田地、房产……
第1260章 决战时机渐成熟()
霸陵,是长安东面的门户。
霸陵北面,是渭水与其最大支流泾水交汇之处。
泾渭二水,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却互不相融,甚是奇特。“泾渭分明”,此所谓也。
泾渭二水的分界线,清晰漫长。一条小船,就在泾渭二水的分界线上,顺流而下。
小船较寻常船只更加狭长,水面上波光鳞动,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小船的存在。
二水流速不同,交界处多波浪旋涡,寻常船只,都要留心躲避,以免不测。
而这支小船,故意沿着二水分界线行驶,且速度极快,始终骑行在二水分界线上,竟没有丝毫偏差。
如此行船,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还需要过人的胆量。
小船行得轻巧飘逸,像是钢索上的舞者。可是,驾船之人的形象,却实在不能恭维,黝黑瘦小,豆眼鼠须,猥猥琐琐。
此非别人,正是大汉水军前哨校尉蒋平。
蒋平江湖人称“翻江鼠”,以水为家,在水中比在陆地上,更加自如随意。这种狭长小船,最是难控,可在蒋平的操纵下,小船化身灵动的水蛇,沿着水线,追逐着水流。时而冲入迎面而来的大浪,时而蹿出水面,狭陡的船底,似刀锋一般,切割着水面,如飞疾行。
激流弄浪,翻江鼠玩得不亦乐乎,笑得叽叽喳喳,却苦了同船的小校史阿。
史阿也属大汉水军,在舟船之上,训练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