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人们一想不错,朱学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打人,当下纷纷道:“就是,为什么你要打钱兄?”
朱学看着刚和钱姓举人在一起的五个举人,说道:“由我说来,各位定然不信,我相信刚才看到听到此事的举人们不会说假话,那个姓洪的,你来说说,我为什么打姓钱的?”
洪举人怒道:“你胡乱插话,就算钱兄让你滚,你一个百姓,转头走就是,动手打人你还有理吗?”
在场举人个个点头,一个举人道:“正是,你一个百姓,让你滚虽然用字不雅,但也不能动手打人。”
明朝等级分明,虽然举人们不是正式官员,但等同于正式官员,张嘴让一个百姓滚蛋,虽然有些用字欠妥,但并无太大毛病,因此举人们很是赞同洪举人说的话。
朱学冷笑道:“让一个百姓滚当然可以,可我不是百姓,我是堂堂大明朝大兴巡检司巡查,位列正九品,敢问如此一来,这位姓钱的让我滚,谁对谁错?难道我不应该打他吗?”
第九十一章 胸有正气()
这话一出,举人们群情耸动,洪举人道:“汝居然是官?为何穿平民服饰?可知这已经违了朝例,是要罚俸降级的吗?”
朱学哈哈一笑,说道:“我才刚刚升任,官袍还未来得及做,各位要是不信,看看这是什么?”
说着将顺天府的公文拿出,在场都是举人,眼睛一扫,便知道这份公文的真假。
钱举人阴阳怪气的道:“原来还是个小官啊。难怪反应这么大。”
朱学抖手便是一个茶壶丢过去,钱举人狼狈的躲过,但还是被茶水洒到。
钱举人怒道:“你干什么?我又没有口出恶言。”
朱学哈哈一笑,说道:“你阴阳怪气,还说我是小官,敢问这位举人,小官是什么职位?巡检司巡查虽是地方官,但却是太祖所设,你藐视我的官位,可是对太祖不满吗?”
钱举人大骇,他不过是讽刺一下朱学,怎么就对太祖不满了?这个帽子要真扣到他头上,不说仕途无望了,就连命都保不住。
钱举人吓得嘴唇发白,说道:“你别胡说,我那有对太祖不满,我是对你不满。”
朱学冷笑道:“既然是对我不满,我用茶壶丢你,你还有何话可说?你要是想报复,尽管动手就是。”
钱举人被说得哑口无言。欲待也想丢个茶壶过去,可这么多人看着呢,他要是真丢了,明日便会传遍仕林,还想做官?做梦吧。
在场举人见朱学牙尖嘴利,十分的不好惹,个个沉默无言,这样的主,浑身长满了刺,谁碰谁倒霉,还是不理会的好。
只是洪举人却还是不甘心,说道:“我们这会意楼都是读书人,你一个地方官,还是个武官,来会意楼做什么?”
朱学道:“这会意楼门前挂了牌子说武官不准进吗?”
当然没有,会意楼要是敢挂了武官不准进的牌子,明日便会楼塌人亡。
洪举人道:“你不要胡言,虽然没有挂牌,但此处是我等举人交友会文之所。阁下既然不是文人,还请阁下自去。”这就是要撵他走人。
朱学还没有招到人,怎么会就此离去。而且眼前这洪举人脑袋难得的清楚,正是一个好帮手,他要是不把此人收入帐下,怎么能甘心。
朱学一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洪举人见朱学施礼,勉强还了一礼,说道:“在下洪承畴,福建泉州人氏,此次来京,是为明年会试进京而来。”
洪承畴?朱学好像是听过这个人。即然有印象,说明一定是个有本事的人,只要是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有那一个是简单的?
既然有本事,那朱学就更不能放过了。他扫了一眼章万藻、罗际泰、陈世纯,还有另一个举人,这四人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只是在一旁看戏,令朱学颇为失望。
不说学问如何,就这人品,也可见一般。见同伴有难,而不伸出援手已是不该,就连一句帮腔都没有,这样的人要来何用?就算是那个钱举人也比这三人强的多,至少他还敢强词辩言。
朱学心中已经将这三人划掉,就连另一位举人也懒得问。
转过身又对钱举人拱手道:“敢问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钱举人被他弄得灰头土脸,还打了一耳光,心中正是恨不能吃朱学的肉,寝朱学皮时候,朱学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他姓名。
有心不回答,可这么多人眼睛看着呢。儒生最重礼,刚才虽然还有冲突,但此时人家依礼问名,他要是不回答,立刻便成不知礼之人,因此只能捏着鼻子道:“不敢当高姓大名,在下钱士升,嘉善人氏。”
朱学心中一喜,这个人好像也听过,历史上是有名字的。自已的运气不错啊,一来就碰到两个历史有名之人,难道我的运气突然变好了?
朱学笑道:“两位兄台既然通了姓名,在下朱学,京城大兴人氏,刚刚升任大兴巡检司巡查。”
钱士升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语。
洪举人也勉强拱了拱手。
朱学扫视一眼,见围观的举人都在看着他们,知道得先把他们赶走。于是做个罗圈揖,说道:“刚刚一点小误会,已经没事了,各位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我与这两位是不打不相识,还有话要说,请各位君子让开。”
围观的举人们一听到朱学连君子都搬出来用,而且洪举人和钱举人也没有反对,谁还好意思围观?立刻便各自散去,只是个个耳朵都竖得高高的,举人们也是有好奇心的。
洪承畴说道:“我与你无话可说,告辞。”说完一甩袖子,扭头就走。
钱士升也紧跟其后,连个招呼都不打。
朱学点了点头,要的就是这样的文人,有脾气,不失正气,不管如何,他们两人总比那些呆若木鸡的文人强。
他扫了一眼章万藻、罗际泰、陈世纯,也不打招呼,紧跟着洪承畴下楼。
章万藻一见到朱学离开,登时松了一口气,对史举人道:“史兄,刚才我一见这位朱巡查,便觉得毛骨悚然,居然连一言也不敢发,这是何故?”
史举人惊道:“章兄也是如此?不瞒章兄,刚才我也是如此,一见到朱巡查,便觉得好似巨兽一般,只觉得从心底里害怕,因此虽然洪兄、钱兄受辱,我也不敢发一言,此是何故?”
他二人说话的声音不楼上其他举人听到了,立刻就有举人相和,说道:“我也是,我等也是。”
数了一数人头,足有六人是如此感觉。这样一来就不会错了。只是为何只是这六人有此感觉,而其他人没有?一位举人沉吟一会,忽然道:“敢问汝等,是否都是治易经之学?”
这六人一惊,纷纷道:“正是,我等治的就是易经之学。”
这位举人骇然道:“果真如此,这位朱巡查日后不可限量,定然是我大明一位超拔之人。”
各位举人好奇,纷纷说道:“愿闻其详?”
第九十二章 玄之又玄()
这位举人道:“这位朱巡查一出现,为何只有治易经之人才会感到异常?各位想一想,这是天人感应啊!这六位兄台因是治易经,本就与天道相近,日常治经,便是修行,因此才会在略有小成之时,便能感应到天意。我如此说,各位明否?”
在场举人个个耸动,他们没有想到,今日居然亲眼见到如此神异之事,本来修习易经,也只是个人依爱好之选,却没有想到此经居然有如此神效,还能感天应人?
立时就有人后悔没有选择治易经,而刚才六个感应到的举人则是满脸的神采飞扬。既然有感应,那就是说他们的易经小有所成,还有什么比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有用更开心的?
朱学根本不知道他走后,会意楼里的举人们把和他一会当时是神异事件。此时的他正跟在洪承畴和钱士升后面,心中正在发愁。
如何能让二名没有参加过会试的举人放弃中进士的希望?朱学一张嘴就能说出一大串,他肚子里有的是坏主意。
只要想办法让洪承畴和钱士升坏了名声,自然就断了仕途之路。可是断人仕途如同杀人父母,不对,比杀人父母还严重,就如同古人所说,结下一天二地之仇,三江四海之恨,其后患无穷。
因此那些阴招损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否则只要洪承畴和钱士升知道他们的仕途之路是朱学断的,定然会不顾一切的报复。
该怎么办呢?朱学一直跟着洪承畴到了福建会馆也没有想到办法。眼看钱士升也跟着进去,朱学知道,他们二人应该是住在一起。
想不到办法也得想,办法总是会有的。朱学想了想,他现在没有住的地方,正好也去福建会馆住下,再见机行事。
福建会馆本来只为福建进京的同乡居住,但既然钱士升一个浙江人也能在此居住,那朱学只花了三两银子也就在福建会馆租了一间房子。
福建会馆本身并无饭菜供应,但却有大厨房供自带奴仆的人使用,还没有到饭时,各房的奴仆就开始扎堆洗菜。
朱学装模作样的拿着一本书,坐在庭院中的凉亭里,他却忘记自己的穿着是头上顶头巾,杂色的圆领,妥妥的百姓打扮,这种打扮拿着书在凉亭里看,要多奇怪有多奇怪。过来过去的奴仆们无不多看两眼。
朱学也不管他们,表面上装着看书,其实他在竖着耳朵听奴仆们闲聊。
“三儿,你们老爷今天还是吃素?这都三天了,没肉受不受得了啊。”
“你那菜是那买的?东市口?几文一斤?”
“昨个老太爷来信,说是身体不大好,想让老爷回去瞧瞧”
“我跟你说,这个菜一定要煮着吃,不要先放盐。”
朱学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尽是废话,没听到一句有用的,只能摇摇头,偶然间看到手里拿着的书封面,朱学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