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报行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张图片上,有一位母亲无力地倒在冰冷的雪地,用乞求的目光望着北胡士兵。而士兵一脸狞笑,那高举的双手里还托着一个襁褓,看样子他随时准备把襁褓中的孩子摔在地上。

    第二张图上,一个北胡装束的男人张开了双臂,像老鹰捉小鸡里的母鸡一样护住了几个手足无措的妇女。金刚怒目的他毫无畏惧地与北胡士兵对视着,向前挺立的身躯甚至还压向了士兵的方向,看上去极具压迫感。

    第三张图上,几个衣衫破烂、满身是伤的年轻人正和北胡士兵搏斗。看得出来,他们都是平民。有人拿着棍子迎向了北胡人的弯刀,有人用血肉之躯为同伴挡下了弓箭,还有人把敌人扑倒在地上,张开嘴咬住了他的喉咙。

    图中的人物极具动感,栩栩如生。李狗儿看过图片,真的产生了身历其境的感觉。

    他周围蹭着读报纸的人也纷纷议论起来:

    “这些图是谁画的?就跟这人当时就在临州一样。”

    “图很精美……作图的一定是位手艺高超的老师傅。”

    “新闻配上图,看着比以前舒服多了!想当初满篇都是字,密密麻麻的,就跟一大群蚂蚁似的……”

    李狗儿顾不上别人说什么了。他在桌上丢下几文钱便带着报纸快步走掉,如果可能,他真想早点把报纸上的故事分享给街坊邻里。

    坐镇浦化镇的萧靖也在接收着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

    读者的反应与他所料想的相去不远。惨案过去了几个月,人们本已有些淡忘,可镜报的出现让大家的关注点重新回到了临州。毕竟,普通人顶多从风言风语中听说一些事件的细节,而报纸详尽的报道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现在,街头巷尾的人们热议的都是报纸上刊登的内容。令萧靖松了口气的是,他担心的事并没有出现。

    这几篇报道与评论都曾数易其稿,他还为了修改问题在回来的路上和秦子芊吵了两次。

    最后,刊出来的稿件堪称字斟句酌。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评论,都保全了朝廷的脸面。不仅如此,评论还对朝廷的政策大加颂扬,又通过细致的解释说明帮助官方安抚了部分躁动的民众。简单地说,报纸的态度和朝廷是一样的:仇一定要报,但要先积蓄实力,攒出足够动兵的钱粮!

    这样的说辞足够完美,即便是有心人,也很难以“妄议朝政”的名义来攻讦镜报。

    质疑的声音不是没有,但很快就消失了。准确地说,说话的人被别人的吐沫星子淹没了。

    有些人一如既往的嘴欠。明知道镜报的报道都是真实的,还非要说上几句诸如“居心叵测”、“惑乱人心”之类的话。

    结果,周围的人们不干了:这报道哪儿错了?

    我大瑞朝人杰地灵,难道不应该有这样的仁人义士么?

    怎么,你是觉得皇上不圣明,还是朝堂上的诸公昏聩无能?

    说镜报描写的屠杀言过其实,那你把你家里人送去给北胡兵士娱乐娱乐?

    镜报从不想搞一言堂,但对于毫无理性只知道无理取闹并且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倒也有一种名为“政治正确”的武器可以拿来用用,让他们自食其果。

    这不,效果很好嘛!

第一百四十四章 百折不挠() 
职责在身的人从来都有干不完的活,萧靖就是这样一个人。

    三天前那期轰动瑞都的报道还没失去热度,他就要主持回归后的第一次广告招商会了。

    今天早上,镜报也出了新的一期。内容上,仍然有很大篇幅在讲临州的事,只是话锋一转,把重点从惨案转到了灾后的重建和复兴上。

    “……临州人不仅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楚,还要面对严重损毁的家乡。无论是谁遇到这样的局面,都难免都会有些消沉。

    但是,黑暗总会过去,太阳也会再次升起。勇敢坚强的临州人擦干了泪水,因为他们知道:告慰逝者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家乡恢复成原来那个繁华热闹的临州。或者,干脆再进一步,把它建设得比以前还要好!

    好好活下去,连亲人的那份一起!

    人们行动起来了。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有手有脚能干活的,都参与到了家乡的建设中。

    年近六旬的杨老汉非要和年轻人一起搬木头。他曾经当过兵,平时也经常打熬身子,所以到了这个年纪仍然有一副精壮的好身板。别人都劝他找些轻松的工作,这么大年纪了何必和自己过不去,他却道:‘我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呢,有什么干不得的!年轻的后生不多,多腾出一个人来就能多支应一个地方。嘿,你也别担心我,小老儿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原以为就是苟延残喘着糟蹋粮食,没想到还能有点用处!城破的那天,老子就砍翻了一个北胡人,今天又能给临州城出把子力气,就算现在就闭眼,也开心呐!’”

    说着,老人的神情变了。看他的劲头,仿佛一下年轻了三十岁。

    ……暖烘烘的灶台前,有位妇人在忙碌。她面前摆着好几口锅,锅里蒸的是外面那些劳力的午饭。

    她身后缚着一个襁褓,里面有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孩子在妈妈的背上睡得很香,时不时还会从嘴角吹出一个小泡泡。

    他是在城破的前一天出生的。第二天,他的父亲便以身殉城了。

    ‘那天,奴家的男人就在城西值守。’妇人理了理乱发,道:‘西门破了以后,好多人都跑了,但也有人冲到街上挡住了北胡兵,他就是其中一个。听人说,他连着砍倒了三个北胡人,才……他死得很壮烈。’

    她用手捂着嘴扭过了头。良久,她又道:‘他去了,奴家也不想活了。可是,孩子还这么小,他已经没了爹,若是再没了娘,该怎么办?说来说去,奴家也只能苟且偷生,先把孩子抚养长大再说。

    本想着先混日子,等娃儿成人了就去陪他。可是,看到大家都这么拼命,为了夫君拼死守护的临州城什么都不顾,奴家又怎能如此懦弱……夫君很勇敢,奴家也要勇敢地活着,不仅要把孩子养大,还要把他爹的故事讲给他听,让他记住爹有多勇敢!’

    ……忙碌的人群中,还有个稚气未脱的少年。那天,他的家人全部死在了城里,而他因为头一天出城给人帮工,幸运地逃过一劫。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无论什么脏活、重活,他都抢着干;每天清晨,第一个出现在工地上的人永远是他。

    有人见过他在休息的时候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想劝劝他,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那天,我接到消息冲回家里,可一切都晚了。除了倒在血泊里的爹还剩下一口气。其他人全没了。’

    少年抿了抿嘴,道:‘看见我,爹的眼睛有了些精神。他使劲笑了笑,又说了一句话便就咽气了。’

    ‘只要你活下来就好!’

    他从工友的手里接过一摞砖,又把砖递给了另一个人。

    ‘等临州建好了,我就去边关从军。就算没机会杀到草原上,也绝不能让北胡人再进一步,再杀掉任何一个百姓!’

    说罢,他抬起了头,坚毅的眼中隐隐有泪光闪动……”

    萧靖放下了手中的报纸。

    这两期的内容,全是他和秦子芊一起采写的。如今,报道大获成功,精明干练的天才记者秦子芊又在哪里?

    没有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萧靖的心里忽然空落落的。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样,夏鸿瀚真的要关够三个月才肯放她出来么?

    “公子,差不多该过去了。”董小雅抱着一摞文件走到他面前,轻声道:“今天客人们来得很早,小潘刚才回来的时候说,下面已经快坐满了。”

    萧靖点了点头,和董小雅一起走出了院子。

    一炷香的时间后,他已经精神抖擞地站在了台上。

    和往日不同,今天的萧靖要稍微严肃一些。主题偏沉重,作为主讲人的他自然要拿出相应的态度。

    待台下安静下来后,他铿锵有力地道:“这两天,镜报连篇累牍地报道了临州的事,各位想必已经看到了。”

    商人们的反应不一。有的人一脸沉痛,有的人若有所思,还有的人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就差没说一句“临州关我鸟事”了。

    这也难怪。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把千里之外的一座城池放在心上,那些本就没有生意在北边的人,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萧靖把众人的反应一一记在心里,续道:“那边发生的事情,报纸上说得很清楚了,萧某不再赘言。招商会开始前,我想说说我在临州看到的情况,主要是商贸方面的。”

    听到这话,众人才来了精神。在商言商,能引起听众兴趣的还是与商业有关的话题。在镜报的一再宣传下,“信息等于财富”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更何况,说话的人是萧大社长,他的信用还是挺值钱的。

    虽然临州惨案后很多人就中断了北边的生意,但他们还是想听听萧靖会怎么说。

    萧靖清了清嗓子,道:“萧某在临州待了七天。其中的见闻,一言难尽。我只想说,如今的临州虽然不复当年的繁华,可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也已恢复了一些元气。口说无凭,我来给大家看些东西。”

    说着,他拍了拍巴掌,便有人用推车推了些东西上来。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商机() 
人们一开始以为只有几辆推车。谁知,源源不断的从林子外面进来了四十多辆手推车,看上去倒有点像后世的支前分队。

    推车的人进到空场后自觉地排好了队。他们的样子有点像做广播体操的中学生:九人一排,一共站了五排;人与人之间留着一定的空隙,足可以让两、三个人并排穿行而过。

    待队伍站定,萧靖朗声道:“各位肯定能猜到这些货是哪里来的。对,它们都来自临州,那座不久前才被战火损毁的城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