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杉弹正尹殿如今是关东上杉家的一门总领,和这有何关系?难道是因为自己身上流着恒武平氏的血?”近卫前嗣还是不明白谦信眼下有何顾虑。
“越后府中长尾家出自恒武平氏,权衡朝野数十年的伊势平氏落败之后,遭到了胜者源氏疯狂的杀戮,嫡流几乎断绝。就连分支也是离开京畿前去西国和东国藏匿。”朝定随即想到了平氏的结局和联想到谦信本人就是身上流着恒武平氏的血脉。
“上杉弹正尹殿和藤原镇府既然都清楚此事,那么余相信你们是不会做出和伊势平氏一样的事情来的。”近卫前嗣对谦信和朝定二人还是很信任的。
“博陆公所言极是,御屋行殿还是不要辜负朝廷和博陆公的好意。”朝定随即在一旁好言相劝道。
“对了,余此次下向关东、越后还有一件事要做——改名。”近卫前嗣将一个大胆的想法说了出来。
“博陆公为何想要改名?”朝定有些不理解近卫前嗣的想法。
“那余就单刀直入的说了。余从小便一直向往武家,只有武家才能够平定这年年战乱的天下。若是有机会余也想像武家一样带兵出阵。”近卫前嗣将自己的心声说了出来。
“博陆公,您身居摄政关白的高位,恐怕有些不妥吧。”朝定感觉近卫前嗣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令人难以接受了。
“若是藤原镇府和上杉弹正尹觉得余身居摄政关白一职不妥的话余可以立即向朝廷申请辞去摄政关白一职,这样你们二人便能够接受了吧。”近卫前嗣自从返回京都之后就一直派人打听东国所发生的事情,特别是战事。他很向往武家能够征战沙场,平定一方,只可惜他身为五摄家之后,故而无法自由离开京都。
“那博陆公您还是改名吧。”朝定此时也拿近卫前嗣没有办法。
“余准备改为前久如何?武运长久的久。”近卫前嗣将自己的即将改的名字说了出来。
“博陆公喜欢就好。”朝定尴尬的笑了笑后说道。
“博陆公,那么您是打算要将近卫家从公家变为武家?”谦信总觉得近卫前嗣的想法有些不符合他自己的身份。
“若是真有这个想法,家父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近卫前嗣笑了笑后说道。
“那就好,若是五摄家之一的近卫家都变成了武家,那么岂不是朝廷颜面何在?”朝定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样吧,藤原镇府是出自扇谷上杉家,上杉弹正尹是目前是山内上杉家的家督,余想与你们二人血书誓盟。一方面你们在东国的行动将会得到朝廷的支持,另一方面余在朝廷还能为你们说些好话,你们家臣的官职申请也能快一些得到朝廷的同意,如何?”近卫前嗣将两个诱人的条件说了出来。
“博陆公该不会想让上杉家尽快出兵上洛,稳定京畿吧?”朝定总感觉近卫前嗣不是无偿提出的这些条件。
“不错。三好家与足利将军家时常在京畿交战,加上之前应仁之乱,京畿已经破败不堪,你们二人先前上洛时也曾看到了京都的样子。”近卫前嗣一想到京都的样子就有些痛心。
“若是能有机会,我等必然会率军上洛,恢复京都原来的样子。”谦信随即向近卫前嗣保证道。
“恩。有你们二人在余确实能够相信这句话定能实现。只是眼下尾张的织田上总介如今已经夺取伊势大半,并且将次男过继至北畠家,三男过继至神户家。”近卫前嗣对日渐壮大的织田家感到了担忧,就怕织田家先上杉家一步上洛。
“无妨,三河的德川家即将被武田家攻灭。一旦三河国被武田家夺取,那么织田上总介就应该暂停对周边诸国的侵攻了。”朝定反而希望织田家先率军上洛,若是织田家一路将京畿周边的三好家、六角家等大名击败,那么对上杉家来说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如今朝廷之中也有些公卿开始转而支持织田家了,一旦织田家率军上洛并且将京都周边平定之后,余很有可能就不能继续担任摄政关白了。”此刻近卫前嗣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若是博陆公真的失去了摄政关白一职,那么请带着家眷来关东或者北陆道,下官与御屋行殿一定会将博陆公一族安置妥当的。”朝定已经预料到一旦织田信长率军成功上洛并且稳定京畿周边局势之后,近卫前嗣必然会失去摄政关白一职。因为织田信长上洛后必然会清除掉朝廷之中支持他国的公卿,尤其是不支持织田家的时任摄政关白。
“若是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余会带着家眷一族来到越后或者关东的。眼下趁着余还能为上杉家做些事情,你们也尽快将东国稳定后率军上洛吧。”近卫前嗣长叹一声后说道。
“眼下奥羽两国就仅剩下稗贯家、南部家和安东家与上杉家为敌,其余势力均已被下官派兵攻灭,博陆公完全可以安心返回京都,不必太过于担心东国的局势。”朝定如今也只需要将稗贯家攻灭即可。因为日后津轻家从南部家分离出来后便再也不用担心南部家会与自己为敌了。
“恩,余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近卫前嗣听完朝定的话后便安心不少。
“若是上杉家真的能够为朝廷平定天下,让天下太平,那么博陆公为上杉家所付出的下官绝对不会忘记。日后必然会拿出一国交给近卫家打理。”朝定可不是忘恩负义之人,既然近卫前嗣那么帮上杉家,那么自己也不能亏待他。
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定的野心()
永禄三年,二月六日。近卫前嗣在越后府中御馆改名为近卫前久,同时与朝定和谦信二人血书盟誓。上杉家将与近卫家联姻,并且同进退。当然,上杉家要日后将一国的领地交给近卫家,而近卫家则是在朝堂之上为上杉家争取最大利益和大义名分。近卫前久也在越后府中御馆中举行了连歌会和与朝定、谦信二人一同鹰狩,随后他便高高兴兴的在直江津登船前去京都了。就在近卫前久离开越后不久,朝定便被谦信叫到了府中御馆之中。
“藤原镇府,你好大的胆子啊!”就在朝定才进入府中御馆的大广间里,谦信就直接将刀鞘架在了朝定脖子上。
“御屋行殿此话怎讲?我怎么有些听不明白啊。”朝定并不知道谦信所指的是什么。
“奥州总奉行葛西家、奥州探题大崎家都被你的家臣率军攻灭了,就连北陆奥的原奥州管领斯波御所都被迫降服在你的军门之下!”谦信随即不拐弯抹角的说了出来。
“并不是降服于我的军门之下,而是降服于御屋行殿你的军门之下。我如今只是你的一门众和家宰,也算得上是你的家臣。”朝定说完便将谦信的小豆长光轻轻拨开。
“奥州的武家名门如今还剩几家?!你若是继续这样不顾及足利将军家的颜面的话,那么本家迟早会失去幕府的一切役职和大义名分!”谦信想以此来迫使朝定收手。
“武家名门?这些武家名门既不上洛辅佐足利将军家重振昔日荣光,又不能稳定自家领地,这样的大名留着有何益处?与其将土地、领民交给他们倒还不如交给有德有才之人!”朝定可对这些老牌的幕府大名不感兴趣。
“难道让他们断绝家名就是最好的吗?!一旦上杉家越来越强大,那么周边的势力将会对本家敌视和警惕。最坏的结局将会联合起来群起而攻本家。”谦信并不想看到上杉家包围网的再次出现。
“就算不这么做,甲府的武田信玄都会利用周边大名来削弱我们的实力和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有何区别?与其等对方落子后再行动还不如我们先发制人。”朝定可不想坐等武田家等敌对势力行动完后自己再行动,那样的话就晚了。
“先不说这个了,虽然朝廷已经任命你我二人兼任北陆道和东海道的观察使,但是这对足利将军家来说可不是好事。观察使的职能已经取代了探题,如此一来对于探题的役职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幕府的地位也会随之产生动摇。”谦信觉得朝廷将观察使一职恢复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不再信任室町幕府,认为室町幕府已经无法稳定天下各地的局势。
“三好家将足利将军家赶出京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幕府的地位早就在动摇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眼下的关东公方今川治部大辅就很适合继承足利的苗字。”朝定可不觉得朝廷这次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幕府长时间还要看三好家的脸色度日,还不如趁现在将今川氏真的苗字改为足利。
“藤原镇府,你是想谋逆吗?!”谦信听完朝定的话后脸色瞬间变了。、
“这不是谋逆,这只是一个提议而已。很有可能今川治部大辅还没改为足利的苗字,三好家就会将足利将军家再一次赶出京都。”朝定可不认为自己这是在谋逆,眼下的室町幕府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家小大名罢了,除了能够调解一下大名之间的纷争外也无法做出一番能够振兴幕府的大事了。
“提议?不只是你藤原镇府今天提出来,之前不少旗本、谱代家臣包括一门亲族众都先后向我提议在镰仓自称征夷大将军,或者是拥立一个有着足利将军家分支为将军。”谦信对于这样的提议之前全部否决掉了。
“既然御屋行殿深得麾下家臣的拥戴那就应该顺势而行,为何否决呢?”朝定可是早就开始预谋拥立谦信为征夷大将军的。
“顺势而行?你说得倒是轻巧!观察使一职可不是那么好得的!若是我们没有派遣使者前去京都向将军殿下说明,那么我的关东管领、北陆探题等役职将很有可能由武田家来继任。而你的武藏守护、上总守护、下总守护、安房守护等关东数国的守护职也将会被收回。”谦信听完朝定的话后便摇了摇头。
“收回?若是足利义辉公真的敢收回我关东数国的守护职,那么我就敢拥立今川治部大辅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