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五世纪末期,三户氏的家臣大致分为“亲类”、“家子”、“老中”、“御内众”、“外样众”等;分家八户氏的家臣在天文年间则有“一家”、“亲类”、“御内五人老”、“小御内”、“外样”、“中间等”;另一分家九户氏的家臣也有“亲类”、“内众”等等。他们通过大致相同的编成手段,形成了各自的家臣团。
天文年间前期,南部安信分别将弟弟信房和信次配置于田子城西侧的石龟城和鹿角郡的毛马内城,并以此为苗字成立了石龟家和毛马内家,与田子家一起执行出击和警戒出羽安藤领的任务。另将一弟长义配置于奥州街道的要冲五户浅水城,成立南家,以此作为三户城北方的屏障。再加上出自于三户氏的庶家北家和东家等,三户氏通过创建有力的庶子家,构成了其家臣的主体,并以此作为与周边的斯波氏、安藤氏等势力对抗或平定领内动乱的骨干力量,这也是三户氏由一介国众向战国大名转化的契机。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弘治二年,南家与另一“亲类”北家间因斗贺村而起了纠纷。可见在建立有力庶子家的同时,如何解决家内纷争并更好地统御诸庶子家,又成了一个让人困扰的课题。
另外,在糠部郡内以“户”为地域单位的这些领主们以“户”作为其独立所领,拥有自己的家臣,再加上糠部郡面积较大,这些“户”的领主们的势力甚至可与其他分国拥有一郡的在地领主比肩。这些“户”的领主们所构成的“族缘”集团称作“一家”,虽然推举三户氏为他们的“家督”,但三户氏却不能把他们直接视作家臣,只不过是领主们依靠某种契约的集结在一起的结合体。
十六世纪前期的天文年间,南部氏的有力庶家北家、东家和南家及石川高信·信直父子、九户政实等逐渐取代一户氏和久慈氏成为进攻鹿角郡和岩手郡的主力。石川高信率领麾下的岩手众屡次入侵两郡,而且高信的嫡子南部信直(即南部氏第二十六代当主,石川高信的嫡子。此时尚称田子信直)于永禄八年与南部晴政的长女结婚,因晴政当时尚无儿子,所以指认信直为三户氏的继承人,并作为南部晴政的阵代出兵鹿角郡;而九户氏也在十五世纪末期,时任当主九户光政将居城迁至九户城,并通过将女儿嫁给久慈氏的结姻方式,将其纳为从属。
在田子氏(即石川氏)和九户氏的势力上升期,一户氏、久慈氏反而日趋没落。另外,根知城主八户氏在天文年间前期的三代当主治义、义继、胜义先后去世,且因胜义无子,便从一族新田氏入继了年仅五岁的彦次郎(幼名久松,即后来的八户政荣)继承当主之位,祖父新田盛政为其后见役,但另一一族田中宗祐为了篡夺当主之位而谋反,后被镇压。天文二十一年,七户庆胤入侵八户领;永禄七年、永禄十年八月、永禄十二年,四户的栉引氏多次入侵八户领,可谓内忧外患,造成了八户氏权力的严重衰退。由于四户氏和七户氏未与三户氏结姻,且无法通过对外战争扩大势力,所以只能在糠部郡内扩张。而从作为诸“户”家督的三户氏当主南部晴政的角度来看,上述纷争只是“一家”内部因领地纷争所引起的私战,自己无法擅自处置,命某方停止交战。永禄十年八月,彦次郎的亲父新田行政殁,次月,彦次郎获赐南部晴政的偏讳,取名八户政荣,可以说是以暂时从属于三户氏为代价换来了本家的存续。
进入永禄年间,北奥的争乱进一步激化。邻国出羽的下国安藤氏当主安藤爱季图谋向糠部郡渗透,并于永禄元年开始通过其从属国众·比内郡领主浅利则祐拉拢南部氏麾下的大汤氏、大里氏等鹿角众,以及津轻平贺郡代大光寺氏和浪冈御所的浪冈北畠氏。在进行了周全的准备后,永禄九年,安藤爱季纠合浅利氏、虾夷的蛎崎氏、出羽的由利众等共计五千人马入侵鹿角郡。三户氏当主南部晴政急忙派遣岩手众及有力庶子家的北家、东家、南家等迎击但败北;次年,在双方均付出不小的代价后,鹿角郡终被安藤氏占领,史称“鹿角大乱”。但是仅仅不到两个月,南部晴政便亲率大军夺回了鹿角郡大部。而安东爱季此次唯一的收获便是夺取了进出鹿角郡的桥头堡——土深井城。
第三百五十四章 攻入佐久()
就当上杉家在北陆道、东北奥羽两国连战连捷的同时,太田资正也不甘落后,想要迅速将武田军击败并且收复相模一国。小山朝幸倒是秘密向太田资正献上了围魏救赵的计策——再次发兵攻入武田家的腹地甲府,迫使武田信玄收兵返回甲斐,这样一来上杉军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平定相摸一国。
然而太田资正认为此计颇为冒险,稍有不慎派出的偏师将会全军覆没,便就没有采纳小山朝幸所提出的计策。
但是,最令太田资正所没有想到的是,小山朝幸竟然会直接派遣其心腹家臣高梨内记前去会津若松城去征求朝定的意见。而朝定在听完高梨内记的叙述后想都没多想便同意了,并且授予小山朝幸驻守在武藏边境上州兵的统帅权。
得到朝定首肯的小山朝幸便不再理会太田资正、山本寺定长等人,自己独自一人率小山众大部前去与上州兵合流,仅仅留下森五左卫门、水科盛直、舟越五平次等家臣率百余军势继续听从太田资正的调遣。
太田资正在得知小山朝幸不告而后只能气得直跺脚,毕竟小山朝幸是朝定真正意义上的一门众,并且还是迎娶了朝定侄女的人,自己并不能把小山朝幸怎么样。而太田资正自己则只是上杉家的谱代家臣,仅仅只是被朝定授予了一门格罢了。
小山朝幸随后便整合上州兵、小山众共计一万余大军从武藏秩父山出阵,翻越天目山之后进入甲斐国内。
与此同时,朝定还火速派遣加藤段藏前去上野,令上杉景满、本庄繁长、小笠原长时、桃井义孝、曾我佑重、沼田佑光等将迅速率军攻入北信浓牵制北信浓武田军,使其无法出兵南下支援甲斐。
本庄繁长一接到朝定下令出兵的命令后立即动身征召军势,他已经被朝定冷藏很久了,必须要乘此机会立下大功好让自己的地位不低于小山朝幸,毕竟他的正室是上杉景信之女,还能与谦信沾亲带故。
永禄三年,四月十五日。以上杉景满为总大将、本庄繁长为先阵、沼田祐光为军师、小笠原长时为副将、桃井义孝为小荷驮奉行、曾我佑重为兵粮奉行,总计一万余大军经轻井泽进入北信浓佐久郡。随后,上杉景满便在上野原布下本阵,并且将武田家在北信浓的重镇小诸城包围起来。
而作为北信浓侵攻的先阵本庄繁长则是被上杉景满和小笠原长时等将命令去攻打小诸城西面以及南面周边的支城兵砦。
本庄繁长接到命令后也不抵触,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方面能让自己扬名甲信两国,另一方面将小诸城周边的支城兵砦攻落后还能立下不少军功。
随后,本庄繁长便迅速率本部军势三千余向着岩尾城行军。然而,武田信玄则是迅速下令保科正俊率以诹访先方众为主的三千余军势火速进入佐久郡支援小诸城、岩尾城、内山城等重镇。
上万上杉军宛如旋风一般冲入了北信浓,一路上势如破竹,武田家猝不及防,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朝定的动作如此神速。而武田家驻守在北信浓各地重镇的家臣们见上杉军对北信浓大举侵攻后,顿时间吓得心惊胆战,接连向甲府、骏府派出求援的信使。各地求援的消息如雪片般飘入骏府和甲府。
先前北信浓遭到谦信、长野业正数次侵攻之后,北信浓的国人众败多胜少、损失惨重,故而马场信房、诸角虎定、原昌胤等武田家重臣先后上书武田信玄,重点向他说明了“甲信兵多死,国人愁怨”的情况。不少甲信的国人领主们对武田信玄的统治和政策已经在暗地里颇有微词,特别是北信浓的国人领主们,他们都暗中先后向谦信献上了太刀和良马。
与此同时,驻守在奥信浓的斋藤朝信见上杉景满、本庄繁长、小笠原长时等上野诸将大举攻入北信浓后也立即联同岩井满长、岩井成能(女婿高梨赖政,岩井满长之弟)、高梨秀政、高梨赖亲、出浦国清等北信侍率军三千南下响应。
由于上杉军南北同时夹击武田领,北信浓武田军顾此失彼。虽然北信浓的武田领在真田幸隆、芋川正亲、室贺满正等人的严防死守之下守住了葛尾城、砥石城、牧之岛城等重镇,使得斋藤朝信等北信侍无法取得更多战果,只能在武田领各地的城下町和村落中放火掠夺。但是,真田幸隆无暇顾及佐久郡,使得小诸城周边的岩尾城、大井城、志贺城、前山城、今井城、八反田城、日向城、森山城、耳取城、荒山城、野泽城等十多座城池兵砦先后被本庄繁长率军攻落,并且讨死武田家的诹访先方众(诹访五十骑)中前去支援佐久郡的千野丹波守、千野山城入道、千野伊豆入道、友贺纪伊守、大和监物、诹访右卫门尉、小坂藤三等知名武士。
本庄繁长一边攻打佐久郡内尚未降服的城池兵砦,另一方面还积极调略佐久郡内的野武士、浪人。其中,平贺源心(平贺成濑、平贺源心斋、平贺玄信、海口城城主)之孙平贺政行(平贺源心长男平贺政胜之子)、大井政成(平贺源心次男大井政继之子)等人蛰伏在浅间山内多年,当本庄繁长派人前来招揽后,他们立即表示愿意追随上杉家并且迅速率麾下郎党突袭旧领平贺城、海口城等地。
而保科正俊所率的诹访先方众在佐久郡损兵折将后为了避免被以平贺众为主的野武士、浪人们切断后路只好仓皇而逃,迅速撤入诹访郡内固守待援。
而与此同时,小山朝幸最先遇到武田家腹地的城池便是净古寺城、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