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秋没有参与战斗,他站在一旁观望局势。过了片刻,他注意到局势开始变化了。越来越多的敌人从民房里涌出来,手中拿着刀剑,同伴的死亡给这帮人赢得了宝贵的反应时间,这些人从容的穿好了衣服,找好了兵器,一出来便压制住了郑秋的手下。
郑秋的手下虽然经过了半年多的训练,但是杀人是个技术活,这一刀砍在哪里比较轻松,其实是有学问的,但是这种东西又没法教,只能是在实战中慢慢领悟。战斗一时间有些胶着。
郑秋心中焦急,忽的想起擒贼擒王的说法,大吼道:“景州卫左所前屯的人,你们速速投降,谢九坤人头在此!”
对方的人明显一滞。
黑暗中,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哈哈大笑,“谢某在此,各位兄弟不必惊慌!”借着夜色,郑秋看见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站在空地上,赤手空拳站在那里。
还没等到景州卫的人欢呼,郑秋冲麻雷子喊道,“雷子,干掉他!”麻雷子答应一声,立刻扑了上去。
谢九坤吼了一声,“来得好!”他一俯身,从地上拿起什么,借着夜色,郑秋惊讶的发现,那竟然是两把巨大无比的铁锤!这种只在里见过的兵器,竟然真的有人使用。这两把铁锤的锤头,比牛脑袋还大出一圈。
谢九坤大吼一声,双锤一起砸了下来。
麻雷子毫不示弱,举着石锁就迎了上去。麻雷子与谢九坤都是万斤之力,两人砰砰的对砸,溅的石屑乱飞。郑秋站在原处,端着弩弓,慢慢瞄准,寻找着契机。
就在杀得难舍难分之际,村子外围,忽的燃起大量火把,照的整个村子登时是亮如白昼一般,只听有人厉声喝道:“所有人放下武器,否则一律格杀勿论!”
众人心中都是一惊,却不知这又是来的哪拨人马?
郑秋的马被吓得长嘶一声,郑秋慌忙问道:“怎么回事?”一直在旁边观战的李厉也愣住了,急道:“二哥,我们的斥候好像被干掉了。”
郑秋不再理他,勒住马头定睛看去,心中顿时一惊,周围的人马足足有上千人,把村子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借着火光,可以清晰地看清对方的打扮。这些人统一穿着白色衣服,头戴白色头巾,腰里系着红色的腰带。他们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门,铁锨,刀剑,锄头,甚至有人手中拿着菜刀。
郑秋心里一惊,“白莲教!”
这是郑秋来到明朝后,见到的最大规模的白莲教教众。如果之前的封龙山土匪只能算是土匪,那么眼前这批人,很明显是叛贼了。
白莲教在大量清朝辫子戏中都有戏份,多被描述为反清复明的义士,其实这只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无聊宗教。把白莲教称为专业造反教一点都不过分,它建教于唐宋时期,最早只是单纯的宗教。但从元朝时,它就开始了自己专业造反的路程,从元朝一直反到清朝,给这元明清都造成了很多麻烦。
双方的士兵都停下手来,所有人一言不发,场面分外寂静。这时,白莲教中有人朗声喊道:“郑千户,别来无恙啊。”
郑秋心中一惊,定睛看去。说话那人面色苍白,双目狭长,身边簇拥着几个威猛汉子。他暗暗骂道:“于弘志!”
这时,一个焦急的声音喊道:“郑大哥,郑大哥,你在里面吗?”声音里满是担忧和关系,居然是紫菱。郑秋顺着声音看去,果不其然,于弘志旁边站着两个娇小的身影,果然是肖家姐妹。
李厉是认识紫钗和紫菱的,他惊讶的看着郑秋,道:“二哥,难道是家里出事了?”
郑秋摇摇头,“不会,封龙山距离这里有几十里地,比我们还远,这些人是之前就等在这儿的,”他苦笑一声,“守株待兔懂吗?”
李厉沉吟道:“您的意思是?”
郑秋脸色一寒,没有说话。自己是今天晚上临时起意,为了报仇而攻打景州卫左所前屯的,而白莲教竟然能抢在自己前头在这里等着,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们事先知道刺客会来,而且知道柳柳对自己很重要。
这个消息,是谁传出去的,不言而喻――无论紫菱紫钗跟自己有怎样的纠葛,都不能代替她们是白莲教这个事实。
紫菱焦急的喊道:“郑大哥,我,我是紫菱啊。你别打了,于大哥,快放我大哥出来啊。”
刚才说话的那人不再言语,只有紫菱焦急的喊着什么。
片刻之后,于弘志又喊了一嗓子,“郑秋,谢九坤,告诉你们的人,扔下武器,投降我们白莲教,否则格杀勿论!”
有人喊了一嗓子:“白莲下凡,万民翻身!”
上千教众齐声吼道:“白莲下凡,万民翻身!”
紫菱着急的喊道:“于大哥,于大哥,你答应我不伤害郑大哥的,你答应过的。”
这个于大哥看都不看她,“郑秋,谢九坤,给你们一盏茶的时间考虑,不然,我就要烧村子了!”
让郑秋有些意外的是,这个力大无穷的谢九坤竟然怂的很,大声道:“别烧村子,我投降。”
旁边有人怒道:“千户,不过一死罢了,有什么害怕的?”这人中等身材,身形瘦削,背上背着一把大弓。
谢九坤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然后大声道:“白莲教的兄弟们,我谢九坤投降。”
那人使劲拽着谢九坤,“千户,不可以啊。”
谢九坤怒道:“宋杨,你再拦我,我可不客气了!”他一把推开宋杨,喊道:“有想跟我投降的,就跟我走,想留下来送死的,我也不拦着。”
主将一降,军心立刻乱了,很多人哗啦哗啦扔下兵器。谢九坤也不说话,扔了锤子,举起双手就向外走去,嘴里大声喊着:“我投降,我投降。”
郑秋面无表情的看了看他,弯弓搭箭,瞄准谢九坤的后心。随着他松手的一刹那,弓弦发出“铮”的一声,一支羽箭噗的正中谢九坤的后心,谢九坤扑倒在地。
郑秋面目狰狞,宛如阎罗王转世,厉声喝道:“有临阵退缩者!杀无赦!”
第41章 天下将乱()
地上的男尸,竟然是肖紫钗和肖紫菱的父亲――肖世雄!
郑秋只觉得心神巨震,这次算是玩儿大了。战斗已经进入尾声,德州卫官兵正在捕杀剩下的乱民。
郑秋在短时间的惊讶之后,立即意识到了这件事很有问题,为什么这些乱民的兵器清一色都是农具,连一把刀都没有?为什么他们的衣着是普通衣服,不是白莲教的装束?那些白莲教真正的匪徒去哪里了?郑秋急忙从怀中取出地图,手指在阜城县周围划了一遭,他戳了戳地图,终于明白过来――
于弘志分兵了。肖世雄所带领的这部分人只是诱饵,他们故意大张旗鼓的从封龙山这边经过,是为了掩护真正的队伍。这些人应该是
郑秋的手指从阜城县划到了旁边的武邑,很显然,对方不可能继续往北攻,因为再往北就是河间府以及天津卫的范围,于弘志觉得不是对手。那么这附近最有价值的目标是――
郑秋的手指终于停在一个位置上,他轻轻点了点那个位置,忽然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他心急火燎的吼了一嗓子:“所有人,立刻赶回景州!”
没错,这附近最重要的位置,最值得大动干戈的位置,只能是景州城。而于弘志没有从封龙山经过,那么他势必是穿越景州卫左所的防区,而到目前为止,景州卫左所的防区并没有任何战斗的迹象。简单说,景州卫左所,反了!
大胆点猜测,整个景州卫,很可能都反了。
景州卫左所,千户所,日常编制为一千人。如果是整个景州卫,那就是整整三千人。虽然军户所的军户不那么强壮,也没有太系统的军事训练,虽然他们打不过后金鞑子,打不过倭寇,也比不上募兵的战斗力,但是他们的战斗能力,肯定比普通衙役、民众要高出很多。
整个景州卫,再加上白莲贼兵,这就是近万人的队伍。
景州危矣!
麻雷子纵马过来,高喊道:“表哥,怎么了?”他浑身是血,却面露兴奋,当真是天生的将才!
郑秋没心思跟麻雷子解释,他直截了当的下命令,“组织所有人,收拾武器,直接往景州城进发。”
麻雷子大声下令去了。
郑秋看着肖世雄的死尸,叹了口气,喃喃道:“我不知道你为何要造反,不过你这般做法,也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罢了。”他从地上抓了一把黄土,覆在了肖世雄的脸上。黄土盖面,也算是入土为安了。
片刻,德州卫已经集结待命。这次战斗,德州卫几乎是零伤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乱民身上的金银财宝都被这帮人搜刮一空。
郑秋看了他们一眼,面无表情道:“把东西收好,别掉了!”
众人哄堂大笑。
“出发!”
郑秋虽然心中着急,但是没有贸然急行军。既然于弘志派出肖世雄做诱饵,那么他肯定是提防自己了。郑秋不断派出斥候去前面侦查,几个时辰后,郑秋等人终于到达了距离景州城十几里的一处村庄。
村子里空无一人。或者所,空无一个活人,剩下的,都是死尸。
此时天色已晚,郑秋看了看疲惫不堪的士兵,下达了命令:“就地休息,生火做饭。”
很多人几乎是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郑秋安排了几个岗哨,再一次往景州方向派出了斥候。
这一次的斥候回来的很快,郑秋坐在一处民房的土炕上,刚刚端起粥碗喝了一口,面如土色的斥候就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大人,大人。”
郑秋看着他,温和道:“别急,慢慢说。”
斥候咽了口唾沫,“人,好多人,都是人!”斥候纠结了半天,才描述清楚。原来景州城已经被白莲乱贼团团包围,这些人目前并未攻城,似乎在劝降。
“他们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