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方面,李乐开始着手布置本国的国内战略。他否定了希特勒在开战之后就贯彻执行的破坏摧毁策略。
在李乐接替了希特勒的指挥权,成为德国的假元首的三个月时间里,李乐正在努力的转变德国对内的种族政策,还有生产政策。
他变屠杀摧毁犹太人为压榨,尽量改善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大力的恢复生产,强化国内在经济方面的改革。
用最笨的办法,他在波兰境内的集中营,还有一些试点工厂开始实行准战时动员体制。
命令爱娃去一个一个的调查这些工厂,监督这些工厂尽快进入生产状态,李乐是一个厂房一个厂房在安排,让德国进入战时工业生产状态。
李乐要把德国还有法国比利时等工业区强化起来,在工业产能上和美国抗衡,他知道这个振兴任重道远,可他比希特勒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走出了这一步,而希特勒根本就没走!
作为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人,李乐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工业生产的企业激励机制,这方面是他的爱好,因为他曾经思考过,二战德国工业有没有再提速的可能。
这些研究在李乐脑海里,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的,毕竟只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
可是,这些东西被李乐整理成了一些概述,转送给了克虏伯法本西门子等公司之后,他们都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挖掘工人潜力,管理工人并且使之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这方面,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明显比二十世纪的资本家更高明。
“美国并不可怕!先生们!美国加上英国,才变得可怕!”李乐在工业生产会议上,开口对参加会议的工业部门官员说道。
“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年之内打败英国,把欧洲真正变成铁板一块,美国的力量就会被削弱,而我们的力量就会得到增强!”李乐乐观的对自己的战略进行了估计。
“英国今年的钢铁产量,在900万吨左右。这是在我们空军的不断打击下,才取得的成果。”李乐看着坐在面前的手下,给出了一个让大家一头雾水的数据。
为什么说英国今年的钢铁产量是900万吨?元首的间谍在英国不止能抓到有用的军事情报,还渗透到了经济工业部门了?大家脑海中都浮现出了这个想法。
恐怕英国首相丘吉尔自己给元首打电话汇报工作,数据方面也就这么全了?再具体一些,估计这就不是丘吉尔汇报了,是英国的工业部门年终总结……
大家当然那都不知道,这个年产量900万吨,是李乐在后世给出的数据资料上,加上了自己的推测得出来的结论!
原本英国在1940年钢铁生产总量是1300万吨,李乐推测自己的飞机轰炸英国的钢铁厂还有其他基础设施,怎么也能把英国的钢铁产能压缩回1934年去。
“在未来的一年里,海军将会尽量封锁英国,为真正击败英国创造机会!”李乐没有理会手下们的揣测,只是在不断的说着他的构想。
在他的构想里,德国将在未来的三个月内,也就是在41年到来之前,做好产能爆发的准备。
而在准备好之后,41年的德国工业就将开足马力,按照历史上43年工业动员之后的产能,来生产工业和军工物资。
“人工橡胶的生产,是这次会议的重中之重,我需要ig法本公司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将自己的产能提高十倍!”李乐做了一个十的手势,开口说道。
“十倍?”法本公司的代表听到这个数字之后,简直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表情才好。
面对如此大的订单他本来是要笑的,可完成这么巨大的增产,对法本公司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能不能完成,可还真的不好说。
好在德国有一个光荣的传统,那就是任凭你上级怎么定产量,我就一个说辞:“完不成就是完不成!”——
这两章龙灵一起发出来,想写的是美国在1910年后的战略决策,单独拿出来看,是私货,是“灌水”,可美国战略团队的这篇隆中对,真的抵得上百万雄师。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小心美国的原因,硬实力上我们追上来并不代表我们真的强了,不打败美国的战略构筑能力,我们就要倒在英国、德国、苏联的尸体后面,成为另一个教训了!
226化肥还有屯垦()
“为了能够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让我们的工业体系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我安排了一个新的工业部副部长。”元首笑着看ig发本公司的负责人说道。
“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听说了,我的元首。”ig法本公司的负责人点了点头回答道。
“是的!我安排阿尔贝特·施佩尔先生,做工业部的副部长……让他总管工业动员的工作。”李乐点了点头,介绍了一下坐在自己身边的施佩尔。
施佩尔站起身来,对着周围的大公司负责人点了点头,算是正式走马上任前的一次介绍了。
在座的公司,都是当年支持过纳粹党上台的大财阀,也都在元首上台之后,成为了德国崛起的直接受益人。
至于说收益了多少呢,我们就从这些公司里,找出一个最据代表性的ig法本公司来说一说,就非常直观了。
提起ig法本公司来,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经常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
法本公司并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由德国化工业寡头们联合起来组成的集团。法本并非是一个人的人名,德国也没有一个叫法本的化工巨头。
这个集团的全名叫做染料工业利益集团,成立于1925年,由整整八家化工公司组成,董事叫做博施。
希特勒在上台之前得到了博施的强烈支持,他说服了博施,并且在上台之后全力支持博施展开化工业的扩张。
在德国对外扩张的过程中,ig法本公司成了急先锋,帮组德国实现了两个最重要的原材料自产。
煤转油技术让德国用上了虽然不太好用,却可以自产自销的劣质汽油;而人工合成橡胶技术,则帮助德国补齐了最后一块原材料短板。
没有人知道法本公司究竟有多么重要,也没有人知道法本公司究竟有多么巨大!
1940年的时候,ig法本公司大量生产的合成燃料和合成橡胶,使德国冲破了资源禁运。此外,德*队100%的甲醇和润滑油、80%的炸药、70%的黑火药和35%的硫酸也都是由这个集团生产的。
从1925年集团成立,到1930年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ig法本公司申请的塑料工艺专利,是过去140年时间里,人类在这个领域里所有专利总和的二倍!
在乙烯树脂领域里,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专利属于这个集团!而在科研投入方面,这个集团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在真实的二战之中,ig法本公司一共获得了国际专利889个,而同一时期,世界第二大化工集团美国杜邦拿到的专利数是321个!
如果说美国的优势是强大的工业体系,无敌的地理优势,还有高超的战略眼光称霸世界的话。
德国在二战之前成为世界强国的依仗,就是强横的教育体系,恐怖的组织力了。
从这里也足以看得出来,我国今天的普及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也是多么的必然!即便是今天随便拉上30万高中生训练两个月,战斗力也绝对强过七十年前的中央军二流主力了。
即便是战争,现代战争也不再允许一群农夫拿起武器充当军队了,军队里越来越多需要的是受过高级教育的人才。
整个二战之中,德国依靠10万精心培养起来的国防军组成了士官体系,就横扫了整个欧洲谁能想到根源是教育呢?
ig法本公司强大到,垄断了整个第三帝国的化工生产。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就是已经不知道穿越到哪里的希特勒元首先生了。
李乐接过了这个烂摊子,所以他就必须要尽可能的提高法本公司的生产产能。
一方面,他不愿意再让法本公司去费劲研究毒气,那东西绝对是双刃剑不说,在战场上的实际效能,在二战这个整体科技水平线上,也绝对值得人怀疑。
研究出毒气来敢不敢用?用了会不会遭到敌人的报复?就算对方不报复,大规模而且不扩散的毒剂,什么时候能研制出来,量产并且投入战争,这李乐根本就没什么研究。
二十一世纪的道德观,让李乐规避了这一块的探索,他很少看有关二战化学细菌武器的研究。
因为这一段研究,中国人接触最多的,还是日本的黑历史。这对国人来讲是一种伤害,所以李乐部愿意去触碰。
所以在今天的会议内,他取消了法本公司在毒气实验方面的投入,命令其把研究廉价化肥的项目增大,开展化学肥料的研究和投产。
在李乐的想法中,大量使用化肥,是二十一世纪农业生产提高产量的最基本保障,既然他搞不起转基因等科学研究,多生产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成了解决温饱的一个重要手段。
德国和法国都不是有大量农业耕种区的国家,整个欧洲也没几块像样的耕地,所以德国现在还没完全解决粮食问题呢。
现在李乐领导下的德国,正在实行的是食物培基制度,很多高级消费品在市场上是看不到的,大家都只能吃掺了各种东西的廉价面包,只能吃人造黄油。
尽管如此,蔬菜还有食物也只是勉强够用罢了,所以李乐才发动起妇女,开始在很多地方搞农业生产。
不过,毕竟农业生产不像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只要机器转动,终究会有产品不停的被生产出来。
农业生产即便是开垦出来,也要在耕种播种之后,等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拿到收获。
尽管在李乐的倡导下,德国各地已经在发起开垦荒地种农作物的运动,可要看出成果,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呢。
李乐在这方面又从自己所在的未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