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在李乐的倡导下,德国各地已经在发起开垦荒地种农作物的运动,可要看出成果,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呢。
李乐在这方面又从自己所在的未来学到了一招在当时的欧洲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本办法屯垦!
是的,李乐把两个不同时代的方案揉捏在了一起,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屯垦制度!
屯垦制度被曹操发扬光大,不过这种军队驻屯在某地,开垦良田用于充当军饷的模式明显不适合德国。
于是李乐改进了这个模式,拿出了后世解放军抢险救灾的那种临时动员机制,搞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新式“救援屯垦”策略来。
反正军队正在扩编,召集起来的新兵,在训练过后,李乐下令让他们抽出一周的时间,对训练营周围的荒地进行计划中的屯垦。
如果因为荒地太不容易平整,短期内完不成,那就开垦一半,交给下面训练的新兵继续平整。
新成立的农业部调查科负责调查这些军队计划开垦的荒地的开垦进度,避免有人阳奉阴违拒不执行开垦良田的任务。
这个东西执行起来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很容易制造大量的漏洞,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李乐一个人想出来的,存在漏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不过即便是有漏洞,被下面人减弱了执行的力度,可李乐还是通过党卫队以及影子部门,了解了一些真实的情况。
尽管很不情愿,可德国陆军还是挪出了时间,命令新训练的部队开垦了部分良田出来这是必然的一个结果,完全在李乐的计划之中。
作为下达这个命令的人,李乐知道这种事情只要顺其自然就好,开垦出来的田地,加上法本公司的化肥,改善德国的食品供应问题。
李乐再怎么厉害,也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去打仗,也不能让工人饿着肚子去生产……更何况,李乐他距离厉害,还差的远呢。
如果不是他继承了希特勒的外形,阴差阳错成了德国说一不二,很少有人敢质疑的元首,他甚至连发迹的可能都没有。
他继承了的,是整个德国已经成型的团队,实际上他并没有太多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让他自己带一个团队发展崛起,那李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失败成什么样子。不过现在,在德国现有的体制下面修修补补,却正好是李乐最擅长的事情。
大方向上他不用做什么太重要的变革,小细节上他依靠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经验更改,能完善这些不成熟的细节。
在何时的时候,李乐就会让军队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供应德军前线的专用田,解放良田供应占领区的平民。
这个意思他会一点点的透露给军方,让军方逐渐将这些由新兵开垦的出来的良田重视起来。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李乐急不得,也不用着急。
第三帝国真正的良田千万顷,是在广袤的乌克兰平原上,是打败了俄罗斯之后的一望无垠的土地。
不过,这些需要重新规划,重新安排才行。毕竟,那个可怕的苏联现在是德国的头号大敌,也是德国念念不忘准备拿下的一头“肥羊”。
只不过,表面上看起来是肥羊的苏联,李乐知道它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猛虎,还是足以将德意志第三帝国埋葬的猛虎!
而现在,如何击败这只猛虎,李乐现在还没想好,也没有准备好……
227请相信我们的决心()
埃及,亚历山大港内的大街上,几辆德车停在了非洲军团临时指挥部的门外。
隆美尔穿着他熟悉的那套军服,跳下了体面的汽车,眯着眼睛看着挂着德国和意大利两国国旗的建筑物。
因为北非之战德国介入的早,也比原来介入的深,所以隆美尔此时此刻比历史上拥有了更多的军队。
他站在亚历山大港的街道上,已经代表着一种胜利,一种他自己本人不知道,李乐却非常清楚的越。
德国在真实的历史时空中,从未打到过亚历山大港,而这一次,德国的军队不仅仅站在了这里,而且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多。
这一次李乐给了他大量的增援,他拥有的物资过了别人的想象。浮动码头还有德国意大利本土的支援,以及地中海上的一连串胜利,都让德国在北非的形势一片大好。
所以,当李乐笑着给了他一支运输船队,用来补给非洲的物资的时候,隆美尔拉开了北非之战新一轮的序幕。
代替上一世里,那根没有丝毫作用的元帅权杖的,是实实在在的坦克还有飞机大炮,这让隆美尔真正有资本起攻势。
在他的心头,这场攻势已经筹谋多时,他等待的无非是自己本人回到非洲,还有带回来的巨量军事物资。
因为英国地中海舰队重创意大利舰队的塔兰托之战没有得逞,轴心国的运输线更加稳固起来。
经过一系列的补给,隆美尔终于有了继续进攻的本钱。而在补给的过程中,他惊喜的现了元的爱护之意。
跟着他同时到达埃及的,还有一辆崭新的,加装了过滤网的奔驰汽车,比他之前用的那辆汽车还要威风。
隆美尔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种看上去非常漂亮的新汽车,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为德国高级军官设计的一款代步轿车。
这位非洲军团的上将从自己的汽车旁边迈开了步子,走进了自己的临时指挥部,门口的两名卫兵立刻抬起了自己的胳膊。
作为非洲军团的指挥官,隆美尔用拿着手套的手摆动了一下,算是给卫兵回了军礼,然后就带着几个贴身的军官,进入到了建筑物之中。
“空军的侦查显示,在塞得港内,英国海军正在准备撤退的事情,坎宁安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他一定已经准备着逃跑了!”一名意大利海军军官在会议室内对几名德官介绍道。
轴心国在地中海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海上力量,这里的作战行动八成是要依靠意大利海军的。
所以,在战前听取意大利海军的想法,是一件非常正常的工作。尽管拿到的都是一些意大利海军不堪重负的负面消息,可总是要比没有消息强了很多。
“海军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拜托意大利方面进行针对了,我们只负责在地面上的进攻。”作为非洲军团的参谋长,参谋长阿尔弗雷德中将开口道。
另一位德官,第2装甲师的师长鲍彻也赞同这个法,他们在接下来要进攻的地方太多了,海军方面的事情,根本插不上手。
意大利方面也知道,让德方在地中海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来,比求上帝保佑意大利海军自己的舰队神勇一次击败英国,要有难度的多。
加里波第是意大利的6军将领,他也无法海军方面的事情,只能开口着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进攻塞得港,我们会尽快通知海军方面的。”
听到自己的将军加里波第这么,刚开始言的海军军官点了点头,没有再什么。
隆美尔一直都看着作战地图,从亚历山大开始,他前进的道路已经变得不那么坎坷了,但是这里又多了一些其他的变化。
杀入亚历山大,也就等于是进入了富饶的尼罗河三角地区,这里有水源上的优势,又有着大量的城市。
这里虽然大部分地区也是黄沙一片,可植物还有城市已经不再那么稀少了。至少不会出现在很多时候,只有一条公路的悲惨情况。
隆美尔看着地图出神,似乎在选择一条畅通无阻的前进道路,很快,他从地图上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站起了身来。
“暂时还不用考虑那么多奇怪的问题,向达曼胡尔方向进攻吧!夺取那里无论如何,也算是必须走的一步。”隆美尔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他没有打算声东击西。
对着自己的目标,用最直接的办法突击上去,这个计划拟定的时候,大胆就是隆美尔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英国讲究的是稳妥,隆美尔将就的就是稳妥之中的激进。他要的就是要真正给英国一次沉重的打击,彻底把埃及变成轴心国的中东基地。
“第2装甲师作为主攻,试探进攻达曼胡尔。”隆美尔伸出了手指头,在地图上沿着公路画了一笔。
谁都看得出来,隆美尔这一次进攻,绝对不会只打到达曼胡尔,他要的是达曼胡尔后面的坦塔。
坦塔是整个尼罗河三角洲内,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城市。只要占领了这里,那就是真的可以在尼罗河三角洲四面出击了。
英国守军的防御重点,此时此刻也不是在开罗和塞得,正好就是坦塔这个交通枢纽!
英国兵力有限,所以刚刚接任英国埃及守军的将领是中东地区的英队总司令克劳德·奥克莱金将军。
他把手里能找到的部队都堆到了坦塔,在这里准备和隆美尔的军队决一死战了。
可以这么,如果坦塔被隆美尔占领,那么苏伊士运河附近,就再没有什么英队可以阻止隆美尔的推进了。
尽管这么,可坦塔附近的英队,兵力却不怎么让人乐观。这里有刚刚重建的英国第7装甲师,还有南非第2步兵师,以及刚刚刚刚在巴勒斯坦成立的第装甲师。
另外,他手里还有从美国运输来的澳大利亚第7步兵师,总共4个师的部队!
看上去,现在的英队反击不足,守成却应该还算有余,不过实际上英队根本不像看上去那么强大。
重新组建的英国第7装甲师,可以算得上是这支军队的核心了,它现在装备了来自美国的24多辆刚刚抵达非洲的3和3l坦克。
这支部队也是现在奥克莱金将军手里的绝对主力,再往下数就是远道而来的澳大利亚第7步兵师了。
坦白点儿,澳大利亚的第7步兵师战斗力非常强悍,不过他们才刚刚下船,在海上漂了这么久,这支部队还没有适应沙漠作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