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了伊丽莎白的话之后,菲利普斯真的是非常的激动。显然伊丽莎白是一个更好的效忠对象,是一个她父亲更明智的司。
“我将率领舰队,在印度支持您继续战斗下去我将为您战斗到生命的尽头,一直到恢复大英帝国昔日的荣光”伊丽莎白的安危,让菲利普斯感觉到了温暖,他含着热泪,单膝跪地对伊丽莎白表达了自己的忠诚。
菲利普斯自己是无法长时间在海生存的,他需要一个庞大的后勤基地,来支撑他的舰队。
虽然只有两艘战舰,可这依旧是物资消耗的大户。只有印度和东支持他,让他的舰队继续存在,他才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如果失去了支持,那他的舰队甚至都到不了澳大利亚,会因为缺乏燃料和补给,自我毁灭在海。
所以对于菲利普斯来说,支持一个新的皇室,作为英国的海外力量继续存在下去,才是最符合他根本利益的选择。
有了伊丽莎白,这支舰队能够得到蒙哥马利还有蒙巴顿两个人的支持。
而他们也必然愿意看见一支舰队的到来,因为他们脆弱的印度洋,同样需要一支舰队来保护。
双方各取所需,正好是合作的基础。而有了王女这面大旗,美国估计还会提供援助,舰队的后勤补给也有了保障。
离开了英国本土的舰队,实际是无根的浮萍,口径巨大的大炮无法在海外补充炮弹,这才是限制这支舰队作战能力的关键。
如果美国能够提供一些炮弹储备,背靠印度这支舰队可以作战……好吧,或者说是有限的作战。
战斗这支舰队的大型战舰都不能负伤,因为印度和缅甸可没有维修战舰的大型修理船坞。
看一看印度今天的造船能力和海军维修能力,知道指望这个国家来支持一个庞大的舰队,是多么的异想天开了。
所以这支舰队依旧不能参与高强度的海战,只能勉强支撑起印度洋的防务,算是一支“存在海军”。
更让人担心的是,现在的日本正在国肆虐,并且对东南亚虎视眈眈,印度洋的英国海军,究竟要和谁战斗,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
553等一天()
印度洋的海面是相对来说平静的地方,德国海军现在还没有进入这个区域的打算。
在更北的地方,德国和苏联正在激烈的争夺着布列斯特,在这里不停的争夺着每一个地方。
德军后续的炮兵部队也已经赶到了前线,毕竟这里距离德国出发的前线阵地并不遥远。
虽然马车拖拽的大炮还没有能够加入到战斗,可机械化的自行火炮,以及卡车拖拽的牵引式火炮,都抵达了战区。
当然,还有许多苏联红军丢弃的大口径火炮,这些武器装备不需要远距离的运输,德军总能想办法把它们送到需要的地方。
一枚炮弹落在了布列斯特的城内,击毁了一栋看去很不错的三层楼房建筑。
楼房的建筑材料在巨大的爆炸纷飞,砖头掉落到了街道,噼里啪啦的发出响动。
在灰尘还没有完全沉寂下来的时候,一队苏联的步兵拎着自己的武器,奔跑过了这条街道。
他们跑过街道的时候小心翼翼,在下一枚炮弹落地之前,全部都卧倒在了地面。
第二声爆炸响起,第二枚炮弹掀起的震动即便是趴在地也能清晰的感觉到。
还不等飞起来的尘土落地,这些苏军士兵又爬起来,向着远处需要他们增援的地方,飞快的跑了过去。
铁木辛哥靠在自己的椅子,透过堆了一半沙袋的窗子,看街头巷尾跑过去的士兵,还有翻倒毁坏的汽车,一句话都没有说。
现在已经不是他这个级别的指挥官需要操心的时候了,现在发挥作用的,是排长连长这些基层军官,他们才是守护这座城市的核心力量。
希望自己在这里坚持的时间里,赫鲁晓夫能够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赶紧离开,这是他现在唯一的想法了。
一枚炮弹伴随着呼啸的声音再一次落下,听到声音不对的参谋还有卫兵,一下子扑到了铁木辛哥的身。
然后一枚炮弹落在了窗子外面不远的地方,爆炸掀起了遮天蔽日的尘土。
弹片打在沙袋,气浪将窗户击碎,直接涌进了房间。本来不明亮的屋子一下子黑了下来,仿佛世界末日降临一般。
“元帅元帅快快快来人啊”昏暗的环境,有人焦急的大声叫嚷。
不少军官都慌乱起来,他们在倒塌的家具之挣扎,试图要站起身来。
还有一些人受伤了,这些人大声的呻吟,痛苦的叫喊着。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听不见叫喊,耳朵里依旧是锐利的鸣响。
“我没事我没事”铁木辛哥真的很想死在刚才的那枚炮弹之下,可是他没有死,甚至连伤都没有负。
在布列斯特的战斗依旧还在进行着,街头巷尾苏联的士兵们,正在努力的布置起更坚固的防线来。
……
“这枚炮弹根本没有起作用,在这个距离,4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不会贯穿豹式坦克的装甲的。”一个带着眼镜的德国军官,捏着记录报告本,对着卡尔尤斯的坦克指指点点。
另一边,卡尔尤斯正在对两个刻意赶到这个村庄的军官,讲解更致命的那枚炮弹,究竟是怎么打过来的。
“我没有看见另一侧还有苏联坦克,它一开始显然并不在那里。”卡尔尤斯指了指远处拐角地方烧的乌黑的Kv…1坦克残骸,对两名军官介绍道。
一名军官好的看着卡尔尤斯,开口对这个大名鼎鼎的坦克车长问道:“你确定看见了这边的情况?这里没有这辆坦克?”
“我确定,进攻之前,我亲自跳下坦克,到十字路口看了所有的方向。”卡尔尤斯回答道。
他的回答让两个军官都愣了一下,然后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没有在这个问题纠缠。
在他们两个人看来,报告写的有些过于离了,卡尔尤斯的回答也很不符合科学。
可事实是,卡尔尤斯的战术差点害死了坦克内的所有人,在这一点大家没有任何理由包庇他。
既然如此,大家还一口咬定车长确实跳下坦克,到十字路口去亲自侦查了,那这件事情八成是真的了。
看来那辆坦克确实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在那个地方,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卡尔尤斯会“轻敌冒进”。
“第一枚炮弹差点儿击穿了你们的车体……如果不是运气好打到了履带,你们可能都要死在这里了。”一名军官看着卡尔尤斯,开口说道。
“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尝试了倒车,可是履带断掉了……”卡尔尤斯指了指那条依旧断裂在原地的履带,无奈的回答道。
那种情况下,来不及他们多想。坦克失去了行走能力,要么他们只能弃车逃跑,要么他们必须战斗下去。
“76。2毫米口径的火炮,在这个距离没有打穿豹式坦克的侧装甲,只能说是运气太好的缘故。”那名负责记录的战地工程师走了过来,开口接话道。
他是负责前线战损统计,和填写有关武器性能测试报告的军官。每一样武器都要尽可能的记录损毁的过程,方便后来的改进。
德国的武器装备强势,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们都经历了无数的积累,还有不断的改进,才有了后来的不断强化,成为人们口津津乐道的经典。
“建议在炮塔侧面挂两截履带吧,算是方便维修,也可以增加一些侧面的防护。”他看了看111号坦克炮塔的那个黑色的弹坑,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豹式坦克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步兵支援突击战车,它没有虎式坦克那样全方位的防护。
减重让它只有在正前方对敌的时候,才拥有无与伦的防护力,而后面还有侧面,都相对薄弱一些。
只是因为德国现在还没有严格意义的重型坦克,所以才拿豹式坦克来给重型坦克歼击营充数。
“这辆坦克修好了还能继续用,不过维修部队还在路呢,你们估计要在这里等一天了。”那军官用脚踢了踢断裂的履带,对卡尔尤斯说道。
………
龙灵今天思路不畅,所以更新数量略少一些,最近会有一个大爆发,请大家不要着急
:
554武器体系()
远在东普鲁士境内,希特勒早在1940年开始修建的狼穴,如今已经被李乐改造了一番,作为他的东线大本营使用。
这里削减了埋设地雷的数量,但是增加了一些辅助设施,包括全新的地面建筑群。
修建这里历史节约了大量的工时,因为李乐在替代了希特勒之后,这里的修建重点从安全,转向了强化通信等功能方面。
李乐知道再坚固的堡垒到了山穷水尽的那一天,也不会起到任何防御的作用。
一旦失去了人心,即便是困守在地下掩体内,也得不到片刻的安全。
所以他强化了这里的通信能力,更便于他指挥调动全国的部队,以及与驻守在柏林的其他国社党首脑们沟通。
现在,李乐正坐在狼穴地面建筑物内的一个宽大的会议大厅内,与自己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们,探讨未来的武器发展方向问题。
这里阳光明媚,想象的更加安详一些。窗外已经有了依稀的鸟叫声,远处还能看到一排排屋顶有植被的房子。
“知道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前更快生产坦克么?”李乐质问了一句之后,指了指身边的施佩尔,请他来详细的介绍一下问题的关键。
“起2月份,我们这个月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产量提高了30辆,现在每一个月能生产超过400辆这种武器。”施佩尔接过了话头,开始介绍起各种武器的生产情况来。
“2月份,我们还生产了200辆豹式坦克,还有300辆左右的4号坦克。”他翻了一页报告,继续开口说着一连串的数字。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茫然。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