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在东线可是集结了德国300多万大军,如果算后勤部队还有仆从军,数量超过550万。
这么多兵力,人吃马嚼一天下来,消耗掉的粮食够运输部门跑断腿了。更何况还有汽油弹药,还有抢修和俘虏等问题呢
意大利倒是好一些,可是德国截流了大部分意大利的钢铁,所以意大利的工业一直都处于半运转状态,指望他们补充太多物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元首命令隆美尔继续进攻,一方面是以打促和的计谋,一方面也有虚张声势的意味在里面。
在隆美尔正在向加沙附近集结兵力,准备向耶路撒冷地区发起进攻的时候,李乐在狼穴也在部署着东线的下一阶段进攻任务。
指着面前的巨大地图,李乐看着手下的将领们,开口缓缓的说道:“合围明斯克附近的苏军,歼灭这支有生力量,是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北方集团军群要尽可能的配合央集团军群行动,合围明斯克之后,争取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再打一个围歼战”他一边说,一边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画了一个大圈。
历史,德国在明斯克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转而拿下打响了基辅战役。
这让德军创造了基辅会战的耀眼胜利,却也同时让德军自己丢下了苏联境内本来不多的能够依托的公路和铁路线。
失去了这些铁路和公路的支撑,德军装甲部队在乌克兰境内的农田里挣扎了至少两个月,还没回到北方较好的交通线。
虽然基辅会战巨大的胜利让德军获得了攻击高加索地区的前沿阵地,可失去的战略时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李乐的计划,和之前希特勒的作战计划完全背道而驰。他的观点倾向于陆军司令勃劳希契和总参谋长哈尔德,希望可以通过闪击莫斯科来解决一切问题。
希特勒不同意先进攻莫斯科,是因为他的部队缺乏油料,无法进行这种战略选择。
可李乐有利亚油田的支持,有了这种选择的基础。所以李乐决定,优先尝试切断苏联的指挥神经,扰乱苏军的战略指挥。
实际,并不是希特勒不如李乐,只是他手里没有利亚油田这张王牌,所以无法选择优先攻击莫斯科罢了。
假设希特勒选择攻击莫斯科,苏联在指挥系统被瘫痪之后继续抵抗,那么德军手里的汽油,不够从莫斯科南下到斯大林格勒的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虽然罗马尼亚一直在供给德国石油,可却只能让德国进行日常消耗使用。
战略调动这种多余的消耗是多余的消耗,动用的都是国家的战略储备石油,短时间内是无法依靠罗马尼亚石油进行补充的。
所以说,对于希特勒来说,闪击莫斯科是一场豪赌,苏联如果投降,德国赢了,反之德国输了。
作为一名国家领袖,这种豪赌是不理智的,希特勒选择了攻击基辅,挺进高加索——只要夺取了高加索的油田,德国有可能再支撑下去
可惜的是,他失败了,德国在攻击高加索的过程,失去了主动,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他损失的不仅仅是兵力,还有战略决策带来的石油储备的消耗,以及宝贵的时间。
现在,李乐可不缺少石油,利亚的石油现在已经差不多满足了北非还有意大利法国的需求,还有一大部分反哺到了德国。
在这种情况下,李乐可以不用顾忌石油的消耗,拥有更多样性的选择。
“现在才是4月份,我们只要在5月攻击到莫斯科城下,那么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夺取莫斯科”李乐最终将自己手里的教鞭点在了莫斯科的位置,对自己的将领们说道。
“只要在如东之前夺取莫斯科,一个失去了指挥部的苏联,想要熬过一个冬天不容易了。”这个原因,才是李乐尝试攻取莫斯科的战术原因。
俄罗斯的冬季是寒冷的,李乐当然知道这一点而且他还知道,1941年的冬天,似乎过去几年的冬天更冷一些
占领了莫斯科,也摧毁了苏联的统筹指挥枢纽。失去了统筹调度,苏联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内的平民,将如何依靠自己度过这样一个寒冬?
即便是失去了莫斯科的苏联高层依旧可以稳住局势,可势必在军事方面投入的精力更少了
只要苏联方面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经历都投入到军事反击,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德军的优势依旧存在。
“我的元首,进攻的顺序,陆军是没有意见的。”站在李乐身边的,是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
他现在差不多已经收起了自己的那些小心思,一心一意的为元首征战苏联了。
巴巴罗萨可以说是他战略指挥艺术的巅峰,也是他作为德国元帅功绩的巅峰了。
如果他能够攻下苏联,那不管元首拥有多么巨大的威望,他作为陆军总司令,也绝对会被铭记史册的。
凯特尔也支持这个计划,因为他在军方里面,已经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元首嫡系了。
这个时候不支持元首,那才是脑子有病了呢。所以他赶紧表态,支持道:“最高统帅部也认为,这个计划没有任何问题”
对于陆军来说,只要在苏联公路与铁路较密集的苏联部,还有部偏北地区作战,那么其机械化优势能完整无缺的发挥出来。
“让博克元帅开始攻击……逼迫乌克兰境内的部队向基辅后撤解除掉苏军对罗马尼亚的威胁”李乐看了一眼勃劳希契元帅,开口吩咐道。
德国在南线的攻击一直都很随意,包括意大利还有罗马尼亚的仆从军,都没有刻意去进攻苏军。
这是德国的战略规划,同样也是因为这里的部队步兵太多,不适合快速推进。
指望意大利还有罗马尼亚等仆从国的部队防御还没问题,可指望他们一天推进100公里,这有些痴人说梦了。
“明白了,进攻到利沃夫?”看到元首看向自己的目光,勃劳希契赶紧开口问道。
既然双方在进攻的大方向保持一致,细节这位第三帝国陆军总司令,愿意听取足够多的元首的意见了。
“进攻到利沃夫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缓慢的向基辅方向试探攻击”李乐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底线非常的简单:“攻击进度,以不影响到央集团军群还有北方集团军群的战略行动为准”
“我明白了这一次会议之后,我给博克元帅发消息,让他想利沃夫展开攻击”勃劳希契立正站好,昂起下巴领命道。
进攻乌克兰,可以破坏苏联在这里的粮食产区,影响到苏联的过冬储备。
运气好的话,博克元帅还有可能遇到乌克兰当地人的欢迎,他可以凭借解放者的身份,轻易的突进到基辅周边。
一旦打乱了苏军的防御计划,那么德国在第一个冬天可以掌握主动,搞不好甚至可以扩大自己的优势。
当然了——李乐知道美国人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一定会支援苏联,帮苏联撑过第一个冬天的。
既然美国人不会袖手旁观,那么对于德国陆军来说,如何在第二年,也是1942年打败苏联,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那散会告诉伦德施泰特元帅我等着他在明斯克胜利的消息呢”李乐听到了勃劳希契的回答,放下了教鞭,摆了摆手说道。
:
592明斯克外围争夺战()
“卡尔尤斯我打他了”炮长提尔在无线电里大声的喊道:“下一辆坦克下一辆坦克在哪里?威廉,穿甲弹,装填装填”
“11点钟方向快把炮塔转过去快”卡尔尤斯也非常的机动,大声的给出了自己的指示来:“埃里希稳住他们正在距离稳住”
“轰”一枚炮弹打了出去,飞向了远方的那辆苏联人的t…26坦克。……
非常轻而易举的,击穿了这辆坦克的前装甲,击毁了这辆正在不断靠近德军阵地的苏联坦克。
虽然Kv…2坦克给德国坦克车组成员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可是Kv…2实在是太少了,少到几乎在战场看不见这些可怜的家伙。
随着德军快速推进,倒是在一些路边看到了这种Kv…2坦克。它们因为各种故障被急于撤退的苏联人抛弃,炸毁在路边等着德国人回收。
回收这些重型武器装备,对于德军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德国没有应付50吨重坦克的拖车,所以回收这些大家伙起来非常的吃力。
苏军的坦克一辆接着一辆冲过来,它们想尽办法越过友军坦克的残骸,冲向德国坦克的阵地。
伴随着这些苏联坦克一起进攻的,还有数不清楚的苏联士兵。他们不计其数,密密麻麻的靠向德国坦克驻守的地方。
约瑟夫正在给前面的航向机枪装填子弹,看得出来他现在的状态很忙碌。
敌人如同潮水一般冲过来,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我的子弹打光了他们的步兵太多”
“帝啊他们难道真的不怕死么?还是说他们都已经疯了?”给自己的机枪盖了枪机,拉动枪栓的同时,约瑟夫大声的抱怨道。
然后他的机枪再一次发出了吼叫,曳光弹密密麻麻的冲进了人群,一下子溅起了一片血雾。
越是靠近明斯克,苏联人的抵抗越是疯狂。他们似乎已经从最开始的混乱之挣脱了出来,开始有组织的发起反击。
可惜的是,因为大清洗的原因,他们的基层指挥官缺乏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反击经常被德军直接击溃。
而且,绝大多数的苏联坦克,实际和德军使用的坦克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这一点也难以否认。
苏联装备最多的t…26坦克,明显要德军装备最多的3号和4号坦克更脆弱一些。
而且德国坦克绝大多数面都安装了无线电设备,苏联的坦克却很少装备这种略显昂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