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里真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德国部队正在大规模的伐木,建造自己过冬用的营地。
即便是这些部队被抽调走了,剩下的营地也可以被后续到来的部队使用,非常的方便。
在建筑这样的营地方面,德国施工的党卫军部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集中营劳动营差不多,只是不需要那么多的铁丝网和电网罢了。
再加上用水和用电等设备,这样的营地可以用非常快的速度建设起来,然后一个团或者一个营的部队就可以快速的进驻到里面,享受温暖的营房待遇。
部队也自发的建设起自己的驻地,在自己的防线后方,建立一个相对来说温馨一些的营地,也是提高战斗力的一种方式。
甚至有一些营房里能找到钢琴,大部分团级以上的驻地都有专门的电影播放场地……几个大型的师级营地里面,还有平整的球场,供士兵们休整的时候使用。
“弹药非常充足,我们只要停下脚步,就有源源不断的弹药从后方输送过来。”负责武器弹药的军官这个时候也开口说道。
运输条件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以至于让大家都有了乐观的心情:一直都是后勤部队追着前线部队在跑,现在前线部队终于停下来了。
一方面是因为运输距离缩短,从火车站到前线这段汽车运输环节随着战线的固定也跟着固定下来,这改善了德国的运输补给环境。
另一方面,放弃了大规模推进的德国前线部队也节省了不少,弹药的消耗变少了,自然补给和囤积也就变得容易起来。
“粮食储备也很不错,即便是大雪毁掉了运输线,我们也可以支撑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负责粮食的军官,也跟着提起了粮食的储备情况。
提起粮食来,这一点就是德国比苏联做的好的地方了:他们在8月到9月之间攻占了大部分乌克兰,获得了大量丰收的粮食。
回头赫斯副元首在本国内实施的粮食蔬菜计划,也让德国还有其占领区获得了大丰收。
至少在果腹这个水平上,德国完全有能力自给自足,这也让德国可以进行更多的战略调整。
调整的第一个方向,就是在前线储备更多的粮食,以方便百万大军在苏联境内过冬。
而另一个方面,就是改善德国劳动营还有集中营的伙食——这些劳动营出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各个资本财团也舍不得将这些熟练的工人饿死了。
其实说起仇恨来,德国高层对犹太人远没有所谓的刻骨铭心。只要听说那些理应被杀死的犹太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杀光犹太人这种昏话,就很少有人再提起了。
至于元首著名的那段有关犹太人该死的讲话,大家也都选择了忘记——你看,连元首都忘了,谁还自找没趣断大家的财路?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以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又在本国和占领区取得了丰收,第三帝国的温饱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
而解决了温饱之后,工业产值的提升,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1185过冬的储备()
女工的使用还有技术工人待遇的提高,让德国在工业生产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轻工业首先得益,毕竟女工在轻工业上更容易出师,轻工业的技术含量相对来说也较低。
有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加上庞大的占领区经济体系被构建起来,德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被盘活,第三帝国借钱作战的问题正在被缩小。
经过这样的一番补充和增强之后,所有的德国将领都很有信心,在冬季过去之后,给苏联更沉重的打击。
他们也非常有信心,即便是苏联在冬季就进行反击,德国也有能力打垮这些反击,让苏联部队损失惨重!
“没错,只要我们停下来,不再快速进攻,那么后勤补给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古德里安的副官开口赞同道。
确实,顶住了压力的德国运输部队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确实成绩惊人。
德国前线部队现在已经停下来了,他们更没有理由出什么乱子:在冬季到来之前,德国东线的运力都是非常充足的。
“油料的储备稍微有些难,毕竟我们送到前线来要消耗不少。不过也在一点点积累,一个冬天足够了。”负责燃油储备的军官有些尴尬的开口说道。
听到别人都是一片成绩喜人的汇报内容,他觉得自己负责燃油物资,绝对是倒霉到家了。
他确实够倒霉的了,燃油方面,可能是德国目前为止最不乐观的一个方面了。
虽然利比亚的油田产能每天都在提高,虽然罗马尼亚油田也依旧在满足着德国军队推进的需求,可前线的燃油依旧还是有些不太充足。
军队前进需要燃油,过冬也需要大量的燃料,加上路上运输的耗费,陆军方面的燃油补给从来就没有宽裕过。
表面上看,德国军队摧枯拉朽,简直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实际上大家心里都知道,这种胜利是建立在燃油管够的基础上的。
如今的德国,突击炮还有坦克以及坦克歼击车的总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5千辆,这还不包括汽车和半履带装甲车。
以B集团军群为例,动辄就是十万级别的装甲车辆运动,油料的消耗多么庞大可想而知。
这支穿越者李乐建立起来的第三帝国铁军,比起希特勒手里的那支德国陆军来,燃油消耗量增加了至少3倍……
对于油料的依赖,这支德国军队究竟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严重到了随着古德里安的B集团军群开始大规模南下攻击乌克兰,C集团军群和还有集团军群整个放弃了东进。
就连近在咫尺的高尔基,伦德施泰特元帅还有勒布元帅,都没有攻击——目的就是为了能让B集团军群向南面的乌克兰冲起来,达到它应该有的作用。
而在此之前,为了让集群和其身后的中央集团军群横冲直撞,整个轴心国的南方集团军群,也一直在缓慢的前进,从未敢突进过一次。
从这方面来看,整个东线的超过600万轴心国部队从未同时动起来过,这就是现代战争物资调度对战争局势的影响。
不是不知道三路开花,也不是不想三路开花,是做不到,没有那么多的物资让所有的部队同时都动起来。
虽然利比亚油田带来了石油方面的产能利好,可整个欧洲的石油使用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如果和二十一世纪做比较的话,二战东线推进消耗的油料,其实真的不算多。
所以,在柏林大街小巷上汽车多起来之后,在德国部队的坦克和飞机多起来之后,利比亚的油田增产的那些石油,真的有些不够看的。
要不是德国在中东地区又开发了一些油田,要不是冬天来临前线的行动停滞了下来,这油料消耗,还真不一定能跟得上。
不过好消息也不是没有,一个冬天可以让德国恢复一些石油储备,并且能够让前线急缺的汽油还有柴油,都多起来。
“明年的夏季,我们将有足够的油料,推进到高加索,推进到乌拉尔山脉。”尴尬过后,这名负责然后的官员,开口轻声的说起了对未来的畅想。
“是的,分析师给出的结论,明年春天,我们储备的燃油足够我们疯狂推进2个月,省着点儿用能够3个月的。”副官开口接话道。
“听起来还算不错。你亲自去检查每一个步兵师的过冬准备工作,每一个步兵班都要有至少4个帐篷,加厚的棉被,还有冬季作战的棉服!”古德里安听到了这个回答,点了点头,接着开口命令道。
要知道,这个分析可要比巴巴罗萨计划执行之前的预测好多了,那个时候分析师认为,德国的油料只够使用1到2个月的时间。
可是节省一些,德国把这些燃油用了4个月,从3月一直坚持到了6月——直到后背燃油跟上为止。
所以分析报告上比较保守的燃油足够使用2到3个月的这个结论,让古德里安还算满意。
“遵命!将军!我会去的!”他的副官立正敬礼,然后继续说道:“冬季迷彩的准备情况完成的一般,这个是我们要注意的。”
现如今还没有真的来到冬季,所以植物还很茂盛——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对迷彩的更换是有顾虑的。
所以,冬季白色迷彩的更换进展的也很缓慢,棉服的发放速度也算不上多么快速。
冬季棉服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德国灰配色,与德国现在装备的迷彩罩衫水平差的有点儿多。
不过开始囤积棉服的时候,德国的迷彩装备率低的可怜,大部分还都是德国灰的作战常服呢。
单层的罩衫制作起来很方便,所以德国步兵普遍开始装备迷彩作战罩衫,可棉服想要更改就太费周章了。
因此,德国棉服还是德国灰的配色,想要冬季迷彩——恭喜你,再罩上一层德国白色冬季迷彩罩衫就可以了……
虽然麻烦了一些,可也省去了大把的时间。现如今的德国前线装备,一切都以节约实用为主,看不见那些花哨的设计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1186哈尔科夫争夺战()
哈尔科夫的巷战刚刚拉开序幕,留在这里的苏联士兵,每一个都是自愿死在这里的苏联精锐。
当然了,这种所谓的精锐,也不过是一些被忽悠来的经过了一些训练的苏联新兵罢了。
毕竟,朱可夫临走的时候,是不舍得把那些经历过战火考验的真正主力部队,留在这里的。
一名苏军士兵此时此刻正抱着自己的莫辛纳甘步枪,靠在一节断裂倒塌的矮墙边上。
他的身边是倒着的一个苏军士兵的尸体,这名士兵头部中弹,鲜血四溅的倒在了那里。
刚刚这个成为尸体的苏军新兵被子弹击中的时候,身旁的所有人都吐了出来,他们第一次看到人被子弹击中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