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逸知道现在司马氏是在生死存亡之秋,云阳公主一定要谨慎。

    虽然自己对于司马家和桓家的争权夺利并不感兴趣。但是裴逸打心里还是不喜欢桓温这样的权臣,谋逆这一点也是裴逸很反感的。而且为富不仁、谋害自己的杨、蔡两家背后,正是桓温的支持,所以裴逸并无好感。

    而司马家的云阳公主虽然调皮捣蛋一点,但终究是朋友,不会害自己。而且褚太后也帮自己救了自己的族人,裴小小可是因为裴逸的母亲回来的这个消息,高兴了好几天,也再没有偷偷哭过。至少冲裴小小的面子,裴逸如果非要选边站,定然会选司马氏。

    “他本来就不会和我计较的。”云阳公主看着裴逸担心的表情,于是只好说:“好了啦,我以后不会了啦。谨遵无耻败类的唠叨。不过你要赴约吗?”

    裴逸耸了耸肩说:“要不然呢?不去只怕我日后小命难保啊。”

    “我罩你啊!”云阳公主自豪地拍了一下胸口说:“放心,只要有本公主在,桓温绝对不敢拿你怎么样。而且太皇太后最喜欢我了呢,她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得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怕褚太后也难罩住我啊。”裴逸可是知道后面的事情,第三次北伐失败后,桓温要废晋帝司马奕立威,褚太后可是毫无办法,只能被迫顺从。褚太后最后连皇帝都罩不住,怎么罩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湘乡侯。

    云阳公主有点担心的说:“无耻败类,你真的要去?你还是别去了吧,你就说你现在受了重伤,不方便见客。相信我,跟桓温沾边的,没有好事情发生,我认识的好多人,都是死在桓温的刀下的。”

    此时裴小小一听,也紧张抓住了裴逸的手说:“少主,我觉得云阳说得对,你现在也不能见风,还是婉拒吧。想想之前的伏击,我怕就是桓温策划的。”

    裴逸握着裴小小温暖的芊芊细手,笑着说:“别担心,桓温现在不敢把我怎么样。他想要杀我的话,不会亲自出面见我的。别忘了,我是桓豁刺史的救命恩人,邓遐的大哥,荆州的救星,想当面对付我?就算桓温有这贼心,他也没这个贼胆。”

    “既然这样,那我也去!”云阳公主说道:“这样我也放心,我一定要把你安全送到建康。”

    “别,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你要是跟着我去,我反而就危险了。”裴逸笑着说:“桓温最忌讳你们司马家,要是看见我和司马家太亲密,只怕他就真的会下杀心了。小小,你陪我去就行了。云阳,你留守在马车上。”

    “可是……”

    “没有可是了。”裴逸打断了云阳公主的话,然后开始穿上厚厚的绒袍,准备下车:“云阳,别太想我喔。”

    云阳公主一听,傲娇的撇过头说:“哼!谁会想你一个无耻败类!去吧去吧,死了我会给你收尸的!”

    换了一辆小一点的马车,裴逸和裴小小跟着桓温的骑兵队朝着敬亭山前行。一路上的景色都如同仙境,若幻若梦。古朴的石坊立在敬亭山的石阶前,当到了马车不能前行的地方,裴逸不得不在裴小小的搀扶下,踩着石阶上山。或许背后的箭伤剧痛无比,但是裴逸却被周围灵秀的景色和荡涤心肺的空气所陶醉。

    踏着幽静的古道,这里只有鸟鸣与花香。虽然没有现代的敬亭山上那么多建筑和寺庙,但是却透露出另一种原始的美。

    过了一会,裴逸就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士兵把守在道路两旁,他们都目不转睛,只是威严的站在道路两旁,也不在乎眼前来的是谁。

    一座石亭已然映入眼帘,带着青苔的石亭牌匾上用楷书写着“敬亭”二字,或许敬亭山的的命就是因为这座敬亭吧。而在敬亭中,有一个人已经坐在了亭子中。

99。第99章 敬亭策() 
♂,

    <;!……章节内容开始……>;    游云滚青翠,古老的石亭下,裴逸远远打量着坐在亭中的那个穿着粗布素衫,两鬓有点斑白的中年人,看来他就是桓温了。桓温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依旧样貌伟岸英俊,可是说是一个老帅哥了,无形中给了裴逸一种好感,难道自己也是颜控?

    桓温听到裴逸到了的声音后,便也起身相迎:“久闻裴侯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乃鄙人幸会。”

    裴逸也作揖而拜说:“桓公之名,威震八方,见到桓公,晚辈三生有幸。”

    桓温此时走了过来,从另一边搀扶住了裴逸,关心地问:“刚才听闻君侯路上遇刺,不知可否要紧?”

    裴逸看到桓温竟然亲自过来搀扶自己,也是有一点意外,这就是传说中的礼贤下士吗?

    “多谢桓公关心,晚辈九死一生,好在苟全了一条性命。”

    “真是一帮狂徒,鄙人定当查出凶手,严惩不贷。”

    “多谢桓公惦念。”

    在裴小小和桓温的共同搀扶下,裴逸尴尬地走到了敬亭中坐下。本来裴逸在路上已经想了几百种见面时的样子,但是现在情况是自己完全没想到了。

    这个桓温给人的初感觉还挺好,先不说穿的比裴逸都简朴,光是称呼都是“鄙人”和“君侯”,毫无大家平时所说的权臣的傲慢。或许真的只是手底下的人如此吧。裴逸此时心里也不太抵触桓温了。

    桓温命人在亭子周围支起了粗布的帷帐,来阻挡山中的微风对裴逸身体的侵蚀。很快一壶清茶便煮于席间,一缕水雾之气悄然而升。裴逸此时身体极为寒冷虚弱,饮下一口什么作料都没放的清茶,终于获得一丝暖意。不过桌子上没有别的食物。只有一小碟黑黑的干茶果。

    裴逸知道一些桓温的事情,史书上说他为人勤俭节约,每日只吃七个干茶果。就目前看来,史书说得是没错:“听说桓公勤俭,每宴只吃七个干茶果而已,今日一见,晚辈钦佩不已。”

    对于裴逸来说,该拍的马匹还是要拍的。

    桓温托起粗布长袖,拿起一枚茶果吃了一口说:“实则只是鄙人喜欢这茶果的味道而已。比起路边的乞丐、田间的佃农和其他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鄙人过得太奢侈了。”

    “桓公廉洁,实乃大晋之福。咳咳……”

    桓温此时听到裴逸的咳嗽声,急忙倒了一点热茶递上说:“君侯感觉可好?”

    “不碍事,已无大碍,就是一路马车颠簸,难得出来透透气,有点激动了。”说着裴逸就端起了热茶继续喝了起来。这山上凉意十足,而且晋朝的天气和现代的江南地区也不一样,似乎要阴冷了许多。

    “君侯为鄙人之弟桓豁,排除了瘴疫,又为我南阳大营,阻止了瘟疫。桓豁、邓遐和习凿齿他们都对君侯赞不绝口。所以鄙人也是对君侯神交已久,故而相邀。如今看到如此少年英才,真是百姓之福。听邓遐说,君侯文韬武略,天文地理,奇技淫巧,岐黄之术无所不通,有姜尚、张良之才。不知君侯将来有何打算?是打算投身行伍,还是运筹朝堂,亦或者救济天下?”

    裴逸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他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想,快点把自己的黄金从汉水里打捞出来,建康可是有一大票南渡的族人在等着他呢。

    “实不相瞒,晚辈并无大志,只是想挣得些许家财,让母亲颐养天年,家人衣食无忧即可。至于其他,都无所谓。”

    “哦?听闻河东裴氏遭到胡人灭门,让鄙人扼腕叹息,却不知令堂仍然健在,真乃大幸,鄙人即可擢人备上厚礼相送。君侯以尽孝为第一要任,鄙人佩服。只是这乱世之下,正当是建功立业之时,君侯蕴大才,如此岂不可惜?君侯岂不闻,如今想要真正的国泰民安,不能够一统天下,实乃空谈。”

    “桓公说得没错,晚辈也有此观点,一个偏安一隅的国家,是不可能或得长久的稳定的,只有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百姓才能真正脱离战乱之苦。”

    桓温捋了一下胡须,哈哈大笑说:“能与君侯有如此相同的观点,鄙人也是深感荣幸啊。不过君侯认为,如今我们应当如何一统山河?”

    裴逸想了想历史上那些一统天下的帝王的事迹,于是简单地说:“选贤任能,提拔寒士,均田定簿,打击兼并,精兵简政,奖励军功,改革税制,中央集权。”

    桓温不断地点了点头说:“恩……恩……恩,的确如此,这三十二个字,字字珠玑。看来君侯更像是有为相之才啊。若能得君侯,鄙人乃是如同文王得姜尚,刘邦得萧何啊。”

    “桓公过奖了,晚辈也只会空谈,比不上那些名相。”

    桓温此时抓住了裴逸的手说:“君侯,如今鄙人筹谋北伐,意欲匡复河山,现如今正在招贤纳士,君侯既然背负国恨家仇,又有治理天下的才华,何不与鄙人携手,一同北伐,名垂青史?他日也好收复君侯的家乡故土,以告慰令尊之灵?”

    这算是在拉自己入伙吗?而且怎么感觉在道德绑架自己。

    不过裴逸可是知道未来的发展的,虽然现在的这个桓温自己一点也不反感,但是历史上的这第三次北伐,就完全是为了图谋篡位而发动的。北伐失败的原因就是桓温骄傲自大,不听郗超谏言,以至兵败。而且第三次北伐从头到尾就是个错误,被人利用,否则也不会有未来前秦的一统北方了。桓温是被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

    裴逸回想起了历史,长叹了一口气说:“桓公,您若真的要一统河山,晚辈自然鞍前马后,鞠躬尽瘁。不过晚辈还有一言,您可否一听?”

    桓温说:“君侯请讲。”

    “桓公,恕晚辈直言,如今我们不宜北伐,而应当稳定民心,发展实力,以待时机。而且即便您要北伐,您的策略也错的。”

    桓温此时愣住了,他疑惑地问:“君侯何出此言?”

    裴逸知道历史的发展,自然知道相对正确的策略。现在燕国和秦国的情况,对于熟读历史的未来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