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将军官职,这点不用陛下出手,微臣以相国身份就可以做到。与其让陛下也成为她的嫉恨对象,不如将此事当成是微臣与她之间的私怨。”

    刘协似乎想到了什么,但还不是不明白陈涛的意思,便皱着眉头问道:“老师为何如此?”

    “涛已经仔细想过,如此做的好处,远比下诏将其定为谋逆好许多。袁氏族人甚多,士林之中也颇有威望,若是袁绍被定为谋逆,必然有人为其叫屈。这些人治国平天下不行,颠倒黑白却是各中能手。必然以涛挟持陛下为由,甚至怀疑陛下继承大统的合法性。而若只是涛与袁绍的私怨,那么陛下就可以避开这个漩涡,等过几年陛下年纪日长之后,当可君临天下,到时再清算也不迟。

    其二,如今即便是陛下下诏讨伐袁绍,微臣也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此不就等于陛下的诏书成为一纸空文?陛下如今已是九五至尊,涛绝不允许陛下被称为无所作为的傀儡皇帝。从今开始,陛下所下诏书,必然要能有所实现,如此几年之后,陛下威望当能冠绝天下。

    其三,如今袁绍大败,正是惶恐之时,若是我等将她逼的太过,再出一个王越,陛下万一有所闪失,该如何是好?所谓千日防贼,贼难防。即便我等再怎么加强陛下的守卫,若是贼有心惦记,必然有可乘之机。与其如此,为何不将陛下置于更安全的地方呢?

    陛下也不用心急,司隶本就是富饶之地,三五年之后司隶大治,粮草充足,府库满盈,兵强马壮之时,便是涛为陛下扫**,复乾纲之时!”陈涛双目放光,自信满满的大声说道。

    直到此时,刘协和在场众将,才知道陈涛心中的远见与谋划。刘协更是明白,陈涛如此做,更多的是为了他的安全与帝位。此刻,小刘协又想起了当年为了保住他的性命,陈涛正面和何太后、汉少帝顶撞时的样子,不由双眼一红,拉住陈涛的手说道:“为了小协儿,让老师背负骂名,小协儿,小协儿”

    “哈哈,陛下可是初识涛?涛本就是涿郡一个得了失魂症的流民,甚至比那有家有室的乡土百姓还要低上三分。涛的名望早在诱导先帝卖黄巾为奴时便已荡然无存,如今难不成还想要竖立什么贤者的名头?”陈涛笑着摆摆手说道:“涛所做所为,皆上对陛下,下对黎民,于国有利,便是千古骂名又如何!”

    说到这里,陈涛站起身来,拉着小刘协举杯对众将说道:“尔等且听好,涛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贼,尔等若是不愿与涛同为逆臣,皆远去,涛绝不怪罪!”

    哗啦。

    一片甲叶声响起,众将同时起身,拜服于地,只听贾诩双眼放光的说道:“刀山火海,粉身碎骨尚且不惧,千古骂名算是何物?诩,誓死跟随主公,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誓死追随主公,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众将声震苍穹的呼喊声中,陈涛拉着刘协的手,笑着说道:“陛下,这些都将是陛下的肱骨重臣,若是他日涛不在,陛下只要能重用彼等,便可扫平天下乱党!”

    小刘协似懂非懂的看看陈涛,又看看众将,最终点点头。只是,他拉着陈涛的手,却捏的更紧了一些。

    第二日,陈涛按照韩馥自己的意见,让他继续留守邺城做他的冀州刺史。不过,为了防御南皮袁绍,陈涛给他留下三万冀州降卒,让其收编之后加强邺城的防卫。而囤积在邺城中的庞大粮草,则由那些降卒们搬运,开始向司隶进发。为此陈涛将麾下大军中分出近十万人,由数员大将率领,沿途保护。这批粮草抵达司隶之后,将会大大缓解司隶地区的粮食紧张,更可以大量召集流民,而不需要像之前那样再为流民过多而头痛。

    司隶如今的人口不过四百万出头,而陈涛的大计划一旦完善,司隶地区能够供养八百万到一千万人口才是极限。原本因为冀州的封锁,很多地区的流民都无法进入到司隶,现在邺城、黎阳一线落入陈涛手中之后,就如同困龙入海,再无阻碍可以阻挡流民进入司隶。

    陈涛缩紧裤腰带展开的流民民屯制度,再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更要消耗极多的粮草。各路诸侯虽然眼红,但那天文数字般的投入,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模仿的。而司隶地区已经形成的民屯,所收的税金极少,得到的回报极高,已经伴随着消除关税而抵达的各地商队传遍大汉,因此,除了像是蜀中、荆州、徐州这些较为富裕的地区之外,其余冀州、幽州、并州、兖州、青州等地的流民皆心向司隶。仅仅是陈涛为了统筹粮草事宜,而停留邺城的十数日间,便已经有十余波总数超过三万人的流民通过邺城向虎牢关进发。

    再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十万降卒以及征发数万民夫的共同努力下,邺城的囤积的粮草皆被搬运回虎牢关,之后将会从虎牢关再运往洛阳。

    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完成之后,陈涛率领大军,护卫着刘协班师回朝。邺城、黎阳一线交由韩馥统帅,并且叮嘱他,万一袁绍大举进攻,无法抵挡时,他可以直接向虎牢关求援,或者直接撤往虎牢关。对此,韩馥大为感激,并且要求将自己的家人送往洛阳,陈涛也是欣然答应。

    十月初,北国已经开始逐渐寒冷的时候,刘协在陈涛的陪伴下,右韩馥、潘凤、耿武等人护送三十里,最终向西进入司隶。

    几天后,大军进入虎牢关时,刘协望着巍峨的雄关不由双目泛泪。想起当年自己被王越劫持,离开虎牢关东去的时候,心中一片死灰,以为今生今世再无机会重返司隶,而如今故地重游真是别有一番欢喜在心间。

    镇守虎牢关的徐荣自然为刘协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同时也为陈涛的凯旋接风。此后,陈涛对徐荣嘤嘤叮嘱,又赐他调兵虎符,命他继续镇守虎牢关,也让徐荣大为感激,心中暗暗发誓,必不负陈涛所托。

    大军在虎牢关停留三日之后,便继续向洛阳进发。几天之后,洛阳东门大开,满朝文武、宗室皇亲、洛阳各地的百姓,出城三十里迎接陛下还朝。

    当陈涛拉着一身华贵龙袍的小刘协走出马车,洛阳郊外数十万军民、文武大臣、宗室皇亲跪伏于地三呼万岁的浪涛声响彻寰宇,让小刘协第一次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九五至尊。

    如王允、杨彪这样的朝中老臣,望着刘协那张熟悉的面容,不由老泪纵横。这些世家老臣们,不管是出于什么立场,但唯一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对大汉刘氏发自骨子里的臣服。刘辨和刘协皆在的时候,他们或许还会有所挑选,但是当只剩下刘协时,那么他们效忠的唯一对象也就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小皇帝。

    被百官们迎回洛阳两宫之后,小刘协拉着陈涛几乎将两宫逛了个便,不管是那已经废弃的宫中集市,还是曾经苦读过数年的偏殿学堂,小刘协总是流连忘返,不舍离开。之后,刘协又以儿臣之礼参拜了何太后。经过董卓乱政之后,何太后已经处于半疯癫的状态,但最近这几年经过精心调养,已经好了很多。

    当刘协跪在何太后面前的时候,这位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妖娆,两鬓泛白略显苍老的女人,死死抱着刘协痛哭不止,让站在一旁的陈涛也不由感觉鼻头发酸。

    很多人,很多事,总是要在失去之后,才会知道珍惜。若是没有发生过如此多的乱世,不管是何太后也好,小刘协也好,又怎么回知道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而陈涛,能见到这对名义上的母子相敬如宾,心下也仿佛是放下了一块大石,面上更是轻笑连连。

    皇帝还朝,必然要召开大朝会。虽然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但是第二天,刘协便以皇帝的名义召开朝会。文武百官数百人进入殿中皆跪伏于地,唯有陈涛一人傲然站立。

    三呼万岁的繁文缛节过后,刘协命内侍展开黄绢圣旨。也许是跟随陈涛太久,刘协也厌恶那些云里雾里的歌功颂德,一份圣旨简述西征大军的功绩之后,便直接进入正题。

    “涿郡有良子,才学冠天下。为帝师,授才学,忠君爱国是为典范。逢董贼乱政,不畏暴虐,清君侧,斩逆臣,拨乱反正是为国之栋梁。袁贼谋逆,先帝遇刺,大汉倾斜之际,力挽狂澜,安定司隶,图变革,治万民,天下景仰是为国士无双。陛下受困袁贼,危难之时,挥军西进,扫平逆臣,迎帝回京,古往今来功莫高于其。今朕重设丞相之位,授大汉相国陈涛陈随波丞相之位,统帅文武百官!晋爵列侯,食邑万户,子孙万代皆不消爵。佩剑上殿,车马直入宫门,见帝不拜,凡文武百官过丞相府门,文官下轿,武官落马,以为恩宠。钦此!”

第二百零七章 封赏群臣() 
这份圣旨一宣读,不光是殿中群臣愣住了,就连陈涛也愣住了

    确实,在昨天陈涛曾经为麾下众将们请功,可是却丝毫没有涉及自己。当时的刘协似乎也将陈涛忘记了,只是将赵云等人皆记录下来。然而今日,刘协却是突施冷箭,让陈涛措手不及。

    丞相,统领百官,世袭列侯,食邑万户等等,随便哪一项恐怕都是他人奋斗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现在却全部落到了陈涛的头上。

    高台龙椅上的刘协见陈涛还站着发愣,便开口轻笑着说道:“老师,还不出班接旨?”

    刘协话让众人收回了魂魄,陈涛麾下一系自然是满心欢喜,而那些老臣们则是喜忧参半。陈涛的能力,这些年他们也算是看出来了,不说全天下,起码在这殿堂之上,无人可出其右。只是,皇帝如此厚重的赏赐,也让他们担心陈涛再成为以前那个董卓,毕竟汉少帝在位时,陈涛完全不顾礼法,横行无忌的做法还是让他们记忆犹新。只不过,现在皇帝发自内心的尊敬陈涛这些老臣也都明白,所谓人老成精,他们才不会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触犯皇帝的禁忌,到时候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