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长一些的伙计点头哈腰的陪着笑,答道:“嘿嘿,公子误会了,前些日子确实有位京城来的黄大人,住在我们这里,不过,今一早儿,他带着手下人全都走了。不过,公子你放心,别看咱家钱庄开业时间不长,欠外面多少银子,等杨公子回来,是一定要还的。”

    汤景已经听出来了,黄炳文一早卷了银子跑了,心想,这个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本来东厂的这些人就不是善茬,躲在暗处会更加危险,便叫道:“辉儿,走吧,听见了吧,人家掌柜的是巡抚老爷家的贵客,不会赖账的。”

    朱辉现在知道还将会和黄炳文发生更加激烈的冲突,那就不如让黄炳文的阴谋浮出水面,做面对面的对抗,以便引起成国公老王爷的关注,对东厂施加压力,制约黄炳文,现在看来,又不知道黄炳文躲到哪里去了,也许更大的威胁马上就要降临……

    “姓黄的去了哪里?”朱辉问道。

    伙计们赶紧一起作揖,那位年长的伙计答道:“人家那么大的官,小的们怎么敢问呢?反正一大早就带着人全都走了。”

    二人离开了杨记钱庄,继续往天宫西大街走去,路过朝天宫的时候,只见朝天宫门外热闹非凡,门口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子,外面围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正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这告状的不去巡抚衙门,都跑朝天宫干什么来了?”有人问道。

    “以前人们都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自打海大老爷来了咱应天府,改了,是有钱无理莫进来,呵呵……”

    “这么说来,这些肥头大耳的财主们,都来朝天宫求清一真人来了,咱们看看真人能不能劝得动海老爷……”

    ……

    朱辉和汤景听着这些似似而非的话,也没闹明白怎么回事,二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兴记钱庄的门前。

    虽然昨晚折腾了一宿,钱庄依然在正常开门营业。

    二人说明来意,在伙计的带领下,进了庞尚鹏的书房。

    一进门,朱辉就叫道:“庞掌柜别来无恙!”

    庞尚鹏正在蹲在地下,收拾那些被仍在地下的一本本典籍,抬头一看,笑道:“是你们俩啊,快,里面请!”说着,站起身来,腾出两张椅子,招呼二人落座,这时,仆人过来献上了香茗。

    “庞掌柜,真是该好好谢谢您!我那织坊已经租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呵呵。”汤景笑道。

    庞尚鹏把手里的几本书塞进了柜橱,转身坐下,笑道:“恭喜汤大官人!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望大官人谨记圣人的教诲,将来做出万世的基业。”

    “庞掌柜言之有理,借您的吉言,汤某不敢怠慢,必然尽心尽力,以不孚众望。如今,人到中年,也很后悔年轻时的荒唐,现在知道:投机取巧终不归君子之道。”汤景答道。

    庞尚鹏不以为然,叹口气讲道:“唉,也不要这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乃人之本性,存天理而灭人欲,终归也不是经世之道也。”

    “庞掌柜,我们刚才路过朝天宫的时候,看见很多大户人家都在那里鸣屈喊冤,还有很多百姓围观,议论纷纷,您可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朱辉问道。

    庞尚鹏已经到朝天宫那边看过了,便答道:“海大人真是不容易啊!江南本富饶之地,自严嵩父子改稻为桑以来,虽有过一时之繁荣,却给江南留下了长久的祸根,财主们贪得无厌,官商勾结,大肆兼并土地,失地农民无以谋生,天下也没有能容这些流民置家立业的营生,结果就造成流民遍地。如果海大人不能约束那些士绅豪强,再过几十年的话,江南半壁江山危矣!”

    汤景笑道:“呵呵,咱家的染坊将来也能容下数百人就业,算是为海大人解一解燃眉之急吧。”

    “这正是我要说的,再好的丝织布匹,也得有人能买得起才行,你们看,现在绝大多数还是官府采购,官府哪来的钱,还不是盘剥黎民百姓,我们大明朝还得多几个陶朱公那样的,能把咱们大明的好物件卖往四海,才是根本之道啊。”庞尚鹏讲道。

    “这么说,我还得出海了?”汤景赶忙问道。

    朱辉想了想,笑道:“呵呵,叔叔,谁说让你出海了。如今能在海上吃得开的,哪个不是多多少少和海盗有些牵连的?我看人家西洋人,也做海外贸易,但一般都是先让他们的传教士先去,先教化海外的人心,然后才做开埠贸易。在日本国最繁荣的堺町,西洋人在那里组织了一个‘众合会’,通过宣扬基督教,把大多数的商人组织起来,他们的做法,比起咱们大明朝的王直、徐海、林一官等人,可是高明千倍万倍啊。”

    “这就是你小子撺弄月空长老跟你一起出海的原因吧?”汤景问道。

    “叔叔太高看我了。月空长老是有大智慧之人,他是通过和我聊天,得知了咱们大明的客商及海盗在外面的现状,是月空长老提议,带我们一起远渡重洋,宣化我华夏儒释道千年之文明,将来,我们走到哪里,我们大明朝的商团便跟到哪里,我们要和西洋传教士们一比高低。”朱辉答道。

    “呵呵,高明!月空长老的功德不亚于玄奘和鉴真大师,等我有功夫,一定去拜会月空长老。”庞尚鹏赞道。

    这时,汤景把巡抚衙门的文书拿了出来,递给了庞尚鹏,说道:“这是海老爷承诺的文书,通过我那房子的抵押,先借二十万两银子,请庞掌柜过目。”

    庞尚鹏把文书仔细看了一遍,叫道:“庞贵,取庄票来。”

    过了一会,庞贵抱着一个锦盒过来了,递到汤景的面前,说道:“汤大官人,请您点一点吧。”

    汤景把锦盒打开,里面全是花花绿绿的纸卷,先一张张的查看了一番,全是不同面额的庄票,又借了个算盘,仔细算了一遍,正好是二十万两。

    汤景显得很失望,心想,这要是二十万两白花花的现银抬回家中,就算不是自己的,那看着也高兴啊!

    见汤景已经算完了,朱辉问道:“叔叔,天已不早了,今晚我还要到栖霞寺练功,咱们回去吧。”

    “庞掌柜,我将来在外面买东西、还得给雇工发月钱,这、这庄票好使吗?”汤景问道。

    “呵呵,汤大官人,在应天十府一州,拿这庄票畅通无阻,好不好使,你试一试便知道了。”庞尚鹏说着,拿起了一张千两银子的庄票,继续说道:“你看,这张票子,一年以后到我这儿来换现银的话,可就不是千两纹银了,而是而是一千零五十两,怎么样?”

    汤景瞪大了眼睛,问道:“我那房子抵押了五十万两银子,我这才用了二十万两,剩下的那三十万两,你可给计利息?”

    “呵呵,汤大官人,那房子你自己是不是还在住着呢,你要是搬走了,我收了你的房子,自然会给你算利息的。现在是你从我这儿借钱,我本应找你收利息,但我看在海大人的份上,不仅没收你的利息,还给你记了利息,是想让你将来好好的善待雇工,等你将来生意做大了,再多雇佣些人手,你可不要这么贪心啊。”庞尚鹏答道。

    汤景心想,自己放在太仓黄渡港的那三十万两银子,要是也能吃利息,那该多好,打定了主意,马上转为笑脸,点头哈腰地笑道:“那是、那是,贪心会遭报应的,等我有了现银,也全都存到你这儿来,还请庞掌柜多多照应啊。”

    庞尚鹏将二人送出了门外,朱辉和汤景上马走了。

    路过朝天宫的时候,大户人家的那些轿子都走了,有些看热闹的还没完全散去。

    朱辉下了马,到一群还在议论的人群外,对一位老者问道:“请问这位老伯,今天朝天宫有什么大事啊?”

    “后生,你还不知道吗?咱们金陵城的几家有头有脸的大户,差不多都来了。”

    “请问他们干什么来了?”朱辉好奇地问道。

    “今日一早,好多家都收到了一份敲诈信,信中言明要这些人家退田、退佃,要不然的话,就来他们府中寻衅滋事,唉……”

    “那为什么不去上元县衙门或巡抚衙门去告状?”朱辉问道。

    “信中声称是受了官府的指使,哪还敢去官府告状!”

    “朝天宫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朝天宫可是通天的地方啊!以前,这里曾是太祖爷的王府,如今也是皇家的道场,那些有钱人谁不拜这里的清一真人为师,真人是能直接见皇上的……”

    朱辉大概听明白了,这一定黄炳文又有什么阴谋,但心中也有疑问,难道德高望重的清一真人,也会受黄炳文的摆布吗?

    这段时间,海瑞正忙于部署疏浚吴淞江的工程等要务,哪有闲功夫和黄炳文斗法,此时正在赴松江府的途中……

    而此刻的黄炳文正在朝天宫和清一真人相对而坐……

    清一真人已经忙了一天啦,对那些肥头大耳的老员外们,一个个的劝慰,要他们不要轻信谣言,不要惹是生非;但心中也对海瑞总是偏袒穷人,而心生怨气……

    黄炳文恭敬地叫道:“卑职东厂掌刑官黄炳文拜见师尊。”

    清一真人盘腿打坐,答道:“黄掌刑官大人不必多礼,请用茶。”

    黄炳文喝了口茶,问道:“谢师尊!请问师尊今日有何感受?”

    “《道德经》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海大人不易!”清一真人答道。

    “呵呵,海瑞一个乡试的举人,能爬到我们大明朝三品的要员,执掌应天府,真是一个奇迹啊。”黄炳文笑道。

    “无量寿福,海大人自有过人之处。”清一真人赞道。

    “不错,海瑞以清流自居,曾想学那比干,无端上疏弹劾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