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什么样的秒策,竟能又如此妙用,让军师你都如此迫不及待,杂家到时要好好看看。”
董卓听到贾诩的描述后,顿时来了精神也不感觉困了,连忙接过贾诩递过的卷轴,打开后仅看了标题,就让他瞳孔猛地一缩,而卷轴的标题写的则是:封王策。
董卓当即收起戏谑之心,一脸严肃的浏览起来,半响后长吐一口浊气,凝声问道:“此策军师有几成把握?”
贾诩看到董卓的反应后,当即明白自己这场豪赌赌对了,当即答道:“七成。”
“这么高?”
董卓露出惊讶的神色,又道:“诸侯想逼迫杂家自降爵位,杂家却反而称王的话,不会引来诸侯的另一轮讨伐吧?”
董卓显然还有顾虑,而贾诩则淡笑着解释道:“主公,此时乃是您称王的最佳时机,如今诸侯人心涣散,就算明知主公您称王,也不可能继续攻打我军的。
就算日后诸侯们恢复了实力,主公您称王也早已成了定局,天下诸侯不得不接受。
何况,属下所献的封王策,也不是要主公您一人称王,而是要主公您效仿当初的西楚霸王项籍,以分封天下来重定河山,彻底打破汉室所定的旧格局。
到时天下群雄割据,诸王并举,诸侯们因主公而成王,他们感谢主公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会因此来讨伐主公您呢?
而诸侯们一旦称王的话,将再也无人尊崇汉室,而主公您之前的骂名,自然也将会消于无形之中。”
封王策对董卓的诱惑太大,董卓是越听越心动。
当今天下纷乱、诸侯林立,而董卓的岁数也已经不小了,而这次诸侯的联合讨伐,也让他难以看到短期内一统的希望。
既然一统天下遥遥无期,称帝自然也就不可能了,所以还不如退而且其次,在有生之年谋求称王呢。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77章:封王一策乱天下()
第977章:封王一策乱天下
贾诩所献的封王策,其实就是效仿霸王分封天下诸侯,好打破汉高祖时所定下的旧格局,开创一个由董卓开启的新时代。
当然,想要顺利实施封王策,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首先,必须要将汉帝掌控在手中。
其次,也就是分封的时机,必须挑在大汉威望最低之时。
如今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不过是他手中的傀儡,董卓的命令就是汉帝的圣旨。
而当初张角临死之前,当着天下诸侯的面痛斥大汉必亡,这激发了诸侯们心中的野望。
董卓入主朝廷后,杀少帝、睡太后、屠世家……这也让大汉丧失了最后的遮羞布。
如今的大汉早已没有任何威严可言了,就连底层百姓都知道改朝换代已经不远了,所以此时正是实施封王策的最佳时机,而董卓正是开启新时代唯一人选。
封王策一旦实施,董卓不但可以为自己谋求封王,而且还可以像楚霸王那样,以无上之资分封天下、定鼎山河。
这样的诱惑,恐怕任何人都难以拒绝,可董卓心中却依然有着些许顾虑。
天下诸侯们心中的野望,就好比是关在牢笼中的猛兽,而封王策则是打开牢笼的钥匙,董卓也害怕会一发不可收拾啊。
“军师,一旦实施此策的话,岂不是等于主动放弃坐拥天子的优势吗?”
见董卓不想放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贾诩略作沉思后答道:“主公,今时以不同往日,我凉军已是举世皆敌,天子和百官虽都在我军的手中,但没有一路诸侯会听命于圣旨的。
况且就算实施了封王策,天子也依然在主公您的手中,主公您依旧可以打着汉家天子的旗号,奉天子以伐不臣。”
董卓一听不禁叹了口气,贾诩说的没有错,现在天子在不在他手中,确实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因为根本没有诸侯会遵从他发出的圣旨,所以不如发挥一下拥有天子的最后余热。
贾诩见董卓依然还有些犹豫,当即准备在添一把火,于是问道:“属下斗胆问上一句,主公您到底想不想称王?”
董卓闻言后当即虎目一凝,脑海中却莫名想起张角临死前说的那番话,不由沉声道:“杂家何止想要称王,大汉无道,致使天下民不聊生,而杂家必将取而代之。”
“主公,称王尚且畏首畏尾,又何谈代汉而自立?这不过只是第一步罢了。”
董卓闻言不由一怔,沉思了许久之后,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坚定之色,问道:“军师,封王策若是实施,会有多少诸侯接旨?”
贾诩见此不由松了口气,知道此事已经成了大半,当即笑道道:“诸侯大多皆虚伪之辈,定不会直接在洛阳接诏,不过诸侯联军定会因此而尽退。
而当回到自己的领地之后,除了部分忠于大汉的诸侯外,大部分诸侯定会接受封王诏令。”
董卓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淡笑道:“军师此计甚秒,有军师辅佐,何愁天下不定。”
“主公谬赞,为主公分忧,乃是诩的职责。”
次日,董卓召集麾下众臣,商讨实施封王策一事。
凉军众臣开始大多都反对实施,认为此策乃是霍乱天下之根源,可当了解封王策对凉军的好处之后,大部分人都转而认为应该实施此计,而那小部分反对的人自是无力阻拦。
数日后的早朝上,董卓麾下的众臣,集体上书赞颂董卓的功绩,并威逼小皇帝刘协封董卓为凉王。
数名汉室老臣站出痛斥,却皆被董卓诛灭三族,满朝文武也再无一人感言,至此董卓称王也再无任何阻碍。
董卓虽然骄狂,但也还没自大直接称王,而是三次拒绝之后才接受,而封王策也正式开始实施,董卓则是第一个称王之人。
洛阳,联军和凉军依然在谈判,可是董卓的称王的举动,却如同一个大的晴天霹雳,惊的所有诸侯都说不出话来。
停战谈判的第一条,就是董卓自降凉公之位,可董卓不但没有自降爵位,反而还无比强势的称王了,这不是在打所有诸侯的脸吗?可是众诸侯却偏偏奈何不得董卓。
联军是真的已经撑不下去了,这不只表现在粮草一个方面,还有各大诸侯离开领地这么久,其领地都出现了各种不稳的迹象。
所以就算董卓不称王,可谈判要是还拖下去的话,各大诸侯也只能自行退去,因为已经到了不得不撤的地步了。
民间对董卓称王之举,自然也是理论纷纷,不过除了关西之外,绝大部分地区都是一片声讨。
董卓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他所做的任何事,哪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一样会备受争议。
可真正令世人震惊还在后面,谁也没想到董卓称王后不久,竟然还分封了其他诸侯为王。
最先被董卓分封的,则是五大一字王和三大郡王,分别是:晋王秦温、蜀王刘焉、淮王刘繇、燕王刘和、巴王刘季、平原王刘备、襄阳王刘秀、北平王刘彻。
这八大王爵之中,除了秦温一人是外姓之外,其余七人都是汉室宗亲,这无疑是将秦温推到了风尖浪口,除此之外还暗暗算计了一把刘彻和刘秀。
董卓在明知刘彻继承刘虞位置的情况下,却偏偏封刘虞之子刘和为一字燕王,却封刘彻为郡王,这明显是想挑拨幽州军的内斗。
就连背叛过自己的刘秀,董卓都冰释前嫌的封其为襄阳王,不过这同样也是不安好心,毕竟襄阳在秦昊的手中,董卓此举显然是在鼓动秦昊征讨刘秀。
至于其他非刘姓的诸侯,董卓所封的却并非王爵,而是和王爵平齐的公爵,显然他也知道一步登天难以让人信服的道理。
而董卓所封的一众国,则公分别是:秦公秦昊、赵公袁绍、豫公袁术、魏公曹操、吴公孙坚、鲁公陶谦、韩公韩馥、辽公公孙瓒、齐公黄巢、郑公王世充、卫公李密、梁公宋江……
第978章:联军散 烽火燃()
第978章:联军散烽火燃
在董卓看来,非刘姓的诸侯之中,只有秦温一人有资格和他同列为王爵,其他所有诸侯甚至包括秦昊在内,都没有和他一起同为王爵的资格。
干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称王称帝自然也是一样。
除了董卓之外啊,非刘姓诸侯之前都是侯爵,直接封王等于是一步登天,这就比较难以令人信服了。
封公虽也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不至于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勉强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
而除了一字王、郡王、国公这三种爵位之外,董卓还分封了国侯之爵,而对象不是赵匡胤、公孙轩辕这类依附于大诸侯的小诸侯,就是王朗、黄祖、韩玄这类实力稍差的小诸侯。
被董卓封为国侯的则有:宋侯赵匡胤、蓟侯公孙轩辕、越侯王朗、舒侯陆康、鄂侯黄祖、湘侯韩玄、代侯张扬、陈侯陈友谅、纪侯张士诚……
当然,董卓大肆分封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手下们。
唐侯李渊被封为唐国公、隋侯杨坚被封为隋国公,而华雄、李傕等一众将领也全部封侯,只是他们都没有封地罢了,毕竟董卓也不可能允许凉军的领地被分裂。
总之,除了交州的洪秀全,还有遁入三山的任红昌、朱元璋、李自成等叛逆之外,几乎所有诸侯都得到了董卓的分封,而且封到最低爵位都是国侯,在往上则分别是国公、郡王、一字王。
至此,大汉名义上被众诸侯正式瓜分,而天下也正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战国时代。
停留在洛阳的众诸侯,在得到董卓的分封之后,全都做出了统一的反应,那就是果断拒绝了分封。
他们之前还在大骂董卓是国贼,结果现在却接受了他册封的话,那不是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脸嘛。
更何况诸侯们都是为了讨董而来的,封王封公所带来的诱惑虽大,可一旦接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