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腊人农耕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其步兵为主的军队特点。希腊骑兵缺盔少甲在马上目标大,成了弓箭兵的好靶子。
不一会儿,多洛斯的将军卫队就剩十来人,列阵对峙逃无可逃。尼加诺忍受不了这种被动遂亲领部分兵马发起侧翼攻击,结果在马其顿长枪步兵及骑兵包夹下遭遇失败。希腊先锋部队全部倒在马其顿右翼方阵的枪林下。
削弱敌人骑兵后,弓兵又将希腊标枪部队射杀掉。所携弹药有限,箭支用完,火力准备结束。
战场再次冷却下来。
马其顿第七军本部一万三,分出四千打阻击,精兵九千对阵。
希腊防御军共四万有余,多洛斯、尼加诺父子带领主力两万,正在战斗中;阿加美迪斯·派西恩负责城内接应,被阻,自杀;另一支机动部队大都由标枪手及标枪骑兵组成,将领提奥弗拉斯托中途叛变,擅自离开战场。
战斗至此演变为希腊步兵方阵对决马其顿皇家长枪方阵了。马其顿虽有骑兵优势,但面对希腊方阵不可轻举妄动。
skbshge
第171章 攻克罗德斯()
爱琴海温柔的浪花拍打在罗德岛岸上,平坦的草地让人清爽。
从岸边到岛心地势渐高,陆面上枪林密布方阵整齐。双方士兵紧握超长枪,神情严肃冷静。看似正面无懈可击的方阵,要如何破开?
希腊重步兵在低处,人数众多。马其顿方阵拉长队形以防被抄侧,居高临下,纵深较薄。万人对战,气势磅礴。
希腊军事有着悠久传统,方阵战术的发源地。以其整齐严密,配合默契著称。这方面,马其顿是学生,希腊人是老师。但,马其顿方阵是经亚历山大三世改进过得战斗队形,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晨光已露,勿需拖延。帖萨罗斯开始行动。他派出一个皇家伙伴骑兵中队大范围绕到敌阵后面,于是下令步兵居高临下全线进攻。
骑兵追着希腊将军多洛斯跑出几百米追住,将其杀掉。希腊人失望了,部分阵线已前后凌乱。
方阵接战,长枪、盾牌、刀剑的碰撞声不绝于耳,十分嘈杂。铁的纪律让这战斗看起来肃穆,认真。相持,互刺中。。。。。。
马其顿骑兵在观战,威胁敌方侧翼后背,却不愿扎入长枪阵中冒险。
啊!希腊战线中端偏右处出现裂缝,有一个方阵被打败了!
到底是高处,自然而然的,不易察觉的种种好处。马其顿方阵更为主动。从那个缺口处开始,希腊步兵线逐渐崩溃。
骑兵展开追击,不留残敌。
帖萨罗斯一战功成,歼灭守军精兵两万,多洛斯战亡。
罗德斯城中发动叛乱,希腊派系彻底覆灭。
战士们欢呼雀跃,与希腊的战争从来就没通过。现在终于将它打败治服。不过人们很快冷静下来。因为统帅告诉大家,不管城是谁的,必须夺取。马其顿需要这个海上据点。士兵们阵阵“嘘”声,一哄而散又回到各自岗位上准备攻城。
希腊部队大多为步兵,没几个逃生的。其余小股的轻骑、轻步虽然跑回城中,但却被叛将提奥弗拉斯托杀掉。
提奥弗拉斯托是多洛斯的部将,在危难之际选择背弃主人,是因为他自认为军事才能比多洛斯高,建议却不被采纳。
他所带的正是希腊最传统的军事力量:希腊步兵与标枪手。希腊步兵是古希腊军事力量的支柱,其以紧密的方块队形对抗骑兵或步兵均非常有效,战斗力强大。能驻地防守,能保持方阵进攻。他们自给装备,来自城邦公民阶级,受过良好训练,耐力绝佳,有思想性,是当时世界上最佳军队之一。
希腊步兵穿着硬皮铠甲,携带圆盾和枪,采用复合铜枪尖不易生锈。方阵队形里重叠的盾牌可以保证每一名士兵。因此希腊军队也很要求士兵的身材,这样才能保证身旁的战友从肩到膝这部分躯干的有力保护。
希腊步兵的综合素质要略逊于重盔步兵。可以和马其顿方阵兵持平,但单兵打不过马其顿皇家长枪兵。
而灵活的轻步兵投掷标枪,快速跑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方阵僵硬的缺点。
提奥弗拉斯托领兵截住马其顿军队的去路,展开厮杀。希腊军居高临下,占据优势直接按压下来。
马其顿弓箭及石弩没发挥出多少作用,战斗就已进入白刃阶段。
希腊标枪手站在高处,标枪打击力相当有效。反而在距离攻击战中获得主动,好在皇家方阵精良的盔甲有效减轻了伤害。
马其顿骑兵率先发起抄侧翼的冲锋,很随意就冲散希腊右翼的标枪部队。提奥弗拉斯托没有常规骑兵,但依然派了标枪骑过来补救侧翼。轻装骑手根本不是重装骑士的对手,马其顿骑兵冲上去猛追猛杀。希腊右翼还是崩溃。
中间正面对决的步兵战双方争战激烈。马其顿步兵以小范围配合,两三个方阵集中打一个希腊步兵方阵的战法冲销对方的地形优势。再加上兵力和装备均好过对手,遭受小部分损伤赢得中央战场。骑兵清剿了难缠的标枪骑兵后,折回来协助步兵发起全面反攻。希腊战败。
背叛者提奥弗拉斯托被马其顿近卫骑兵杀死,他的士兵全部被追剿消灭。马其顿人在罗德斯岛上已无人可敌。剩余的希腊势力虽多却零散纷杂,希腊联军的重装步兵军团也已不复存在。
城中叛将阿那克萨克所斯主动出城投降。帖萨罗斯成功接手城市,占领全岛。
据说岛上的曼德拉奇港入口处有一座巨像,十分高大。帖萨罗斯带领众人欣然前往,却只见到雕像残骸。
经当地人介绍,那原本是太阳神赫利奥斯的巨像,高度超过30米,工程师林多斯·查尔斯花了12年时间,于公元前282年才最终完工。
设计师将它塑造成一位头戴月桂花冠的希腊自由战士,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紧握箭支,背一张弓,呈箭步矗立于海边。因为构建这座巨大雕像的初始资金正是来源于,以前罗德斯居民把马其顿人围攻城市失败后遗留下的装备出售并兑换成的钱。以作纪念,然而公元前229年的一场地震摧毁了雕像。
它存在时的作用更像是海港的灯塔。现在能见到的只是它的膝盖以下的残留部分,仍然有好奇的游客观赏。
帖萨罗斯追问道:
“那你们为什么不重建?”
向导回答:
“因为受到神谕,无人再提。”
马其顿将军满意地笑了,接着说:
“因为这里的繁荣将会是马其顿人给予的。神早有预言。”
众人附和地称赞马其顿军队神勇。
将军摆摆手说:
“多洛斯贪婪自私,直想把整个岛变成他家的。
从来没有为大家考虑一下,失去民心。
这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我听说许多希腊联军的战舰都集聚到罗德斯,可海战的时候。我只看到你们弱小的双帆战船。”
在场的希腊人并不真的认为,马其顿的帝制会带来更多民主、自由。可多洛斯统治时期,罗德斯岛也不过是寡头政体。
skbshge
第172章 百尺竿头()
半个月内阿帕洛斯一路突进,深入敌人腹地,卡主交通咽喉。掌握住半岛的战略主动权。
然阿帕洛斯并未停止前进,用他的原话讲:
“只有夺取城池,获得立足点,才是进攻的阶段性终结点。”
所以在哈吕斯河边驻扎了一段时间,他就决定进兵强攻马萨卡城。战斗很快打响。。。。。。
罗马皇宫
军事议事厅
“哦?攻克了马萨卡。”
“是的,尊贵的陛下。我们无敌的马其顿军队事实上已经控制了小亚细亚半岛。”
“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东征第一步就要完成。
嗯~,是谁打进卡帕多西亚主城的?”
“是阿帕洛斯,陛下。”
“战报给我。”
“是,请御览。”
“强攻?有点意思。这小子还真是敢拼。”
他接着看下去,
东线军事简报:
时间:公元前198年,冬
地点:小亚细亚,卡帕多西亚
战斗:
胜利者,阿帕洛斯、利奥查理斯马其顿
失败者,戈姆菲、阿里奥巴扎尼斯·安卡拉、狄俄尼索斯本都
战斗过程
渡河阶段
出发前,我军驻扎于哈吕斯河下游西渡口南岸;敌方城下有一支机动部队守在上游东渡口北岸,防备偷渡袭城。
通知友军第三军团跟进并接防要点。利奥查理斯按时抵达,两部集中调配石弩及轻骑兵,强渡哈吕斯河。
十几台弩机同时发射火炮,驱逐对岸侦查部队,轻骑趁机迅速通过大桥,与本都的轻装部队展开周旋,成功掩护主力过河。
河岸战役
本都将领阿里奥巴扎尼斯·安卡拉得知戈姆菲失手,立刻前往补救。他兵分两路反扑无敌军团,自带战车、重步兵顺流而下。另一路全部是骑兵,大多是卡帕多西亚重甲骑,直接过河再从西渡口绕回袭击我军后背。
阿帕洛斯溯流而上,与阿里奥巴扎尼斯的机动军团正面遭遇。长枪方阵逼停本都战车,石弩重击敌阵。没等本都骑兵赶过来,无敌军团就击溃本都分兵后的这一部分主力。阿里奥巴扎尼斯阵亡,其千余幸存士兵退回城中。
另一路卡帕多西亚骑兵急行军至西渡口碰上了第三军团的驻兵,骑兵败在方阵前。利奥查理斯派出骑兵将之全歼。
阿帕洛斯乘胜追击,抵达马萨卡城外,团团围定。
经过一天的评估、准备,阿帕洛斯决定对马萨卡发动强攻。
攻城战
马萨卡,巨型城市,小亚关卡。守将:狄俄尼索斯,守军:3万左右。
面对高大城墙,攻城队采取集中火力的方法将就破开入城口,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