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知道,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新的军事体制,既限制了将军的权力,也或多或少降低了他们征战进取的积极性。他只有再像之前的历任国王那样,自己率队冲锋在前,遵循着马其顿古老的传统,才能不断创造佳绩。
皇帝开始谋篇布局。任用亲信:德雷克、杰拉德、托勒密·阿格里琴,三人摄政,协助太子主持朝纲。其中德雷克辅佐他的长子阿里斯托诺斯执政,城内禁军为其直属部队;杰拉德辅佐次子阿里斯托克勒统领野战部队保卫罗马及首都;托勒密担任帝国丞相,是三人摄政之首。
皇帝将权力三分。令其相互监督,彼此制衡。这与后来的立法、执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形式有所共通,又不尽相同。他清醒地认识到如今的宫廷里已分出两派,太子与次皇子分别成为希腊派与罗马派的代表。这样安排,既可保护他的两个儿子,又能保证国家稳定。波达雷里奥斯遂可以去安心地东征。
雅典娜和欧罗巴曾请求追随东征,但是被拒绝了,理由是马其顿军营从不带女眷。
她们二人已不再是从前一心追求爱情的美少女,而是变成影响力巨大的皇后和皇贵妃。正是两大派系真正的幕后推手。
皇帝统率7万精兵御驾亲征,加上侍从及辅助人员,号称十万大军。乘船径直开往利比亚战场。
既然其他主力大军都在前线作战,且预备役源源不断地输往前线。哪里拼凑出这样一支规模的军队呢?
他们是由“矩阵”一点一点组织起来的。这些兵源主要是来自地方的治安队、驻守部队中的佼佼者,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转入“矩阵”的警察部队中。至于养活军队的经费则是一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另一部分自主解决。是不是由民脂民膏养成,无从得知。
这七万部队成分优良,大部分都是马其顿人、希腊人,一部分是罗马人。各方面素质均值得依靠,其中:
马其顿第九军团(皇帝亲卫)三万;
矩阵——皇帝禁军(黄金军)两万;又称“童子军”,这些成员大多从小加入童贞营就开始培养,自幼便接受训练,能够誓死效忠。
抽调希腊重兵一万;
罗马精兵一万。
波达雷里奥斯把部队按来源分成三部,一部、二部、三部,这些部分可合成作战可各挡一面。
针对目前的状况,他打算先集中使用,力争一鼓作气击败泰拉尼斯。
阵容强大,战力锋劲。无可挑剔。但从宏观战略上分析,这些兵源乃抽调治安队或防御战略要地的守军。是捉襟见肘?亦铤而走险?
这恰好是本都国王米拉三世最盼望的。因为他的偷袭行动正是冲着这些软肋来的。
“国王陛下!敌人突破海岸防线,港口丢了。”哨兵
“港口是生命线,丢掉如何是好?”
西斯心里默念,表面并无改观,嘴角却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畏难。
与泰拉尼斯拼命周旋的正面战场已令他们焦头烂额。皇帝调走不败舰队,水上力量遭到削弱。在这胜负天平左右摇摆晃动之际,本都实施的代号为“豹”的军事袭击行动,给了西斯致命一击。
“是增援,来自海上的背后突破,正中软肋。我们的防线在敌兵水陆合计之下瞬间崩塌。”哨兵
“收缩部队,就地固守。”
西斯的军队失去了补给线,受到围攻。这意味着马其顿南部战区陷入灾难性困境,东地中海集团军命悬一线。
好在他把要塞做的十分严实,双层墙体。这已经是围笼困斗的第三个日头,本都人发疯发狂地进攻马其顿要塞。西斯等人努力但并不费力的击退了对方一次次的进攻。本都石弩被烧毁拆坏了十多台,在打开的第一道外围处,尸积如山。
一线的士兵在战斗间歇中,其中两个靠墙仰着,面无表情地交谈着。
“不知道要这样蹉跎到什么时候时候?”
“到你我都耗进去为止。”
。。。。。。
“士兵们依然坚强。”
军需官巡查部队后回来报告。
“皇兄一定会派来增援,他一定会的。不然他为什么要调走舰队?”
他心里默念了一句:“但愿别在我们都已经打光之后。”
西斯的缓缓转向桌上的烛光,微弱的火苗忽而发亮。昏暗的房间毫无生气,他感到困惑,因为他身处困境。
“我有突围的实力,却无处投身。凭目前的形势看,只有依托工事防守。久拖必败。”
对于当下被围者来说,最可怕不是战斗,而是斗志。一旦战士们产生畏惧、逃跑的意念,那才是最彻底地溃败的开始。
相反,此时此刻得知“豹”行动成功的消息,米拉三世高兴极了。这是本都对马其顿开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他几乎肯定可以吞掉东地中海集团军群,那意味着北非或成囊中之物,更意味着战争局势再度拉回平衡点。
“进攻,进攻,疯狂进攻!
我不要错过这个歼灭敌军的好机会!”
skbshge
第178章 问鼎逐鹿(五)()
本都国王急切盼望胜利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客观上讲,如果操之过急,未必一下子就能够达到目的。
本都士兵人海一般拥围在要塞四周,仿佛就要吞没这个孤立的小城。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无法接近到城墙百步以内。马其顿事先设好了陷阱铁刺、机关埋伏,泰拉尼斯以不怕损失,持续不断地压力攻势才将部队推进至第一层墙皮。
战斗进行得越来越艰难,本都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刀枪铠甲碰撞的声音从墙根底打到城里。本都人最远的一处攻城口已突破两道城墙,嵌入城中。不过没坚持一天,到第二天傍晚,马其顿守卫者集中力量反夺回来。将防御线推回第二道墙外。双方围绕这一片区域,疯狂战斗,周围城区多次易手。
本都作为攻城方不停的进攻使其消耗很快,泰拉尼斯难忍愤怒,甚至不惜动用精锐部队攀爬墙头。为了配合“豹”军团,他开始筹集“最后一攻”的兵力。所以他调走辅助方向的(围困锡瓦)大部分士兵。
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波里佩州嗅出了这其中的意味,他果断率兵主动出击。
马哈巴尔大吃一惊:
“什么?锡瓦守军前来挑战?”
“将军,准确地说,敌军猛扑过来。”
“虽然我们撤走部分军队,但我不信这些被围困在牢笼里的饿死鬼能掀起多高的浪来。备马,迎敌。”
本都士兵一个个养得膘肥体胖,脸上尽是骄纵慵懒的胜利表情。总体看上去甚至有点着装不整,阵型疏散。他们提前进入胜利的气氛,忘记把军团灵魂和勇士的意志考虑到这场围城战中。
当马其顿勇士们冲到近前即将接战时,埃及雇佣兵看到的仿佛是从地狱回来复仇的幽灵。
或者用一群穷凶恶极的饿狼更合适。他们一个个面庞消瘦,动作却异常劲猛,疯狂地喊杀声表明对方全军已经进入回光返照般的亢奋状态。战马瘦弱得好像一阵风可以吹倒一样,然而事实上强健的马蹄声早已震耳发聩,每一蹄都坚定的盯在战场。马其顿狼要的不是肉,而是胜利。
此仗,波里佩州不需花哨的指挥技巧。他拼只拼的两颗砝码,出其不意和士气攻势。大军分两部,他一人带地中海军团,帕特拉带领第一希腊团,两股力量同时冲锋,如同铁钳一般,重重劈入马哈巴尔的军队中。渴望证明自己,渴望以一场爆发式的胜利为自己的军旗再增光辉。
战斗如狂风暴雨。攻击势如劈竹,很快埃及雇佣兵就溃不成军了。马其顿战士开始毫无人性的杀戮,每一刀、每一枪都带着十足的凶狠,一击毙命。埃及人很少生还。
马哈巴尔绝望地停止了战斗,带着几名卫兵逃跑。这位埃及名将意味深长的对身边人说:“我们输了。”他感到对手无法战胜,他们仿佛总是那么渴望胜利,总是那么嗜血狂热。“我们为了金币而战,为了各种充满诱惑的战利品而战;他们不同。他们就像神明魔鬼,不知为了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马其顿军队的精神坚不可摧。这样下去,本都输定了。”他给挚友阿克霍里斯修书一封,便匆匆和亲卫投身沙漠中。马哈巴尔雇佣队成为叛军。
这及时的胜利让马其顿在北非一度灰暗失败的逆局中神龙摆尾,打出了气势和信心。
波里佩州打马扬鞭,挥师北上。带病上阵的老将在刚刚获胜的那一刻,竟呕出鲜血。然而他只若无其事地擦擦嘴,扶正了帽盔。
“将军,我们不回城了么?”
“放弃锡瓦,与西斯国王汇合!”
是西斯国王替他解围,又成功吸引了本都的主力,想必现在是遭遇大敌了。敌军包围圈一直这么紧,突然松懈,肯定是与西斯那边陷入苦战。多年征战的经验,令波里佩州变得足智多谋,机敏过人。
当侦察兵报与国王被围攻的消息后,老将本能地做出破除要塞之西包围圈的决定。
战场上空太阳当头,酷热的中午让人发懒。可再看城中,士兵们无休无止不知疲倦地相互拼杀。本都人在攻城战中已经打到了麻木厌烦。
突然,城西的敌人遭到背后进攻,攻势凶猛。
是马其顿军旗!西斯这天也恰好在西门组织防守,看到敌人背后阵脚大乱,转身忙于应对之际,他亲率国王御林军冲出城外,实施前后夹击。都不顾城头上,敌我双方士兵还在争抢城门。冤家路窄,在这一侧实施攻城的正是埃及将领阿克霍里斯。狭路相逢勇者胜,西斯与波里佩州完美的配合,果断的出击,将攻城者打得打败而走。紧接着,两军兵合一处,向北边绕城移动,乘势进攻。本都军队失利,接连败退,攻城终止。
泰拉尼斯回到营地,一条条莫名其妙的消息蜂拥而至,让他懵然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