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队射:铁甲骑兵。”
敌军被猛烈箭雨冲刷,短暂犹豫又继续前进。
东方军团的弓箭兵都是出类拔萃的射手,箭舍得又快又准。敌人的雇佣骑兵几近销损殆尽。
“均匀打击。”裁剪敌人步兵兵力。
这些亚美尼亚人本意增援城市的街道巷战,苦于没有携带一张弓。被动极了。退又不可能。
铁甲骑兵进攻了。
“停止射击!
所有射手集火,目标铁甲骑兵!预备~”
小土坡前正好是一片稻田,铁甲战马踏在上面泥泞软滑,瞬间降低了前进速度。
时机到来。
“放!”
“呜呜呜~”马匹的哀鸣声。
“啊。”
有效射程内,密集箭雨穿透了铁甲。特拉达的骑卫队在这一道坎上折损近半。
“Charge!”进攻。
亚美尼亚铁骑第一个冲上来。
噪杂声瞬间停止,突然死寂。
换成了刀枪剑戟,铁铜甲片的碰撞声。特拉达率队冲入马其顿长枪方阵中。一阵烈斗。
削甲削肉的残酷之声。
特拉达被一支长枪戳穿心脏。
亚美尼亚铁骑兵被击败,非死即伤。
步兵接战。
左翼,轻骑兵赶走了包抄威胁。
右翼,马其顿轻骑兵赶过来杀散了几队东方步兵。
亚美尼亚全线溃败。马其顿士兵从山坡上扑下来,展开全面追击。有马其顿轻骑兵的战场,很难有逃掉的敌人。
阿塔洛斯获得重大胜利,围点打援,消灭特拉达部队。库塔伊西已经有了新的归属。
远东战线获取新进展。
亚细亚
没有了老师的约束,阿帕洛斯开始带着无敌军团转战于本都和加拉太之间,疯狂打击渗透进来的本都部队。但来这里的本都部队也有他们的原则,不会硬碰硬的死战,执行的任务更多是骚扰与破坏。
阿帕洛斯一连半个月打了十几场战斗,可消灭的敌人屈指可数。因为对方一旦争夺不利,转身就跑,全军进退。难以做到歼灭。
这时,帝国出现新局面。马其顿太子,帝国执政官,阿里斯托诺斯迁都萨洛尼卡,再次把帝国中心转移到希腊世界。作为月牙党的领袖,这么干符合他们希腊派的意志。太子一到萨洛尼卡就重新翻修了以前马其顿王宫,扩建装潢。
皇子阿里斯托克勒则来到珀加蒙,把这里作为亚细亚战区统帅部。他担任起亚细亚战区总司令。
精明的他才不肯离开指挥部,和兄长一样把该城的执政官邸搞得豪华气派,舒适宜居,对着海。
平日里和情妇们美酒佳肴寻欢作乐。作战交给将军们。
只有作重要决定时在指挥室里远程遥控发号施令。前线自然有人替他卖命出力。
skbshge
第189章 问鼎逐鹿(十六)()
“这是一场希腊军事理论的较量。”
“是理论支持的实践斗争。希腊式方阵的对拼。
马其顿代表了注重骑兵的发展思想,本都代表着重视步兵方阵的发展思路。两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均发源于希腊,都继承了亚历山大马其顿方阵的丰厚遗产。现在两国的战争就像内战。”
“但是本都的军队明显东方化了,铁骑兵,东方步兵,卷帘战车等东方元素都表现在他们的队伍中。
目前看来,灵活的远程和骑兵力量能够决定战场最终的胜负。”
“其实在这场战争中,本都铜盾长枪方阵的表现早已超出普通的马其顿长枪兵了。我们优势在于骑兵和远程火力打击方面,弥补不足。”
“铜盾枪明显是比马其顿枪高一级的兵种。它相当于我们的皇家长枪方阵。不过训练组织这种部队很麻烦,耗时费力,限制诸多。
所以敌人也是均匀分配,平均每个作战军团里有一两个铜盾方阵。三到六个已经算是装备精良的部队了。
反观我方,步兵主力大都为马其顿方阵。性能稳定,易补充。可是真正面对铜盾长枪步兵时,不免有些吃力。”
“你要知道,训练和组编一个铜盾长枪方阵的时间差不多是一个马其顿普通方阵的二倍。本都在与埃及人备战的时候就开始了。
综合考虑,我们凭借性价比的优势也能取胜。大不了三换一。”
“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配备更多皇家枪。拉平这方面的不足,让我们的步兵更硬气。”
“可以,但那也需要在有条件的城市中才能爆兵。”
“必须尽快补充。”
“我也希望快,可就现在的情况看,等真正完成换装,战争就结束了。”
这是阿里斯兄弟俩在罗马临别前的对话。它客观反映出当时与本都交战的尴尬,但战争永远都是综合素质的较量。
信任亚细亚先锋将军的阿帕洛斯,由于近来的战斗没有突出成绩而感到烦闷,开始认真思考方法,怎样才能一举消灭一部敌人呢?
情报成了小亚战区军争的重要条件。安卡拉这个地区有着特殊意义,夺取此地可影响控制整个小亚半岛,是控制权的象征。但安卡拉却是个小城镇,既无多少经济实惠,又战略补给价值。所以它易攻难守。
讲究实用的阿帕洛斯下令撤走安卡拉守军。临近城市的官员都摸不清头脑,问为啥调动守卫。阿帕洛斯不做回答。
巡游在加拉太的本都士兵立即发现了这个漏洞,集中了两个又半军团,两三万人一头扎进半岛内陆。因为本都战区的司令官三番五次催逼他的手下夺得一处纵深内陆的立脚点,为了这项死命令,本都兵士们被逼无奈,只得以身试水。
阿帕洛斯放过了第一队人马,那些士兵看起来就明显强壮精炼,士气正盛。待第二组来到加拉太边界,他动手了。立即把屯在哈吕斯河中游桥口的无敌军团调过来,截住敌军去路,大战起来。
敌军为克缇斯·塞拉苏斯的一万二常规军团。来势凶猛。
阿帕洛斯还未摆好石弩炮阵,本都士兵就急不可耐的冲将上来。双方立即进入激烈战斗。阿帕洛斯好久没在这么痛快的在大场面上收拾敌人了,大呼过瘾。留下部分骑兵机动牵制,他自己领着主力骑兵左右策应,虚掩实击。
方阵指挥官克劳斯指挥步兵沉着应战,进退自如。一面配合骑兵威压敌人,一面抵御对方小范围进攻,时机成熟时又主动进攻。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马其顿一方获胜,大破敌军。敌将被斩杀。阿帕洛斯努力追剿败退之敌,却仍然逃走一少部分人。事实证明,这些逃兵没有回归其他友军部队。克缇斯的军团溃散。
阿帕洛斯收拾人马,清点数目,损失900,灭地一万有余。就决定转入下一场战斗。
顺藤摸瓜,准确地发现本都此次攻城辎重部队。约摸看来不过三千,兵力占优的阿帕洛斯选择快攻。一面正面迎上不给本都远程兵机会,一面分出轻快部队包抄以图全歼。大都为弓弩标枪兵,完全顶不住马其顿强攻。
阿帕洛斯顺利歼敌辎重,另外还缴获本都一座巨型石弩和各类炮弹,强弓数百张,利箭万支,粮草金币皆缴获颇多。
看着这片红土地,平原绵延和远处山峰相连,阿帕洛斯感觉到自己已经逐渐掌握了小亚的地形脉搏。他深深地由衷感谢自己的老师,帖萨罗斯将军。若不是他精心安排,现在马其顿亚细亚军群恐怕已经陷入重围。如此众多的敌兵深藏在西里西亚和叙利亚的山河中,狭窄的过道、河口将会阻塞马其顿的攻势。一波又一波沉重的进攻将会把他们消损殆尽。他阿帕洛斯恐怕会力竭而亡。马其顿本土可能会陷落在本都的铜盾阵下。
是的,以守为攻。变不利为有利。同一时期,不只是加拉太;卡帕多西亚、本都、比提尼亚的广大战场上,马其顿的机动力量发挥了无限可能,在连续战役中挫败了本都急于求成的进攻势头。双方的兵力对比发生扭转。
马其顿保留住大量主干精锐,后续源源不断。本都四面出击,处处碰壁,感觉进入了林海汪洋,一时间找不着方向了。
阿帕洛斯完成任务后,投马萨卡城而去,在那里获得补充。同事把安卡拉的军情转报珀加蒙。
收到消息的阿里斯托克勒派出新编的“皇家戍卫”团,前往安卡拉作战。
阿里斯托克勒在众位亲信的陪同下,在珀加蒙一处非常惬意的海边阁楼上欣赏着美丽的海景。
“爱琴海,她孕育了希腊文明。”
“是的,亲王殿下。
我们马其顿又吸取了他的养分,发展成为更广阔的一种文明。”
“可罗马文明也不错啊。”
这句话,他用罗马语讲出。
“我喜欢罗马美女。”
“哈哈哈,眼光不同寻常呢。”
skbshge
第190章 问鼎逐鹿(十七)()
如果说这位花花公子不劳而获是因为生在了帝王将相的家族,那么他整天轻松游荡,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却能把一个战区运转的十分顺利,就要归功于先辈们制定的优秀军事制度了。
波达雷里奥斯把先前祖辈们的军事机制归纳总结之后,又创立了新的参谋指挥体系。让指挥作战成为一个团体的共识,这共识又能层层专递给各基层单位。力求把军魂和理性结合在最佳的比例,让部队整体成为一个“能思考”的战斗机体。
所以阿里斯托克勒在珀加蒙指挥部深居简出,而总参谋部的意志却深深支配、影响着各级军团的参谋部。这样层层传递,即便一支马其顿军团失去了将军,它仍能有效的继续战斗。
马其顿军队胜率更高就更容易理解了,因为它的指挥系统参与的人才多,考虑的更全面,所以稳定性就更好。
阿里斯托克勒已经萌生了把亚细亚集团军群整体化、集团化的想法。它的基本理念为:分出一二三部来灵活分配任务;汇合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