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马其顿征战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市的发展规模主要看该城的人口。发展水平则要看城市的建筑等级、文明程度、可以缴纳的产品、以及能够训练出什么等级的战士。当然城市的功能主要由地区资源的类型与丰富程度决定。

    有些地区气候适宜、降雨规律,则适合发展农业;有的地方出土各种珍贵的矿,那么就应该兼顾农业平衡的同时大力发展矿场、深层矿场;有些城市城镇有着天然贸易资源,比如大理石、瓷瓶、琥珀等等,那么这个城市的集贸市场往往就会特别发达,道路也会修建得更多更畅通。

    靠海的城市一般都比较富裕。海边产品资源多,交通形式多样化,海运发达。这样的港口城市则需要注重港口建设,因为他们不仅可以贡献运输和商船,还能提供战船。海上力量是一种很重要的突袭实力。

    因有地域差异、人文、气候等因素之别,各地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差别。马其顿王国内的情况是:希腊半岛最为先进发达,接着是上下马其顿地区也就是首都一带,罗马的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同样发达富裕。

    占领过来的北方蛮族地区则较为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

    色雷斯地区的经济水平属于中等偏上,资源也很丰富,只是文明程度有待发展。

    达西亚地区则比较贫穷,当然他们欠缺的是发展经济的制度,这里有着充足的木材和矿物资源,只是没有很好利用。

    再偏北的地区人烟稀少,资源匮乏,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事。

    西徐亚是王国北部连接东方的巨大屏障,土地辽阔然而荒原居多,其余生活地带主要以树林草原为主。西徐亚各个城镇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当不错,他们尝到了放牧带来的的甜头。个别地区还出产金矿。

    在马其顿统治下,西徐亚的交通道路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各个地区联络逐渐频繁,贸易商队也开始壮大起来。

    此外,西徐亚雇佣弓骑兵这个兵种的融入,丰富了阵列作战的多样性,大大增强马其顿东方军团的战斗力。

    希腊北部的西海岸地区是一条狭长的岸滩,一面临海,一边紧靠着山脉,形成一个走廊地带。这里与罗马亚平宁半岛隔海相望,地理位置是不错的。可是这里的城镇规模都很小,经济十分欠缺发展。

    究其原因,首要问题就是人口稀少。再加上阿布罗尼亚遭受过长期战争磨难,从此城市一蹶不振。重山阻隔也许是另一个重要原因,绵延的山脉把这里与内陆的道路切断,只有难行的山路。

    更有山城拉里萨在战争中衰败萧条,这座城市本是马其顿最早的四大城市之一。它是在马其顿…罗马战争中,为支援前线而大量消耗了人力物力资源,最终被拖垮的城市。

    战后,拉里萨的财政变得年年歉收,农业不振,经济萎靡。人民的生活水平日趋下降。

    好在有着科林斯贸易路线可以勉强支撑它的运转。

    这些城、镇、区处在繁华的希腊半岛边缘,却经济落后。战争除了带给他们经济破败外,还给这里留下城市卫生问题,大量的死伤士兵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瘟疫,黑死病等病毒灾害。成了日后的健康隐患。

    当然在战争中崛起、发达的城市也不在少数。同样经过战火燃烧的埃托里亚,就与色萨利相邻,却把握住了发财暴富的机会。这里的中心城市色蒙就是个因战争发达起来的城市。

    萨洛尼卡、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几大城市,是大发战争财的典例。当然这些城市战时为军队贡献了精锐的士兵。

    战后,盖拉斯苦苦修复着战争时期留下的创伤。这是老国王留给他的,所不愿意接受的遗产,他也只得面对。

    盖拉斯派了专门的钦差大臣,去拉里萨具体考察体恤民情,力争解决那里的经济顽疾。

    他要做的还不止如此,必须让王国内的经济资源均衡分配,让更多人有均等的获取财富的机会,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马其顿对于征服地区的人口政策十分重视。严格控制那些有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的人口流向。这是符合王国利益的政策,一以贯彻到底。有些新归顺的人并不安心的生活,而是集会结社,变着花样地和驻军代表对着干。对待这种还有复国意识的,地区意识较强的居民。

    朝廷只好强制迁出一部分闹事居民,与其他语言不通的居民进行调换。从而安定国家内部的秩序。

    马其顿及希腊本土自然成为王国的中心。

    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各方面都形成了往中心地带的向心力,马其顿日益富裕、强盛。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只有马其顿自由公民才会全心全意地维护马其顿王国自身的利益。其他顺民只是形势所迫。

    也许他们还等待着反抗马其顿统治的机会。

    当然这是个时间问题。待这些其他民族的顺民慢慢地习惯了作为马其顿人,他们就会安定下来,开始维护自己的国家。

    达到这一步也许需要几十年,也许需要更新换代后的新民才会接受这样的思想。至少现在还不行,不能放开任由他们胡作非为。有一点可能需要申明,国内安定宪章不应该理解为,马其顿人在压迫其他被征服的民族。

    如果在安提戈诺斯时代,还保留着军事占领制度,有些强硬措施;那么在盖拉斯时代,几乎找不到这种制度存在了。

    现在大部分日常的法律法规中,都体现着希腊民主中对人性的尊重,成为了马其顿王国的公民,就受到王国的保护与照顾。

    这正是盖拉斯在登基继承王位时就强调的,希腊式的自由、民主。要给世界每一个角落带去文明、智慧、光明。盖拉斯是在用他的实际行动解释着他的仁政。也在实践着他仁者为王的政治理想。他心目中的马其顿王国,应该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skbshge

第49章 发展() 
盖拉斯国王需要和平的环境,他想要人民的生活过得幸福安逸。马其顿王国则需要力量来捍卫。盖拉斯虽然想极力避免战乱发生,但他自己也清楚如今庞大的王国离不开强硬的手段来维持。更何况是马其顿,这个有着军事荣誉传统的国度,军队是王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盖拉斯更像是一个希腊的政治家,实用路线的理想主义者,追求奢侈美好的生活。他一门心思铺在他的理想王国上,他希望有朝一日他的臣民能够因为生活幸福安乐而出来为他歌功颂德,立碑著撰。

    他整日除了忙着颁布新政、研究经济贸易发展策略外,就是一头扎进花堆里,在他后宫佳丽三千中辛勤耕耘。

    哎!他正其名曰:马其顿需要更多的王子,他的王位需要有血脉保障。

    三妻四妾不是什么稀奇事,何况他贵为国王三宫六院也可以理解。只是盖拉斯日渐亏空,身体素质下降很快。

    他这么放心王国的安全,是因为他有个很好的弟弟。欧昂诺斯名为马其顿亲王,实则成为了马其顿朝廷的军机大臣。

    盖拉斯把王国的军队建设及防务的重任交给了他。欧昂诺斯担任此职再合适不过,他这一方面的才能确实无人能比。国王是心服口服地把军事事务交给他处理。欧昂诺斯也没有让王兄失望。

    他既能发挥出自己所长把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又没有太偏离国王的初衷,急于扩充军队,尽管他心里早就这么想了。

    战争结束后,欧昂诺斯首先给各军团分派驻防任务。

    北线的部队是他的亲兵,于是他最先给他们下达了和平时期守备令:

    北方第六军团仍然驻军在布达佩斯,盯防高卢人的动向;他的东线第七军团将驻防在达西亚地区,波罗里森。便于随时调遣,北上或西进应付来自日耳曼人的威胁。

    很明显他参考了前线阿布里亚斯的建议。

    阿布里亚斯在欧昂诺斯的提议下被任命为前线镇北大将军。

    马其顿本土方面有盖拉斯的紫禁军护卫首都,南方有达马索斯作呼应。达马索斯在希腊组织了强势的军事力量,在斯巴达和科林斯招募了大量素质优秀的士兵,终于编成了他的亲卫步兵军团,名为爱琴海军团。

    达马索斯在雅典组建了新的海军舰队,他别有用心的为其取名为东地中海舰队。有了海陆两方面的强大军事力量,达马索斯完全可以保卫好对于王国来说,最重要的南方心腹地带。这样任凭希腊人怎样叫嚣反攻,或是东方其他小亚国家的觊觎,都只能停留在口头。

    马其顿王国东部的重要边关,北有驻守加泰城的防卫辅助军团,南有拜占庭的戍边军团。分守两头,在此卡住了由东向西进入马其顿的要冲,可保马其顿国内安全。

    其他的地区的兵力都是分散在各城市、城镇的少量治安或防卫队。

    东方最靠前的边疆就是阿阑尼,在这里驻扎着佐伊罗斯·埃其诺斯统领的泰里斯团。欧昂诺斯交给他的任务是:防守王国东线边境。还有一个秘密任务,继续发展兵力,适时将成为进攻东方国家的先锋。

    因为任务特殊,所以佐伊罗斯和旗下的将士们一时半会儿不能回到马其顿的家乡,他们甚至要长期驻扎在东方。

    王国西方的疆界已跨过亚得里亚海,到达罗马。以罗马城北的拉丁地区边线为界,马其顿与罗马各安一边。

    马其顿在这里的军事力量也很强盛,阿洛尤斯旗下统领着三大军团:

    第二十四远征军第二罗马军团、希腊第一军团、坎帕尼亚第三罗马军团。

    其中第二罗马团是阿洛尤斯直接指挥的,驻扎在罗马。

    杜卡洛斯是坎帕尼亚罗马团的副统帅,实际负责人,驻扎在坎帕尼亚。

    第一军团在西西里,由阿明塔斯指挥,他们守卫着西西里岛。

    鉴于罗马的军事情况比较特殊,所以欧昂诺斯全权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