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皇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任何批注,等着一会儿亲自拿给朱元璋看,琢磨下他的打算,虽然他的意思是仅仅只是让诸位皇子皇孙公主嫔妃们为父皇庆祝一下,但杨靖说的也不无道理,父皇的生辰不仅仅是一个父亲过生日,更是一个皇帝要过生日,思虑的东西肯定要多的多。

    想起与父皇之间的隔阂,朱标叹了口气,复又想起恩师宋濂的冤死,心中郁结之气更甚,刑部尚书杨靖说父皇是尧舜禹之君,他以前也是这么认为,可是现在却有些动摇,以尧舜禹之德,绝对不可能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李善长之辈灭九族,甚至还牵连了有功于社会的恩师宋濂。

    人人都知道宋濂大学士是他朱标的授业恩师,亲自辅导他为君做人准则,待他犹如亲子,可他身为大明太子,却连自己的恩师的姓名都保不住,今后即使做的了这整个天下的主人,又能够怎么样呢?

    耳边响起儿子朱允炆说的那番“换位思考”的言论,朱标笑笑,心道:此子日后必成大器,成就远超于我啊!

    (本章完)

第70章 朱标发难() 
“父亲,下个月十八号您的生辰就到了,刑部尚书杨靖大人今天上书请求父亲能够让百官为您庆祝,这件事情您怎么看?”朱允炆说着,将手中的奏疏递过去给朱元璋。

    “哦,”朱元璋接过奏疏,快速浏览了一遍,笑道:“这个杨靖,不就是朕过个生辰嘛,每次都搞的这么隆重,这件事情以标儿看,朕该不该办?”

    朱标此前早就深思熟虑了一遍又一遍,但依旧遵循了心中的想法,踌躇道:“以标儿看来,父亲虽是天子,但更是父君,自从弟弟们封王去到了封地之后便很少回来,倒不若请各位弟弟侄子回京一趟,一来可以让他们借机表达自己的孝心,二来可以成全父亲对儿子孙子的思念。

    大明虽然在父亲的治理下长治久安,但各地方依然存在许多隐患,各位大臣自当坚守岗位,勤勤恳恳,防微杜渐,不必要为了父亲的生辰挖空心思,竞相比拼,以求得到父亲的重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嗯,标儿说的不错,你的几个弟弟在封地都有自己的事务要处理,有时候甚至几年也难得回来一次,父亲年龄大了,还是希望他们多回来看看的,但将来父亲百年后,就需要他们为你看着这整个江山的,要是他们回来勤了也就不是我期望的了,前年我六十岁大寿,该见的也都见了,他们只要一心一意的将封地的事情处理好,我生辰回来不回来,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孝心,至于大臣们,”

    朱元璋停顿了一下,语重心长的对着朱标道:“标儿,父亲知道你心存仁义之心,这也是父亲从小就教导你的,但为君者必须要有狠得下心来,现在为父还活着,这帮大臣们明面上都是勤勤恳恳的,可是真正当你执政的时候,能信任的也就那么几个人,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你好好观察观察,为父也替你参谋参谋,把那些有刺的地方除去,将来你就可以安安稳稳做你的盛世君王了!”

    “父亲,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孩儿尚未发现众位大臣有任何人有不轨之处,”朱标皱皱眉头,颇有些无奈道:“何况这本是众位大臣身为人臣的本分,好意为父亲庆祝生辰,儿臣又怎么能借此机会排除异己,为君着不可能完美到让任何一个臣子都夸赞他,总要有人不断提醒才能进步,就如孩儿的恩师宋濂,他从不像别的老师一般夸赞孩儿聪明,却能够及时指出孩儿的错处让孩儿改正,也正是如此,孩儿才能轻松帮助父亲处理政务,可是老师他……”

    朱标说到这儿,声音有些哽咽,他低着头梗着脖子不去看朱元璋越来越黑的脸色,继续道:“可是老师他却被父亲杀了?!他可是孩儿的恩师,而且他并没有什么错误之处,孩儿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何会如此,难道要做一个好君王就一定要……要六亲不认,杀人如麻吗?”

    (本章完)

第71章 用心良苦() 
“可是老师他却被父亲杀了?!他可是孩儿的恩师,而且他并没有什么错误之处,孩儿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何会如此,难道要做一个好君王就一定要……要六亲不认,杀人如麻吗?”

    “放肆!你个逆子!”朱元璋脸色发黑,被朱标气的双手直哆嗦,抓起手边的笔直往朱标头上招呼,见朱标依旧梗着脖子站在那里一声不吭,心中的怒意更甚,怒骂道:

    “你个逆子,说来说去,还是为宋濂那厮抱不平,朕做事自有朕的用意,用不着向你解释,况且宋濂不过一介书生,朕录用他让他做太子之师已经是对他最大的恩赐,他却教导你如此顶撞你的父皇,就凭这一点为父杀他十次都不为过!”

    “父亲,这并不关恩师的事,是我自己……”朱标下意识的反驳道。

    “闭嘴!”朱元璋不等他说完就吼道:“你自幼就由我亲自教导,学习孔孟仁义之道,为的就是让你成为一个能够明辨是非,心存天下的好皇储,如今你受那宋濂蛊惑,竟然说朕是‘六亲不认、杀人如麻’,真是朕的好太子!”

    朱标此时冷静下来,也自知自己食言,于是立马跪下,哆哆嗦嗦道:“父皇,孩儿错了,孩儿刚才只是昏了头,并非真的那样认为父皇,请父皇责罚!”

    朱元璋看着跪在已经面前的朱标,他自然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太子心善,因为常年被他教以孔孟之道,显得过于仁慈,大明朝未来需要这样一个以‘仁’治国的好君主,而现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他不得不以武力镇压,大开杀戒,为的就是为太子留下一个没有任何后患的太平盛世,可惜他这样的用心良苦却不能被理解。

    至于宋濂,他当初选定他为朱标的老师,就是因为宋濂名声在外,颇有才学,但此人却一样有着文人的清高,不懂得变通,只以为身正不破影子斜,却不知人心向来险恶,更重要的是朱标对这个老师太过于看中,这样一来若是有心人有意利用,宋濂次必能够察觉,而朱标向来又对宋濂不设防,到最后伤害到的必然是太子。

    为君着,必有所舍弃,亦不能感情用事,有时候甚至要做到冷血无情,朱元璋知道朱标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宋濂必定会成为朱标的弱点,所以他就先帮朱标除掉宋濂,这样一来太子无所依靠,必定快速成长,只是,他没料到他会耿耿于怀至此。

    叹了口气,朱元璋走过去将朱标扶起来道:“标儿,并非为父不顾及你们师徒情感,宋濂此人冥顽不灵,朕不杀他全家已经是极为宽容,此时休要再提,你只要记得为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便是!”

    朱标眼神暗了暗,他早料到会如此,便点点头,道:“儿臣知道了,此事是儿臣逾越了。”

    朱元璋对他的疏离的语气闹的直想将宋濂从坟里刨出来再杀一遍,正想发火,却听到门外有人喊道:“皇爷爷!皇爷爷!”

    (本章完)

第72章 朱允炆献策1() 
朱允炆一进门就感觉出来屋子里的气氛不太对,他爹一副伤心欲绝唯唯诺诺的样子,他爷爷一副恨铁不成钢语重心长的样子,任谁都能看出来两个人之前一定发生了不愉快。

    穿越到这儿这么长时间,朱允炆也算摸清了他爹的脾气,待人宽和为人平易近人,一点心机也无,将感情看的过重,说实在的,朱标会是一个好储君,却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君王,耳根子太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

    而他爷爷朱元璋却不一样,他经历过太多的死亡,手握重权,对于感情来说就日益淡薄,除了朱氏子弟,他杀起人来是丝毫不会手软的,即便是明知道那人其实不过是被牵连,他一向认为国之新建治国一定要用重刑,这样才能震慑那些图谋不轨之人,可以说是手段残忍,狠绝无情。

    两个人的处事方式和思想观点不同,导致朱标与朱元璋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已经到了不能调节的地步,朱允炆已经尽可能的做出调整,现在看来成效甚微。

    尽量让自己装作看不出其中缘由,朱允炆笑嘻嘻的跑到朱元璋身边,道:“皇爷爷,孙儿听外边的侍女说皇爷爷已经在这御书房待了有一个时辰了,今个天气好,太阳也不错,不若去御花园转上一转,对皇爷爷的身子也是极好的。”

    朱元璋不愧是草根出身,戎马一生经历无数磨难的皇帝,在朱允炆进来之后便一改之前的神色,神情和蔼的看着朱允炆,在听了朱允炆的提议之后,心里宽慰了不少,任由朱允炆双手拉着自己的左臂,笑呵呵的道:“好啊,那就听允儿的,标儿你也跟着来吧。”

    “是,父亲。”朱标并不想在自己儿子面前露出一丝的怯意,也早已恢复如常,成了那个温文尔雅的大明太子。

    左右有太监侍女们跟着,朱允炆早已经习惯,没有半点拘束,依旧黏在朱元璋身边,时不时说几句讨心的话给朱元璋听,让朱元璋原本在朱标那里碰了一鼻子灰郁闷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许是朱允炆小心翼翼的慢慢的改变让朱元璋没有戒心,也许是朱允炆年纪小本来说话就十分讨喜,朱元璋并没有发觉出他和以前的不一样,这样朱允炆悬空已久的心顿时放进了肚子里,没有半分的顾虑。

    朱元璋是极为喜欢这个孙子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他的嫡子嫡孙,更重要的是这个所以打小就知道讨他的欢心,也许是因为没有处理政务的原因,朱允炆从来没有忤逆过他的命令,也能够很好的与他的众位叔叔们相处,即便是朱元璋再怎么宠爱他,他都没有半点的娇纵之意,孝顺之情甚笃。

    想起前段时间王国用曾上书诉说李善长那厮的冤区,朱允炆三言两语便说到自己的心坎上去,并用十分巧妙的方法将事情妥当的处理掉,朱元璋便想知道他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便开口问道:“允儿,刑部尚书杨靖上书下个月为皇爷爷庆祝生辰,此事允儿怎么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