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甲午战争(日清战争)后,日本人迅速改进了步枪,并研制成功了三零式步枪(金钩步枪),取代其成为日本制式步枪。几年后日俄战争爆发,日本人发现三零式步枪在中国北方作战时遇到了卡壳的毛病,由于日本本土并没有沙尘天气,而中国北方秋季后频频出现沙尘天,日本人又不得不继续改进,这才诞生了臭名昭著的三八式步枪。

    如今日本陆军正在大规模装备三八式步枪,而三零式步枪才服役不过六年,因此日本人将三零式步枪向大清国推销。可惜此时的大清国还没有陷入内战,因此陆军部统一采用德式武器标准,日本人的军火生意困难重重,不得不放在仓库中。而日本人的训练弹则采用了老旧的村田式步枪,日本人在武器保养方面就像国民性格一样,即便用了十几年,依旧崭新如初。韩麟春在日本学习训练时,便使用村田式步枪进行训练。

    “都说我二十四混成协是新的江东猛虎,可惜这只老虎大多数士兵全都是新兵,原来的老兵有三分之一阵亡,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两千多的老兵。”王永安摇头苦笑道,“要知道一支军队最宝贵的并不是它的武器和训练,而是构成一支军队的士官和老兵。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对一支军队来说,老兵和长官就是士兵们的天。”

    “老兵不可得,但新兵可以练。”王永安继续侃侃而谈道,“现在新兵训练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子弹价格昂贵,新兵射击训练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很少实弹训练,很多新兵听到枪炮声,先被吓得魂飞魄散。子弹的匮乏严重影响了新兵们的心理素质,即便老兵们再努力带着,可客观条件所限,累死老兵们也达不到标准。”

    韩麟春点点头,苦笑道:“除了前六镇,还有哪支军队勤于射击训练?你的麻烦和问题,也恰恰是所有部队的麻烦和问题。”

    王永安万般无奈地笑了一下,长叹一口气,想到了后世解放军士兵可劲地射击训练,甚至每天要求打不完一定数量的子弹会被批评惩罚,便忍不住心痛不已,丫的忒浪费了,分我个鸡屁股也可以啊……

    韩麟春心中倒是有一些玩味起来,很多长官恨不得士兵不实弹射击,省下消耗子弹的银子揣到怀里,可眼前这位爷非但支持士兵射击训练,还自己掏银子支持士兵训练。但凡自己拿银子出来训练士兵的,其所图必然非小,未来或为魔,或为佛。

第二百一十六章 王永安的六大处() 
沉默片刻之后,王永安忽然问道:“芳辰兄,你也看过二十四混成协的部分训练,你觉得除了射击训练需要加强外,还有那些不如北洋六镇的?”

    韩麟春摇头道:“靖云贤弟过谦了,我看了训练之后,即便是北洋六镇也没有贵部训练认真刻苦,更没有贵部的训练科目面面俱到,如果贵部弹药武器能够达到北洋六镇之标准,那前六镇根本不足为惧。靖云贤弟,你知道如今清军最大的问题吗?”

    “难道不是训练?”王永安问。

    “不是。”韩麟春认真地说道。

    “那是……”王永安瞪着眼睛好奇起来。

    韩麟春似笑非笑道:“许多清兵临敌畏战不愿拼命,这临敌畏战一来是怕死,二来嘛,许多人不愿意为朝廷卖命而已。若是士兵战死,许多人连埋在哪里都不知道,更休说给家人之抚恤了。我在京师之时,便听闻你在伤兵安置方面的努力,甚至许多大帅希望你能帮他们,当然大家知道你肯定不会离开王将军。”

    王永安笑道:“这是自然,我不帮我哥,还能去帮别人不成?”随后王永安说道:“既然芳辰兄不愿意让我难堪,直言军队缺憾,我们就说一下兵工厂吧,芳辰兄,你有什么要求,尽可以提出来。”

    韩麟春笑道:“金钱方面,靖云贤弟已然提供足够,不过有钱却也不是这么花的,一座完成的兵工厂的建立离不开设备,更离不开成熟的技术工人,而一个军工工人的培养没有几年工夫,显然无法做到。所以一开始就建立完整的兵工厂并不现实,但我们不妨建立一个武器维修所,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培养军工人才……”韩麟春侃侃而谈,三两语便勾勒出了未来兵工厂的建设方向,让一团乱麻的王永安称赞不已,王永安越发对韩麟春重视起来,历史牛人果然是有值得骄傲的资本,连连称呼我得芳宸兄,如得子龙啊。

    韩麟春只是嘿嘿一笑,心里却说你这形容词都是什么玩意……

    关于韩麟春的职务安排,王永安煞费苦心,因为他明显地感觉到原本的指挥系统有一些混乱,但是北洋军队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四课两处进行配置,有的时候偶尔凌乱了一些,却也因为军队系统的发展局限性导致。实际上军队现代化指挥系统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才形成了后世科学完善的体系,王永安于是决定不再使用北洋系的指挥系统,他将四课两处直接整编为了六大处。

    而这六大处,则关系到二十四混成协未来一万一千多人的吃喝拉撒生死病退等各方各面的工作,它们分别是参谋处、副官处、军务处、军备处、后勤处和军法处。

    参谋处主要负责制定战略计划、具体作战计划、指挥军队、建设军队、军校管理、平时训练、战时训练、突发应急等工作,下辖作战科、训练科、新兵科、军校科、应急科,直属作战单位新兵营。

    副官处负责司令部保卫,情报收集,信息传送(电报)和文秘工作,下辖保卫科、文书科、电报科、情报科,直属作战单位卫队营与情报营。

    军务处主要负责官兵军功考核、军费审核、人事安排、档案管理、军医救护、伤兵安置、退役安排等工作,下辖人事科、审评科、审计科、档案科、安置科,无直属作战单位。

    军备处主要负责军械保管、兵工项目、武器采购、军火管理、武器研发、工程建设等工作,下辖军械科、军购科、军工科、军建科,直属作战单位工兵营。

    后勤处主要负责军队保障方面、财产管理、财务支配、物资运输、战俘管理、军队形象宣传等工作,下辖财务科、物资科、管理科、运输科、动员科,直属作战单位辎重营。

    军法处由军事法庭、稽查大队、宪兵大队和特务大队四部分组成,其中军事法庭则是对威胁二十四混成协的人事进行审判;稽查大队主要负责侦破军中案件,如失窃,挪用公款,贪污军饷,间谍渗透等案件;宪兵大队负责抓捕军队内部违反乱纪人事,监督士兵风气军纪;特务大队主要负责对威胁到军队的外部敌人实施抓捕、暗杀、谋杀、破坏等活动。

    六大处各司其职,互不统属,除军务处外各有直属部队,王永安在休整的这一个月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到军队建设中,同时对军队部分人事重新进行了任命。

    入秋之后,二十四混成协的建设与训练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扬州百姓每天都能看到西洋镜一样的军事训练。

    尽管王永安重新编排的司令部机构众多,可是职责明确,司令部军官们也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一改过去身兼数职且毫无头绪的麻烦,尤其是那些军校毕业军官们,在这次重新调配之中得到了重任,纷纷担任六大处下属各科负责人,不再担心自己遭到排挤和打击。

    与此同时,王永安也对司令部进行了一番认识任命调整,明确冯衡担任参谋处处长、李耀担任副官处处长、肖湘山担任军务处处长、韩麟春担任军备处处长、罗银贤担任军需处处长、魏道风担任军法处处长。如此配置之后,二十四混成协拥有完整的司令部、作战单位和后勤保障单位。再加上王永安不断的投入,到了十月末,二十四混成协兵力扩充到了七千人,各部队基本结构已经构架完整。参谋部经过仔细分析,认为二十四混成协满编总兵力或可达到一万八千人,这严重超过了王永安的设想,所以被暂时搁置了。

    十一月初,张謇等部分各省咨议局议员失落地途径扬州。

    他们屡次向京师督察院递交速开国会建立内阁的请愿书,却被督察院和各个王公贵族踢皮球一般踢来踢去。各省议员们的心情越来越差,希望也越来越渺茫,除了少部分坚持之外,其余人都明白自己当真是秀才造反了,尤其是不少南方议员们,眼看着北方入冬了难以适应天气,心灰意冷离开京师。别说现在了,就算是百年之后,政协的议员们也没任何权利啊。其实这些人有点儿矫情了,这议员什么时候在中国能够真正掌权了,中国人向来都是嘴上喊共治行动上独裁,不少议员自己在家都说一不二,习惯自己说话却不让别人说话,一门心思要求朝廷建立西方式内阁,却不知道每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是需要符合国民文化,若是强加西方模式,便会造成后世印度一般的尴尬。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亮剑精神() 
作为大清国的状元郎,江蘇省南通人张謇曾经投靠在吴长庆旗下,并与袁世凯一同担任担任幕僚之职。张謇是翁同龢的高徒,但翁同龢受到百日维新的影响被免职回家,张謇也深感官场凶险,便辞官回到家乡南通开始实现他的实业救国思想。1896年,张謇创建了大生纱厂,十几年的不断经营之下,仅在去年便达到年利润三百万两白银地步。而在1904年,张謇又创建了南通大达轮步公司,开辟了清末民营海运的先例。与此同时他先后在南通与上嗨建立新式学校,创建了上嗨纺织学校和南通师范学校。1909年,张謇被公举为江蘇省咨议局议长,发起国会请愿活动,但铩羽而归。

    王永安对张謇一行人盛情款待,并且询问了一下关于京师之中的官场情况,尤其是谁能说上话,王永安准备买一顶官帽子,只可惜张謇说出来的人,王永安却是求不到了。载沣、奕劻和徐世昌。载沣忌惮王家兄弟许久,而奕劻早就对王永泰不满,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