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赏了黄波一番之后,载沣立即找到奕劻和徐世昌,说出了这个主意。众人皆面面相觑,调动江北军直扑武昌,那就不要袁世凯什么事儿了吗?

    奕劻最为老成持重,他知道请袁世凯出山乃大势所趋,前线将士若看到来的不是袁世凯而是王永泰,不得乱了营才怪。且王永泰原本在北洋系中便是一个旁支小字辈,只是最近三年因为有一个智谋无双的弟弟王永安给他出谋划策,才一步一步谋的现在的地位,可你让王永泰指挥冯国璋和马龙标这两尊北洋大佬,到那时候非得自己先打起来。

    指不定,北洋军觉得朝廷在侮辱他们,反而投了乱党也未可知。

    奕劻顿时气的大骂:“谁他娘的给你出的这么一个损主意!让江北军去前线,你可知道那王永泰能调动冯国璋,还是能指挥马龙标?再者如果轻易调走江北军,江北再闹反贼叛乱,谁去平乱?”

    “前次张勋说,江南各地纷纷响应,他频繁调动军队,已经将两标新军调出南京了。”徐世昌道,他表面上效忠满清,实际上是袁世凯的钉子,于是便说:“若江南乱起来,则江北军能第一时间救援,可江北军走,非但江南乱起来无暇顾及,甚至江北也危险。江北若是失去了,那乱匪便能直扑京师,危害大清啊!”

    载沣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时之间愣住了,奕劻苦口婆心道:“非袁世凯不可啊。”载沣再三考虑之后,尤其是陆续接到北洋新军各镇统制发来的急电,请求复用袁世凯,不得不长叹一声,大清要完了,大清的军队,居然只听一个汉人的,这江山怎么办,这朝廷怎么办?

    而最终迫使载沣重新启用袁世凯的,竟然是外国人,就在武昌起义的第二天,四国银行代表美国人司代德和法国人贾斯纳照会朝廷,要求清廷必须有一个像袁世凯那样强有力的人来保证政府的稳定性,否则四国银行不会再向清廷贷款。

    英国公使朱尔典和美国公使佳乐恒也一再向摄政王载沣提出只用启用袁世凯才能重新把大清国引向正路。

    对于调动江北军,许久未出面的隆裕太后在听了不少皇族的分析之后,这招来载沣说道:“我听人说,你要调动江北军,那江北乃四战之地。江北一乱天下危,我大清则必将不保,江北不能乱。”

    江北一动大清危!载沣叹了口气,随即放弃了调动江北军出兵的打算。

    多重压力之下,载沣这才决定启用袁世凯,并对奕劻说:“既然你们这样主张,我姑且照办,可是如果出现任何意外,你们不能推卸责任。”他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认为大清朝会在袁世凯的手下发生重大改变,但现实是他已经无力阻止袁世凯的复用了。

    10月14日,清政府无奈下令委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

    袁世凯本以为朝廷既然对他委以重任,可又接到了载沣的要求,袁世凯只能指挥胡北省的清军,不能指挥北洋新军、海军,如果需要指挥协同作战,可以与荫昌协商之后再由荫昌调遣配合。

    载沣深感袁世凯势力庞大,尤其是在外国关系方面,外国公使只认袁世凯不认满清王公,仿佛这个天下是袁世凯的一般,所以他秘密着急皇族对众人表示:“若袁世凯战败,则趁机杀之;若袁世凯战胜乱党,则再找借口解除兵权杀之。”

    尽管前线北洋新军的将士们在得知朝廷启用袁世凯后鼓掌欢呼,可是这个带着枷锁的湖广总督,袁世凯将奕劻亲自写给他的出山信函捏在手中,心中却犹豫不决。

    杨度立即表示反对道:“功高不能盖主,前朝亡者历历在目,且同为汉人尚不能容人,更别称满汉异族。”谋士王锡彤与袁克定立即表示支持杨度的态度,而阮忠枢则希望袁世凯出山,先掌握兵权再说。

    袁世凯深知载沣复用自己,不过是权宜之计,于是便回电载沣说自己足疾未愈,不便就任,还请另谋他人。载沣气得够呛当初赶走袁世凯便借口袁世凯足疾未愈,如今袁世凯以足疾未愈来搪塞自己,实在是让他咽不下这口气——可咽不下这口气也得往肚子里咽,汉口前线北洋新军第一镇以及刚刚抵达湖北的北洋新军第二镇驻足不前,荫昌也指挥不动北洋军,眼看着全国各地革命者纷纷向武汉三镇集结支援,载沣只好服软,询问袁世凯如何才能出山。

    而此时,王永安也接到了加急电报,如果不是圣卢卡斯这个地方太过偏僻,电报一直在使用舰船上的电报,导致灵时不灵,信号非常差,他早就应该得到国内起义的声音。

    看着武昌起义四个大字,王永安心中百味聚在,既有推翻腐朽满清的高兴感觉,又有国家陷入军阀混战的悲哀感觉,好好的一个国家,如果不是满清朝廷腐朽无能,岂能再三受到列强的侵袭?可偏偏这个朝廷在的时候,国民还能生活,北洋军阀混战,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而当北洋军阀混战停止之后,日本又偏偏入侵中华,让中国人保守兵祸战火的侵袭。

    但是大清完了,自己这大清护侨军也便师出无名了,而且还可能会招来墨西哥的报复——想到这里,王永安心中打了一个冷战,立即想到了可怕的一幕。

    “大清国完蛋了,我反而不能离开圣卢卡斯了,他奶奶的。”王永安自言自语道。

    为他整理情报的俞亚东忙问:“司令,您不走了?”

    “不能走啊。”王永安叹道,“我若是带兵离开圣卢卡斯,只怕是墨西哥人会报复我们。”

    “但是朝廷里面乱成一团,此时正是您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俞亚东着急说。

    王永安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可我若一走,你们怎么办?”

    俞亚东想了想,也没了办法,军队还真的必须留下来。

    王永安立即封锁消息并实行圣卢卡斯角戒严,并下令所有军官参加紧急会议,决定讨论国内形势。甚至原本要举行的军人集体婚礼,也不得不宣布暂停,所有人惊讶不已,纷纷打听消息。

    李准、程璧光等一众军官来到会议室之后,见到王永安面色如铁,整个会议室没有任何人说一句话,开什么玩笑,所有人都非常严肃地坐在座位上。

    李准心中一沉,难道是国内发生了什么大事,难道朝廷要对王永安这个功高盖主的将军痛下杀手?他看了看程璧光,程璧光也是一头雾水,苦笑着看了看他。

    “诸位,请听电报,这是国内这七天的消息。”王永安见所有人到齐,立即宣布道。

    俞亚东站了起来,宣读道:“10月10日,武汉三镇新军叛乱,10月11日,叛军攻克武汉,并宣布成立中华民国;一日之后,胡南省新军发动起义,随后……”

    众人瞪大眼睛听着俞亚东宣读电报,待听罢国内消息之后,众人面面相觑,没预想到国内形势如此之严峻,全国暴乱。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显然并不是一场有计划有组织的暴动,因为胡北省虽然也是革命积极省份,却因为胡北省革命党共进会、文学会与孙逸仙领导的同盟会理念相差甚远而少有来往。但武昌起义的火却烧了整个国家,几乎南方所有省份新军均自发暴动,经过的多年的酝酿,再经过了川省的一把小火和武昌的一场大火,大清国彻底陷入了危机之中。

    此时王永安起身道:“国内起义暴动如同惊涛骇浪,我等应早做打算。”

    此时张铁立即说道:“司令,你说怎么办吧?你说咋办就咋办,我等风里来雨里去,只听你一人调遣。”

    方咸五也立即表明态度道:“我等一切均听从司令调遣。”

    夏铭道:“我等愿意听司令调遣。”

    龚武远倒是没说话,他警惕地看着李准等海军将领,一只手按在桌子下,桌下藏了两把自来得手枪,如果这些人有异议,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开枪射击。其他一众陆军军官也纷纷表示愿意唯王永安马首是瞻。

第三百一十六章 突然紧张起来的圣卢卡斯() 
前文说过,大清国一直以来对海军非常优渥,因此海军也是最终于大清国的军种。不过海军士兵文化程度更高,受教育也更多,一方面他们知恩图报效忠清廷,另一方面他们也比一般陆军士兵更容易受到革命的感染,清楚地意识到当今大清国已经摇摇欲坠。海军军官们心中感慨万分,今天看来,必须要表明态度了,是站在大清一面,还是站在“豺狼”一般的王永安面前。

    有些事情不用说,大家心知肚明,王永安早就有反清的意思,国内的光复浪潮和起义烽火,不过是一把火,将王永安的反心点燃。

    “哼哼,诸位兄……兄……兄弟,说句话吧,别愣着啊。”龚武远冷冷地说道。

    王永安微微一笑,道:“没事儿,大家仔细想想,这关系到未来,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决定的。”

    海军军官们彼此看了看,点了点头,一个舰长说道:“我等愿意唯王司令调遣。”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效忠,最后程璧光与李准也宣布:“我等愿意唯王司令调遣。”

    龚武远笑了起来,其他军官也笑了起来,这才对嘛,这样大家才是一家人。

    王永安哈哈大笑,起身说道:“诸位,废话不说!我先说一下我的打算,诸君,如今国内形势不明,我等远在外力之外,力所不逮,因此绝不能搀和任何势力。若是我们不加入任何势力,则会被所有人拉拢,若是我们参加了任何势力,则会被另一方仇视。我等远在外力之外,保护不了家儿老小,所以不如待价而沽。”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不管他们之中的人效忠清廷还是支持革命党,从墨西哥回到大清国至少需要一个月的行船时间,而当他们回到大清国之后,国内形势如何又是一番景象,也许革命党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也许清廷扫平了乱党。但如果他们在国外待价而沽,无论清廷还是革命党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