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年间,魏怀素因为伸手极好,考中了武进士,在殿试的时候魏怀素露出了魏家的飞镖绝学,被光绪皇帝破格提拔为大内侍卫。当初因为魏怀素是汉人能不能入宫做大内侍卫,光绪还与慈禧争论了起来,不过当年光绪年纪小,慈禧也宠溺着他,再说一个大内侍卫而已,又不是什么官员,便由得了他。而当年王家庵已经在翰林院中担任翰林,替皇帝拟定圣旨。清代吸取了明代的教训,坚决不允许太监拟定圣旨的,皇帝颁发口谕,翰林院拟定圣旨,由皇帝略作更改之后颁发下去。王家庵最早便干这份工作,因此与大内侍卫魏怀素接触不少,再加上魏怀素是大内侍卫中为数不多的汉人,两人渐渐熟络了起来。
后来魏怀素之子魏念祖不喜欢学武,魏怀素便由他学了文,结果魏念祖十六岁考中了直隶的秀才,号称沧州神童。魏家上下激动不已,连忙替魏念祖寻找师长拜入门下,恰逢王家庵与翁同龢同为江蘇人,互为朋党相互提携,王家庵入了户部就职,魏怀素便让儿子拜入王家庵的门下。当然,要是可能,魏怀素更愿意让魏念祖拜入翁同龢名下,但很可惜,翁同龢此人孤傲的很,看不起魏怀素这等粗鄙的武人,反倒是王家庵待人亲切,对魏念祖也非常照顾。
魏念祖从十六岁开始参加科举,连续参加五届科举考试,却始终中不了进士,反倒成了沧州的笑话,说他还不如学武继承家业,或许会成为武状元咧。魏念祖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人,恰逢西洋事务流入中国,魏念祖在读了西洋的书之后,决定放弃科举,因此而与老师王家庵闹翻了。魏念祖随后去了日本,一直在日本生活下来,一直到听说老家被全家抄斩,王永安与老仆逃到日本,这才一直接济他们。
因此这魏家与王家可以说是在一起纠葛了几十年,关系深厚,王永安执晚辈礼节并不为过。魏怀素也感动不已,自己的儿子固执地去了日本之后,与自己再也联系了,其后得知他生病身亡的消息,今次才得见其骨灰。
魏怀素问起魏念祖的生活,王永安说念祖伯父起初生活不错,后来迷上了一个日本歌姬,把钱都搭在了歌姬身上,魏念祖生了病后,那日本歌姬也没有来看过他一眼。魏念祖病逝之后,王永安一直生活在他的租房之中,一直到老仆病逝,自己才颠沛流离起来。
“唉……都是命啊。”魏怀素感慨道。
第五百五十五章 龙鳞甲()
当天晚上,王永安一行人住在了魏家,魏家在沧州属于大户人家,毕竟魏怀素当年可是光绪皇帝的大内侍卫,尽管受累于戊戌变法,魏怀素被以年事已高为借口被请出大内侍卫名录,但返回沧州老家,魏怀素可以说是当地了不起的名人。魏家子孙之中,除了魏念祖不会半点武功,其余子孙都自由练武,且人丁兴旺,在魏家庄这一代无人可敌。
而今江北王王永安亲自来到魏家庄,又执晚辈礼,更是让魏家家人倍感荣耀。魏老爷子亲自给王永安接风洗尘,王永安说自己不敢让长辈招待,魏怀素笑说你我两家的关系哪里还分彼此,若是日后你有什么吩咐,魏家子孙赴汤蹈火。
在王永安的一力婉拒之下,大家只是清淡地吃了晚宴,而后休息了起来。
次日一早,王永安被院子里的吵闹声叫醒了,原来魏家的子孙们需要天亮之后便开始习武。王永安颇感兴趣,将幼童们一招一式练得有滋有味,便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偷师,跟“小师傅”们学习几招,自己驽钝,还请“小师傅”们体谅。
魏家的孩子们自然愿意热闹,不过他们没想到人称江北王的王永安,居然是一个文弱书生,大家嘻嘻哈哈地教王永安拳脚功夫,王永安也学得不亦乐乎。
到了早饭的时候,魏怀素笑呵呵地走过来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一件事,不是做什么大内侍卫,而是魏家在我手中子孙满堂,人丁兴旺。”
王永安笑问:“魏爷爷您多少儿孙?”
魏怀素道:“我九个儿子四个女儿,孙子四十七人,孙女三十一人,外孙十三人,外孙女六人。”
王永安惊讶道:“当真是人丁兴旺,相比之下我王家远远不如了。”
魏怀素道:“我听说你娶了五个老婆,怎么家里人口还少吗?”
王永安道:“这个我有一个儿子王存意,但是过继给我二哥了,您也知道我家被贪官宝良陷害,只剩下我和我二哥,但我二哥受过阴伤,只能从我这里过继个儿子给他。”
魏怀素道:“你们王家的确是几经磨难啊。”
王永安又道:“我二夫人萧晓悦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现在在外国,所以两个月之后我家又会添丁进口。”
魏怀素拍了拍王永安的后背,说:“你不能只为了国家,既然你娶了五个老婆,至少要多生五个儿子五个女儿才是,便是你取得再多荣耀,除了你的后代以你为荣,铭记你的荣耀之外,你还指望其他人记住你吗?”
王永安笑道:“江都大捷,怕是我至少能名留青史吧?”
魏怀素摇头道:“只怕未必,宫内的事儿我见得过了,当初帝党多少名臣,被慈禧太后给够勾勒去了,连廷录都能改。史记文人不但记录历史,还能篡改历史啊。”
“受教,魏爷爷。”王永安忙道。
吃了早饭之后,魏家全家来到祖坟,开始为魏念祖举行入坟仪式。当初魏念祖身死,便告诉他们自己绝不埋在日本,于是这些年来王永安走到哪里,都不忘记带着魏念祖的骨灰和遗物。如今作为魏家的子孙,死后得以回到祖坟入土为安,王永安感觉自己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在地上。魏老爷子哭得老泪纵横,这个自己当年最喜爱最宠溺的儿子,最终也因为自己的宠溺与娇惯,不听老人言,执意去东瀛日本学什么救国的本事,结果本事没学到,自己反而身死他乡。
王永安作为王家的晚辈参加此葬礼,全程肃穆,参加葬礼的人很多,魏家的葬礼也很隆重,也许是因为王永安在此的原因,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甚至沧县县令还被魏家颁了一个“一门忠烈”的牌坊。不过除了魏念祖的几个兄弟之外,王永安对其他人的印象不深,隐隐约约觉得下堂哭泣之声寥寥无几。
实际上王永安也没有哭泣,也许是魏念祖去世的久远了,如今他魂归故里,他反而觉得是一件好事儿。
中午之后,王永安与魏家依依惜别,临行前送给魏家三百条枪,并对魏老爷子说道:“日后火器越来越多,拳脚的天下过去了,再也不会有文武状元了。这三百条枪,还请魏家保护自己,免得受土匪的欺负。”
魏怀素道:“这份礼物,我收得了,我也有一件礼物给你。”便着人将一个盒子送来,打开之后将是一件衣甲,由四百九十九片钢片组成,贴在身上很重却很灵活。魏怀素道:“这甲衣叫做龙鳞甲,是昔日蒙古人送给先皇帝的(光绪皇帝),先皇帝说别人要是杀他,不管他穿什么都能杀得了他,所以便给了我,我没有机会穿它,如今送给你了。你杀了那么多日本人,肯定日后遇到日本刺客,有了它,至少日本刺客打中了你,它能保得了你的性命。”
王永安用手掂了掂重量,居然有十公斤左右,忍不住苦笑道:“魏爷爷,你觉得我的小身板能穿得起这件龙鳞甲吗?我估计穿着它走路都困难,遇到刺客我跑都跑不掉。”
魏怀素摇头道:“所以我要你一直穿着,就当修炼体魄了,免得你体格如此羸弱,你若是出了事儿,我怎么对得起老友家庵先生啊。”
霍殿阁也劝说道:“大帅,你穿着吧,这甲胄虽然重了一些,但关键时刻能保护得了你的性命。”
“长者赐不敢辞,多谢魏爷爷,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回到魏家,此间当真是一个修心的好去处。”王永安笑道。
魏怀素笑道:“沧州魏家,也是你的家,孩子,你以后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我给你留一间房。”王永安离开沧州之后,魏老爷子当真将招待王永安的那间房子空了下来,专门留给王永安。尽管王永安从此之后咋也没有去过沧州,但是这件客房却一直留了下来,魏老爷子去世之后,魏家家主魏念贤也保持着留一间客房给王永安的传统,一直到三七年日本人进入中原,魏念贤不愿意坐鬼子的治安村长被杀,魏家因为率众反抗日本人的统治,魏家子孙与日本人交战,导致魏家庄被日本人焚烧殆尽,魏家庄的遭到屠村,魏家子孙散落各地,而魏家庄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第五百五十六章 雏鸟计划()
在沧州耽误了几天,王永安一行人来到了津门,但他们并没有驻足津门,而是要换乘津京铁路来到京师。不过王永安没有想到,他们的火车专列刚刚抵达津门,便看到成千上万的津门百姓拥挤在火车站高声欢呼起来:“云帅万岁,云帅威武!云帅国之英雄!云帅军人之楷模!”
王永安将大家如此喜爱自己,便要走出火车接见百姓,但霍殿阁非常紧张,唯恐人群之中有刺客存在,坚决不允许他下火车。王永安只好隔着火车的玻璃与百姓们打招呼,且在津门并没有发生任何危险,他心说霍殿阁未免有一些太过小心翼翼了。
人群之后,一个精干的人冷笑了两声,转身离开。坐上车,对司机说:“回紫竹林使馆吧。”
“大作阁下,我们就这样放弃刺杀吗?现在可是最好的机会啊,人群这么混乱……”
“不,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人群虽然乱,但是王永安身边的护卫总是能够挡住最危险的方向,所以我们不可能保证一击必中。如果杀不了王永安,反而让王永安提高警惕,我们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大佐说的是。”
“况且王永安与我是老相识,如果我在天津,而他在天津出事,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