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江北军两次击败日军,并决定加入北洋成立国防军的消息传到俄国之后,俄国首相尼古拉耶维奇作为尼古拉二世的叔叔,提出如果中国人拖住俄国的脚步,则会便宜德国人,因此对俄国最有利的便是让外蒙古成为独立国家,横亘在中俄之间。于是尼古拉二世授权给远东总督让他支持外蒙古独立。
俄国人的秘密动作很快被袁世凯获悉,因此袁世凯将与日本谈判中的陆徵祥紧急调遣出来,并派他与俄国进行谈判,抗议俄国人在外蒙古的举动,恰巧谈判的地点便设在了津门俄国军营。
但是这一次的谈判非常不顺利,俄国人装疯卖傻,并且提出汉人正在屠杀蒙古人,俄国作为中国的邻居,不能容忍非人道的行为发生。俄国人以南方的满族人遭到屠杀作为佐证,证明一个汉人政权的中国一定会掀起对少数民族的屠杀与迫害为理由,强行干涉外蒙古,以保护少数民族的口吻警告陆徵祥不要试图做反人类的举动。
陆徵祥气得吐血,南方革命党屠杀满族人并不是南方革命党的行为,不管是孙逸仙、宋教仁、黄兴还是任何革命党,从未授以或者默认屠杀满族人,这完全是百姓的一种仇官仇富心理,属于暴民行为,俄国人竟然以此作为借口,当真让他气得够呛。他试图拿出《清室优待条件》说服俄国,但俄国人本来的目的便是让外蒙古成为俄国的地盘,因此对中国的什么各民族平等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一张纸的签字罢了。
至此,中俄安排破裂了,陆徵祥也郁闷不已,随后得知王永安抵达津门,便来到码头接站,与他一道返回京师。
“地海铁路如何惹祸了?”王永安不解道。
陆徵祥道:“你找四国银行修建迪海铁路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找日本人修建迪海铁路?”
王永安摇着头说道:“中日之间难道还真的要发生国战吗?我找日本正金银行,便是打开中日之间的壁垒,尽量让中日和平。说实话,我的参谋们给了我很多作战计划,但是所有的作战计划,中国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与人力物力,才能够勉强保住东北三省不丢。因此中日之战导致中日两败俱伤,日本需要一个台阶下,我们让日本参与修建迪海铁路,就是给他们这样一个台阶。这一次我向大总统汇报,便是希望参与中日谈判。”
陆徵祥心中苦笑起来,你要是不知道谈判还好,你要是知道谈判,肯定会气得要死,日本人提出来的第一个条件便是让你下野啊。
陆徵祥暗示说:“靖云你要小心一些,虽然你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国内民族主义高涨,当心你的好心反倒办成了坏事。你看那报纸信口开河就知道有一些人就愿意特立独行别出心裁写一些东西,他们并不是真的要批评你,而是因为批评你谩骂你可以让更多的人购买你的报纸。”
王永安皱起了眉头,这与后世那些给汉奸翻案的学者们异曲同工,那些学者为了扬名为了赚钱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什么给秦桧翻案,给赵高翻案,批评岳飞是卖国贼等,不哗众取宠不能活一样。而且这种人并非只是专家学者这么干,连普通人的自媒体为了博得博关注博电击也时不时搞出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
对于这些为了金钱不惜搅乱社会秩序的人,后世可以动用行政手段制止,但是现在王永安却真的无能为力,他所掌控的江北地区肯定不会有人这样说,也没有人敢这么说,可是在江北之外的报纸上,有一些文人有意无意地“揭露”王永安的卖国行为。
“管他呢,他要是说我死了才对得起国家,难道我就真的跳河自尽不成?”王永安说道,“那些嘴炮和明朝的东林党有什么区别,除了纸上谈兵便只会攻击自己的国人,标榜自己是道德模范,这种人和癞蛤蟆一样,不咬人膈应人。”
陆徵祥忍不住笑起来,说道:“还是要注意一些影响的。”
王永安双手一摊道:“可毕竟我们国家没有钱修迪海铁路,除非四国银行和日本正金银行的资本介入,否则举全国之力也修不起。那些写报纸的嘴炮们,他们能够想到什么办法吗?”
“他们的确是治国无能,但是他们可以批评你,搞臭你的名声。”陆徵祥说道。
“如果我是卖国贼,那中国就没有爱国者了。”王永安浑不在意地笑道。
第五百八十九章 充满争议的迪海铁路(下)()
陆徵祥见王永安并不在意,便不再说此事了,作为一个沪市人,他平时说话很有分寸,但涉及到外交领域,他绝对半分不让。沪市人身上的圆滑和坚持,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历史对陆徵祥是非常不公平的,尤其是这种不公平涉及到某些势力为了宣传自己仇化与其无关的某些官员,例如陆徵祥在巴黎和谈中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反而被骂为国贼。从这一点上来说,王永安对陆徵祥是充满同情的,别看现在陆徵祥的日子很好,可是当袁世凯死后,陆徵祥也像一颗流星一样在中国政坛迅速陨落。
王永安问起陆徵祥中俄谈判的问题,陆徵祥说俄国人胡搅蛮缠,以汉人迫害少数民族作为借口扬言支持外蒙古独立,自己与他们的交涉完全被他们忽略。
王永安说俄国这个国家和我国不同,他们的宗教是东正教,东正教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苦行僧一样,对于一个全民都是苦行僧一样的国家,显然谈判需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俄国人相信实力,中国有实力才能够与他们谈判,否则便只能是空谈。
陆徵祥笑道:“看来你对俄国人了解很多嘛。”
王永安道:“俄国强占我们外东北,外西北,现在又想要强占我们的蒙古和新疆,我想下一步他们会想强占我们的东北地区,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对于敌人,需要先了解他们,才能打败他们,否则只是空想空谈。”
陆徵祥道:“我在俄国连续担任四年大清驻俄国大使,对俄国也很了解,这个民族有一种任性和疯狂。”
王永安笑道:“对的,俄国人疯起来,连自己都咬。”
陆徵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路上谈起来即将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均对统一抱有非常大的期望。陆徵祥认为王永安提议的国防军是非常好的建议,如果有什么小军阀阻碍国家统一,则面临着分裂国家的骂名和国防军讨伐的危险。
两人乘坐火车来到京师的时候,京师吓着暴雨,陆徵祥由北洋官员接走了,而王永安则由刘通接走,直接住进了仇人宝良的院子。王永安本以为自己今天要一个人吃完饭了,没想到一进门发现张謇等一众江北官员都在这里,顿时哈哈大笑道:“我以为你们会比我晚一些到来。”
张謇笑道:“我们是昨天晚上到京师的,只比你早一天,今天正在收拾自己的院子,所以大家伙商量了一下来到你家,一来你家干净一些,二来给你接风。”
王永安一拍额头道:“合着你们来我家只是躲清静,不想在家打扫卫生啊。”
众人大笑起来,刘通早就在京师安排好了一些,给大家买的院子虽然不能和那些王公贵族相比,但绝对物有所值,甚至某些院子就是旗人贵族的院子,只是因为大清帝国要完蛋了,不少人卖了京师的家,选择回到沈阳老家去了。
次日一早,王永安接到了从圣卢卡斯发来的电报,王永安接了电报哈哈大笑,对白德全说:“你去帮我买一些喜蛋,我要发给友人。”
“喜蛋?”
“对。”
原来王永泰发电报,说萧晓悦生下了一个七斤二两的大胖丫头,如今母女平安。王永安兴奋不已,萧晓悦给自己生了个女儿,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身小棉袄,只可惜自己不再她们母女身边,便让二哥王永泰一家照顾自己家人,还给女儿起名素素。
带着兴奋的心情,王永安前往袁世凯府邸拜会袁世凯,并正式向袁世凯报道。
不过袁世凯如今很是尴尬,因为日本人的强硬要求,让王永安必须下野,而王永安背后的江北势力又对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影响深重,他本人不知该如何处理此事。恰好此时王永安惹了不该惹下的麻烦,竟然提出六国同修迪海铁路,袁世凯自然是举双手支持修筑迪海铁路的,但是修筑迪海铁路就要牺牲沿路的矿产资源,这无疑于卖国行为。
杨度此时提出了一个恶毒计划,便是让王永安以个人的名义来与其它五国签订合同,而合同签订好之后中央政府得利,骂名全都由王永安一个人承担。但袁世凯仔细考虑了一番之后,决定放弃这个计划。其它五国并不傻,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担保,他们岂能与个人签订什么修建铁路合同。
带着纠结的心态,袁世凯接见了王永安,并聊起了政府组成一事,尤其是各部门官员陆续到齐,大家需要齐心协力。下午时分,王永安又参与了袁世凯与北洋诸位官员商讨明日比清帝退位一事,袁世凯作为前清臣子自然不能去紫禁城亲自逼皇帝退位,而这个任务便由段祺瑞承担,胡惟德主持。
王永安觉得特别有趣,袁世凯这是在效仿曹操啊,只是人家曹操还三让咧,他却没这个耐性,看来袁世凯的耐性是不如曹操的。王永安自然也受到了邀请,与段祺瑞明日一道进入紫禁城,由于百官不再下跪了,王永安这一次倒是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皇宫。
回到府邸,王永安将此事与张謇说了一下,张謇笑说明日我也要一同前往,其他江北官员也纷纷表示愿意进入紫禁城见证一段历史的终结,见证这千百年之中国之未有过的大变化。王永安想也没想便答应了,次日一早,便来到了皇宫门口,等段祺瑞带着文武官员来到紫禁城门口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后有一些不开心这些江北官员四处插手的态度。不过段祺瑞到底是老江湖,他还是邀请江北官员一通进入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