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永安又问那三皇炮捶拳,张弥尔道:“三皇炮捶拳属于内家拳,这门拳术强调以气为主,以理当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拳法沉稳刚劲内力充实,攻时快猛巧捷,退时飘忽轻灵。发力时讲究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气势勇猛,一拳出击宛如利斧破硬柴之劲力。”张弥尔一面演示,一面背着三皇炮捶拳的身法口诀:“浮气要聚,本力要勇,虎腕要挺,腰眼要灵,心血要活。天门扛,腰脉提,仓门歉气分阴阳。肚讲阴阳沉,阴聚阳散,八卦为根。总得一身之法。何为一身之法?劲从足下起,还得丹田足。紧五把,表六节,七节沉,八节挺,九节灵,十节攻,十一节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肾,十四胀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

    王永安听得目瞪口呆,方知这功夫之复杂,自己以前当真小瞧了中华武术,总以为西方的拳击和中国散打足以胜得了传统武术,可如今才知道后世的传统武术多是被人阉割了的武术,也许是害怕杀人犯法,也许是害怕武术容易引起“不和谐”,总之就像是中国的好马名马一样,一代代被阉割之后,成了后世的花架子。

    张弥尔打完一套之后,问道:“大帅,多则三十年,少则十年,若您坚持内外兼修……”

    “怎样?”王永安跃跃欲试道。

    张弥尔真诚地说道:“最起码自保的能力是有了。”

    王永安不高兴了:“……”

第六百零三章 王永安妥协了() 
王永安学习武术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体并不健壮,以前总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也就罢了,但是日后若是领军在外风吹日晒,自己的小身子骨再不趁着年轻锻炼锻炼,怕是日后会成为一个病秧子吧。

    然而在手下人看来,王永安近日练武练枪,实在是一种自虐式的发泄。袁世凯一改统一之前的支持态度,越来越咄咄逼人,架空内阁总理,驱赶王永安,试图做一个独裁统治者。而能够与袁世凯对抗的南方革命党分崩离析,江北系遭到排挤,王永安被赶去川边,这时候的他岂能不内心焦躁。

    王永安被赶去川边,也让在京的北洋系大佬们开心不已,这个唯一能让北洋系吃瘪的家伙终于走了。他要是再不走,京师的北洋大佬们几乎都被给气疯了,而兔死狐悲,不少革命党出身的官员们这才发现没有了王永安这个靶子,北洋系官员们开始直接排挤他们了,而到了此时他们才方知后悔。

    袁世凯与日本谈判终于破冰了,王永安被赶到了穷乡僻壤的川边,直接面对英国压力和臧人叛乱,想要歼灭叛乱臧军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而这两年之内形势如何,谁能知道呢?

    日本首相更换频繁,长则三年短则三个月,山本权兵卫都不知道自己这个首相能够坐在位置上多久,让王永安去川边两年,他们接受了这个条件。当然,山本权兵卫等日本官员根本不想打仗,一旦战争发生,以陆军作为依靠的长州藩将再一次执掌大权。

    在袁世凯变相地接受了日本的第一个条件,将王永安赶出中央之后,中日和谈才陆续破冰,随后日本提出了赔偿,但袁世凯提出中国百废待兴没钱赔偿日本,他提出向日本贷款赔偿日本。由于迪海铁路计划破产,日本正金银行空准备了大一笔钱,此时袁世凯提出贷款,正金银行恰好能够拿得出来,于是便贷款给北洋政府五百万日圆,用于安置中日双方阵亡将士家属。伍佰万日圆中三百五十万用于安置日方阵亡士兵,一百五十万用于安置中方阵亡士兵,相当于便向地赔偿日本政府了。

    而这个条件也是双方能够接受的唯一条件,袁世凯不敢签订赔偿条约,作为开国大总统中国的华盛顿,他的这种外交智慧也避免了中华民国被侮辱。即便名义上只是安抚阵亡士兵家属,但实际上还是一种战争赔款,可不管是中方还是日方,全都被袁世凯的外交手腕所折服。

    对日本来说,如果是战争赔款的话,这赔款未免太少了,国民绝不接受,因此淡化江都之战才是日本政府如今最头疼的事儿。山本权兵卫与西园寺公望商议之后决定先弱化国内对话对立情绪,而后要求报纸上不得在提起江都之战,最后抹灭江都之战的一切报道,避免刺激国内的军国主义情绪。与此同时,袁世凯也渐渐要求国内不要宣传江都之战了,毕竟这场战争是江北系的功劳,北洋只是暗中帮助而已。

    很快,关于释放日本战俘一事也得到解决,如今一万多日本战俘被关押在扬州,由国防军第七师负责看守,战俘们白天干活儿,重修江北的道路桥梁,甚至开荒种田,晚上则集体学习中国文化批评日本军国主义,如果批评得不深刻则第二天没有粮食吃,于是这一万多人渐渐被洗脑了……

    释放日本战俘分五批次,第一批释放一千人,第二批释放三千人,第三批释放一千人,第四批释放两千人,最后释放三千五百余人。其中第一批次全是伤员,第二批次则是台湾战俘,第三批是日本青年志愿者和伤员,第四批是日本陆军中军龄较短的士兵和部分台湾士兵,最后则是日本老兵。从士兵构成来看,日本老兵占了大多数,这也是给中国军队造成重大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释放战俘的问题,袁世凯是征求了王永安的意见和建议的,毕竟战俘掌握在王永安的手中,对于王永安分五批次释放的要求,袁世凯倒是无所谓,只是日本方面连连抗议。王永安的借口则是日本需要同时从朝鲜撤军,你们不撤军我却释放战俘,你们以为中国人都是笨蛋吗?

    日本谈判方最不愿意和王永安谈,这个打败过日本,咄咄逼人的年轻人实在给人太大压力,而这种压力来源于王永安的自信和对日方的蔑视,毕竟他是直接打败了日本人的那个领帅。迫于王永安的压力,日本方面接受了五批次释放战俘的要求,同时他们也渐渐从朝鲜半岛撤军——山本权兵卫根本就不愿意打仗,所谓撤军只是将口号改了一下,日本人征召了大量朝鲜人修建军营,却没有真的去朝鲜的打算。当然,在朝鲜的军营也许现在用不到,但谁知道以后能否用得到呢,让朝鲜人去干活儿总比让他们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好,反正死了的朝鲜人才是好朝鲜人嘛。

    中日谈判越来越接近尾声,袁世凯心情大悦,北方危机终于解除了,而他也后悔自己赶走了王永安,如果早让王永安加入谈判,也许日本人就不会这么斤斤计较了。在帮助政府与日本谈判接近终结之后,王永安也即将告别京师的生活,准备南下返回江北带领军队,明年五月份春暖花开,大军开拔前往川边。

    报纸上对王永安的批评渐渐地减少直至消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些自诩为中立的报纸肯定是收了银子所以才一直在诋毁王永安,如今王永安离开京师,这些文人墨客收不到银子了,自然也不会再批评王永安了。刘通暗中查了几家报纸,掌握了他们收受钱财故意诋毁王永安的证据,并准备动手。王永安告诉刘通不着急动手,需要等他回到江北之后再行动手,切记做好伪装不要被人发现。

第六百零四章 京师杂事() 
正在王永安准备离京之时,忽然得知袁世凯遇刺的消息,这个消息一下子让京师城紧张不已。王永安也被迫多逗留了几日,不几天刘通打探出来了消息,刺杀袁世凯的不是别人,而是几个革命党。这就让人好生奇怪,革命党怎会再一次刺杀袁世凯呢,王永安趁着探望袁世凯的空档向袁乃宽打听,得知袁乃宽出任拱卫军军需长,段芝贵担任拱卫军司令,保护整个京师安全。

    王永安对此感觉微妙,毕竟段芝贵败于江北军手中,对江北系颇为有意见。因此在袁乃宽与王永安介绍了革命党刺杀袁世凯的经过之后,提出宴请王永安和段芝贵,希望能够说和北洋系与江北系。

    但是很显然双方矛盾太深,一来王永安不愿做热脸贴人冷屁股的事儿,二来如果双方何解必定是由上而下,而不是自己私下与段芝贵和解。

    从总统府乘车出来,王永安看了看总统府门楼上的大大的牌子,心说看来明年总统府就要搬家了,即将搬到那个最著名的中南海去了。

    而刺杀袁世凯,竟然也是与总统府搬家去中南海有关。

    如今的总统府是前清内阁总理府,只是清帝退位的时候换了个牌子而已,而大多数时候总统办公依旧在紫禁城内阁衙门中,这就造成了办公的混乱,很多时候向总统报告不知道去紫禁城里还是紫禁城外的总统府。为了方便办公,袁世凯决定将总统府搬到中南海,将总统府的居住与办公功能集于一身。

    然而袁世凯此举是相当于抢了半个紫禁城,自然引起了满清贵族们的不满,很多人认为当初你们民国政府的清室优待条件里可没有让出半个紫禁城的要求。既然今天你以办公为借口占了半个紫禁城,那明天是不是又要强占另一半的紫禁城呢,后天是不是要对前清贵族下手呢?

    袁世凯将总统府搬到中南海,让整个京师的八旗甲胄们怨声载道,不少人私下勾连起来,其中尤其是以坚决不在清室优待条款上签字的前肃亲王善耆的态度最为不满。而善耆之所以敢这么叫嚣,是因为他背后站着日本人。

    俄国人鼓噪蒙古分裂,英国人鼓噪西臧分裂,法国人鼓噪云南分裂,日本人便鼓噪东北分裂,为此日本人还特地要求必须称呼中国东北为满洲,从而导致了很多中国人也称呼东北为满洲。日本人拉拢了拒绝在退位诏书上签字的肃亲王善耆,并通过善耆拉拢其他宗社贵族,希望他们前往东北宣传满洲独立运动。

    善耆结党营私鼓噪满洲独立,却遭到了摄政王载沣和良弼的拒绝,载沣虽然治国无能,但深明大义,他痛斥善耆此举将使百万旗人于危险之中,而良弼是懂的军事的,如今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